2007年8月16日

危険がウォーキング (DangerIsWalking)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DangerIsWalking觀看原來的格式

危険がウォーキング


危険がウォーキング(中譯:危險女郎)

最近看了不少星里的東西,不過像這部還是只找到中文的。本作算是他第一部長篇作品,第一集這時期還留有鳥山明的畫風,最明顯的是眼睛與臉型。場景安排方面,一開始格與格之間有種不連續感,感覺像新手。但隨著時間過去,到第四集18話倒數第二頁末,牧野冴子的表情就很像他之後的感覺了。我對他後來女孩子的畫法滿欣賞的。經典大概出現在夢かもしんない的すみれ吧。
從後面的雜談(應該是星里もちるカバー裏劇場?)發現他果然有過類似公司職員的工作經驗,難怪後來畫了很多以小職員為背景的故事。本作算是青年取向的,男女主角都是高中生。かくてる・ポニーテール也還是年輕主角,但後來就幾乎都是二三十歲,出社會的了。
題材部分,本作中有提到岡原佳枝對牧野いくろう說「我不希望你為了犧牲事業」,這令我想到他在結婚しようよ中提到,工作與婚姻兩立的問題。其他的話,大多是些特殊能力コメディー,這在那個時代好像滿流行的。
整體說來,本作風格和他之後的作品有相當大的不同,比較輕率吧。當然,喜歡看這樣的還是不少。
2007/7/2 10:36

ハーフな分だけ (LookingForBetterHalf)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LookingForBetterHalf觀看原來的格式

ハーフな分だけ


ハーフな分だけ The Story of Looking for the better Half(中譯:一半的感覺)

只找到中文本,勉強湊合著看。這作品感覺像是結婚しようよ気になるヨメさん的前身,結婚以及愛情、工作兩立的主題都在後來被強化了。不過這次倒沒出現女孩子闖進家的押し付けられる場景。篇幅算較普通的短短兩集,星里有很多作品都是這長度。裡面提到了御前岳実與音裏由羽陰錯陽差在一起,並發覺互相惹かれた。岳実向由羽求婚不成,分開過一段時間,卻還是漸漸縮短距離。
比較有趣的是兩人動不動就酒後一夜情,性行為有如相約吃飯一樣可以簡單發生。這讓我想起在りびんぐゲーム才想提的,星里的作品中男女腳色幾乎都有過婚前性行為(女主角有時例外),時代畢竟不同了啊。他的作品中常常有「這個不行,轉戰其他(當然不是隨隨便便,只是總而言之沒有機會。)」的情節發生,說不定也在教諭我們「沒有忠貞不渝的愛情」吧,這主題幾乎貫穿了他所有的作品。雖然表面上每部漫畫都以大團圓收場,卻不是絕對穩定的。沒人敢說未來如何極端(甚至不用到這種程度)的變異都能撐下去。
本作在星里一連串作品中以內涵來說似乎沒有什麼特殊的代表性,綺麗に纏めなかった。結局安排比起りびんぐゲーム更為いまいち。假如能突出個中心主題,並從一而終會更好。
2007/7/1 22:25

りびんぐゲーム (LivingGame)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LivingGame觀看原來的格式

りびんぐゲーム


りびんぐゲーム(中譯:生活遊戲)

本作算是星里もちる比較早期的作品,之前看過一兩遍卻沒記心得。不過星里的作品我就算偶爾再回味也不會有太過厭惡的感情。這部漫畫中主要提到東京居大不易,在東京居住的住宅問題,以及泡沫經濟對部分小市民的影響。
在人口密集的大都會區要找個棲身之處自然是不容易的,每年總是有「每坪 x 十萬」甚至「每坪 x 百萬」的地王報告。就算是努力一輩子,沒祖產福蔭無殼蝸牛也不一定能夠在都市中置產安身。本作到後來進一步提到購屋應該注意自己真正的需求,而建屋則需要個人化服務以及良心,以台灣來說之前的海砂屋或是輻射鋼筋就完全不及格。
不過這部作品要說的中心主題,是居場所、或是說在り処吧。住み易い、心を許せる場所。後來女主角氷山一角選擇與老公公田之倉康伸同住,原因之一說不定就是怕自己只有一窟,當非得離開主角時就沒地方可去了。這主題早在2001/1/1這邊即已涉及,Maslow需求層次理論提到當基本生理層面滿足之後,心理上最需要的就是安全,有了安全感接下來才能提其他心理需求。雖然不一定非得先滿足低層次,但� ��人的重要性來說,還是有差別的。沒有能夠安心的環境的確是相當令人恐懼,對這種感覺我毋寧說是相當了解,雖然期間不長。只是,習慣就好。假如能夠不執著,這種恐懼是可以相當程度削減的。
看到いずみ與福永有一腿時我的確愣了一下,不過主角不破雷蔵也不是沒有過去,再怎麼說就算雷蔵是第一次,(劇本中)兩個人的愛還是可以克服吧。這裡我又想到,星里的作品除了不同的外人(男一女多)被迫(這是重點,要不就違反一般人倫理了。)享有共同的私密空間,進而產生愛情之外;男女主角經由一次又一次与えられた試練,進而成長,並證明他們學到的足以克服困難,這也是他的慣用手法。這麼說來,其實也沒啥好意外的。
雖說本作為較早期的作品,不過看起來還是不錯。只可惜いずみ到最後始終沒和福永與父親和解。這結局甚至讓我覺得いずみ到最後縱使理解福永為何沒來,卻還是離開故鄉,選擇在東京的雷蔵;這與他後來就算理解雷蔵與友井日出子之間沒什麼,卻還是離開這先輩,在感情上並沒太大進步啊。
2007/7/1 14:23

結婚しようよ (kekkonsiyouyo)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kekkonsiyouyo觀看原來的格式

結婚しようよ


結婚しようよ(中譯:我們結婚吧)

這本書的重點很顯然是要探討結婚這種現象,或是說制度。其中提到結婚的理由:「為何需要結婚?」開門見山就來句「結婚しよう」。甚至可以說,某些部分文以載道的味道相當強烈。為了討論結婚的意義,裡面就生出了個在科技公司中卻搞結婚會場的第九企画室ブライダル課如此的環境,以「要怎麼想出讓人同意結婚的方法(而不婚前臨時變調)」但「自己卻不同意結婚」來引入這主題。
關於為何要結婚這問題,高中時代我就曾提出過疑惑。當時還想探知「愛」到底是什麼,但並沒得出確切的答案。對很多人來說,這東西本來就不會有答案,甚至一開始就不應該問。主角紺野雅寿爲了回答交往大學以來的女友見城早苗這樣率直的問題,不得不仔細思考。部分的讀者(例如覺得星里的作品需要深思,或是本身正有相同經歷的人。)應該也相同。在我印象中,ACG 的主角通常配合オタク形象被設計成內向而不善交際,因此很多時候握有求婚主導權的反而是女性。雖然幻想世界中,通常是女方想結,現實中畢竟還是需要男性來說這句話吧。男追女,隔層山,所以才提得起勁啊。或者,先講先贏,光是呆在那邊裝溫文儒雅只會被當墊腳石?啊、當然,奉子成婚例外,因為光女性自身無法良好的生養孩子,只好結了。雖說是男女平等的現代,通常女性還是較為弱勢的。而男性還是得負較多的責任。另一方面,會問「どうして結婚したいの?」這種問題的也夠怪了,現實中大概不多見?無論如何,雅寿爲了解絕不能結婚的困擾,終於想出像「結婚是人生一大轉折,當然之後還會有許許多多」這樣的解釋。然後又說是「愛の形」、「契約」等等的。其實早苗這問題的核心在現代社會觀念的改變,人們不再以家庭為重,轉而追求自己生活的滿足。所以價值觀上,結婚這種有如束縛般的契約漸漸變得不重要;而本作最後也不是因為雅寿找到什麼好的理由,或是解釋了「愛到底是什麼」才讓早苗點頭同意,而� ��當兩人具有一起度過的珍貴回憶,覺得都想要以這種形式結合,並互相扶持走下去時,自然就會結婚了。「一起度過」這種愛情長跑般的東西在沙耶の唄講愛是什麼時也提過,これこそ人間性だ。在表現雅寿內心戲時,將結婚之路比喻成賽跑的終點這種譬喻頗為有趣,但早苗想必會嗤之以鼻吧。而這在沒有與人具有共同回憶,一同度過相同時間的我來說,也不過就是個笑料。尤も私なら、「あんた、感情がなさすぎ!」を言われるだけ。
早苗爲達到務實的婚姻,列出了一堆結婚前需要先解決的問題串,爲尋求共識。これは…私もやったことある。有很多人或許會覺得這很龜毛,想結就結,還搞那麼一大(看似不想結婚的理由)作什麼?但婚前有些共識於今看來似乎是比較好的,說難聽一點是預防萬一,為了以後離異準備。畢竟家世或婆媳問題也就算了,沒有人希望僅僅為了牙膏與另一半大打出手,以致無法收拾的狀況。而雖然這感覺有點像為了離婚而結婚,但簽署婚前協議書的也越來越多了。只是更多人會說,列出三大張的問卷,抱持「沒有共識就免談!」的態度也不可取,兩人共同生活很多時候需要雙方面的讓步。況且,人與人的交往,許多情況下,只要有那個意思就能解決。有些人選擇同居、試婚來作模擬以求初步解決,大概就是這道理。但研究似乎說明這樣比較不容易長久,因為這爲雙方留下後路而容易三心兩意、談條件。我比較有興趣的是那樣的 list 到底列出了什麼。(即便恐怕用不上)
裡面的一大高潮是對於面對兩個在許多方面截然不同的女性,到底該選哪一個以及用情不專的問題。最後的解決法如上面所提到的結婚條件,因為男女主角心中始終有對方的身影(早苗甚至因此不能接受柿枝一樹的求愛),所以在性格以及共同度過的時間之因素下還是這樣處理。祥子的部分不但隨便找個男人配了,還被冠上「誰都可以上」之名(可哀相),讓讀者心甘情願的離開這位可人兒。(要不我想有些人兩相比較後說不定還是選擇祥子,甚至說「這種犧牲奉獻的決心才是理想」。)至於出軌的部分,我看過的星里もちる作品,幾乎都對男方特別優待。這次也不例外,雖然雅寿後悔輕易的就上了祥子,卻一樣讓他 出軌然後教諭「這樣不好喔!」最後則來個Happy end:早苗保住了貞節,祥子有了歸宿,男主角愛情也圓滿了。雖然讓人覺得想的美,不過自然還是很高興的接受了,完全將早苗對雅寿一夜情時的疑懼拋諸腦後。男人比較怕戴綠帽可能是有道理的?所以才讓雅寿成為常規,早苗卻沒出牆嗎?是不是怕若連早苗都獻身了,會導致決定性的破局,暴露出男女愛情虛無的一面,而無法回歸到愉快的結局?以我的看法,早苗那晚沒出事情根本就是男人的自慰,這方面君が望む永遠的水月表現還現實多了。講白一點,一百個「正常的現代」女孩子在那種情況下,能不能找到一個不會出「意外」(當事人可不會覺得是「意外」啊。)的都有問題,而這樣的女孩是不是真的值得我們謳歌呢?男女之間的交合並沒有宿命性,大多是數次關鍵巧合的累積,或者死纏爛打下的成果。更多的可能是努力追求卻終究無能貫徹始終,以及連行動都盡付闕如的。
一樹以身為過來人的身分所說的話頗令我有所感觸:「都是心情問題。感覺不對了,在激辯的階段還算是好的,等到就連無關緊要的小事都能成為導火線,雙方打起冷戰,那就難受了。」「你不會因為與他交往很久,所以太過天真嗎?」「交往需要相互容忍,不能自我意識過高。」人與人之間不也一樣嗎?不喜歡的話,總是會莫須有的生出些嫌隙。冠冕堂皇的背後,其實不過就是一顆單純厭惡之心。重點根本不在那些後來附加、找來的理由上。所以就算移除了那些口實,關係還是不會變好。
另外,#6p44 提到「結婚は二人の問題だけど、二人だけの問題じゃないんだ。」的確,對於這種事情,需要對所有被影響到的人有所交代。同要的道理,「要自殺是個人的,卻不只是個人的事。」所以,象安樂死這種東西,最起碼得取得所有被影響到的人之共識。但換一面說,若大家都能欣然接受,那又何嘗不能這麼做呢?
2007/6/18 17:16
這部漫畫在我看來還是滿好看的。深思的話,或許因為久未撰文且江郎才盡,對於這個應該多發表意見的題材卻依舊沒啥感覺。However,等某天我不幸碰上問題再說吧。前面提到我高中就和早苗一樣,列出一堆要結婚前得解決的問題,也想過果真哪天不幸碰上告白時(由我主動似乎比較難以想像…)應該問的問題:「你到底喜歡的是我的哪一點?」這裡包含著內在、外表以及隨之而來的選擇行為:愛情本來就不是種對象獨特的現象,我們無法說「在這世界上我只愛你一個」、「(就算你不在,)這一生只愛你一個」(連一生的長度通常都嫌太長了…)。或許因為在小說中看過過多的悲歡離合(主要指背棄),那時我就曾脫口「只有音樂不會背叛我」。結婚典禮上「你願此生…」的盟約在我看來無異於飲鴆止� �、作一項苦惱自己「此生」的交易罷了,我們並沒有3×3EYES一般絕對性的契り。這種態度直接導致我對這種制度的不信任。雖然一直到現在我都沒遇上這方面的問題,但卻不斷被雙親追問「不結婚的理由」;說來這也滿尷尬的,我很難去解釋自己不信任這種制度(或是說怕被背叛,不只是暗夜行路那種,還包括更現實方面的:人很容易因為「你光顧著賺錢,根本就沒想到我,有什麼理由指責我找尋更美好的生活?」這樣的理由而離異。),並覺得結婚不過是種不負責任的契約之心理(大多數現代人都沒有足夠的覺悟。其實古代中國人也差不多,只是那時契約的力量強多了。為何如此的強則是個謎―尚待研究。)。雖然我後來發現,沒有必要這麼擇善(?)固執� ��人本來就是這麼隨波逐流:就算自以為「音樂不會背叛」,那也只是天真的以音樂沒有思想與自主性來說。事實上不論是音樂或是另一半還不都是自己當下的趣味,所以才能定下「我想…」的決心?只是我們聽煩了某種音樂時,泰半不會覺得年輕時聽太多流行音樂,過於蹉跎人生;但一遇到另一半在外面有女人或紅杏出牆,就歸罪對方而無法忍受而已。到頭來都不過是人的選擇。而且如恋風所述,或許再怎麼固執或自覺不適宜(因為時間沒法用在對方上),最後還是會落入窠臼,仳離或告老時才發現「我終於還是結過了…」。只是態度還是很難改變。
2007/6/23 6:27:58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NodameCantabile)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NodameCantabile觀看原來的格式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看了動畫第一集,大概因為主角過人的能力讓我有優越感(絕不是共鳴),加上有點愛情故事的感覺,不知不覺就看了下去。
本書在我來說與其他 ACG 最大的不同大概是…古典音樂。大概因為這是我和他人能作區隔的特徵之一。但我得承認大學之後我就很少在聽古典樂,到現在也好些日子了。裡面提到 Brahms 第一號交響曲、Рахма́нинов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之類,雖然名子與「有聽過這首」都還記得,但當時滾瓜爛熟,不用聽都能哼唱出來的功力現在已經完全遺忘了。不過也就是看漫畫,也不會特地還把那些就東西翻出來聽,(有許多是錄音帶,還得設置機器…)另一原因是古典音樂在我內心中的地位相當莊嚴(いいことではないね) 。想想自己這種性格還真是不行。
言歸正傳。聽說本作確實有個取材對象,還是作者二ノ宮知子的 fun。若不是這樣,我還懷疑他是不是上過音樂學校。他在故事中用了許多描述的語詞以及讚揚的話語,其中有許多的確是我過去常常聽到的。不過或許是僅僅用漫畫來表現音樂實在過於貧乏,就算哎了半天也沒什麼感覺就是。另外我相當 wonder 會有許多人因為本作的緣故改聽古典樂(有人會聽是一定的)。我主要的比較對象是ヒカルの碁,那時在台灣引起不小的熱潮,一直到現在都有不少孩子在學圍棋。不過簡單推測,我想大概不太可能。孩子很容易受影響,然後就作出類似的行為、要東要西等,畢竟他們還在模仿的階段。對於成人,就得要用更大程度的情境才能達到相同的影響。例如四周的人都在看韓劇,打開電視是韓劇,翻開新聞還是韓劇,看了一下裡面又有自己喜歡的俊 男美女(以及劇情),這種情況下就比較容易受影響了。對大部分人來說,本作的地位最多也不過是日劇(或是卡通)一部,媒體也不是很大幅度的報導,恐怕難以在眾多日劇(或動畫)產生特別的光芒吧。
本作對於愛情的處理有種清らか、深入りしない的感覺,沒有夢かもしんない(這作品可能還不夠程度)一般本気の恋沙汰,真正為了愛在那邊煩惱半天的場景。不過接下來會有比較深刻的也說不定,像男主角千秋真一與のだめ分離之後才漸漸察覺自己沒のだめ不行之類的。光是一直到一百話為止,似乎還看不到盡頭;要畫到兩倍長似乎都不是不可能。看了一下,1999的 OUT 就比較有這種愛情感覺了,雖然都是女的死纏爛打,有能的男友似乎沒什麼意思也被屈打成招(笑)。本作若說像ハチミツとクローバー,我倒覺得女子大生家庭教師濱中アイ還比較接近。近來好像有不少女性漫畫家喜歡畫這種帶有喜劇風格的生活故事,我想這與兩性意是應該有關,男性就比較少這種性向。
作者能想到那麼多指揮現場的ネタ這點滿令人佩服的,他的模特兒(リアルのだめ:同名同姓同綽號的野田恵さん)與協力者應該提供了不少意見才是。雖然我過去也聽許多樂評家用過「聲音澄澈」、「感情豐富」之類的評價,但本作某些地方的確是稍微過分了點。此外我也頗為懷疑音樂的演出是否真能到達那種聽了就能了解指揮所要表達意境的程度。畢竟我到現在所聽聞的,大多還只停留在以曲調本身寫在譜上的表現為主。當然差距大的的確可以聽得出來,其他的部分,聽眾當時的心理狀態不會比演奏者更重要嗎?舉例來說,同樣是悲愴,剛失去摯愛的聽眾聽到普通情況下的指揮,與普通情況下的聽眾聽到剛失去摯愛的指揮,到底哪一種會比較容易引起共鳴呢?
二ノ宮作品中的男主角好像常常是超人,不知這是否表示了什麼。本作男女主角都很優秀,事實上也沒有過太大的打擊,有的頂多如同有錢人家擔心特別訂作的禮服在晚宴前還沒送到這種煩惱般,はっきり言って贅沢だ。這種過人的主角很令人陶醉,但可不是好東西,人還是要面對現實。最糟糕的是,雖然我不知不覺想繼續看下去,但實際上的評斷卻是本作不怎麼值得看。
2007/2/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