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月23日

Children Are From Heaven (ChildrenAreFromHeaven)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ChildrenAreFromHeaven觀看原來的格式

Children Are From Heaven


Children Are From Heaven(孩子來自天堂)

最近欠下的心得債之一,一樣是譯著。其實這本在Don't Give Me That Attitude!之前就已經讀完,只是因為相同的理由,到現在才補心得。
這本書最主要的主旨是介紹John Gray的「正面教養法」,做父母的得了解:
  • 孩子可以和別人不一樣。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能拿相同標準衡量不同孩子。尤有甚者,想要一位出眾的孩子,「不同凡響」總是必要的。
  • 孩子犯錯沒關係。人總是會犯錯,不犯錯就沒經驗,也不會進步,更不會知道自己不完美。父母接受孩子犯錯,孩子才能不刻意避開犯錯。
  • 孩子可以宣洩負面情緒。情緒想宣洩時就應該宣洩,好好的處理情緒能避免他們人格分化或演化出另一道面具。
  • 允許孩子要求更多。讓他們懂得需求,以及不是所有願望都能實現。
  • 孩子可以表達不滿,可以有說「不」的權利。但爸媽才是主導者。多了解他們的想法,也讓他們有自己的主見。但不能為所欲為。
而實際上的教養過程可能比這些更重要:在衝突發生時(p157,172)
  1. (c3)正面請求。(指示,不命令或解釋與說教。)一開始只要這樣。就算孩子有所堅持,假如沒那麼重視或自知理虧,就會退讓。
  2. (C4)傾聽並溝通理解→引導。理解並疏通孩子的思考,溝通勝於威嚇或命令。
  3. (C6)獎勵(以之鼓勵,激發孩子做出預期的行為)重於懲罰。或許孩子還是有他自己的堅持,那麼就讓他們轉向吧。這裡尚可參考Srlett第二章使將軍放棄的方法。
  4. (C7)命令(不帶感情,要求,不解釋,重複,短捷)。在這裡重現了一項人性的特質:只要不斷重複,人終究會屈服。這就算對大人也是一樣。
  5. (C8)中場休息(為了取回控制權):孩子還是不聽時,使其獨自在房間中,幾歲就待個幾分。沒辦法使其進房時,把自己關起來不與之接觸(反轉式中場休息)。令我特別注意到的,這一項在Don't Give Me That Attitude!帶有點懲罰意味,但於本書中卻再三重複這只是要使其冷靜,而不是要罰他們,甚至不是為了讓他們「想想自己哪裡做錯了」。
    在看過1-2-3 Magic之後,我想「中場休息」主要的作用除了取回控制權之外,對孩子來說更重要的或許是當下不合理的欲求無法被滿足,且無法得到補償。這對孩子來說,其實就已經是種懲罰了。(順帶一提,這東西的原文還真難找。誰會知道這種譯文能跟原文關聯上的?)
另外還有許多技巧,例如讓他們邊工作邊唱歌,多閱讀,轉移焦點等。 其中大致將孩子分成了四類(p78),並為他們各提出了應對的方法。不過我想這些分類恐怕是因人而異的。而這些教養方法最重要的心態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我」要怎樣才有可能改變心態、行為,而不僅以自己想要的方法,自己想要的目標來要求孩子。
另外,書中還將成長分成了幾個階段(p290),這部分我想過於籠統而不夠周延。每個孩子多少都有出入,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在兩歲生日那天就剛好習得說話的技巧。當然,其中也有可取處就是。

本書一樣強調身教重於言教,所以我們應該以正面的心態教養與回應,不遷怒或大罵,甚至動棍子。本書比Don't Give Me That Attitude!更有結構,以大幅篇章介紹了以上主要的教養方法。Don't Give Me That Attitude!那時並沒清楚的把普遍的方法列出來,而得要我們自己做歸納。或者,Borba覺得各種偏差態度不能一概而論也說不定。當然,不能將這些行為一視同仁不用說,但這樣一來沒有個遵行的規範也是頗為麻煩,所以還是有一套好記的方法較易實行。
從近來所看的兩本書,可以發現他們最主要都是在告訴父母如何處理衝突的發生,或者說是要解決「孩子的行為不能如自己所願,而在道德與社會價值觀的角度他們錯了」的時候。畢竟,假如父母及旁人看得過去,當然是皆大歡喜,不必多費心力。如同之前所提的,純粹站在旁觀者的立場,我想要將孩子教養成「自己心目中」那樣子是不太道德的。雖然我們都知道把孩子當成所有物不行,卻很少意識到這點。比較站得住腳的說法是讓他們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所以應該是以當下所社會認同的、「正確的」價值觀來規範他們。這麼一來,就算我們也該歸罪於整體社會價值觀,而不是教育方法及內容。所以,教養人對社會價值觀的認知程度也是很重要的,假如他們自己都不清楚� �值觀何如,自然不能提供適當的教養內容。

至於看完本書(應該說還包括這些日子以來所碰的劇本,包括Scarlett。)我學到最重要的,應該是比起說「對不起」,讓對方承受道歉,不如使人覺得快樂。讓對方感到內疚,不如在愉快的往來中使其覺得「欠自己一次」。雖然我總是很不屑於做這種表面功夫,不過很遺憾的,這到最後恐怕會變成每個人不可或缺的必備技能。
2006/6/9 11:55

1-2-3 Magic (1-2-3Magic)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1-2-3Magic觀看原來的格式

1-2-3 Magic


1-2-3 Magic: Effective Discipline for Children 2-12我數到3ㄛ!-三招讓你成功教出有規矩的孩子

同樣是同事的書(苦笑)。雖然知道看過這種書也不一定在對未來孩子的教養上有所助益,畢竟家家有本難唸的育兒經,不過還是解決掉了。
一樣,來作個大意統整。事實上好像也只剩下這一部分了,對於這種東西我幾乎沒啥心得好說。(哀)
對於可以馬上停止的行為,我們得用1-2-3 Magic,即是數1-2-3(間隔約五秒),然後還不聽就把他們丟到中場休息區,基本上幾歲就待幾分(這點在Children Are From Heaven也提過)。其中的「中場休息」和Children Are From Heaven可說同出一轍。但在本書中,這項手段已經被視為主要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其他就是更具懲罰意味的取消特權、沒收心愛東西等)。我其實很佩服兩本書的譯者竟都挑了同一個譯名,該不會是通過有無了?使用1-2-3 Magic重點在心平氣和,並展示一種無可轉圜的態度。除非孩子真的不曉得(如第一次),否則連解釋都不必。否則會陷入「說理—規勸—理論—大吼—處罰症候群」中。
至於要孩子快去做的行為,我們得用讚美、鼓勵的方法。13章起說了許多在這情況下的策略:
正向增強作用
以口頭的讚美或正面的言語強化行為,讓孩子喜歡做那些事。但若孩子不喜歡,則應適可而止。因為我們常常對好事難以啟齒,所以得自我督促,盡量使負面:正面<1:2。(記得有其他的書也說過,雖然比例沒那麼低。)數123算負面的。
簡單的要求
以公事公辦、務實且平靜的語氣命令孩子,不要參雜情緒,這樣孩子也較少出現考驗與操縱行為。別用「我們是不是該一起來寫功課了」這種措辭,這只會引起負面情緒。
用和計時器競賽的方式
用激將法「我敢打賭,你會輸給計時器!」讓孩子在時間內完成某些事情。語氣仍得形同公事公辦。計時器的好處是孩子無法考驗他。不用說,這招不能太常用,不然會失效(「又來了~」)。
付費制度
若孩子有零用錢等自父母來的金錢來源,則沒做而由父母幫忙完成的,要付錢給父母(實際上是扣錢)。當然這只能用在父母可以幫忙的項目,例如餵寵物。另外,依照夏色の砂時計KURAU那時說過,停滯的人性總是走向腐敗,因此可能的話以絕對的制度規範為佳,但在制度無法成形之下,最起碼應該養隻自己也喜歡的寵物,以防最後腐敗了卻無法收拾。
自然的後果
如果孩子不做,就狠心的讓他嚐到不做的後果。例如:
沒做回家功課等作業
先靜觀其變,不行再插手,如利用家庭聯絡簿(作業單)搭配正負正法或粗略檢查法。正負正法是指第一句話先挑出其優點稱讚,接著作點批評(正文);最後再以正面的話總評。有時候時間已經來不及,或對有ADHD、學習障礙的孩子得用粗略檢查法,不要太過追求完美:這樣會孩子可能會叛逆、逃避以至中輟。
另外如計時器與做表格法,這時若孩子能自動自發完成、沒抱怨、沒拖太久記得加分。
在起床上學去時賴床遲到
對小小孩多用讚美,並可將行程寫作表格。大孩子就別為他們找藉口,讓他們真的面臨遲到的慘劇,例如錯過早餐就讓他們餓。但得注意安全問題,並且最好和老師溝通好。或許有些人會想到,若是孩子如同缺乏羞恥心,已經無視遲到所帶來的後果呢?當然就得採取其他方法了(像是扣錢吧)。
沒有收拾整理房間與亂丟東西
其實這不一定非得管。若孩子在自己房間外的公共場合能作得好,倒也可睜一眼、閉一眼。真要改,可用計時器(沒時間磨蹭)、垃圾袋法(規定期限,定期把亂丟的玩具裝到垃圾袋收在某個地方。)、鐵桶法(把看到的丟進固定的地方)、付費制度、做表格(需多加讚美)等法。
自然,這只能用在不做真的會自食惡果(且是對孩子有效果的)時。
做表格
透過公開簡單表格記錄「快去做」行為,可讓孩子受到正向回饋:紀錄的增益、父母讚美與完成任務本身的成就感。年紀小的可貼貼紙,並施以小惠(孩子最吃這套←哀…不過其實大人不例外,例如拍馬屁戴高帽。←哀2);大的可評分。獎勵不一定要物質的,像是一同看電影亦可。這種方法因為很累,久久一次就好。
數1-2-3(鼓勵短暫的「快去做」行為)
得注意時機:隨即可完成的。
其他還有以下狀況的應用:
做家事
多讚美,別期待他們做更多。六歲後可開家庭會議分派。還可用做表格、付費制度等。
晚餐時間
面對挑嘴的孩子可配計時器讓孩子先吃一點點沒吃過的新奇食物:二十分鐘內吃完才有甜點。分量少而不強迫,久而久之就會喜歡了。或用四選三法則,且沒吃完(不愛吃)的也得吃一小口,這樣才有甜點。
晚餐不夠溫馨愉快時,可試試各吃各的,或偶爾帶出去吃大餐。
晚上睡覺
規定上床時間並嚴格遵守。可以在完成該做的(洗澡刷牙上廁所,可列張清單。)後,守在床前(但別一同躺下:持たねえぜ。),待時間到道晚安。電風扇規律的背景噪音有時很有用。若孩子會跑下床,則採中途截斷法:孩子下床時間越久,得到正向回饋越大,所以最好在房門前就默默拉著他回床上。
萬一孩子半夜驚醒,然後跑來跑父母,也不說話,常常是為了上廁所。別開燈或說話動怒,直接摸黑帶孩子上個廁所回來睡,免得受光刺激而過於清醒(包括自己)。動作盡量緩和,讓孩子保持睡意。別讓孩子習慣與父母睡,除非狂風暴雨。
孩子說理無用,所以千萬別說太多。他們不是能好好理解的動物,除非當他們漸漸長大。不過,別忘記,連大人都不算理性的生物。也別要他們負責,他們就是不能。別過度管教,很多時候孩子對自己應該怎麼作清楚的很。
第六、七章說明了許多常見問題,而這些解答中最重要的是要堅定立場,別妥協或姑息養奸。孩子很會鑽漏洞的,所以別造成例外。所以,就算是連在公共場合丟臉也是一樣,不能寬貸。
第八章說到,孩子吵架時別問「怎麼了?」以及「是誰先開始的?」孩子可能從實招來嗎?結果只是各說各話罷了。其他還提到別要孩子道歉(有口無心只會造成欺瞞)、別袒護弱者,說「妹妹還小,就不能多讓他一點嗎?」(給了弱者免死金牌)等等,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不過,兩個人一起處理的話,假如有一個常常都是比較乖的,那麼他有可能會覺得正義無法得到伸張,「每次都不是我的錯,媽媽總是不罰他!」就是。
到第十章提到孩子常用來達成目的的手段
拚命哀求
「拜託嘛!」、「就這一次。」不是要鐵石心腸,但也得曉得這是在作戲。
耍脾氣(恐嚇)
孩子無法得逞時可能會趺坐(老實說這邊用這詞怪怪的,還是「跌」坐較為傳神。)地上、敲自己的頭、尖叫、用力捶踢、找父母理論、說髒話等等,尤其於有外人在,大人無法應付時。這類行為最好在五六歲前就修正,否則可能會更嚴重。
威脅
我要離家出走、我要去自殺、我不吃晚餐了、我寧可餓死、我要殺死你(的寵物等)。首先父母要先分析這些話的真實性,例如孩子最近是否有受挫招致想自殺;如果沒有危險就不用理會。
苦肉計
「家裡都沒有人喜歡我」、「你們都比較喜歡妹妹,不喜歡我!」等等的。有時也會併用一些自我懲罰,自我否定甚至傷害自己的招式,如不吃晚餐、躲進衣櫥和撞牆等。別真的產生罪惡感了,這行為只是在作樣子。常與拚命哀求一同使出。
諂媚
媽咪,和其他人比起來你最漂亮!別上賊船了。
暴力宣洩
這是最糟糕的情況,孩子可能會砸東西、摔踢門、攻擊父母等等。孩子年紀越大,使用的行為會越激烈。
解決法:善用1-2-3。而這些也常常是大人本身使用的。我還滿佩服他怎麼能分出這些…可能足以上心理學教本的假說?
12章說明了不是可以用123就解決的問題。這部分於Children Are From Heaven並沒說明,因此是較有價值的。對於這些更嚴重的行為,我們還是應該分出層次,施予相當程度的懲罰。方法如禁足(連續一段時間吃完晚飯就回房休息,不得看電視打電腦、電話等。)、罰錢(扣零用錢,並賠償造成損失)、作家事(清理房子n小時)、社區服務(到教會或其他機構作義工n小時)、研究(選某一主題寫n頁報告或參加團體諮商)等,依程度酌量。假如孩子習以為常的犯錯,以致犯錯為常態,就應該重獎勵,例如連續數日沒犯錯就大加讚揚。
若孩子生氣的箭頭不是指向父母時,該當個傾聽者以同理心傾聽(別滿口仁義道德)。但孩子將怒氣轉向父母時,該立即數123。(まあ、ずるい事。)
孩子故態復萌常是因為父母無法平心靜氣數123。這時該來場「行前說明會」,重新實行。
我在想世上這麼多教育父母的書,該不會表示現在有許多人其實都已經不知道要怎麼作個稱職的家長…或是說,因為時代不同了,我們不再能靠自己的本能(例如將孩子視為私有物)來管教,所以大家才有必要學習怎麼為人父母?不過,一邊教人要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一邊在文中卻又要人別期待孩子說理說得通,顯然現在的主義(人文?)還有其矛盾在。未來說不定很快的連父母都不能體罰孩子了,到時體罰假如變成公訴的話,又有部分人會感嘆父母難為了吧。ま、的確,要體罰不如還是在管不住時將之送到警察那邊比較乾脆(無責任だね)。
2006/12/4?-30 19:34, 2007/1/10 22:36改

快脳教育 (kainoukyouiku)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kainoukyouiku觀看原來的格式

快脳教育


快脳教育快腦學習法

這本書譯自日本人的著作,他們這方面的記得我高中那時就已經聽說過很多。本來以為是教人學習的書,沒想到還是本教育書籍。其主旨簡單來講就是闡明一個我到現在依然堅持的理念。書中說最佳學習法是本人具有強烈求知動機。假如完全沒有興趣,那麼就算再怎麼逼迫,也只能造成種反射動作罷了。所以,合適的學習,依照本書應該是依下面的程序來完成:
  • 提供適宜的環境。人很容易受到環境因素影響。假如是要讀書,在放著輕柔古典樂,四周大家都在閱讀的狀況下比較好。
  • 情願。自發向上才是學習事半功倍之道。一定要本人也有慾望去作,否則會沒太大效果。為了使之有這個意願,指導者可用褒獎→勉勵→指示(p44)的方法引導。不潑冷水,不使之覺得是為了別人而作,作了有回饋,久而久之興趣就被引起。p96提到指導者要信任、信賴學習者,學習者要信服指導者,都是導引以及維持這種狀態的要素。
  • 盡力於一事(p98)。當盡力單一事項時,能達到最大效果(不分心)。這裡可以引入藍海策略,鑽研一些他人較少涉獵的領域。
  • 抓住機運。人生平均每十年有個大轉折,而這些通常要倚賴我們所抓住的機會。
p188所提,簡單說來是要我們懂得做生涯規劃,這可能是在人生前期或二三十歲就應該注意到的事(或許每五年十年重新審定一次會比較好。)。
書中另外還有一些提高學習效率的技巧以有效閱讀,例如p130讓人作小抄,這種禁斷的感覺,假如多抄幾次就記起來了。另外還有像p136提到領導者應該要健康、有魅力與決策力。這令我想起昨天才在柚子雜貨鋪看到「領導」智慧都源自於怎麼做人這樣一篇文章。這些程序以及技巧當然也不只能利用在閱讀上,於其他方面亦可以利用。
作者山本光明自己是NESCOM的銷售者,為了提高業績,他學到服務業應該以顧客至上,(說大一點,就是「科技始於人性」,甚至是「使眾人幸福」。不過這已經可以當作某些人生活的意義了。)所以應該以誠心待客,懂得如何滿足、解決個別顧客需求。p167他說到現在教育欠缺競爭力,唯有將教育界轉成服務業,去掉「義務」兩字方能使其有所警覺。這點似乎也是世人對教育界漸漸有的共識。他並將這觀念擴大,展望未來,說上個世紀以競爭為主軸,所以強大才是「好」。下個世紀應該會轉成溫和、人本,為他人設想的時代。我想這應該只是新時代的現象之一,而像p168說2010AD啥的也不能說就是書中那樣子。除此 之外,既要「追求第一」(應該說清楚是要盡力到「別人能,我為何不能」的程度),卻又要「母性」亦是有些奇怪。雖然我覺得這點有待商榷,講難聽點,大言不慚;不過正如一開始所述,本書主要所闡明的,是個我已經體會很久的道理。
2006/6/20 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