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8月24日

迷子 (maigo)=?UTF-8?B?IOODrOODk+ODpeODvA==?=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maigo觀看原來的格式

迷子


迷子

這個網站並不提供便捷的服務,起碼對某些 user 來說。其實也可以說是個個人用的網站,因為市面上 homepage 實在夠多了,但仍覺有不足處。您之所以上到此站,或許是一不小心;另一方面也可算是緣份吧,難以相信的巧合。
這學校的存放空間也不是小到什麼都不能做,但對要弄個像樣的 page,許多學長的意見是"太小了吧!"結果很多就這麼放棄了。However,對我,起碼不敢放個 BG Music。
現在的 homepage 名稱常花招百出,各人都有其偉大而深邃的理由,取個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名字。這裡的情況倒很簡單。某方面來說,身為現代人的一個學生,卻已迷失於時代的洪流中(也許說淹沒更確切些),用迷途子是很適當的。
我面對的,是個封閉的區間,前面任何時刻都看不到什麼東西。所生存的這個世界,在這裡的一切;有時候是如此簡單,有時候又像是告訴我,別想太多,沒有好擔心的,也沒什麼非達到不可的目標。
炫麗的世界中,這麼想的人好像還不少。
是嘛,浮浮沈沈,較之落花更不定;這就是人生。
隨便亂談的話,這個 page 可能會變成像心情故事或日記一般的網頁。
有時候話還是別講太多,否則看起來和無聊男子沒兩樣。
在這個 station 上所見到幾乎都是日本卡通﹑漫畫的插圖,事實上我的確對它們有些興趣。這些東西,很多人對其精緻評價很高,臺灣自身現在就很缺乏這麼多製作人才。我對其之瞭解並不能算得上有專業的程度。感覺最多的則是,那些明明沒有什麼內容的劇情,卻可以鼓動我的感情,持續的吸收一堆垃圾。自制力不夠吧;時常有這種即使知道不對,仍然持續做下去的情形。換句話說,大概是沒救了。
However,其實這些卡通漫畫即使像 Evangelion 這麼"有深度",仍不一定值得去迷;只是,的確畫得很好。從這些媒體中,常見的特點常沒人清楚的闡釋。譬如追求第一的執著,有的乾脆直接認定自己是第一。或是對權威的不屑,"我們可以勝過他"的想法等;以及不屑之後的省思,想要成為更偉大的…種種;從這也可看出日本的某些精神。有的甚至是沒人願意去想的。天地無用是 1997AD 風光的動畫;殘忍點說,這劇本滿足了男人明明"哈"得要死,卻裝出一副清純無辜樣子(或至少對這種純潔有所期望)的欲望。劇中的天地的確是無邪念的,但這個人世投影,其積分所得的源頭卻不如此單純;雖然現在的社會上,能裝到這種程度就不錯了,況且看天地無用也不全是這樣的原因。不過,迷這些東西的好像絕大多數還是青年們。其代表的意義是不� �我驚訝的。
曾經接觸過日本的小說,川端康成、志賀直哉等那時代的十數位作家。他們的作品自然深受當時代影響,有著十九世紀初日本的影子;但若探究其對人生的態度,可以發現許多雷同。或者是"雪國"那種清新及冰潔,或者是"破戒"的無奈、"和解"中的人情;他們的人生說是滿負著理想,倒不如說是隨波逐流。當然這與日本長期以來的精神,如著名的武士道及以崇尚櫻花速綻速謝而不看重自己的生命、雖表面工夫作得很好卻暗存心頭的がいじん排外思想,神道教等都有關係。違抗天理的掙扎,要成功的希望是渺茫的,甚至在數千年前,老祖宗就知道了。這並非信不信神的問題,而是奇蹟已離我們太遠;就像是應用在現實生活中 PI 的小數點下二十位般,即使存在也成了可以被忽略的誤差。直到出現像世界末日大審判如此巨大的矯正…
不過在觀察了西方的小說後,比較起來日本除了較不尋求無謂的抵抗外,大部分的中心思想頗為相同。在看到現代日本的卡通、漫畫時,常會有熟悉的感覺;他們沿續著過去的日本,我則是受之影響太深了。也許,這多多少少會摻入這一代臺灣青年的人生觀中。起碼,我是如此深信著。就像是多數人已不再相信海枯石爛,或者一日人們終能了解死可比作泰山,卻總是輕於鴻毛。
總覺得這麼講非常的自以為是,或是已放棄了人與人間面對面的機制、轉而探求孤獨間身為人的徬徨。無論如何,尚祈包涵…
2004/9/16 10:47 為了紀錄補完計畫增錄。原文是1998/3我為了大一第一個網站所作的序言兼介紹。

無間道 (InfernalAffairs)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InfernalAffairs觀看原來的格式

無間道


無間道

一応、可以算是把這部近來的大作看完了吧。第二、三部是在軍中結束的,來這後一直沒注意,結果到今天才將這部清掉。
對這一系列,我印象最深的是對劇情、人心的刻畫,以及二、三部中劇情分節的手法。因為一開始就先從後面下手,老實說光是看第二集還真不容易理解。但第一集卻很容易入戲,而這集的劇情也相當好。我不是說內涵的部分。雖然不像推理小說一般情節懸疑,但高潮迭起、步調緊湊卻別有風味。主角,尤其是對劉建明心理層次的描述;自第一集從臥底到「想要做個好人」,以至於第三集最後終究還是難逃無間地獄,(或者說,就因為這樣,他才終於能夠解脫。)我想這就是此部最令人激賞之處。不同於美國商業電影,這部著重主角心理錯綜複雜轉變的片子,在在令人感受到在那種狀態下無奈的人心。
一心想趕快回到「正途」警察的陳永仁,在上司黃的死亡後,頓時失去了回去的路。雖然後來因為劉的気紛れ使得事情出現轉機,但無法原諒臥底的他,又是一個意外,親手斷送了自己的路。人世的虛無飄渺、善惡的是非莫辨,就這麼赤裸裸的展現在那空虛的眼神中。而沒有辦法走出自己的路的劉,終於在徬徨於無間地獄的最後,於終極無間解脫了自己。
或許,我們都不知道自己在追尋什麼,也不知道到底我們「想要的」是不是就在那。我們不會知道什麼是對的,因為我們連「怎麼去知道」都不曉得。而在這樣的世界中,縱使我們建築起自以為堅固的體制,縱使我們仍舊存著「向上」的「善心」,但我們一手建立的制度卻不會原諒我們。縱使,我們在原罪中存有善心,縱使,我們在善心中依舊持有原罪。
所以,不要只是追尋外在的標準。「好人壞人」是不會有報償的,假如一切都任由他力本願,最後我們只會得到莫名的空虛無奈。好好的做自己,相信自己。縱使被否定,最起碼還保有自己。
ま、勿論、假如已經不在乎善惡或被肯定或否定,そりゃじゃどうでもいいんだ。只是,很少人達到那種程度吧。
第一集那個 ED 不錯,不論是在曲調,或是(中粵文的)歌詞。連聽了好幾次。
2004/4/18 10:26

THE MATRIX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THE MATRIX觀看原來的格式

THE MATRIX


THE ANIMATRIX(駭客任務─立體動畫特輯2003/6/3)

第一部在9/10夜間看完後,第二部雖然出了一段時間,倒還沒整片欣賞過。而這作品算是基於整部駭客任務的設定背景所衍生出的九段動畫,比較大的噱頭是由美國原 staff 與日本合作的最新電腦動畫技術,加上七位前衛創新的國際級導演共同製作而成。其實電腦動畫技術和導演都不是重點(雖然他們仍有加成效果),重要的是這個劇本的中心主題,亦即「現實如虛幻」與我們對科技的依賴。機器人的反撲,與綠色組織「我們再不保護大自然,終有一日會自食惡果」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要我們省思人類自己盲目追求的舉止,是不是真的就會造成「好」的結果?
我不太管後者,反正自食惡果或因為怕遭到反撲而謹慎行事都不過是一種抉擇,這就像我明天早上要不要吃早點,或是吃饅頭要不就稀飯一樣:不吃的話我會肚子餓,吃了也許能避免血糖過低暈倒;如此而已。還能探討的或許是我們對方便的事物是如此的又愛又恨,因為天之行有其道,就算我們能為所欲為,也不能如美夢般逃離違背天理的後果─假如我們還想活得好好的。所以我們一方面希望世界如我們所冀求的滿足我們,卻又不時深怕明朝、甚至下一刻就走了樣。這種矛盾的心情,也只能歸咎於人性了。話說回來,大自然會用平衡來制衡各事物,當老鷹過於繁盛時野兔及老鼠等的數量就會減少,而這再回過頭使老鷹的極盛時期消退。當無法制衡時,就可能造成大滅絕,但這都是對這些事物本身而言。尤も、對世界本身,不論是事物本身的存滅,甚至是世界的存在,都不會造成意義。而具有情感(恐懼與「又愛又恨」)的我們,也不過是為天道所統馭下的芻狗。
但,正如我所說過的,雖然世上沒有絕對的事物,但在我們的思念中卻有。所以現實中一加一雖然不一定等於二,但在我們的邏輯中答案就只有一個。所以,過去的人們靠美夢、白日夢與魔法來達成自然不能滿足自己的狀況;而現代,我們發現了一個更為強大的工具,科學。其地位與過去的幻想是一樣的,不同的是我們將更明確的力量入手、達成更為確實的目的。接著,我們達到了虛擬世界的臨界點,終有一天人們能活在數位的 bank 中,而有些人會選擇不時拋棄總是充滿不快的現實。有關科技對人類的影響,從.hack//SIGNGHOST IN THE SHELL鬼哭街等作品中可見一斑。但重要的是,當我們有能力脫離現實,甚至有一天能由自己的手完全忘懷現實的悲慘、為所欲為而沒人會制止這� �自我回饋時,佛陀所引用的譬喻其威力尚且不足,我們還有什麼理由追求看似複雜的哲理?
當然,這也是抉擇。能像白痴一般的活著,就別再想太多了。(我就是因為沒辦法,所以才持續的追尋與深思。)那樣比較幸福的話,何嘗不是一種 solution?當人的身軀可以不再只是一副臭皮囊,而人的思想橫溢在數位流中,就算我們沒有我們所預期的進化,それでも大丈夫よ。要知道我們不負有「要進化」的義務,而進化也不過是種 process。最終達到滅亡的,也是種進化。

到此或許因一直重複一些東西而覺得很煩,但我想說的只是:對世界來說,這都無關緊要。會產生意義,不過是因為我們將立場設定在人類本身,將眼界窄化後,這些事才產生了其被稱作「危機」的定義與立場。因此,現實或是虛幻都沒關係的。
假如真實就是如此,那我們真的就沒啥好在意的了嗎?沉醉於虛構的世界真的也沒關係嗎?我想,這就見仁見智了。如同我說過的,「應該不應該」是各人見解,「善惡」的分野,和真理無關。真的要說句話,能夠完全不在乎,或是沒辦法得知的話,それでもいい。但若不幸知道了,而且沒辦法忘懷的話…那就是和我一樣不幸的開始了。
2003/11/1 22:50

THE MATRIX RELOADED(駭客任務2)

這一系列還真是越做越商業化了。雖然本來就有一點點,但到這裡就很明顯,高潮起伏的安排與過度的依賴愛情題材、主角超人的能力等,在在都迎合並滿足著大眾的胃口。ま、それもいいんだが。

這部中,令我最在意的是議員與主角的對談。的確,我們自認「我們可以控制機器」代表的是我們對機器的執行與其組織架構的存在具有生殺大權。但若是在實際上我們真的行使了權利的同時,卻會造成自己的重大不便、甚至於是傷亡時,那我們具有控制權到底又與我們沒有時有何差別?這就像我放假一樣,當我一開始就被告知得當天才能放,雖然會鬱卒一陣子,但心情總是沒有雖能前一天放,卻被一刁再刁,到21才放人那麼差。而在實質上,我們都知道後者放的比較多。所以說我們時常自欺欺人,有時心理上相當的滿足,或是感到委屈或權益受損,實際上卻不是那麼一回事。當我們面對事物做絕斷時,不可不慎防這種陷阱啊。
source 與主角的對談是另一絕,但這是劇情方面的。無論如何,主角對愛情的執著令我感到有點狗血。這一定是因為女主角在我眼中並不是很上鏡吧(お

不過話又說回來,這就像是要短視的我們看清「這個比較好,就要下定決心去實行」一樣。這樣可能還聽不出來,那就改一下吧:「優生學比較好,所以我們得大刀闊斧幹下去。」「因為沒有我們所想像那麼完美的對象與那麼完美的愛情,所以我們不能談戀愛。」「留著殘障及有缺陷的人只是對社會的負擔,不如任其自生自滅。(這點看起來倒像是古代人,例如古羅馬人會幹的事。那時的人,或者說那時的道德觀比現在的我們有效率多了?)」「當永遠不會用到時,未得手形同擁有。所以面對成堆未作檢索檔的 CDROM,形同我並沒有其中的東西。面對某些我此生恐怕都不會去拿出來欣賞第二次的曲子及片子,雖然我當時忙著將他抓下來並即時存留在封印的記憶中(這種說法未免太過技巧性了←(-_-),但這� �實與我從來不曾永有過他們相同。對於我曾耳聞過,但命中注定不會有時間碰觸的遊戲與歌曲,不論我是不是買了下來,或是一直滯留在懸賞的名單中,其實並沒差別。」…人嘛,怎麼可能說幹就幹,說理解或是釋懷,就馬上能實現?我們就是這麼矛盾性情的動物啊。
2003/12/21 1:8

駭客任務3 最後戰役

雖然一直擺著,總是得把空間清一清,終於看完了。本作融入了不少東方風味進去,第三集連人型機器人(日本卡通的?)都出現了,還有黃飛鴻的架式…
不過對於其中所要強調的主題,若是說愛的話我本來就沒什麼感覺了,所以跳過。若是說人的抉擇,這之前又說太多了。反正人世本來就是這樣的東西,到也沒太多好再煩擾人的。只是這最後一集總覺得重點放在打打殺殺的聲光效果還比較多些。
2006/12/27 22:20

BATTLE ROYALE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BATTLE ROYALE觀看原來的格式

BATTLE ROYALE


BATTLE ROYALE(戰鬥王/大逃殺/生存遊戲)

某人推薦(笑)。2000AD 的作品,描述當時一些年輕人不知天高地厚藐視成年人不中用的社會現象。雖然有許多滑稽的布局,像是軍隊及北野最後的行為等,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好笑的片子。
推薦原因是此片被禁。我想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我們現在,當下,目前的學生看起來還這麼清純,「哪裡有片中那麼邪惡!世界哪有那麼殘酷!」這些毫不覺得片中所想描述的就是現實世界的人們,以他們的角度,只怕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看過此片後會群起效尤;況且結尾也沒收得如他們預期的漂亮(或者說是符合道德上的需求)。這也沒錯。此片不是給不會思考的人看的;但片中卻意外的用了過多的愛情題材,多到令我覺得反感的地步。大概因為「愛」是團結人們最大的力量,尤其是(年輕)男女間那火焰般的情愛。可惜看太多真的會覺得越發的做作啊。
關於此片所要說的…又是舊東西,請參照蒼蠅王無限のリヴァイアス。當然此作還有加料;光是拍那些東西的話就太了無新意了。日本人向來擅長寫心理戲,利用人的同理心讓人身歷其境,甚至讓人覺得「我就是某腳色」,「假如我遇到同樣的事,我也會那麼做。」這片也不例外。源頭大概是前面所述的社會現象,而描述到某些方面裝腔作勢,其實卻連對女兒都抬不起頭的沒用教師;內心充滿不爽,卻又一直忍住不使之爆發。因為大人沒種不守信用而不相信他們的孩子們。但他們長大後,許多終究也會變成那樣的大人吧,或甚至是他們以下的。出了社會,的確有許多不得不忍的東西,因為推動社會的,不是正義,也不是我が儘啊。結果這片的重點還是在要人盡全力做好自己 ,為所應為吧。
患難見真情是常聽到的古老格言。另一方面,就算有些微而需要靠合作來達成的希望,也可能在對他人的不信之壓力下而被消滅。人一失去理性,行為就全交給杏仁核了。只好提醒自己隨時保持冷靜吧。題外話(?算是題外嗎?):要是我也參加的話,大概在深思之前就被幹掉了。真的有機會深思的話,在確信沒機會獲救時我說不定會選擇(藏起來)等著被殺,或是成全人而自殺吧。而這種遊戲最有效率的方法或許是約好先組小團體共同殲滅(?)其他人,就像最後留下來的三人一樣。但約定中還須隨時有被背叛的覺悟。簡單的說,就是必死的覺悟:我們的確是合作,但縱使你在任何時刻背叛我,我也不會怨你;反正能逃出只算是幸運,一開始我就已經不打算活著回去了。這樣的約定,效果可能比虛假的海誓山盟還更有力。
整片談最多的終究還是 Lord of the Flies 裡面的觀念,有興趣的人去看看吧。不過,片中最後的目的─做個堂堂正正的大人,到底是不是藉由 BR 就能達成呢?
2003/6/17 3:52

CONTACT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CONTACT觀看原來的格式

CONTACT


CONTACT(近物影片觀賞心得。中譯:接觸未來)

這次觀賞的影片描述了個和外星人接觸的故事。依照至今估算的「地球型行星」分布之機率(我們總以為只有像地球一般的行星生物才有生存演化的可能),外星生物存在的機率是非常大的。但讓我們回頭再想想:為何我們能得到如此樂觀的結論?那是因為,最主要是「宇宙的廣闊」。換句話說,假如宇宙並沒那麼大,那我們的結論就會更保守些。並且,就算外星生物很可能存在,之間的接觸也非得穿過難以想像的廣大空間。而,這樣的距離,是連相對論中預言難以超越的「光速」都得耗上數萬以及數億年的程度。所以說,至今對宇宙中外星生物的探勘,還存在有相當技術性的困難。
不過,就在我們可行的範圍中,我們有了一些行動:之前古老的望遠鏡火星掃瞄不提,首先是發射先鋒號在探查了太陽系某些行星後,就朝距我們四光年,最近的恆星而去。猜測,這顆人造「衛星」很可能未能達到它的使命。除了它被發現的機率極低外,就算真的有外星生物能發現並解讀其資訊,人類已滅絕或早已發現新外星生物的機會還來的高些。
之後,藉助越來越發達的電波技術,我們嘗試分析外太空來的各種資訊:無線電波、分析各個恆星的成分「是否有當『太陽』的條件」等。「在廣大宇宙中,唯一能迅速跨越而不受阻攔的便是電波;而在宇宙各處不變又單純的是氫原子的波長。」所以有些人特別喜歡調準氫原子的波長來看看是否有那處傳來奇異的訊息。
因為沒有人能否定宇宙中毫無其他生物存在之可能,所以熱心的人們無不努力透過各種管道嘗試。即使如此,至今我們仍未有外星生物存在的確切證據。本片中,則是假設「我們終於找到了宇宙中的同伴」。
地球送出的電波在經過數十年後被外星生物接收到,這是假設外星生物也正像我們一樣搜索著天空中「不尋常」的訊息。如之前所提到的,電波是在宇宙中傳遞最簡便的工具。但假如只是無線電視首次轉播的微弱訊息,要傳遞到如此遙遠處並被清楚接收,(依片中的程度,那實在是相當清楚了。)這點還是令人質疑的。或許,刻意的發射強大無線電波至宇宙還比較有可能被收到。

以現實情況來說,若要將相隔數千數萬光年(這可能是我們所能找到鄰居的最短距離)的兩地作實用性的連結,光是造出「接近光速」的太空載具是不夠的——這樣還是得透過生物技術(通常被認為是冬眠),而兩地之間的往來亦不甚方便。而以電波通訊,很顯然以現今所知的技術也無法達到即時交流。雖然有些科學家開始作「超光速」的研究,但在各種小說等創作媒體中,最多的情況還是利用蟲洞。至今的天文學已經證實白矮星、中子星以至黑洞的存在,至於似星體則有人猜測是白洞。一些人們樂觀的想像未來若能掌握製造蟲洞的方法,或者起碼是發現蟲洞;通過這種天體,我們就能瞬間到達遙遠的彼方。接近光速的太空載具及蟲洞在今日說來都未違背已知理論,如相對論。
在劇中,這趟外星之旅是透過一具旋轉的儀器,讓坐艙墜入其中,女主角便在這外界看來是「垂直下落」的過程中,開始並結束了旅程。以現在所知的科學,起碼我們知道光是如影片中的儀器無法達成那樣的能力。但是,不可否認,也有可能真的存在一種儀器能光是在地表上,藉著某種未知的機制便傳送物體至千萬光年外。那樣的東西,就像金字塔一樣神奇。
無論如何,片中那「坐艙外殼,四周都變透明化」、通過「一條條隧道」等都是順著一直以來人們所幻想的蟲洞之旅、時空隧道而作的設定。類似「星際大戰」,「企業號」以至各類動畫等,太多的媒體都是這麼播的。
對於穿過蟲洞,現實中當然尚未有人做過。對於是否真能平安的的穿過(而不被重力作用壓垮)也曾經被討論過,現在的傾向是透過這種天體做旅行事有可能的。不過蟲洞是一端入、一端出,利用了蟲洞還得有回來的方法。

在通過了隧道般的旅程後,女主角到達了個夢幻般的境地。伸出手碰觸,上方星雲的景色就如同有彈性的透明膠體狀散開。基本上這部分和相對論比較沒什麼關連,倒比較像多媒體聲光效果;而女主角記憶的取出,這則該算是生化技術吧。不過對於第一次接觸的生物(人類)便有辦法做到這種地步,片中對此種生物的科技能力設定是非常高的。
回程也依循著和來時相同的方法。不過,詭異的是在其他人看來只是「單純的墜下至安全網」。依相對論我們知道孿生子的詭論,這是因為速度在接近光速時物體的時間會變慢之故。但在之前影片的設定,女主角似乎是透過蟲洞等方法才到達遙遠的天際,又依同樣方法返回地球。就算那一直旋轉的儀器能瞬間將坐艙送入某個已存在或造出的蟲洞,理論上說來也應該消失才對。很顯然女主角回地球時能絲毫不差造成「單純的墜下至安全網」的現象是「人為」的。亦即,假如不是彼方生物作了手腳,則無以能達到片中的效果。據推斷,外星生物應無理由做出這樣的決定,因為若他們真的以如此進步,應知道能留下證據對我們這些地球人來說會比無憑無據來的好;因此此部分應該是純為戲劇張力而作,就像女主角小時候觀星、乘坐坐艙人選的競爭 以及回來後除了女主角的記憶外連錄影帶都沒影像,卻白錄了十數小時等劇情一樣。錄影的部分,或許能以外星生物直接刺激女主角的腦來作解釋,就像女主角躺在手術台上可是卻經由刺激經歷過這一遭幻想的旅程一般。
至於動女主角「毫無脫離過地球的跡象」這種手腳的可能性,雖然不能說不可能(畢竟科學知道的是仍太少了),不過以他們直接對女主角的腦部作刺激還是比物理上的解釋來得容易的多。要說出個合理的物理上的解釋,學生仍想不透。

所以,總結說來,這一部影片是以過往一直不衰的「與外星人接觸」為主要題材,配合蟲洞理論作出。主題是人的努力與結果及人對於外星生物的應對法,而內容仍有不少現今科學仍未能解釋的現象。算是當普通的影片,就像當時出的「火星人」這部小說般。
2000.4.19

紀錄補完計畫增錄,近物影片觀賞心得。標題已經忘記了。那時為了硬和近物課程扯上關係,所以並沒從內涵方面探討。現在回想起來,真應那麼做才對。
2004/9/16 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