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3月11日

Children Are From Heaven (ChildrenAreFromHeaven)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ChildrenAreFromHeaven觀看原來的格式

Children Are From Heaven


Children Are From Heaven(孩子來自天堂)

最近欠下的心得債之一,一樣是譯著。其實這本在Don't Give Me That Attitude!之前就已經讀完,只是因為相同的理由,到現在才補心得。
這本書最主要的主旨是介紹John Gray的「正面教養法」,做父母的得了解:
  • 孩子可以和別人不一樣。每個孩子都不一樣,不能拿相同標準衡量不同孩子。尤有甚者,想要一位出眾的孩子,「不同凡響」總是必要的。
  • 孩子犯錯沒關係。人總是會犯錯,不犯錯就沒經驗,也不會進步,更不會知道自己不完美。父母接受孩子犯錯,孩子才能不刻意避開犯錯。
  • 孩子可以宣洩負面情緒。情緒想宣洩時就應該宣洩,好好的處理情緒能避免他們人格分化或演化出另一道面具。
  • 允許孩子要求更多。讓他們懂得需求,以及不是所有願望都能實現。
  • 孩子可以表達不滿,可以有說「不」的權利。但爸媽才是主導者。多了解他們的想法,也讓他們有自己的主見。但不能為所欲為。
而實際上的教養過程可能比這些更重要:在衝突發生時(p157,172)
  1. (c3)正面請求。(指示,不命令或解釋與說教。)一開始只要這樣。就算孩子有所堅持,假如沒那麼重視或自知理虧,就會退讓。
  2. (C4)傾聽並溝通理解→引導。理解並疏通孩子的思考,溝通勝於威嚇或命令。
  3. (C6)獎勵(以之鼓勵,激發孩子做出預期的行為)重於懲罰。或許孩子還是有他自己的堅持,那麼就讓他們轉向吧。這裡尚可參考Srlett第二章使將軍放棄的方法。
  4. (C7)命令(不帶感情,要求,不解釋,重複,短捷)。在這裡重現了一項人性的特質:只要不斷重複,人終究會屈服。這就算對大人也是一樣。另一方面,本條令人覺得管孩子有時就像管部下一樣,他們有時只需知其然而不須知其所以然。當然,假如變得像軍隊中那般就不太好了。
  5. (C8)中場休息(為了取回控制權):孩子還是不聽時,使其獨自在房間中,幾歲就待個幾分。沒辦法使其進房時,把自己關起來不與之接觸(反轉式中場休息)。令我特別注意到的,這一項在Don't Give Me That Attitude!帶有點懲罰意味,但於本書中卻再三重複這只是要使其冷靜,而不是要罰他們,甚至不是為了讓他們「想想自己哪裡做錯了」。
    在看過1-2-3 Magic之後,我想「中場休息」主要的作用除了取回控制權之外,對孩子來說更重要的或許是當下不合理的欲求無法被滿足,且無法得到補償。這對孩子來說,其實就已經是種懲罰了。(順帶一提,這東西的原文還真難找。誰會知道這種譯文能跟原文關聯上的?)
另外還有許多技巧,例如讓他們邊工作邊唱歌,多閱讀,轉移焦點等。 其中大致將孩子分成了四類(p78),並為他們各提出了應對的方法。不過我想這些分類恐怕是因人而異的。而這些教養方法最重要的心態則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我」要怎樣才有可能改變心態、行為,而不僅以自己想要的方法,自己想要的目標來要求孩子。
另外,書中還將成長分成了幾個階段(p290),這部分我想過於籠統而不夠周延。每個孩子多少都有出入,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在兩歲生日那天就剛好習得說話的技巧。當然,其中也有可取處就是。

本書一樣強調身教重於言教,所以我們應該以正面的心態教養與回應,不遷怒或大罵,甚至動棍子。本書比Don't Give Me That Attitude!更有結構,以大幅篇章介紹了以上主要的教養方法。Don't Give Me That Attitude!那時並沒清楚的把普遍的方法列出來,而得要我們自己做歸納。或者,Borba覺得各種偏差態度不能一概而論也說不定。當然,不能將這些行為一視同仁不用說,但這樣一來沒有個遵行的規範也是頗為麻煩,所以還是有一套好記的方法較易實行。
從近來所看的兩本書,可以發現他們最主要都是在告訴父母如何處理衝突的發生,或者說是要解決「孩子的行為不能如自己所願,而在道德與社會價值觀的角度他們錯了」的時候。畢竟,假如父母及旁人看得過去,當然是皆大歡喜,不必多費心力。如同之前所提的,純粹站在旁觀者的立場,我想要將孩子教養成「自己心目中」那樣子是不太道德的。雖然我們都知道把孩子當成所有物不行,卻很少意識到這點。比較站得住腳的說法是讓他們具有適應社會的能力,所以應該是以當下所社會認同的、「正確的」價值觀來規範他們。這麼一來,就算我們也該歸罪於整體社會價值觀,而不是教育方法及內容。所以,教養人對社會價值觀的認知程度也是很重要的,假如他們自己都不清楚� �值觀何如,自然不能提供適當的教養內容。

至於看完本書(應該說還包括這些日子以來所碰的劇本,包括Scarlett。)我學到最重要的,應該是比起說「對不起」,讓對方承受道歉,不如使人覺得快樂。讓對方感到內疚,不如在愉快的往來中使其覺得「欠自己一次」。雖然我總是很不屑於做這種表面功夫,不過很遺憾的,這到最後恐怕會變成每個人不可或缺的必備技能。
2006/6/9 11:55

恋風 (koikaze)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koikaze觀看原來的格式

恋風


恋風

對這部動畫,其實一開始的感覺不太好。本來以為是個探討「愛情」是啥的作品,但越看越覺得,佐伯耕四郎は、本当は、駄目駄目男だけじゃねえの?雖然仍有情意,卻沒辦法好好表達。然後又越發嚴重:照れてるのに、そのせいで意地張って八つ当たりして、素直に出来ない。所以結果就是產生和プラネテス那時一樣的感覺。不只是主角的思想(及性格)問題,接下來話題還越走越偏,變成兄妹戀曲了(汗)。
不過到小日向七夏進入耕四郎的公寓中起,劇情卻急轉直下。まさか、そこまでやるとは…思ってねえな。雖然多少在猜測會如何handle這樣的主題,一開始也不過想,耕四郎可能會從這段「戀情」中學到「愛情」的型態。但後來更進一步了,所以還是猜著該不會又因為考慮到未來而不得不放棄。ま、…從結果來說的確是這樣沒錯,不過那之前還來bi-的這招…搞到這樣,好像是Hgame中才會出現的題材啊。只能說不愧是現代的劇本,在更早一點,「民風純樸」的日據時代,這可是不允許被出現的話題哪!
其實,以我(在現代社會)的角度,對於兄妹或姐弟戀,還是多考慮一點比較好吧。這絕不是因為我也站在傳統道德思想之立場或科學上近親的結合容易造成不良的隱性基因浮現等問題。基本上縱使大自然會因為基因的運作而避免這樣的情勢發生,卻從沒禁止過;事實上也無法禁止,因為這條天則可不存在。ただ、矢張り、假如想在相同(原來的)環境下,那兄妹的戀情對兩人絕不是好事。因為現代的社會將之視作禁忌的戀情,因此除非能改變這個事實,否則當事人不會有好的抉擇。所以,即使(正因為)在已經做過的前提下,劇中那種結束法(看起來兩人還是選擇分離,除了平時,每年再固定相聚一次。)是比較好的。最起碼,年輕的社會勞動力仍可以繼續貢獻(而不必像豬立業的故事一樣),而隱性基因也不至於萌發。(還真是� �實的說法啊!)
って、肝心の「恋しい」という感情について。我就搞得極端一點好了,假如真的是個性坦率(不彆扭)的情況下被秋本宵子問:「你愛過人嗎?你到底知不知道『愛』是什麼?」的確,對大部分人來說這才是王道,因為九成以上的人不是談過戀愛,就是結過婚。しかし、果たして、「愛情」真的如大家所想像的值得嗎?假如愛不過是指那種「將(生活、思考等等的重心)置於某人身上」的心情,或是関わりたい欲望,それでも(そんなはっきりでも)いいなの?(好像也沒啥大不了的。)而就算不這麼明白的看待愛情,只因為性格上的缺陷而無法感覺到愛…那可能就比較有趣了。只是,那樣的話不但不會產生兄→妹的愛情,連會不會造成妹→兄的部分都是問題。對劇中� �形,基本上我以為七夏對哥哥的愛算是個失敗的舉例。那是「日久生情+憧れ」造成近水樓臺先得月的衍生版本之一,而且既然七夏對耕四郎偶爾反覆無常的脾氣感到負面情感,那兩人之間的愛就是建立在這多變的情感上:假如今天耕四郎不是在喜怒無常之餘又適時展現出(縱使當事者可能並沒刻意表現的)溫柔,那七夏很可能就不會萌生愛意。加上耕四郎本身定力與絕斷力就不足,既然如此,要說「生涯」都能守著他,要到最後都在一起,不安因素就很多了。甚至說這是一時沖昏頭也不為過。
そもそも、「恋しい」ってなに?可惜劇中沒有給出明確解答。我倒覺得解答恐怕也不是他們該給、或是能給的。因為,這從某方面來說已經是科學層面的問題了。ま、人為何會有對熱戀的衝動,這點就請看Discovery吧。在現時就已經有些成果了,相信數十年內應該可以給出能令人口服(倒不一定心服)的solution(雖然那一定還需要修正)。例如,我們會有愛的衝動,不過就是演化在我們身上所開的玩笑啦,…所以熱戀從來不能持久;等等之類。就人情面來說,現在的「愛」已沒那麼偉大(「海誓山盟」、「愛你一萬年」啥的)了。基於人權意識高漲,我們的忍耐力每況愈下;漸漸地,現代人所追求的「愛」只剩下「當時」的愛,甚至是不是相互愛戀或許也不再絕對。這似乎已漸漸成為趨勢,雖然某些人可能覺得可悲,� �的卻會認為是理所當然。
動畫中用了很多詩情畫意的場景…不過考慮到角色的心情,實在不怎麼美啊。這種手法用在些著重心理與「美」的作品上,效果一定更出色。因為,至今能營造這種情境的似乎不多。角色畫像部分,耕四郎の目が小さい。要表現七夏的可愛而將眼睛畫大還沒話講,但耕四郎的比例則小過頭了。
BGM有幾首還不錯,OST也是,頗為沉靜。OP不怎樣,(應該將作詞的岡崎律子改成作曲才對。啊、對了,應該為岡崎默哀幾分鐘才是,可惜又少了些好聽的音樂。)ED就好多了,請參照伊藤真澄的*~**真澄の空**~*。總覺得這站有點兩光啊,是作者沒有很注意還是…不論在造形、更新,都不很精緻(感覺上像是我這種人會作出的作品);連CLAMP都被改名成CLUMP了。
2004/8/30 22:7
相較之下,兩種版本的情節前後安排各有各的適當點。有時是漫畫安排的比較好,有時是動畫較合情理。漫畫版的感情起伏比較小。或許和「漫畫」這種表現手法有關係也說不定。而某些情感的表達,在漫畫中因為只有三言兩語及單張圖,所以程度上還好。表現成動畫時,就有點過度了。漫畫的某些場面比較合情理。但動畫也有其特點:那種刻意營造的詩情畫意感;在其他動畫中,這是滿少見的手法。
看到第四集起,畫風突然變了?!喔、原來是半年後。不過變漂亮了耶。按時程十一月大概會出第五集吧,不知吉田基已想怎麼宰割這兩個人。動畫到第四集為止,所以接下來真的得靠漫畫了。
說到結婚對象,我猜測在「自然」(沒被逼婚)的情況下,可能是比我理性,或是萬能,或是慈悲關懷到我認定他就是那種單純無私的「願意為他人付出一切」的異性,當然還要再加上外表別太過分。…理想的だが。自然的,從上面的描述就可以看得出來根本沒那可能,因為這種女人就算果真存在,也不是我能掌握的(笑)。另一種可能是以死相逼的,如同在天使のいない12月中所提過,畢竟我還不想見到人頭在旁邊滾動。當然,我也預料到我終究還是會結婚吧。只是那景況就不怎麼詩情畫意了。要不是被情勢所迫,就是婚後才反悔,甚至於兩樣一起來…(好像都滿悲慘的…)
2004/8/31 21:46
啊、去年完結了。聽到了有趣的消息,說什麼「近親相姦漫画」最近(一兩年前…開始的日本)在女孩子們間相當流行(青木琴美「僕は妹に恋をする」、吉田基己「恋風」、姫野カオルコ「変奏曲」、狗飼恭子「恋の罪」等等),還有「少女漫畫界也吹起H風」(しがの夷織「そんな声出しちゃイヤ!」)…本当か?本当だったら、世も末のような感じだ(笑)。我不太看少女漫畫(受不了那種感覺),這幾部中也只看過恋風。雖然我知道這不過是種流行,不太可能氾濫成災;不過假如有朝一日真的因為類似的理由(「大家都這麼作」、「要和誰做都是個人自由」等)而破除這種禁忌,個人是覺得滿危險的。畢竟,覺悟的程度不同啊。只是,在這裡說再多也沒用吧。…ま、なるようになるんだろう。
啊、還有,姊弟兄妹的結婚除了先前所提過(普遍知曉卻不知道真實度多少)的遺傳學上之理由(聽說兒女產生身心障礙的比例竟可達一半以上)外,又看到有Claude Lévi-Strauss的構造人類学「親族の基本構造」中所提的インセスト・タブー(近親相姦の禁止)論,說明女兒是種財產,假如近親結婚的話就不能拿來交換了。說來也是啊,仔細想想為何這個狀況在許多文化中普遍被視為禁忌呢?真的只是遺傳上的問題嗎?的確,有些原始部落似乎真的將女性當作可交換物來看待。但說女性是種財產,在女系社會的狀況又如何?並且,「親族の基本構造」之中的說法似乎也受到很大的攻擊。遺傳上的真實性,據捷克斯洛伐克的研究,似乎造成缺陷兒的機率� ��確滿大的樣子。無論如何,這樣禁止近親相姦的理由就有候補者兩名了。
只是,總覺得真正的主要原因應該要在研究過其他一夫一妻制(可能不多吧?←汗)的靈長類以及未開化的原始種族之後比較好說話。最起碼應該看看這禁忌的起源到底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吧;看是在我們還是猿類時,或是開始有文化後。
2005/2/5 20:04
聽說最近德國Leipzig一對兄妹相戀並生下四兒女,因為長兄Patrick Stübing(29)不堪定罪被抓,不能與妹妹Susan Karolewski(22)共度,想上訴亂倫法違憲。律師還表示有機會打贏,並且許多歐美國家已經取消亂倫的刑事罪責。我在想,這的確是種價值觀的轉變。老實說亂倫到底有沒有罪對我的認知並沒太大的影響。如上所提,我之所以反對的理由不過是因為社會還不能廣泛接受罷了。若人們的價值觀改變,這條件自然也就消失了。只是,在這條件下後代產生障礙的比例確實是高得嚇人,或許還是考慮一下比較好。站在人類的立場,或許還是別生下有缺陷的後代吧,所以順便請那些有可能造成這種狀況的結合別留下結果。所以上年紀的、具遺傳疾病的都應該禁止生育。這一定會被批評,但為了人類未來,真的不會比較好嗎?ま、人間の� �択だ。
2007/3/2 23:15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