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7月7日

てのひらを、たいように (c4)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c4觀看原來的格式

てのひらを、たいように


將手心向太陽
關於此game的主題,和Wing&Wind總有那麼點相似之處:同樣都是具有奇特力量的女主角。最大的不同大概在對過去以來習俗的盲從,「因為以前都是這麼做(,所以現在不這麼做也不行)」及對未知物與謠傳(或許帶有些許的真實吧,在故事中。)的恐懼。很多時候,人終究不是能那麼理性思考的動物。這種事多講也無用,且縱使是主角們,也不是真的因為理性的思考而做出幫助永久。他們靠的是馬鹿熱血,一心只想救朋友。有時,過分激動的情感是危險的。
假如論到此作最引起我注意的,則非いじめられっ子(偶爾不是會看到有些人人緣就是不好,總是被欺負嗎?)莫屬。駄々子の美加或許能算是典型,不過後來劇中歸因於因為有七年前與蓮見的きっかけ;而我所知道現實中いじめられっ子卻常常是因日積月累而成,並且也不都是駄々子。就算沒美加那麼過分,より酷くされるのもある。有人說他們多少也有いじめっ子的特質,いつかそうになれる。但我所指的是不會變成いじめっ子的那些(フル-ツバスケット?),他們多少都具有些同理心。據近一個月來的觀察,這些孩子大概有下列特性:
  • 通常在百人以下的群體之中,身為被管理者,並且一個群體中只有極少數的一兩位。彼らは常に孤独で、一人で足掻いて生き延びる。
    就算有兩位以上,除非其性格是良性(簡單的說,同理心強或悲天憫人等。)的,此時可能以多少有點同病相憐心態而能深交外,通常也不能如常人般團結,甚或互相仇視。
  • 姑息、被欺負(悪戯、そしてもっと酷い事を…)、管教也忍氣吞聲而不太懂得反抗或辯解。例如每當走經某些いじめっ子身邊時即會被冷嘲熱諷,但他們卻僅能裝作不知道。老實人只有被欺負的份。
  • 和人交會不會主動打招呼,人懐こくない、ちっとも愛想はつけない,到有時令人覺得在逃避與人的交流之程度。空気が読めねえ、不曉得什麼場合該說什麼話。反應(reaction)不佳,平時也自顧自的,宛若無視他人之存在。但其實倒不一定真是漠視與他人間的關係,有時甚至非常敏感且在意,並依他人的評價(偷偷)改變自己的作為。他們只是不能很好的表達,而裝做一副不在乎的樣子罷了。有的對自己的這種做法感到心安,それ(その遣り方と安らぎ)は決して偽りではない。但他們不能好好掌握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得罪人也不自覺,時常碰到「我和他關係原來普通(那麼好),為何突然…」「我哪裡惹到他了?」被指為自私自利(經常忽略他人權益)卻沒能察覺。
  • 不懂得風趣幽默與開玩笑是什麼,直ぐ本気になる;不做或甚至不屑做(假如其意志及立場夠堅定的話)表面工作。人緣極差。
  • 麻煩的工作很容易落到頭上,而輕鬆或愉快的事常常沒份。
  • 常有監視役隨侍在旁,專門做矯正及打小報告的工作:
    「矯正」並不一定指做錯的事。規定通常與實際實行的狀況有差距,例如「法律漏洞」等。而他人能放鬆的規定,這些孩子卻不行。當然,他人必須做到的,在社會壓力下他們也不得不做到好。
    有時因為效率考量,或是因為他人A的緣故,而與規定或他人B的利益相牴觸時,造成做也不是,不做也不是的情形時,他們只有遭到責難的份─而事實上他們沒有選擇的權利。(★印象的)私たちは違う場所で確りしたじゃないの?行事的最終準則,只求問心無愧而已。他人の言い成りばかり従ってのは矢張り駄目だった。
  • 人に求めのは苦手から、なにをしても独りで。(因為對求人感到無所適從,所以做什麼事寧願一個人做也盡量不求助於人。)
  • 有些人寧可多麻煩一下也不容許他們過得好一點。雖然被認做「過太爽」,但其實他們的生活,起碼在品質上絕大多數不至於過得比他人好。原因大多是落這種人(說他們的壞話)很容易,容易到不可思議的地步:只要隨便說說,其他人就信以為真,效果好到癖になりそう。
    例★印象的:在休息時以規定要求、吵人、有意無意不指名道姓不帶髒話罵人、嫌がらせ。
  • 在私下或當面公開的閒言閒語(冷言冷語)不斷,漸漸轉變成人身攻擊(侮蔑他人個性性格,或以自由心證的感覺層次標準批評人。):
    由於這些批評,使得惡行惡性一傳十時傳百,第零印像就已經不太好了,而人們又有自證預言的傾向;使評價越發惡化,即使原來中立的人或管理階層都相同。很難「白回來」。雖然無以置疑的背叛能打擊自證預言,但那畢竟是不容易達到的。 相關的:作好事或「對」的事常被忽略或很快忘記、做外在歸因(「那是做給人看的啦!」等);一出錯就被長久傳頌,被揭開的瘡疤幾乎沒有復原的機會,尤其是有辯解時的關鍵語句。小錯化大,大功化小。有時即使不是「錯」,只是「怪」也不能被容忍。
  • 好康或應做(否則得自行負擔責任)的事不會被任何人通知,而麻煩或不做會損及他人利益(或由他人負責)的事則總是被告誡不做不行。
  • 發表意見視情況常遭忽視、質疑或責難。
  • 有些尋求盟友來紓解悲慘的心境,有的則以報復還給將痛苦加諸於他們身上的人們。
  • 團體的錯會被歸為個人,而個人之功勞則被當作是理所當然、被忽視或被歸做非己之功(例:他人之功)。
  • ★印象的:他人相同之錯被歸做外在歸因,或被忽視,而自己卻被大加攻訐;甚至責難的人自己同時就犯著相同的錯。(例如「不要講話」,只准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等。)
  • 遇到責難時無所是從,表現出不理睬人的樣子。有些一有不平就嚷嚷,一有不滿就隨即爆發出來;無法忍受些微的讓步。通常有些惱羞成怒的個性。得理不饒人,因而更引他人起怨及好勝心。常常最後最悽慘的還是自己。
  • 不敢以自身作為賭注,(倒不是缺乏自信,只是有人能不慚的說出「天長地久海枯石爛」,有的人卻認清事實而從不脫口這樣的假象。但,假象雖不真切,希望卻可激勵人。缺乏明日的人們總是一副被動的樣子。)例:「你根本不相信我是吧?」「我對你不夠好嗎?」「我們不是朋友ni?(反詰)」卻又對他人的質問苦手,一絲絲也不敢斷了兩人的關係─縱使是比酒肉朋友更膚淺的。同樣的,他們被認為沒有責任感,說什麼都是因為他人的指使,「因為xx這麼說」;因自己想要才做並明白承認的情況較少。
  • 常無法獨立,(應該說這是人的共通點。繋ぎが重ねこそ、世界は回る。)因而更使人不屑。
  • 常將對方行為視做惡意的針對自己而來,人を悪い人だと想って,舉世皆不可信。
  • 有小嫌隙的人,碰到他們卻可能做出很團結的表現:群聚討論,一同攻擊批評並做出否定評價。子供ですね。
  • 對他人的求助答應的不乾不脆。反正都要死(做),卻不能乾乾脆脆,以為自己還有機會,或是想堅持自己的想法嗎?何不快快樂樂的死?
  • 當清楚表現某好惡時(例如做某事),他人有使其感厭惡之傾向(就逼他做此事)。
  • 強く抵抗した人に傷が残す。生理上例如眉頭深鎖等,心理方面就不用說了。
  • ★印象的:縱使不是指責的對象,上層的責難卻可能變相加諸於他們身上。故意被點名「就(都)是…啦」、「別再做啦」、真正被指責的對象卻理直氣壯的反指責他們等。
  • 不懂得替他人設想,心中常常只考慮到自己的事。
  • 其中有些人被指責就慌忙辯解,企圖脫罪。
聽起來好像蠻悲慘的。上面的特性倒也不是所有いじめられっ子都有,但有的表現得很明顯。別問我怎麼知道這麼多,這些可是以血淚換得的。(哀)
而他們長大成人之後呢?請記住,大人也只不過是比較大的孩子,雖然有時能做出比較理性的舉止,但許多時候,對他們的憎恨(需要用到如此強烈的字眼嗎?…參考一下劇中的例子,雖不中…卻很接近。)及不平等待遇只是以其他方式表現出來罷了。因為,這些都不過是人性的表現。

音樂還不錯,CG也還好。不過頭的比例太大了,反而有點不勻稱的感覺。音声表現還不錯,都很嬌。不過最棒的當然非日高圭先生莫屬了(笑),瞧那鄙視的聲音!
系統有點慢,最主要是劇本拖太長了…沒攻略會skip到死(一次可費上五六十分)…んな感じ,而且不能bg skip。另外,save/load/log頁出現過慢,這部分希望能稍加改進。

到たいように該說的都說完了,雖然一開始還有點wander,但此章基本上不具有傳說相關的謎解きの功能。所以大部分仍是以Ctrl帶過。不像AIR等喜歡提到過去的恩怨,相変わらず現実重視の奴ね、秋津は。
有的人評價不錯,但對我來說,此作並沒比Wing&Wind高出多少。悲慘程度過低的緣故吧,多分。

Scarlett~スカーレット~ (Scarlett)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Scarlett觀看原來的格式

Scarlett~スカーレット~


近來實行文字精簡政策,所以一些理念就點到為止,不再作延伸。(いや、実は言い訳。)看得懂當然很好(我相信在座的看官都是這樣的過來人),但真的一時間看不懂的…自己咀嚼吧。(←汗。聽說也有這樣子的。)另外,ネタばれ已經是問答無用了,沒玩過的趕快迴避吧。至於一些公認的評價,或是許多人都有的臆測,像是「第三章不錯」啊、「過分執著於日常與非日常」、「最後還是肯定『日常』的價值」等,這些就請參考他人評論。バラまくりものをもう一度書くのもなんか虚しいからねえ。
向來都以顏色來命名(正式、嚴肅)作品的ねこねこソフト這次一本初衷,還是以「深紅」(或是腓紅)為最後的作品綴色。ただ、今度は名前か?之所以沒用scarlet,恐怕也是因為以人名來說,通常使用的是Scarlett吧。話說回來,前面作品的おまけ曾出現過同名人物,這該不會又是玩笑下的產物?ねこねこ作品関連カラーコード一覧列出了ねこねこ歷代作品的顏色表現,其中ラムネいろ雖然沒有根據,不過印象中總是彈珠汽水瓶的顏色(青綠),所以拿一瓶那種的來應該就行了吧(笑)。之前作品的顏色有的和內容具相當程度的關連,不過這次程度就沒那麼多了。
本作主線的分量並不算很多,大概十幾小時就能結束了。おまけモードFINAL相較之下就很有地位,也可以耗上好幾小時。依據玩過之後普遍的評價,大多還是對本作報以高度的肯定。

さて、始めようか。一開始那平凡的主人公不斷自言自語「要跳脫平凡的日常生活」那段相信很多人到最後都認為是本作最重要的主題了。ま、そう言うのも間違いないんだね。剛看到的時候,我的印象是「這和Phantom of Inferno蠻像的。」而在第二男主角別当 和泉九郎 Scarlett出現後,我卻又不經意的聯想起Routes。在這階段浮現的是「為何平凡的我們依然幻想非日常?」以及對於特權的討論。
九郎一直問正男主角大野明人:「你真的想(跨越界線)到這一邊來嗎?」這其實也是對玩這遊戲的我們所提的質問。不,並不是真的因為我們都想要跳脫這平凡的日常,而獲得九郎他們那種高高在上、充滿神秘的生活。這裡的「日常」、「非日常」其實是指煩躁而一成不變的例行公事與驚險刺激這兩種性質中,我們會選擇哪一種。換作另一種說法,就如同天地無用!中某系列最後天地對這番腥風血雨(?)的感嘆:大家總是期待著祭り,不過無論再怎麼熱鬧,那總有結束的一天,而我們就必須回復日常的生活。只是,我們的生活也總不能一年到頭沒有祭り,所以大多數人的回答就很容易預料的到:「當然是充滿驚險刺激的生活才好啊!你沒聽過,夫妻之間的應對假如長久以來都沒有變化,也會彈性疲乏耶! 所以就算是老夫老妻,偶爾還是需要甜言蜜語,以及花束、金婚式的驚奇不是?同樣的道理,我們的生活需要找樂子也是莫可厚非的啊!否則煩都煩死了!」退屈だから。決められたから。そんな生活から抜け出したいのは、確かに無理もない考えだ。所以,明人的確就在第一章末選擇跳出了他覺得了無生趣的過去,接著先採取和九郎一樣「只取得所需或有興趣的知識技能」之生活,這可算是另一種形式的神丹,或是迅速練功法(請參考天地無用!)。關於我們是否有必要一步一步吸收所有的知識,這方面於2006/1/14日記已有相關討論。我想當「基礎」知識越來越多時,我們需要的就不是全部記住了,而是在腦子裡建立index。不過,因為搜尋引擎的發達,有時甚至連這都不需要。However,未來人們的學習方式恐怕還會經過一兩番的革新:一 是上面說的,當這些知識已經過於龐雜時,人們需要改變知識處理的方式。之後,在人們能夠將知識直接汲取(例如殖入晶片或改造腦部),甚至因半永久的生命而能夠長期吸收知識時。劇中九郎這些人因為有必要急就章,所以用這些手段先取得必要的知識(像工程數學或是古代史可能就沒必要),然後在後來需要時才另外吸收的作為,並不算是糟糕的方法;雖然我頗為懷疑他們假如沒有先備知識要怎麼跟得上人家大學生。這部份果然還是得靠天資與回家默默的努力吧。ま、既然是有興趣的,學得快也是理所當然。這和現在有許多資優生先修習大學課程相同,只是我們普通人當然沒那麼大能耐,說轉就轉,並且以高中生程度很快就能追上研究生。除此,選擇這樣的生活到底好或不好,在最後片岡とも給了我們一個他自以為的解答。
九郎等「高級諜報員」的作為很難使人不聯想到「特權」兩個字。畢竟近來本國才因為這兩個字鬧得沸沸揚揚。這樣地位的角色其實也是舊瓶裝新酒了,從ドラえもん的四次元口袋,EVA中特務機關,以至普通Hgame中的学園長の娘。別看星界シリーズ主角好像很弱,而且他們共渡了許多危機;那王女本身不就是特權了?而像月姫,除了主角外,哪幾個男同學有能力碰上吸血鬼,還使人數刀斃命的?更甭提被我毒舌過的十二国記,假如陽子從頭到尾都只是市井小民,那劇還能這麼編嗎?畢竟每個人都有坐大、為所欲為,甚至成為「最強」的欲望。更廣泛的說法,則是涼宮ハルヒの憂鬱中所言「不普通」、「不平常」。…啊、這麼說來,ライトノベル好像有不少是一些沒有 特權就掰不下去的東西啊?也就是說,是因為現代青年渴望與眾不同,於是作家們紛紛祭出此類劇本,「良性循環」之下才使得現在的青年小說圈變成這副德行的囉?回想起來,普通(當然是些具有文學性的,例如Nobel獎)小說的確比較缺乏「特權」概念啊。…そう言えば、村上春樹的作品好像有部份也具有這種主角特殊性?気のせいかな。不過,再怎麼說這部作品硬是將背景設定在現實氣氛過於濃厚的現代,這種完全沒有SF成分的設定中,卻出現如此讓人深覺不可思議的特權這點確實觸動了一些人的心,使他們不自覺的脫口…「ご都合主義だ!」所以話說在前頭,在這邊一定要強調:這種人物於現實中並不存在,只是故事中藉以託「道」的器具罷了。重點不在到底有沒有這種地位的人物,而在「假如存在的話,那麼…」 不然的話,我還真想探討一下這種特權就算存在卻不會遇到顛覆,持續坐大的可能性。(我想,就如同中國不斷輪替朝代一樣,長久霸占特權的總是會被趕下臺。)這些特權們賴以維生的總是人脈存摺,本身的能力倒是其次;否則的話他們其實到哪都動不了。也正因為同樣的道理,血緣對他們來說才會這麼重要;對於沒有血緣的其他人,幾乎沒機會分享這些權利。另外,他們玩弄世間那種能力,竟使我聯想起勇午MASTERキートン,他們都太厲害了,厲害到不怎麼像普通人。
第四章描述到在世界最高特權的圈子內,如此等級的組織應該具有什麼樣的規則。って言うか、應該說片岡列出了一些他覺得應該具有的可能性。第一當然是互不侵犯原則,尤其是人身安全部分。それはね、両方とも馬鹿じゃない。だからサルのように威嚇だけで止まり。這可說是變種的動物打架吧,人會自相殘殺,不過這樣的損失太大了。所以,還是不懂得打打殺殺的動物比較聰明。(…別懷疑。我絕對沒有logic上的錯誤!!~←汗)而縱使打破這不成文的戒律,也不至於隨即償命,只是被流放到與高級諜報員完全相反的環境。進一步想想,這種不「以牙還牙」的方式確實有可能阻止進一步的報復,所以不可不說是較好的方式。關於「報復」這主題我在高中就曾經思索過,當時的結論是「別做到無以挽回的地步」,所以� ��起碼別殺人,真的沒辦法就使其永久禁閉吧。(經由相同的道理,我還多了一個不與異性相交的理由。說起來有點複雜,省略。)片岡在這裡所表現的,可以說有異曲同工之妙。這階層的流儀還有一項:情けを掛けない。據自己學到的教訓(いつもそうなんだが),人情到最後總是會壞事,所以在那種情況下,總是得靠規矩來解決。九郎的父親和泉八郎為了理想,連自己的父親都能殺。同樣的,對他來說,就算是養育三十年的孩子,必要時(如破戒之後)也會毫不留情的斬斷關係。九郎在最後也學到了這招,所以不再允許任何人因為自己而越過雷池,那只會害到對方。另一方面,這種關係對自� ��來說也是負擔。與明人那六親不認的態度據此而來。假如要問我若真的有這樣子的黑幕存在,他們會不會有這樣的共識的話…我想,多少會有,不過大概不會這麼強烈。舉例來說,怕的話,僱個人暗殺不就成了?真的那麼有勢力,這種重金之下的勇夫敢死根本不是問題吧。另,規矩以及法律當然很重要,但之前在KURAU Phantom Memory也討論過,我們所需要的其實不是這些東西來讓人知道「(不)應該」怎樣,而是讓人確實「(不)能夠」怎樣。唯有連那可能性都抹殺掉,不倚靠人情,才能獲得更可靠的精度。舉例來說,常有人講「沒被抓到就不算作壞事」,但他們的意思常常只是「感覺上不容易被抓到」。更好的方法是不去作,這樣縱使無法防止莫須有之罪,但最起碼已經杜絕了「可能性」。(哇!竟然從我的口中聽到這麼正面的話� �今天吃錯藥了。←汗)
就算是對於高級諜報員這類垂簾聽政的幕後黑手,九郎還是說了具耐人尋味的話:雖然他們不會再被「更上面的人」左右(因為這二十一個家族採取的是「互不干涉」策略),但他們其實也不過是大時代潮中隨波逐流的棋子。只是,再怎麼說縱使被玩弄,操控他們的都不會是他「人」,而只會是流亙的歷史。
九郎對明人的興趣來自明人有勇氣越過那境界線,而對於他自己來說,他從出生所曉得的就只是「那一邊的規矩」,所以他不能過平凡的生活。不過,這似乎是種藉口吧,要金盆洗手總是有法子的,縱使那得要靠些謀略。另外,到底有沒有「境界」的存在呢?我想這裡所指的應該是「長距離的躍進」,就像我們市井小民與大公司董事長或CEO的生活感覺上是天壤地別,但假如經過機運及努力等,我們也是有可能像他們一樣。這中間並沒有涇渭分明的「線」,只是這段路程實在是太遙遠了,使人仰屋興嘆。所以,某方面來說九郎與明人其實都很「平凡」。おまけ中staff似乎多將這裡的「非日常」轉了個意思,說成「一個人的日常對其他人來說卻可能是非日常」,例如他們自己的日常(晨昏顛倒)對大多數人來說就是非日常 。

關於本作真正欲表現的不太好說。雖有比較明顯的,卻不能完全肯定。感覺上,本作較無組織性,也沒有圍繞一個中心的主題。像是朱-Aka-的話,那種「等価交換」的味道就很強烈。我猜想,因為頭尾都是明人視點,加上本作的主要客群應該是這程度的青少年,「官方」的主要內涵應該是要我們珍惜自己「日常」的生活;有許多人連想過這種平凡的生活都不可得(如九郎對明人所言:「我只知道這種生活」),所以別羨慕他人,你自己就可以過好由自己主導,也只屬於自己的生活。相同的意涵似乎也出現在おまけ中:重要的不是エロ大王,而是雪希在身邊。只要「エロ大王長存我心,我已經繼承了エロ大王的精神。」就夠� �(笑)。更進一步的話,則是「自己的人生終歸是由自己的手開創」,如同明人與別当 和泉しずか Scarlett脫離「非日常」之後的人生一般。這部份,不是任何其他人可以左右,以至作最終決定的。(雖然我很懷疑這內涵的價值就是。就算具有選擇,我們總還是受到太多因素的左右,某部份來說,明人也不過是另一個九郎罷了,雖然作品中始終不能把這點表現出來―否則就和他想表現的相悖了―可是這卻也是另一種看待他們命運的方式。)
話說如此,我所體會的卻不是這麼回事。也因如此,我險些連上面的猜想都生不出來。對我來說,重點在九郎就算體認到明人等不適合留在這種世界,甚至連しずか都趕了出去,卻還是將葉山美月留在了身旁。而就算是那麼「不通人情」的親父卻還是讓しずか入了籍。另外,連他們和勇午類似,為「自己的正義」而行動的作法,以及使ニネット懷有恨意(其實是由愛生恨?)的表現都和自以為是的人情脫不了關係。所以,上面的其實是くそ(笑)。人果然還是脫離不了人情的。規矩啥的也不重要,好きにすればいいんだ。掌權者說什麼都是他對。舉例來說,這次期末考需不需要交報告呢?假如教授也很懶,他可能會說「這次給大家個方便」,皆大歡喜。但就算是他說「站在教育的立場,評� �工作一定要作。」大家也不能說什麼。ま、反正這也不過是劇本編排的出入罷了。我相信片岡本身主要想述說的還是上面所提的東西。順帶一提,ニネット是法文,在フランス語名カナ表記ナ行欧羅巴人名録フランス人名都可查到。這些列表以及說明蠻有趣的。不過假如想做中國人名的list的話…那就長了。何せ中国の人名はみんなみんな違っているから。出書的話頂多只能做名人錄吧。

以過去ねこねこ的作品,大概可以分成溫馨與嚴肅兩類。硬要說的話,本作相較於みずいろ等,更接近於朱-Aka-。但是,因為結構有點鬆散,本作的風格也不好下定論。
玩到最後的部份,大概因為ねこねこソフト要解散,加上明人最後被排拒的感覺,竟讓我有種失落感(之前提過結束リフレインブルー那種)。有這種感覺的似乎不只我一個。正因為這樣子的安排沒能皆大歡喜(大團圓),甚至使人有不愉快的感覺;和令人覺得惆悵的結局不同,這種的除了令玩家有點內咎的尷尬外,還有種到手的鴨子飛了的不滿,以致有不少人對本作的觀感不太好。當然也不乏有人將這種感覺轉化為「本作暗指要抓住身旁的幸福」之類的,感覺就好一點。
至於片岡所言,至今未能嘗試的,終於在這次作品中實現這件事;考慮了一下(思索與之前,甚至是其他作品有何不同)之後,本來還是不能確定他說的會不會是遊戲的設計(雙主角?電影感?)、作品的題材(這次比較有Nitro+早期風味了。しかし燃えない。)或是結局安排(某些方面來說有點惆悵)。直到翻出MMR日記才確定是題材。

下面為雜項總結。
我從第二章學到了以側攻法讓公眾人物大大方方的行為(正攻法)知難而退的方法:讓人有難言之隱,自動敗陣。或,使其注目在規模更大的上。所以,抽空了將軍資金,可以讓他自己摸摸鼻子退出選舉,並且還自己設計理由。(雖然那和資金恐怕不會有關。最起碼不會說「我因為不法勾當敗了錢,所以不能出來選了。」)另外,讓他轉移焦點,認為「這次的選舉(和那比起來)根本不重要」也是一招。
第三章是這四章中異質性最高的,ここは過去の出来事について語りました。這也是唯一未由片岡(而是木緒なち)主筆的章節,或許多少因為題材的關係,很多人覺得這章寫的不錯。想到レオン・ハイルマン關聯了這三代的女孩子,其中兩個還是幾乎相同基因的,不禁有點感慨。But,要當Irika Heilmann的哥哥,他似乎有點老了啊。
複製人的倫理問題現在依舊爭論中。其實我們漸漸都會知道這和複製的技巧,或是人侵犯神的領域啥的沒關係。更難突破的恐怕是複製完成的「作品」與原個體在人倫方面的處置,以及將複製人也視為具有人權的對象這些問題。這就和喪禮最大的意義是為了還活著的人,而不是已升天的一樣。當有朝一日我們不覺得這有什麼奇怪,不抱持罪惡感時,這有可能會像安樂死或同卵雙生一樣自然(雖然不一定普遍)。所以,劇中最大的問題不在複製人,而在しずか是為了提供臟器而被造出的存在。這對現在的我們來說是無法容忍的存在,因為しずか也被我們定位成與我們相同的人。(假如是某個皇帝的時代,それは別だが…)
おまけも半端じゃないんだ。連みずいろ主題曲都塞進去了。這裡面也不缺乏些文以載道的,例如みずいろ ちょっとしんみり中竟然大剌剌講出「我們在這世上總是汲汲營營,偶爾停下來審視一下不也很好?雖然這比起隨波逐流來的困難多了,不過一定能藉此尋得自己存在的意義。」老實說我還在期待他接下來要怎麼掰(劇情部份),不過這段竟然至此終結,很顯然只是要說明這件事嘛。又像是[F12]退避中的夕菜,指出人有服從權威的本性。(Stanley Milgram的實驗亦同,但Steven Sherman的研究指出教育可以增強良知超越權威的力量。說實在的其實是理所當然。)

接著是各項總評。系統延續之前,以當下的標準可說是中上,操控性更可說是優等生。
音樂部份,很遺憾,以我的標準這次比起朱-Aka-退步不少。不過那個作品是反則,朱的水準實在太高了。本作有許多拉丁風味重節奏的,之外搖滾風也不少。可惜論起旋律並不怎樣,包括Loose。Escarlata倒是例外,這首有點像月と太陽のめぐり
這次しずか的聲音剛開始聽的時候頗為有趣,因此查了一下到底是誰配的。雖然之前就已經發現,但這次更確切的體會到,只要將後藤邑子、籐野らん這兩個人名並列查詢,就能查到声優の旧名と別名リスト。當然,為了保護声優,所以幾乎所有官方性的網站都不會列出這樣子的資料;但他們是同一人物的事可說是半公開了。最近因為也看了另一部講声優的作品●REC,擬想起他們的配音與實際聲音,突然有種奇怪的…近似噁心的感覺。原來,他們不管說話與唱歌,很多時候都是用假聲。雖然知道這很辛苦,總是有些難以釋懷。尤其是歌唱的部份,想到那些實力派的聲樂家(特指古典樂的、學院出身)都是用盡全力在唱,他們卻得用這種方法才能出世就覺得怪不舒服的。有的時候甚至得配合演出裝作歌下手すぎ,而� ��樣的表現才能博君一笑,甚至大賣(「涼宮ハルヒの憂鬱」EDはオリコンウィークリー5位…)。有點不大對勁。いや、當然不是說這些歌姫有什麼不是之處。我只是純粹對這樣的環境稍微感到不安罷了。
視点切り替えの選択の仕様は…必要ない。甚至連選択肢也一樣。本作根本做成電子小說,一本道即可。而因為如同電影效果的設計與故事主題,有很多人都希望做成動畫的樣子。這方面說不定ねこねこ也在觀望中,看看這麼作值不值得吧。
Hシーン必要なし。我全都跳過了,有的感覺還有點牽強。おまけ中的則堅持一貫傳統,主角總是エロオヤジ
Amelia WeeksiteLOST UNIVERSE中的キャナル・ヴォルフィード髮型有點像。ONE~輝く季節へ~中的茜也是一樣。當然還有其他更接近的例子,像這樣捲捲的。本作除了明人外,男性臉型給我的感覺都差不多(おやじ)。九郎立ち絵有點呆版,沒生氣。假如改編動畫,應該會比較耀眼。おまけ裡面有些人物變形嚴重,似乎不怎麼像之前我認識的同一角色了;例如日和。有一些甚至帶有這次新作中出現角色的風格(有張七海竟有美月風味)。這次該不會交由其他人畫的吧

說要精實,結果還是拉拉雜雜一堆。不過有些部份沒提的很深入是真的。而且因為又是將筆記延伸所得,以致缺乏結構。下次或許該檢討一下這種心得紀錄手法的利弊得失了。(話是這麼說,其實根本就不會去作。←汗)
本作雖然沒有一些人所吹捧的那麼崇高,不過閒暇時一試倒還蠻值得的。
從おまけ發現有美少女ゲームアワード這東東。關於這類遊戲的評鑑,從早期的個人網站レビュー(如本站)到銷售量或是売り場銷售統計、大手舉辦的投票,然後進入資料庫彙整期,例如ErogameScape。從這股潮流看來,此類眾玩家投票的已經有點過時了。不過,妙就妙在這計畫有許多廠商背書。無論如何,在未來半年至一年還是觀望一下的好。

說佛 (Buddha)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Buddha觀看原來的格式

說佛


說佛

用這個題目實在會被人笑掉大牙,有的則會氣得要死。當然,還不乏覺得悲哀或不屑一顧的。不過,因為近期兩三次與妹的對話,現在的我實在(應該)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接觸過佛教」了。所以,這個題目姑且說是「我所以為的佛教」吧,我想這應該就比較不會有異議了。(只會剩下「那個?不值一提!」的不屑態度。)對這種敏感的題目,還是小心為妙,實在相當的危險。
不過話說回來,會有那樣表現的人們,應該沒什麼機會看到這篇文章?所以還是請容許我在這大放厥詞的無理舉動吧。(一拜)

因此,先來談談資訊來源。妹讀的是,三年初級部畢業。(可惜教育部不承認學分,是故不具大學文憑效力。)聽他說他們比其他佛學院有更多鑽研經書的時間。這幾次的對話我盡量以客觀的方法提問。不過,這些當然不保證我所得到、所理解的就真的是純正的佛學。「你雖然說你想要問一般的見解,但我覺得你是要問的感覺啊。」如他所述,我只能「期望」是這樣
我大概提問了我有興趣的一些問題,其中或許也有不少是大部分開始學佛的人會有的疑問。無論如何,我得到了一個我所以為的結果。

簡單的說,我覺得佛陀所察覺到的,很大的一部分和我的想法是一樣的。當他悟道之後,聽說本來也沒有打算要出來傳道。但因緣際會,才造就出了眾多信徒與輾轉流傳成現在的佛教。(這部份事涉玄機,非常可能夾雜有不實的描述,甚至本身不過是傳聞,所以點到為止。)而他的本意其實很簡單,只是希望我們能看清世間的無常,我們所執著、所不能看清的,其實都不過是因為我們沒能將眼界放大,沒能「看開」。所以,他的傳道,主要希望大家都能看得更透徹,更清明。當你今天真的不會為想到的新點子被對手奪走而失望生氣,被撤職或裁薪也不為所動,甚至於當最近的親人逝世也能平和處之時,世上還存在有苦難嗎?人世本來就不是苦海。但當你不能看透,會為小事所動時,那萬般皆是苦。所以,他所說的「離苦得樂」之道,本來 就不是教人要在死後或來生求得正果,而是在當下就能極樂/涅槃。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就是這麼想,這些話是不是在經過我的口中傳出來之後,已經沾染太多我的味道(因為這實在太過於像是我會說的東西;事實上連阿含經中佛陀都多所提到死後的事。),但我確實聽到了起碼是類似的言語。
不過,我們之間仍然有決定性的不同,而這差異也有可能僅僅肇因於時代因素:現代的資訊比起過去實在是多太多了,而這一點除了使人類的眼界拓展外,竟也造成了所看到的「真理」的差異。也就是說,假如佛陀生於現代,他看到的,說不定也會是不同的東西。雖然令人感到悲哀,不過「佛」陀畢竟也是人,受制於當時算是顯學的婆羅門教(正如同我今天受制於佛教);他所看到的,就是身為一個人所能看到的。基於這一點,我想我可以猜測,若是人類的文明能順遂的發展(最近在預測時總需要加上這一句,也蠻可悲的。),在數千,甚至於數百年後(也有可能不必用到這麼長的時間),佛陀所諭示的真理,其一部分(我冒昧猜想是現在說來超自然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輪迴以及來生等等的那些部分。)將被� �學證明成偽,而這甚至無法被辯駁,就如同現今的基督教所面臨的狀況一樣。而我在這所說明的道理,也將在未來的某個時候被證明有誤。不過,我想即使如此,這些道理還是有其價值存在:其接近「真理」的部分。當然,把我說的當作是口氣狂妄的妄言妄語也未嘗不可,我也不會說「你們等著瞧,終有一天你們會知道我是對的!」(事實上我所說的理應有誤。)只是,我想這些話多少有其接近真相的部分,而這點應該是不能否認的。(說來,光是如此似乎也沒啥大不了的。那改成這樣吧:這些話,多少能給人帶來新的啟發;這樣的說法如何?)
以上那段包含了許多我新確認的部分,下面來解釋一下。首先是那「決定性的不同」。佛教的基本理念,是因緣/業的起與轉造就了世間萬象;諸法皆因緣起,並無自性,故說空性。因此,事出必有其因緣。但從我今早確認到的,這「因緣」卻不是某些人所想像的那麼死板,而會是類似我所舉過的例子:例如,當我今天被人所欺侮,假如我認知到對方正氣在頭上,所以會辱罵我,是遷怒,也是人性的一種,那這業就被消解了,也就不會產生我每次碰到對方都心想「君子報仇、三年不晚」的結果。(嗯…這個例子不是很好。)
但在我的思想中,「空」的真性,並不需要藉由果報與業的存在才能解釋。因此,就算今天種瓜卻得豆,縱使不若他們所謂基於人道層面的果報:「業縱使可轉化,終究還是不能憑空消失」,我依然可心平氣和的說「空」。我的解釋法很可能會被相關人士說成是另一種「斷見」,但我想將一切都算計得如此死板(把帳算得如此清楚)的果報論本身就不是個足夠自然的東西。或是說,即便因果的確存在,也絕不會是我們所想像或認知的那般。因為,假如像佛教中大多數人所說的那般,則「業」勢必需要累積到死後尚須償還。這樣的話,我們很可能必須再造出「來生」、「輪迴」等觀念來圓融這個理論。但我們看不到來生,也無法確定死後是不是會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我完全沒有說「� �不到,就不存在」的意思。但假如只有極少數人在那裡張揚「我看到過!就是那樣子!」然後又有另一些人跳出來說「你錯了!是這樣子才對!」誰又知道或能分辨「真實」到底是長什麼樣子呢?)說得更殘酷點,真的要架構起一套那樣的系統的話,結果是只要是活過的人,就脫離不了輪迴:到底是誰規定作了壞事就只能再陷入輪迴,而福報積夠了、了悟了就能脫出的?當你一存在於這世界,當與人有往來時,那看不見的聯繫就只會越來越密集罷了。假如做壞事要償還的話,做好事的人不再多輪迴幾生等人家來償還,那那些被他幫助的人到底要把業還給誰?所以我們雖然有質能守恆定律,(在某方面來說,和果報有異曲同工之妙。)卻不允許某個東西今天變得更重了就能夠落跑;因為,這個平衡假如有缺口,就不能表現良好的存在。唯一一個解決方法是我們有辦法利用某些自然之外的手段來達到相加相減成為零。可惜,我們身為普通人,通常不會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我們能做的,頂多是盡量少和人接觸,以減少。而就算只有一個人,我們甚至還會被自己的人性絆住(如CROSS†CHANNEL中提過的)。即使一切都如我們意料之下順利的度過,也不可能準確的歸零。因為,我們儘管可以將仇恨轉為感激,也無法在所有情況下將親友轉為陌生人。所以,當我們一生下來,就已經是地獄了。至於那(人外的能力到底)是什麼?…どうかな。總覺得那不是我每天在這裡以這樣子的方法「悟」得出來的東西(啊不、這點應該是無庸置疑才對…),非得藉助些什麼「大� �宙的奧秘」這類型的東西才可能達到的境界(啊、這點就…)。因為我可能一生都不會有機緣得知這樣的手段,所以這裡也就沒辦法提供了。お許しを。假如想深究,可以試試坐禪之類的吧。那到底會不會得到「真理」呢,就等我有朝一日再來探究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是人世的確不存在「絕對的公平」,而因果律也僅僅發生於「我推石頭,石頭就會產生反作用力於我」這麼簡單的物理層面。從來沒有說「我殺了你,我就一定會有報應。」因為,掌管這部份的不是因果律,而是人道。即使將果報推到唯識的層面,我們所能確認的,也一直都是歸源於我們的心。而自然界,從來就沒有發出過任何聲音(俗話說「上帝不會說話」)。所以,我們不能拿出「當我捏死一隻蟲,假如蟲在臨死前想到� �後的因緣,悟到這並不是值得去怨恨的,那這業就消解了。」這樣的例子,而應該說「的確,我捏死一隻蚊子,假如有慈悲心人士在一旁,可能會說我兩句;假如那隻蚊子是某人的寵物,那我可能有一天會被某人找上;但也不過如此而已,絕不會只因為因果論說『業要償盡』就無緣無故出現『因為我前世今生的行為,使我必須少一隻胳臂』這樣的後果。」我甚至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必要非將此行為套入「業」不可,因為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不會有「我們所想像的」報應的。而我今天也不會因為用蚊香或用手刀多殺了一兩隻蚊子而造成什麼不同。(假如我多殺的那一隻會有鵬程萬里的發展那另當別論。當然,這有點宿命論的味道:那隻蚊子「本來預定…」等等。)再說得清楚點:就算真的有來生,誰能說我今天多宰了隻蒼 蠅,造成的定是我某一個來生被人辱罵一頓,而不可能會是多賺幾萬兩金銀呢?果報論的弱點就在於他們舉的例子實在引入了過多的道德觀。而現實呢?就算落實在更基礎(物質)層面的果報論說得通,但大多數時候卻會落得混沌理論(希望我沒有引用錯)所預示的結果,大部分的變化都不會造成後來決定性的改變。佛教過分把天道擬人化了,致使出現「因為曾有一世殺太多魚,此生方被亂刀砍死。」這樣的解釋。不說玄不玄,光是那種解釋因果的方法就令我感到不妥。說真的,那不是「我們希望世界是公平的」所投射出,能讓大家安心的說「世界畢竟是公正的」的假象嗎?但世界絕不是圍繞我們轉的。生活上,最好也是持著「消失了就一了百了」,縱使不一定會較為接近真實,但起碼會比較坦然吧。這樣的想法有點小乘的味道?不過,如我所說過的,重要的不是生死,而是不在乎生死:不論是否生死都一樣。

果報論有果報論的問題,緣起也有緣起無法解釋的現象。緣起指的是更基礎的道理:當有變動時就會有相應的反應。至於這反應會不會造成我們所期待的果報,那是另一回事。但,真正的緣起論,也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連「死亡」的因緣都應該僅代表「死亡」這事件本身所引起的影響,而不是能將這生物此生一切行為轉持至「下一生」這種天方夜譚。也就是說,緣起應該是種連人本身都被當作工具的理論。此外,這樣的理論依舊無法解釋「」這門事。Additionally,通常也不會有(偶爾還是會有)「到佛寺幫忙能消除業障」或是「佛祖保佑我考上第一志願」,甚至「到佛寺幫忙比到親戚家更有福報」;這些大多是心裡安慰。除了這些,依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緣起將會不斷的消耗,所以不管我們怎麼做,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為紊亂,所能引起的變動也將隨著時間流逝漸漸變小。對這點緣起論基本上也保持緘默。更甭提「鑽石太陽電池:由光熱轉換成聲電的奇蹟」中提到,Uncertainty principle允許了物質與能量「無中生有」這種違反常識的現象。(雖然不確定是不是Uncertainty principle,但我確實在其他的文獻讀到基本粒子「無中生有」的可能性。)在許多方面,緣起論依然有其無法圓融說明的部分。
順帶一提,佛法中的「空」,我想和唯心論是扯不上關係的。這裡的空,由上面的解釋可知道是由「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而推導出來的(能不能「涅槃寂靜」是另一回事),而不是指心的幻象啥的。

其實,就算並沒有來自緣起,我的確還是察覺到某些類似的東西。現實世界中,我們的確沒看到過「恆常」不變的事物。勉強要說的話,那也不過是極為鮮少的某些「道理」,而不是現象實體。所以,我們所處的這個環境,其實已經嚴格的限制了我們的行為。讓我們來定義一下「意義」的意義。何謂「意義」呢?當我們提到這個詞時,我們通常指的是存在過造成的回饋,或是與不存在相較,所造成的差異。(對當代的影響力或遺留的變革。這時通常也包含著「目的」的意味,例如:你人生的意義為何?)偶爾,還代表一種特殊性,「只有某個個體才能做到的事」等。以此來看,我們所謂「個人的存在」不過具有種狹隘而短程的意義。正如在< a>銀色~完全版~中所討論過的,縱使是如愛迪生,就算他對「現代」有很大的影響,但十萬年後呢?而這還不過是宇宙歷史的一瞬間。或許,連人類總體的「存在過」本身的意義都比這些大。正如同我們知道恐龍存在過,卻不會知道某隻恐龍做過如何偉大的事。即便他們也發明過電燈,然後在某文獻上記載了某偉大的恐龍達成了這項豐功偉業,那對考古學家來說的意義,恐怕還會比對大部分人來說更為重大吧。而我們卻無法保證這些,在時間的洪流沖刷下,最後是不是還能存在如一粒沙金那般的光輝。所以,假如我們不把眼界縮小,說「能影響後世(數十數百代)的人類」,那我們所追求的意義幾乎都是無意義的(因為最後終究還是不會造成變化)。…當然,假如「意義」的定義是回饋,那就另當別論,因為對這種定義來說,努力得到回報,這就已經具有十足意義了。只是,再好好的想一想,你真的能滿足於這麼膚淺的定義嗎?
這種說法並不追求「為何」世間無常,所以並不會在乎到底是緣起或是啥道理才讓世界具有這種型態的。但,其實這還不是「空」。以我的角度來說,我落實在佛教層次的「空」(稍後我會提到非佛教層次的。)是更為莫可奈何,就算是「」存在,都無法否認的概念。意思是,假如未來人類有辦法利用科技達到半永久的長生不死,甚至利用進化等手段,讓人在「概念上」都是永恆存在(例如將精神數位化等。就像是極樂世界,甚至於是神或佛吧─請容許我冒昧這麼說。),我們還是無法脫除這樣的性質。這點的精神在很早期,遺作那時候就說過了。作人生的意義那時也提了一次:就算今天,你真的能夠像皇帝一般有錢有勢,後宮佳麗三千,長生不老,おまけに有魔法加� �,要星星摘得到星星,要愛情就有辦法使人死心塌地愛著你;人民永遠無知,讓你即使昏庸無度也能舒適的活下去;世界繞著你轉,樹上長出麵包來;愛迪生的名號與事蹟在一億年後大家都還記得很清楚。我不是想說這樣會感覺有點虚しい。當然很多人會欣然接受這樣的環境。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之所以將這些視作「價值」,不正是因為我們在意他們嗎?因為在意,所以他們具有價值。當我們眼界永遠無法從這些慾望中移開時,我們所得到的就是有限資源的爭奪,與禪讓所造就的美德(其實那只是將利益從一方傳到另一方,真正以人性的角度來說,一點都不美好。其餘相關討論見Roman eines Schicksallosen。);我們所知道的就是以這些� ��值為基礎的生活。當你將焦點從那上頭移開,不再注重價值,不再在乎生命;權位財富於你如浮雲,甚至在有必要時,連眾生都無異塵土;那這些就不會對你造成拘束。有沒有長生不死,「常」是否存在都不會造成意義:因為存不存在對你來說都沒有差別。只是,這樣一來,世界也就沒有任何留住你的理由了。對你來說,這一切都是空。
只是,有多少人能接受呢?不如說,會口吐「你的想法未免太太太消極了吧!」的人佔絕大多數吧。何況,大部分人的確就是以此當作他們人生的目的。But,縱使如此,(其實這一點都不消極,因為我不是往負面想:我純粹只是想將世界看的更透徹罷了。)是不是還能有決定性的論證能否定這樣子的說法呢?或是說,我們除了將眼矇起來以外,沒有能夠活下去的勇氣

果報在現代的我們眼中似乎不像是「真理」。所以我現在要說的(已經說過的),是不基於果報的「空」,而這可能還會比果報更玄。(說是這樣,在我看來還是蠻容易理解的吧。…或是說,我希望如此。)我很想說,請參考人生的意義一文,不過這裡還是簡單提一下吧。
人類文明至今已經不知演化出多少套人生哲學了。其間多少有差異。當然我們不能否定「好」的宗教、主義與人生觀大多建議人為善,並從積極面看待人生。但我們也不可否認我們所定義出的「善」、「好」並沒有一個完善的定義,也就是說我們大多只是將我們的希望、能讓我們快樂的東西當作是「好」的,而事實上卻沒有一個真正圓融的解釋,自然也就提不上探討其間的關係。但我們應當知道,天道其實並沒限制,甚至也沒規定我們應當如何做:那是人生哲學的執掌。所以,在現實並未定義出這樣一套「真理」之下,我們卻還一味的追求,希望能找出一套來,那我們所能發現的,也就僅僅有我們所看到的東西罷了。所以,我們所追求的這套理論,假如一定要印證在實際物質層面,最後只得落空罷了。因此,我們必須先要� �清自己所汲汲追求的,本來就不會是一套可以實證的理論─別妄想在自然界中找到基本公理來證明他(別再提什麼「可以從科學得到印証」了);這樣的話,我們的心就會坦蕩多了。因為,我們是用人道來實現這套理論。所以,這套理論並沒有定論,他會隨人性而有所不同,於不同文明下有不同的理論;甚至於正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對不同人就有不一樣的解答。重要的不是「哪個理論比較『對』、比較『強』」,而是理論只要能自圓其說,並為週遭的人所接受即可。以這點來說,有時還會造成沒有符合現實的現象。
所以,我所說的「空」,就是指我們無法實證這套理論的公正性:因為他不會是「真理」,而不過是可能套用了某些天道而呈現出,對人性作了最佳化的行為守則。假如硬要說其中所包含的不變性,我想就只有「因應人性而定」是真切不變的吧。但,我們絕不會以為光是這樣就是我們所要的東西。所以,畢竟是「空」。那這樣衍生出的人生觀呢?很有趣的,和佛教也蠻類似的:一樣會導致無欲求的結果。因為,當知道一切的行為,一切的思想都和我們的文化、經驗、肉體脫離不了關係時(所以沒有「絕對的理性」),那還會不了解我們的所作所為,諸如愛恨情仇,都是無用的嗎?而在了解到這一切後,就不再有必要爭執(有人或許會在此加上「為小事」,但其實大小又有何差別?),而對他人所產生的憤恨,自然也就能以� �人性本如此」來看待。這有點「同理心」的味道。別說這是基督教的「原罪」與「大愛」,因為縱使在某些行為上能這麼看待,但我們的基本層面是不同的。最起碼,對我來說世間無善惡。所以我說「人性」,不說「原罪」;原罪是配合他們那套,為了達成圓融而生出來的。而人性,卻不僅僅只有罪。
2004/7/22 23:37,8/1 12:10; 8/20 14:15佛教層次的空,2006/2/3 15:44緣起論的問題

However,絕大部分的人生哲學需要定義出應該作的事。那一個比較好的定義是什麼?這次我意外的得知佛教大致將其定作「心安理得」。稍微想一下,這是個很令我欣賞的定義。我之前過於執著在一個「可以讓世界大同」的善,以至於我沒看到善其實可以有其他的判定法,結果造成我無法作出定奪。
但若光只是「心安理得」是不夠的。因為,世上有太多你心安理得,別人卻坐立難安的事。例如穿得比較輕鬆出門,被雙親看到卻說是「邋遢」。對他們來說,這是不夠莊重。當然,這也許可以說是他們「看的不夠開」,不過真的(只)是這樣嗎?又,自己是否就「看開」了呢?因為歧異是如此的多,所以我們最好將善定義成「大家都心安理得」。
但即使將「善」定義成「大家都能心安理得」,不只是不能保證不能有爭端,甚至還是另一種「惡」。例如,假如為了大家著想,開發新的物品或(生活方式),這是「大家都心安理得」的「善」,但開發的後果或許造成資源的耗損,或許還會因為短見造成未來更大的災難。所以,這種定義縱使在合理性上比較說的通,但說到底卻不是個能夠令人「心平氣和」接受的定義。
那麼,再變成「大家『自始至終』都能心安理得」吧(好像越來越像Utopia了)?這不是僅僅站在自己狹隘的角度下的標準嗎?況且,除了全知全能外,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達到這個標準?我們連自己的未來都掌握不住了。…當然,假如一直這樣加下去,最後或許真的能變成個我們想不出有啥毛病的定義,但別忘了我們每一次將條件限制(範圍縮小),我們所期待的「善」就越來越儚い,甚至於在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會存在。但難不成就要因之證明「人世為苦海無邊」?別傻了。「苦」和「樂」一樣只是人的情感,本質也是空(所以我才不想提到他們)。的確,這樣子的說法可能不會影響那些擇善固執的人們的意思。那麼,假如終於找到了一個對「人類」來說的「善」,是否有必要考慮到對其他生物,以及非生物來說是� �也是「善」呢?
重要的是,果真有那麼一個狀況或是抉擇存在時,那已經不是「善」了:試想,假如有種方案能達到不是「雙贏」、「三贏」,而是「全贏」的地步,還有人會笨到不那麼作嗎?那已經叫做「利」而不是「善」了。而支配這世界的,的確就是「利」。這裡的「利」並不是「利益」或「利害」的意思,而是種叫做「我們(in-group)覺得比較好、比較恰當、獲得較多而損害較少」的選擇。探討到這麼深入的程度,已經不存在我們以為光明正大、落落大方、君子風度的善了。
所以,固然這是個令人欣賞的定義,可是「他不能造成世界大同」與「並無絕對的行為規範」(並不能定出「怎麼做絕對是『善』」)這些性質(真義)可別傳出去囉,因為這和我的言論一樣會造成世界大亂的(想太多了←笑)。
就這點來說,大道說不定是不能傳的。因為,每個人所看到的都不同,實行的方法也不一。縱使我k氏今天能夠在了解這個道理後,勉強還能維持常人看來「只是有點怪」的程度,卻不能保證「壞」人領悟到之後做「壞」事時不會作的心安理得。(好像有點「真理教」之類末世教派等的味道了,糟糕!)更糟的,說不定還會覺得「作完壞事要害怕?怕什麼呢?假如找你所說的,作了壞事就會受到處罰,那就像是買賣一樣,我做了,終有一天就有報償。假如沒有,那就沒有吧,不也賺到了嗎?」所以,以此說來佛教其實算是很安定的宗教,因為信佛的「惡」人總還具有「良心」,但以我的這種想法,縱使今天被人砍殺,我也會微笑而去啊。(…更不用說我砍人了。)
「善」的另一種定義是「利他」:使他人得利;說明白點是讓他人的喜好或願望實現,說簡單點就是行他人所欲;成人之美,甚至成全他人。另外,還有像「可以自圓其說的就是善」。つまり、今天假如有人能將「力量就是善」這個議題說的人人心服口服,那麼「力量就是善」就是善。不過這些各有各的弊病或漏洞,在這裡就不再深究。

佛教將一切都精算了,但這層次的不滅論本來就不像是存在。(起碼在當下的世界…這有點像是藉口,其實我只是要表達我沒那麼果斷罷了。←當然,是指表面上。不過既然連這句話都說出來了,自然苦心也就白費了。)再怎麼說,讓天性狡猾的狐狸此生再這麼狡滑下去,還被你說「就等他哪一天悟到自己不應該狡滑」,這算什麼?(你希望他怎麼翻身?絕大多數都會越陷越深吧!這樣子的安排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只會造成惡性循環罷了。也就是說,這就算說得通,最起碼是個人性實驗的差勁示範。)或是說你嫌他不夠狡猾,所以此生一次來個夠?當然你也可以找些理由來掩飾那更高等的存在的這種殘忍處置,假若你連這種機制都學基督教,判定為由那存在掌管的話。
基於人道層面的果報,我想可以用一種方法來做補救:不用凡俗的認知來「精算」行為,而用另一種方法來定義果報相依的系統。這樣的話,撲滅病媒蚊的那些衛生人員就不至於遭受消滅生命的報應,我們也不至於動不動就想到「這樣做犯戒」、「那麼做違法」了。佛教現行的作法好像是這樣?還有一種是將「果報」當作是種趨向,而不是必然性。趨向代表的是,當我們造了業之後,我們「有那個機會(潛力)」會得到應有的果;這就像努力就比較有機會能成功一樣,努力不保證能成功,甚至有時候(雖然機率極小)沒經過努力也可能成功。(這時我們通常說成「運氣」,這幾乎是果報所頭痛的最大問題:因為運氣不好精算,是故我們需要前世今生來圓融這理論。)也因此,有其可能性,卻不總是能保證一定會如此。意外多少是存� �的,而且維持人道層面果報的,多是人網,而非天網。而一切的終結,就在從這世上消失起。這樣的話,果報就不再需要靈魂、來生等來彌補此理論的不足了。很顯然的,假如把「精算」當作是種譬喻,像是老人家的得道者對沉淪中的我們諭示「別隨便打人喔。隨便打人的話,被你說的人也會生氣的打回來。」如此一般,那倒也說得通;只是這就有點「騙小孩子」的味道了。而且,萬千佛經中,到底還有多少是「騙小孩」用的呢?
因此,過於精算的果報論,是種制約,甚至是種圈套,用來「對付」「普通」人用的?それは、俺の感じた真実。
有一點得特別說明的,我並不是為了讓人想「喔,原來會不會有報應都要看機率啊!那我來研究一下怎樣比較不容易遭報應好了…」而提出這樣的想法。我純粹是為了希望使緣起與果報論能更圓融而提出來的。當然,有可能已經有其他人作過補救了(只是我沒打聽到),這樣的話就當我多說的吧。

佛教到後來被推的很廣,於是出現很多咬文嚼字之人。的確,有的是因為還摻雜了其他的道理,所以「不得不」變得龐雜。但,其實其本意是很簡明的。從來就沒人說要懂大智慧才能得其真義。
還有,因為科學的確能助我們發覺世界的真實面貌,所以別再說什麼「不會煩惱,連小智慧的功用也沒有了;所以不需要科學。」了吧!人畢竟是人,誰能保證數百數千年後我們不會見到更深更遠的境地?科學演變至今已經是最有力的工具,甚至能印證或使人參悟許多道理。不靠科學,難不成你想靠空想?

順便提到,佛教一直有個出世的制度,意在希望能藉之避開人世的誘惑。你猜對了,我想說這是種逃避。不過,我深切的認知到,這種手段的效率實在很好。假如想一直就這麼靜靜的度過餘生,還是到深山中過活吧。當然這不會是我的選擇。我連「活著」都懶。今俺はまだここに残される理由はソレだけ。

最後請容我再辯解一次,(不用提醒我,我知道沒人會諒解。)我希望自己並不是「為了反對(挑骨頭)而批評」;即使有那麼一點點是因為自己過去的想法而在比較之下批判了佛教,但我真心想作的,卻是「因為看到了有與現實不符之處,而提出指正與解決方法。」可惜,不能否認我的用詞有些已經失當,假如十年後回來看這篇,可能會覺得自己太過激動了。(雖然,那個時候再來修改此篇,在內容上的修訂有可能沒有在措辭上的幅度大。)而且,我並不能保證這次「取經」獲得的真的就是真義,很可能我不過是看到了些皮毛。舉例來說,或許哪天我對緣起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時,現在的困惑也能頓時開朗。只是,妹說他比較信服最早的經典阿含經,我想這樣多少也能比較接近佛陀的本意吧。另外,雖然我嚴厲的批� �了果報,但不可否認,佛教以人之力來約束的果報確實有其相當強的強制力,所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也因此有那麼多人就直接將它當作「天道」了。這裡所要提醒的,只不過是「雖然那約束力很強,卻並非絕對」;如此而已。

一樣(應該說在這裡特別要註明),歡迎批評指教。我知道這篇文章還有許多含糊不清處,這些都有待修正。不過在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之虞,請讓我知道正在批評我,這樣我才有機會改過自新啊(笑)。
2004/8/1 13:52
註:下面列了些佛經或佛學的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