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2日

Fate/hollow ataraxia (FateFD)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FateFD觀看原來的格式

Fate/hollow ataraxia


運命/偽りの心安らぎ
本作在內涵以及設定部份雖然沒有Fate/stay night來的有份量,不過以ファンディスク來說倒是相當充實。…事實上staff好像也沒有把他當作FD看待就是,前後搞了一年半。主要內容以stay night的後日談(以及玩家所夢想的萌え劇情)、心路歷程與背景世界設定的補完為主,其他則加上歡樂用的花札以及壁紙イラスト等。TYPE-MOON本是以同人サークル起家的公司,因為之前同人時代的作品月姫中奈須きのこ劇本表現優異而異軍突起。近來這樣轉變的團體也不少,才出車輪の国、向日葵の少女的あかべぇそふとつぅ就是其中之一。不用說,其中許多正式因為劇本的實力才能支持其靠這個過活,自然也為業界帶來些許的新氣象。不過要在這競爭激烈,市場也不算很大(?)的Hgame界生存,畢竟不是簡單的事;在為了因應環境而作的變遷壓� �下,他們能否仍一本初衷,是我們只能默默期許的。
下面完全ネタばれ

一開始可能會懷疑prologue(約60年前第三次聖杯戦争)中為何就有壯觀的鐵橋以及高樓大廈,不過這其實是伏筆。說來バゼット・フラガ・マクレミッツ(封印指定の実行者伝承保菌者)根本也沒經歷過第三次聖杯戦争啊。
在解釋本作設定之前,先來看看前作提過的アンリマユ到底是什麼。雖然之前曾經提過對這角色「この世の全ての悪」的見解,沒想到本作就是把這東西拿來大提特提。只是,既然這樣我們就不得不先來考察一下這人物到底有何地位了。
祆教ゾロアスター教)是西元前流行過,一個很重要的宗教。其教義可參考琐罗斯德教与基督教拜火教简说。祆教經典Avesta傳說有善神Ahura Mazda與惡神Angra Mainyu爭鬥,經過三個三千年,三階段交戰後 ;到最後三千年中,每千年善神都會降下一位兒子作為拯救人的先知。人們可以依自由意志選擇歸順善或惡的一方,但是善終將漸漸充滿世界。到最後審判之日,惡神被擊敗(永遠消失),而惡人將被投入煉獄。只是,依教義所有的人最終都將被感化,而得到救贖。─很明顯其中有許多被當時以及稍後出現的宗教所引用,甚至被當作重要的基礎觀念。但最大的不同卻在基督教與(當下流傳的)佛教都有地獄,而祆教則是皆大歡喜。自由意志vs.原罪,祆教的世界溫和多了。這令人遐想,假如要引用的話,為何不連最後的結局一起呢?雖然文中有解釋,但我想假如真的承諾了� �後大家都將獲得喜樂,那我們約束人們行為的理由與規範不是就變的很薄弱了嗎?所以這在某方面來說也有其利處的(有利於宗教本身的存活)。
這裡有項觀念需要澄清的。在所謂「自由」上,雖然人們可以依「自由意志」作抉擇,但假如選的是「惡」的話,那麼最終將苦痛無邊(被唾棄消滅、失敗、轉眼成空、失去一切一無所有)。相對的,自ら(發自內心,而非由恐懼、脅迫驅使時,毅力比較足夠。參考社會心理學。)擇善、「信」的人必得勝(享受安祥、幸福快樂、優渥的生活)。…很顯然,這恐怕和自由意志沒什麼關聯;那只是藉口、一種手段:有誰會笨到自願和惡站在同一陣線的?更何況惡最後將失敗,慘遭懲罰!而事實上歷史證明信者幾乎都沒「自願」擇惡的。因此,說穿了其實祆教並沒這方面的自由。又或者,惡的存在是要使人們警惕。反正,上萬年戰爭的結局,人們終都會選擇善。因此,不管選什麼都不影響最後的歸宿。
本作中的アンリマユ也就是祆教裡的惡神アンラ・マンユ了。(查一下網路上的資料,可以發現「アンリマユ」這詞幾乎全和Fate有關。顯然若不是被誤植而出現的symbol,要不就是奈須不知道參考了哪本祆教的介紹,裡面翻譯用的是這名子。聽說奈須不怎麼常用電腦,這麼看來倒有可能?假如他在寫作前有參考網路或是Wikipedia的資料的話,應該不會用這個譯名吧。)只是,這並不是我們所熟知的,Fate中的アンリマユ啊。接下來讓我們來看看奈須筆下的惡神到底長什麼樣子。
劇中アンリマユ的境況主要被陳述在夜の聖杯戦争6。這是說被隨機選中當作全村罪惡代表的主角,在某天突然無預期的被襲擊、切斷四肢、形同人彘並鎖在高聳的山上石牢中,僅存的左眼眼瞼還被固定住,牢牢的看著外頭的景色,日日承受折磨。(…ありえない。それに食事は?)當他發覺這世上的人根本不能稱的上是「人」時,(沒有「人性」,この世は、人でないに治められている。)頓時成為憎恨與罪惡的化身,“この世全ての悪”。但,除了隨著時間流逝,望著人們迭興外,他什麼也辦不到。從憎恨、疑惑不再有感覺,這過程蠻像Elisabeth Kubler-Ross於On Death & Dying(1969)中提到的:震驚、否認、憤怒、憂鬱、討價還價、接受(參見安寧緩和醫療癌症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也包含許多(醜陋的?)自我防衛機制(參見洪秀全的神奇經驗-「昇天異夢」之解析心理学流派)。關於アンリマユ的意義,另在夜の聖杯戦争5中有篇イリヤ對バゼット詳盡的解釋;這邊倒清楚點明「他和神話中的惡神無關」。只是既然如此,為何還是被叫做這個名稱,而且還持有生前不具有,應該也沒看過的遍く指し示す万象(因此應該也沒理由能用士郎的能力投影),這就很奇怪了。祆教基本上不崇拜偶像,且尊重個人的抉擇。這種包含生け贄的詮釋法,只能說是奈須描繪出了一群真的很糟糕的祆教教徒。無論如何,這裡的アンリマユ是被當作「使人心變壞」的惡鬼,從上面的介紹,顯然與祆教中惡神根本就是兩回事。這種題材的取法假如能達到目的也就算了,但我想,奈須並沒有將這個ネタ掌握的很好。アヴェンジャー的故事本來是要用來突顯一個遭受最最最不平等待遇的悲慘境遇,一個就算怨恨所有的(?)也無法苛責他的人格。可惜依劇本的描述,我一點也感受不到他的哀痛與傷悲,甚至連他的憤怒與仇恨都沒什麼感覺。雖然在語句中出現了「憎恨」啊、「不甘願」之類的,卻無法使人融入。的確,要催淚,最好� �方法或許如同planetarian那時所提過的;不是讓主角感情波動,而恐怕還是得藉由事件的描述、主角毫不知情的回應,以及讀者的投入來達成觀客情緒的震盪。或許,正因為主角感受不到,身為旁觀者的我們才會替他們傷感的吧。從stay night那時我就一直覺得,奈須雖然在背景設定上有其水準以上的演出,不過在士郎與セイバー心理層面描寫上還是弱了點。stay night要講的是士郎「正義の味方」的信念,以及セイバー「我為國家人民犧牲,但卻不被諒解,甚至反被唾棄」的痛心;而高潮在發現エミヤ正是自己,與セイバー回憶起過去的一景。但實際上這些場面既不悲壯,也不足以令人心酸,所以很難感動人。(畫面CG以及音樂倒意外的還有將這種感情表現出來。)可以說他較於擅長「事情」的描繪吧,在遇上這種壯大的設� �時,總有史詩的感覺。因此,在月姫那種純粹述說情節的,他的表現就很好。相對的,在アンリマユ心境改變的描寫部分,我實在很想說他比起ONE或是銀色~完全版~…還有很多進步空間。不過,這些高檔貨畢竟是異類;或許是因為題材問題,或者是作家寫作時的狀況,麻枝等人後來也很少出現那麼經典的敘述;例如在CLANNAD時感覺就不怎樣。片岡とも的話,我對他的学園物幾乎都不看好,例如[White]~セツナサのカケラ~みずいろ;直到在ナルキッソス中才再一次展現他的功力。

這作品的迷團圍繞在「無窮反覆的四天間」,或是說看起來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斷loop的樣子;最起碼カレン・オルテンシア、アーチャー以及バゼット與アンリマユ都意識到這點(夢のようにしか残さない様子だが)。但是,如此一來有些段落又說不過去,例如凛以及大部分人對這現象似乎沒感覺;而且真是這樣的話,為何沒引起大騷動?まあ、それはいいとして。事件的發生先是一開始大家察覺街上瀰漫一股怪異的肅殺之氣,然後是經過無數次反覆後,士郎從一些似曾相識的事件,發現所有的人物情景每到第四天夜晚,就會回到第一天。他告知遠坂時,凛似乎還不怎麼覺得奇怪,也不知道到底發什麼;因此不過是依士郎提供的訊息,推論可能的現象。許多人到最後推測這故事是因為アンリマユ想要體驗士郎這種可說是和他完全不同的生活經驗,所以才會依附在他身上,利用聖杯的力量造成反覆的四天。不過假如アンリマユ早就披著士郎這外殼,又何必等到半年後才來行動?其動機為何?又是利用了麼方法?我們所能確認的是,アンリマユ的確利用了第三魔法,能使魂魄具現化的聖杯(仮)。其作用我可想像到的大致有下面幾種:是使自己披附上士郎的外殼、或是附身於士郎這人格上,又或者是不知從哪裡來的,產生與第二魔法「並行世界の運営」相同效果的運作(例如從聖杯之力造出固有結界一般的虛擬世界)。雖然我比較傾向這應該是並行世界,因為カレンV中カレン提到「在現實世界中的我」、「この閉じた庭」等,但因為第二魔法與第三魔法不同,所以這種猜測恐怕不能自圓其說。 另外,這一段也顯示カレン並不是造成這現象的原因,而不過是利用言峰「在第五次無論如何也得死」的因果(why?懶的想了。不過,假如真是被聖杯造出來的世界而非並行世界,應該不會說「沒有這項可能性」,而是因為都合關係而不使他出現吧。除非…這個虛擬世界很大成份的參照了現實的因果。只是,既然這麼大成份的參照了真實世界,這樣一來不還是可以算作是並行世界,只不過在某些肝心な部分アンリマユ耍了些手段?アンリマユ到底利用聖杯改變了什麼?…或者,意外的,這只不過是表示stay night中三條路線中他都沒活下來罷了?),加上第五次有一位監督役這項矛盾,將自己設定成那位監督役,如此而已。當然,真正說來這種講法是很奇怪的,カレン出現最合理的解釋應該只需以「因為他在這四天開始前就已經存在了」來 說明即可,因為後日談中說他來之時有和凛與桜打過招呼,並且在正ルート中後來在第一天(10/8)就能看到他了,所以拜訪應該在這四天之前就已經完成了吧。可是結果卻又用這麼複雜的理由來解釋其出現(假如他本來就存在,那應該不會做這種解釋,アンリマユ也不會用上「この『再現』に介入し」這種說法。),だから益々怪しいの。這些疑點就按下不提。無論如何,這樣一來到底是什麼原因這點就只好尚待考察(或是得等作者自己出面說清楚)。另外,雖然無法解釋士郎為何會變成アンリマユ的外殼,不過從アンリマユ的自覺與他和バゼット的對話,我想事實可� ��是アンリマユ雖然實現與バゼット的契約,使他沒死,但終究有限度(why?以聖杯的力量還不夠嗎?);假如沒外力介入(カレン的看護),他很可能在四天中任何時候死亡。所以已經有點情け(?)的他採用這種方法來讓バゼット永遠生存(於loop中)。以這種說法,アンリマユ的真心應該不是因為自己想活在永遠的殺伐之中,甚至主要也不是為了過過像士郎這樣的生活,才搞出這樣的現象。或許他真的如自己所言,不過是對バゼット的境遇有所感觸,才與之締結契約的吧。
相當令人好奇的是,為何後日談中バゼット與カレン都記得士郎?他們的記憶從何而來?怪的是士郎對バゼット也有點印象。這我只能猜想,士郎的うら其實老早就是アンリマユ了(被污染?),所以後日談說的是「假如沒有切っ掛け致使四天的loop發生」的情況。不過若加上正ルート最後說「左腕已經失去」,和後日談明顯矛盾;聽說Eclipse除了「後日談」之外起用新的作家,也就是說這部分應該還是正傳;しかしそりゃじゃ益々難解だね。我想這些只能解釋成後日談只是サービス用,假如是要提Fate的世界,恐怕不能拿來當作佐證。既然如此,裡面的問題也就無須深究了。
註:網友指正奈須在自己的網頁上提到後日談的部分算是「4.5」日,也就是過了無限的四日卻沒到第五日的情形。…ま、つまり、他是寫高興的啊?いや…失礼。反正他高興,我們也高興,那就好了(^_^)。 2006/2/20 1:41
それでも、他にちょっぴり辻褄が合わないとこも色々あるんだ。例如,為何カレン會召喚出(或持有?)小孩子模樣的英雄王サーヴァント(ギル子供),還不時出現成人體,而且身為小孩子模樣時卻不知道成人體時的事情?還有,就算能改變自己的行為,也無法改變他人的;而且,已預定的事情除非意外,否則應必然發生。所以,為何能累積合宿之類的?為何能累積送信事件使凛會回來?為何アーチャー不再警戒?
當然,花太多時間在這樣的邏輯推理上是無用的。雖然我直覺相信奈須這一系列的設定必有瑕疵,不過就算追根究底證明的確有些不合理處,那又怎樣了呢?就算研究完空想具現化、固有結界的原理,難不成真能在我們所存在的世界中實現?倒不如讓朦朧美就這麼朦朧下去不是更好?這東西是要用來娛樂的,只要我們讀得賞心悅目,看起來富麗堂皇,不就夠了嗎?還管他是冠冕堂皇或是博大精深啥的。
所以,最後還是回到一句老話:不論設定如何壯觀,別想太多,也不必費心為他們找理由了。本來這就是虛構的世界。
若想更深入了解本作的設定,可以到月姫研究室或是奈須きのこ作品用語集,這兩處頗詳細的考察了奈須在這一系列作品中所建構的背景設定及世界觀。

アンリマユ最後不希望バゼット讓反覆的四天如此持續下去,因為對バゼット來說真正的救贖是走出去。バゼット除了自己的問題外,主要還想拯救アンリマユ。不過アンリマユ卻認為「假如僅僅是為我而做的話,(雖然這令我很是感動,)那我心領了。要拯救別人之前,先想想自己是不是已經管理好自己吧。It's needless.你不需要,也沒義務憐憫我。這是我自己所選的路。」所以在開示後,バゼット終於也欣然接受。以這段看來,バゼット的心結也是我們(玩家)所需要自我省思的:現実は残酷とも、立ち向かえなかったら、何も成さない。だからここに溺れて、どうしようもないんだ。對他自己來說,就算真實世界中他不存在(就算不是「只有虛無」),那也是紛れもなく真実だ。而他更厭惡的,則是因為憐憫他而想救他的人。也就是說,真的要救,也得是「為了我自己,所以才救你」,而不是「為了你」。不過,現實中懷有愛心的人不會為了看到任何不幸都想去救援,恐怕大多不過是因為這樣沒完沒了吧?請想想,假如每家電視台每天都撥個十幾二十則「亟需您伸出援手」的報導,很快大家的眼光就會從出錢出力轉成「你們到底是落魄到什麼程度?」「怎麼還有啊?」「又來了!轉台!」吧。在前作與Silhouette中曾提過幫助人別求回報,多少也是這個道理:假如是「為了人」才幫忙,那麼基於公平的原則,我們總會希望自己能有相對的福報。因此,若是自己沒能獲得好的報應,很多人便會變得怨 天尤人。可是,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求得公平的。所以,施捨給人的如同潑出去的水,不如一丁點也別想回收吧。相對的,假如是「為了自己」才順便幫忙,因為重點在「為自己」,這麼一來行為當時就已經獲得回饋,自然也就不會有進一步的要求。另一個原因,則是人的自尊心吧。被憐憫總是不好受的。再怎麼說,這時候表示的是自己的基礎不如人,所以他人才會要「施捨」自己。而對施予的人來說,他也從不會站在與受者相同的立場,反而因為這行為而得到另一種模樣的心安。在本作中,アンリマユ的意見是「再怎麼說,說要幫助人最終還是在利益自己。」不過,其實有些時候,人也會真的不求回報而去幫助他人的,光是以本作,就可舉他對バゼット為例。另外也有這樣的情形:當施予者說出「我也曾經和你一樣,遭受無止境的厄難。我和你現在唯一的不同,只是我暫時脫離了這樣的狀態。」時…所以,縱使我也不喜歡他人的憐憫,但這邊這種怨天尤人的態度,我想只能用來解釋一部分的社會現象。
アンリマユ這種「人間は自分しか救う事はできない。」論調在劇中並沒和士郎那種「無條件幫助人」拿來相提並論,有點可惜。但事實上士郎的做法的確主要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正義心,所以雖然アンリマユ也不怎麼對,若是提出士郎的觀念,大概只有被嘲笑的份。不過,意外的是アンリマユ在附身於主人公士郎上後,因為自己本身就是「無」,而將士郎原先的思想當作是自己的;(這邊是在影射我們在玩遊戲、讀小說時會將自己投射在主角身上嗎?那也得很入戲時才成啊。另外,邊說「自己本來沒有意識」,到後來又邊說明自己憎恨一切也蠻怪的。)結� �竟也欣賞起利他,而非利己的style。甚至在最後讓人感覺他並不是為了自己能永遠嘗到愉快幸福的生活才造出這現象―而是因為バゼット。也因為這正義的氣魄,而下定決心跳脫這四日間。

至於本作最重要的主題…好き好きおにいちゃん!的管理人kagamiさん提到本作品中我們其實是身為アンリマユ操縱著士郎;這形同是要使玩家體認到自己玩(H)game所處的立場,甚至暗諭我們不該為了滿足自己的想像(腦內補完)而不斷沉溺在一個又一個的遊戲中。我們遲早還是要走出這些溫柔鄉之幻影,過我們自己的、真正的、人生。雖然覺得這樣子的解釋有點大げさ,不過我所思考的方向大致和他相同;在「凛への相談」中有一段「アレって自機視点から見ると連続してないけど、第三者視点から見れば連続しているじゃない」,這可能就是使玩家想到這遊戲可能在暗諭自己的開端。加上後來真相漸漸揭露時表現的也過於明白了,像是天の逆月中「何の特徴もない、ありきたりの誰かとして、彼は、コマのように選ばれた。」這樣標音作「あなた」的句子不少,カレンⅣ也提到「當一切的新奇感消失時,你也將回歸虛無。不過,那也不過是回到本來該有的狀態罷了。」之類,自然容易使人聯想到該不會指玩家。例如結局最後有一段以■標音作わたし的,除了讓人揣測這是アンリマユ的本源之外,也讓人遐想這裡■該不會應該填入「」。(ま、冗談だ。作者本人不可能是這意思。)只是,我想這故事和月姫一樣,終究還是以「說故事」為主吧;諭示的部分可能沒有所想像的那麼強烈。甚至於,這些過多的詮釋,或許作者本身就算有這個意思,也沒kagamiさん想的這麼深入。
除了那怪怪的英霊系統不再提,尚有一點值得思索的。蒼崎青子與切嗣在主角眼中雖然都是好人,但在其他人眼中,卻都不是善類。之前的文章就不斷的說過,人是短視的生物,在判斷時,只會著眼於事物在自己眼中所見景象;所以對這項已習以為常。但,弦外之音,本作是不是也在暗示著,主角所思所言所感觸(即是我們賴以為認知故事設定的「真實」)並不一定都是的?

對故事到底在說什麼搞不清楚的,ASTATINE「Fate-hollow ataraxia」評。這邊也有篇介紹,講的也是要將遊戲的世界反映到玩家身上。當然,請玩過之後再去看。假如對某人的台詞印象深刻的,則可以加入Fate/hollow ataraxia 名セリフ人気投票的行列。
続いては毎度お約束の突っ込み。

  • 本作不例外的加了許多養眼鏡頭。對這種做法我當然沒什麼疑問,因為大家都是這麼搞的。不過,我最想問的其實是,泳裝有那麼驚世駭俗嗎?劇中的陳述句將水着形容的好似多麼國色天香一般,不過當我見到第一個出現的,セイバー的泳裝時,「なんだそれ?ダサい~なんか物騒なのが出てくると期待してるのに~」と思ったよ、マジで。其他人的也好不到哪去,何必每次都得描述成「猶抱琵琶半遮面」,然後拖那麼久呢?話說回來,這種東西到夏天的游泳池,不是就看到不想看了嗎?(あ、そう言えば、夏のプールなんて久しぶりだな。)太誇張了吧~
  • 星のドレス中提到,「いい加減に覚悟しなさい、シロウだってサクラのドレス姿は見たいんでしょ? 等価交換よ、これも」…そんなに出てきたの?等価交換って。雖然stay night中也有提到過這個詞的樣子?不過那時並沒引起我注意。到看過鋼の錬金術師之後情況就不一樣了,因為這句話就是那作品的中心思想。只是,這個觀念在朱-Aka-銀色~完全版~中都被我批評過。這本來就是為了造出悲劇情境的一種手法罷了,充其量也不過等價於人網的強度。更何況,ACG界中使用到這「原理」的時機通常摻有超自然現象,自然就更不可信了。
  • 凛的寶箱那段雖然提到「不知道會打到麼地方」,但認真考慮起來…應該說根本就打不出去吧(汗)。還有那個ルヴィアゼリッタ・エーデルフェルト…到底是因為什麼緣故而變成魔法少女的?兎に角、娛樂效果真高啊(大汗)。
  • 最後還來個全數出動大(合)戰…有點"Hello,world."斬魔大聖デモンベイン的感覺…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有必要全請出來嗎?這種表現相當令我感到噁心,而不是熱血;猶如某些馬鹿動畫最後一景一樣。勘弁してくれよ。
本作最爆笑的一句話,是在学校・4日目帰り道的バーサーCAR。…我真的笑出來了(…默)。原來,這個名稱還能這麼用啊(笑)。對了,那「別の世界」指的是劇中的小遊戲。順便提到カレン開始時提過的一個詞,porca misèria大致上的意思是「悲慘的母豬」(或者「比母豬更悲慘」?!),轉成我們這裡的話就是台語「bi-你bi-臭bi-bi-」之類的程度吧。(啊、我也不行了。)ローマから吹く風38這邊提到這話骯髒的程度「已經是無法直譯的世界」了(笑)。
本作系統沿用吉里吉里2,所以評價還是不錯。加上script部分…他們真的幹了份好工作。因為本作效果繁多,(利用debug模式)看過他們的script後,頗為敬佩他們投下的精力。要搞出這麼多變化,想必需要很多時間吧。CG進步許多,不論是在精緻度或論及萌え,都比本篇那時更上層樓。音樂還好,雖然許多人讚揚,不過在我看來旋律普通。故事性中上,內涵同前所述。

…不知怎地,我不怎麼想推薦本作。大概是因為覺得大家對這作品瘋狂的程度已經超過其應得的了吧。不管在同人或Hgame;不,應該說不只是ACG界,在人類所有的領域都充斥著這類型盲目的瘋狂。縱使知道人們很容易人云亦云,並且理解這的確是最有效率的方法,還是不自覺的對人喜歡趕流行、崇拜偶像這種天性感到不齒。光是「注目」這點也就算了,更看不下去的是連帶而來的月暈效應。我非常懷疑這些作品真的有大家所想像、傳說、歌頌的那麼好嗎?值得投注這麼多時間,甚至為其開個網站,耗費兩三年,腦內對這個作品的印象縈繞不去?上一次有這種感覺好像是在処女はお姉さまに恋してる那時吧。很多好的作品,也因為沒有很多人知道,反而得不到應有的重視。ま、言い過ぎ かな。実は大したもんじゃないのに;當我是瘋人瘋語吧,我知道這些話太過刺耳了(根本就是自己在招攬敵人嘛←汗)。本來世上就沒有絕對的公平公正啊,那是連定義都下不了的東西(你的正義和我的正義也不會一樣)。況且,縱使這些作品對我而言都是過客,對其他人的行為我也絕對沒有任何置喙餘地。…總之,我不會說「因為大家都玩過了,所以也來玩一下吧。」這種話的。ゆえに、坦白說來,這部作品的確具有中上的程度,雖然算不上名作,倒也不是很差就是。
這次的心得費時頗久。不過對這作品我其實沒什麼感觸。近來要引起我有所思考的(故事性)作品似乎越來越少了。(倦怠期?←ぷはっ)聽過去許多(網路上)前輩的說法,他們也有這麼段轉形期。未來我是不是應該選擇看Whitehead,聽Mahler交響曲的生活了呢?それもいいかな…反正現在才要鑽研科學也太晚了。

群青の空を越えて (gunjou)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gunjou觀看原來的格式

群青の空を越えて


群青の空を越えて-GLAS AUSZEICHNUNG-玻璃的榮譽
又因為install時字碼的問題而不得不(想辦法)破解。不過不知道是因為我這版已經破解過的關係還是怎地,直接把檔案copy到硬碟就能順利執行了。合一下patch,很快的開始。
早狩武志這位作家之前另一作品是「僕と、僕らの夏」,從各評論看來,也是個不錯的故事。但這次出品的,卻是個我在之前也很少接觸到的架空戦記2005年 10月上旬 - 浮気部(廃部)の日常這篇提到了本作的背景,而在官方設定資料上也標明這是「本格架空戦記モノ」,雖然不知道是不是指「以現實點為考量而描述的近未來劇本」,但相較起來,我總不覺得EVA或是銀河英雄伝説能算進這一類。因為,本作的條件很顯然更為現實的多。大概是因為有關安保的東西提太多,自衛隊啥的又很有現實感的關係吧。光從Wiki pedia的定義來說,EVA等似乎也不能算進去的樣子。當然,這恐怕不過是我個人的觀感。
對完全沒有先備概念的人來說,本作越是讀下去,大概會越容易對「安保闘争」這項主題產生想去追尋的心理吧。事情的肇因是戰後日本與美國簽下日米安全保障条約(尚可參考日米新安保条約(憲法)),於今已有許多書籍以及網路資源提到這事件,可以參考全共闘時代用語の基礎知識。上次接觸到這段過去的故事已經是高中時候了,主要是一些參過的學生後來有的變成小說家等,隨便選閱之下就看到他們對那事件的評論及看法。正如資料中所顯示的,這事件起因於民眾(以及學生們,不過這邊學生是重點。)對上自國家處境與政策,下至學費調漲的不滿,在既成事實以致無以挽回的局勢下上街抗爭,卻遭致政府警察等的鎮暴,加上犧牲者(如樺美智子)的出現而燃え上がった的經過。過程中,全日本学生自治会総連合(全学連)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隱約還有左 派(共產黨)的影子,畢竟(沒記錯的話)當時日本並不像我們公然反對共產黨的存在以及活動。(當然我們也在改變中。形勢比人強。)或許是一種基於時代青年的責任感,全学連至今都還標榜著激烈的言論。雖然勢力自安保後已經分割,不過網站上的言論還是相當偏激啊。(當下正飄著「小泉政権打倒・日韓米労働者国際連帯の11・6労働者集会に万余の大結集を!」的聳動言論。只是,用到「全国労働者総決起集会に総結集を!」這種標語,總感覺是過去的大陸那邊才會出現的口號…)當然,話說回來,這可能也不過是一部份學生組織的見地。雖然性質不同,但以流血事件以及學運習氣的角度來說,安保與六四天安门事件有著相同的性質。當然,後者的� ��模較大,死傷人數較多;並且因為當局的處理方式、行事不同,大陸那邊後來許多人都流亡海外了。
本作基本上就是於這麼一個背景下創造出的物語,而在はっきりしてきた21世紀初頭の世界提到的歐美對日本的影響,和故事中的設定有相當的關聯。對於一些特殊詞彙,大部分在群青の空を越えて 用語集應該都有介紹,不再贅言。那麼,接下來就開始對遊戲本身的討論吧。

這作品老實說並不是讀起來賞心悅目的東西。並不是因為裡面理論性的東西或專有名詞太多,相反的,主要是因為那青臭い,過於青澀的主義伸張。記得在之前也玩過讓我有這種體驗的作品,捧著明明就有瑕疵的理論還硬掰。…ま、也沒那麼糟啦。只是,那種青臭い感覺太過強烈,不太舒服。這麼說來,我的文章好像也常常瀰漫這這種氣氛。駄目だな、こりゃ。
除了GRAND ROUTE外,在之前大多數ルート中主角萩野社都圍繞著「為何而戰」的問題,在反覆思索、遍尋不著之下,為了心安理得,前期大多都以「単に目の前の誰かを守るために戦おうと思った訳じゃない。」「為了收拾父親留下的爛攤子」為由。特別提出「前の誰かを守るために」這點是因為現在很多ACG劇本都大辣辣打出這個名號:不是要世界和平,不是為了大愛,僅僅是因著心愛的人。顯然本作有點要突出的意思。不過,事實上等到劇本後期有了特定攻略對象(進入個別路線之後),故態復萌,還是有不少場合以「為了保護(心愛的人)…」為藉口(說藉口,是因為真的有點隨便拿理由搪塞的感覺。)的情況。之後又出現什麼誤上賊船之類的撈什子理由,見っとも� ��いぜ。ま、そもそもあんな理屈は後程全て囮だと判明されたよ、グランドルートでね。所以說,之前看主角一直在那邊掙扎也不必在意,反正重點不在那邊嘛。只是,這麼說來之前看的似乎就沒啥價值了。假如得知故事背景的話,直接看GRAND ROUTE不就好了?啊、當然,假如想看的不在論理部分,而僅僅是想一嘗那種背景氣氛的人,那請自便,GRAND ROUTE倒是可看可不看。
一開始攻略水木若菜,それは私欲と言うより、流れに流され、と青さによっての固執だけだ。除了像是上了船就下不來那般的感覺,還有點莫名其妙。大体、為了私情而持續戦争紛爭是不理智的做法。冤冤相報何時了?不過,後來很快就是知道並不只有這條ルート是這樣。在日下部加奈子ルート時發現,本作中主角竟陷入戰也不是(若菜ルート),不戰也不是(加奈子ルートはただ死んだ同僚に自責のような済まなさを感じただけ。それに、格好付けやがって。)的困境。能夠在一個故事中把中心思想如此翻弄的遊戲也不多了。簡單的說,主角不論得出的是什麼結論,對玩家我來說都沒有說服力。然後,是加奈子H。說實在的,連對加奈子都來這招,著時讓我跌� �眼鏡。なんなんだいこりゃ?從稍前藤川達也對若菜告白那時我就在想「在死前想來一發」的想法可能是參考了神風特攻隊那時的實際例子?但,這其實是為了替主角鋪後路。其他路線中都沒提到這種觀念,為何會在加奈子ルート中出現呢?理由就是,為了讓主角和加奈子來一發啊!(噴飯)是的,就因為「為H而H(因為這是Hgame)」這麼無聊的理由,加奈子就獻出貞操了。大概是因為不這麼安排,不會有Hscene出現吧。還真是讓人看不下去。更甭提明明大言不慚「因為自己可能沒有明天,所以不結交女友」卻又死纏爛打的沒品主角。話說回來,「不交女友」這項宣言的表現也不夠強烈。而且,從最後還是上了一個妹妹的結果來說,總讓人有他那些話說得不情不願的感覺。所 以說啦,要嘛就按照當初的堅持到最後,要嘛就別在那邊婆婆媽媽的,看了都討厭(笑)。
說起來,主角還真是命大啊。只是雖然沒一次死,可也沒一次不出事故,算是staff對他的「特別照顧」吧(player總不能離場吧)。搞到最後,東西日本的戰爭已明顯化成為鬧劇,不過是踊らせただけ。各角色的內涵也都不怎麼深。除了上面所提的之外,渋沢美樹は色々立場や過去があって、「愛」に迷う女。澤村夕紀も過去に囚われた女。長田圭子雖然提了一大堆,很多卻僅是円経済圏理論表面的見掛け。真的想知道萩野憲二為何會搞出這麼個名堂,其論文真實面還是得在GRAND ROUTE中由藤谷耕一郎教授口中方能得知。
所以,假如只有前面NORMAL ROUTE的話,我還寧願去看エリア88就好。而且就算加上GRAND ROUTE,感覺還是有點像鬧劇。最後的結尾實在不得不令我想起「憤青」這個(我才被人說過的)詞。沒聽過「預先錄製」這種東西嗎?白白冒著生命危險在那邊,還不知道犧牲了多少同志;勝手に盛りやがって、犬の喧嘩みたい。だから格好付き過ぎだが、共感は出来ないぜ。(啊、這麼說來我恐怕沒什麼資格說人家喔。還是沉著穩重一點吧。←汗。)

接下來是GRAND ROUTE的ネタばれ。
對於肝心な円経済圏理論,在這條路線前幾乎沒說到重點。因此在圭子那時候就算因為那怪怪的理論而很想找碴一下,也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評不出什麼道理。そもそも、對於沒有公佈的「円経済圏」理論,不知道他到底有什麼樣的目的如何達成之前,再怎麼揣測與批評也無濟於事。不過在本路線中,中心主題終於藉由耕一郎之口娓娓道出。只是,總覺得以當下的情勢來看,真的要作的話,恐怕也是人民币吧。雖然說後來又搞了些冠冕堂皇的理由要說明用「円」的原因。ま、以最終目的來說,� �能無關緊要就是。或者照劇中耕一郎的說法,「我々が主張したのは、バランスのとれた円経済圏成立の為の、日本と中国の分割だ。これは政治という単位を経済の下位に位置させるために不可欠な措置でもある…」是要藉由日本與中國的分離,達成円経済圏,以及使政治立於經濟之下的目標的樣子。
円経済圏理論的基礎是「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話說其導論為「從縄文時代探討至近代,可發現經濟、政治與軍事的單元不斷重複著分離結合。近代國家不過是其恰好暫時一致下的情況、如此一般的結論」,套在日本上就是「政治圈、經濟圈、軍事圈總是不斷的錯合,而能形成統一的日本,不過是個巧合。」正直、この発想に気絶したぜ。まさかこん� �の…這是作者想太多了吧。就算天下的確是分分合合,但他的立場卻有點「死硬分離派」的感覺。第一,假如「分」才是常態,那麼為何歷史上總合起來卻是「合」的時代比較長?即便是以他理論中的角度,那麼世界也總是漸漸歸結至「合」;所以從古代日本多部落,到ヤマト王権一統天下;以至未來更將成為統一的「地球國家」,這情況下倒不如說「分」才是暫時的,常態是「趨向於合」。要提到更之後的星際時代的話,我想那已經是不同性質的狀況了:過去的時代,相當於在密閉有限的環境(地球)下,經探險從一而分為多的人類(非洲:聽說粒腺體有可能從父親遺傳,所以粒腺體夏娃論可能還有修正必要。)逐漸充滿環境,進而漸漸合併。雖然放眼未來,同樣的狀況可能還會重現(地球→宇宙,非洲→地球),不過要達到宇宙被我們探索殆盡的程度…我想那一定是另一個程度的問題了。所以,光以同一個論點要統一說明這些現象是「分為常態」,這恐怕已過於含混,根本說不通吧。再者,「不管怎麼樣,分就對了!」在故事中「中國也應該分成台灣、香港、西藏…」這種論點既不是站在民族的立場,說經濟體也有點…光以中國來說,雖然的確是多民族,但合的時間始終比分的時間長,時至今日已經沒那麼多還意識「我不屬於中國」、「我被中國統治」的人了。況且,別忘記,我們才剛「分」完,依照歷史經驗,現在才剛開始要「合」,而這段時間通常是民生經濟拓展最迅 速的時期,就像當下的大陸一樣。第三,光以日本那裡來說,我也很懷疑當下寧願脫離「日本」的蝦夷、関東或関西人到底有多少。民族意識的確是一個很大的癥結,不過人總是會混合的。在沒有特別的政策或地域分離之驅使下,就算像是現在的美國,到底自己前幾代祖先有多少,或是不是真的完全沒有黑人血統,誰也說不準。千年的時間,就能將種族隔離打碎了。而以現在的進度,萬年以上的時間,會使人連「歐洲人」、「亞洲人」的區別都分不出來。甚至不用到萬年,人類經由自己的手還可以跨越「」的藩籬。這才是真正的現實面吧。だから滅茶苦茶だ、こんな論理。說起來,讓國家分裂,除了據稱能達成憲二那「使孩子過的更好」的願望外,和其理論本身似乎也沒太大的關係啊。甚至,我還懷疑這麼做到底能 不能達到「經濟加速發展」的目的。因為,亂世並不代表就能加速發展,更何況讓文明早點發達可不見得就能早點自滅啊。難不成他是想表達就算是小國,也能同組歐盟般的經濟體,而且國家越是分離,經濟體越容易實行這樣的意義嗎?這恐怕得考慮到各國國情不一,不能一概而論吧。就算是歐盟,他們的最終目的不是要成為一個單一的組織嗎?就算現階段因為種族、國情的因素而無法達成,但一部分的人的確是有這個心的吧,所以才從經濟開始統合啊。至於「我々が真の高等生命体になりえないなら、素早く文明を発達させて早めに滅びた方がいい。地球という生命相に致命的なダメージを加える前にな…」這種說法…的確,我也這麼想。對其他生物來說,我們人類已經過於奢侈了。不過,人總是會想出方法生存下去;所以要滅絕某些� �面來說可能比蟑螂頑強的人類,非得要非常的變革才行吧。
這篇論文的最終結論「被子植物會取代人類而翱翔星際」其實也有待商榷。我只能說,作者ACGN劇本看太多了吧?!這有點星界の紋章的味道,雖然這個発想蠻有趣的:假如真有那麼一天,我們有辦法遨遊星系之間,那麼是真的會因適應不良而被其他生物取代?那又可能是何時由什麼樣的生物呢?只不過,橫渡星系,以現在的狀況來說固然是以植物較有優勢。不過若是真的有必要,人類可能會不進化嗎?更何況以人的天性,假如有威脅到自己地位的他種生物出現,人是不可能置之不理的,即使要犧牲向外擴展的大好時機,人也會� �惜內鬥。若那時人類終於能考慮的長遠點,寧願遷徙到他處,也不代表他們就會被「取代」啊。所以說,這其實也是沒有瞻前顧後的說法。
再次強調,再怎麼說這些都是基於「人類不會遭到大滅絕」的假設下所作的白日夢。而人類可能在這些日子就會遭到許多大型天災的肆虐,能不能延續種族還很難說。而且,依照前面的說法,那些假設也已經是人在能自由進出宇宙後的事了。
社跳出來講演那段,大概是指革命不能存有倚靠他人的心理,而得要自力本願吧。人的幸福是靠自己的手追尋而來的。所以戰鬥是為了追尋幸福,而不應該讓生命殞落於這種無意義的戰爭中。でも、偉そうに…
還有一點相當令我感慨的。裡面提到「単一の価値観の強いる世界…」,這雖然能使世界變得更和諧,卻也扼殺了我們思想的自由,以及創造力。雖然我們喜歡用「愚民」來稱呼無知的大眾,但我們的體制卻謀求著一群無知的被統治者。造成無知的他們,真的是自己的錯嗎?抑或是,我們現今社會中,從小教育(以科學新知與背不完的人文知識禁錮年輕的心靈)以及道德觀(「要聽大人的話」、「別想太多」、「你乖嗎?」…)就迫使我們不得不就範,告訴我們唯有服從才能過好日子;不想當出頭釘子,進而矇蔽雙眼、摀住雙耳也就不足為奇了。只是,我們真的還有其他舒適的選擇嗎?

故事的描述方面,與其他Hgame劇本相較倒有兩點值得一提的。一是多視角的描述。普通的故事多以主角(第一人稱)或旁觀者(第三人稱)的描述故事,但本作雖然是以第一人稱為主,卻摻雜了許多女主角的視點;聽說前作僕と、僕らの夏也是如此。雖然並沒造成特出的效果,那新奇的感覺倒還值得玩味。另外,本作還不以連貫的劇情來敘述,因此自然擺脫了常見的日曆;有點電影分鏡的味道。
系統非常沉重,在前景開著,可以發現其他程式都會delay。以我2.4G的CPU,只能說太扯了。縮小時狀況會比較好些,但是在背景卻又不能skip,加上本來skip的速度就夠慢了。所以…只能為本作可以不必skip太多感到欣慰。
声優表現大多還不錯,不過或許是因為先錄製,之後劇本還作過修改,有些說出的台詞與劇本文字有出入。音樂普通,OP與ED雖然相較之下還不錯,卻也不是能久聽的東西。CG的部分中上,有些地方好像還蠻色っぽい的,気のせいかも。
Hscene的話,ゴムを強調しすぎじゃないの?之前也有這樣的Hgame,你們是要教育大眾,還是要表達未來世界生育的嚴重性啊?
因此提起本作,一寸がっかり。雖然很多評論都予以很高的評價,但我怎地就是不能很坦率的說「這是個好作品」。當然,假如別想那麼多,表面上看來本作的確很有「可為」,但光是浮泛的虛華,其結果也是不實際的。剩下的,只是對作者那突發奇想的思緒感到新奇罷了。

題外話。在张广友:大饥荒见闻录以及相關報導看到對三年困难时期這麼說:三年大饥荒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大灾难。河南信阳事件因人禍死亡上百万,最嚴重的可能每四個人就死一個感覺上像是中國古代官逼民(沒能力反了)才會出現的災難。原來最慘痛的過去(包括所有人類史上的天災人� ��)有可能是發生在我們中國啊…而且,還不是那種不能歸咎原因的天災,在悲怨中死去的人一定很多吧。假如這種事發生在日本,恐怕老早被拿來當ACG的題材了。不過,放眼現代,就算拿他來當小說或電影ねた的也不多。大概是因為對這段過去被允許持負面評價的時間還不長吧?而且相關的人有許多不是不在世,就是沒那氣力跳出來講話了。不,更悲慘的應該發生在誅九族被視為正常政策之一的古代吧,那些事件沒被拿來相提並論,純粹只是因為民風未長,人口又沒那麼多罷了。回顧這段歷史,事情看起來像是在批完資產者後,毛澤東搞大躍進卻斷了命根子,為了合理化就批鬥資產階級,於是這次換文化� �革命

魔探偵ロキRAGNAROK (loki)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loki觀看原來的格式

魔探偵ロキRAGNAROK


魔探偵ロキRAGNAROK

這又是個由漫畫改編的動畫,而且不用查就隱約可以看得出來。OPED不怎樣,從第一集看過一次後,每次都是直接跳過(ED)或拉到後面(OP)。改編的出来還不錯,不過更想說的是,木下さくら(女性)的原作好像就不怎樣嘛(未確認)。
故事主體,正是我在Forest中所述的作法,是北歐神話的改編;有興趣的可以先溫習(?)一下再來看。想知道有何差別的,可以看看不連続な間奏曲;不過這個站完成度不高。作畫品質似乎不是很好啊,或是說應該多用點心在畫面與動作的分配上。劇情走的是搞笑可愛路線,或許本來還想表達出Loki那種漠然的感情,(有的人說是「酷」,有的說是「死小孩」。基本上我也不覺得劇中的Loki能稱的上「漠然」,他只不過是徬徨著不知道Odin為何要滅殺他罷了。)可惜手法不夠成熟。
雖然搞笑場面很多,但那都還能夠接受。最糟的是固定且過度重複使用的變身場面與魔法招式,加上內涵深度的不足,(硬要說起來,也不過是些很普通的東西。)使得這一部水準降低到變成孩子看的東西;我一邊看都還一邊懷疑:我是不是有點退化了?竟然還看這種東西(笑)。
腳色的設定是中古時期的東西:壞人不壞,而且命運的決鬥後還有機會和(好人的)主角走在同一條路上。壞人要攻擊主角的理由(立足點)也不夠堅實,因為怎麼看壞人都不是ロキ。動畫最後的安排(顯然沒有作完結)就不提了,希望漫畫原作能有個好的交代。畢竟這類型的東西不怎麼另類,既然是擺明著「普通的架構」,就別搞些奇怪的安排。我一直還有個疑問,Loki作成那個造型,和コナン不知有無關係?連故事的某些情節與コナン都有雷同處啊。
dmhy雪組這版翻譯很差,自己看的時候小心一點,有些地方還曲解了原意。
2004/8/25 22:02

動畫播到漫畫第七集為止(第一部完結)。比起來,動畫版以Loki的身世為主軸,漫畫版則主要在解決事件,反而更像コナン了。而且…對話與劇情的走向充滿濃濃的少女漫畫味。這部的動畫版除了留下人(的性格)、物之外,對事件做了相當大程度的改編。編劇看來將之改成了個統一度比較高的作品,可以說動畫版比較有看的價值吧。

2004/8/26 19:19
魔探偵ロキ才終於發現本作分成兩部:先是『魔探偵ロキ』(株式会社エニックス、全7巻),然後以『魔探偵ロキRAGNAROK』(株式会社マッグガーデン、全5巻)終結。
第二部的幻想情境亦是相當的多,何だか、青い鳥の感じ。或いは、不思議の国のアリスのような童話かな。(実に中にもトランプの兵隊さん達の話が出てくるし)只是在北歐神話的設定上瑕疵蠻多的,(既然要引用北歐神話,就別有太多出入。)幸好劇情方面還不致太無聊,圖也畫得蠻可愛的。最可惜的是最後結尾處收的不很好。
2005/6/29 19:54

英雄伝説 空の軌跡SC (ED_SORA2)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ED_SORA2觀看原來的格式

英雄伝説 空の軌跡SC


英雄伝説Ⅵ 空の軌跡 SECOND CHAPTER(セカンドチャプター)
因為對這種非Hgame大廠做的RPG不是很熟悉,像是FINAL FANTASY等等都只是看過攻略本或別人玩時瞄一下。在ゼノギアス之後,恰好有機會,所以又接觸了本作。碰到這作品,很明顯可察覺,這麼多年來RPG還是那老樣子:成天逛街道解謎,然後跑跑跳跳,偶爾插入一段影片;依舊有ゼノギアス那時的味道。不過這次不能跳或爬,所以麻煩度稍微降低。並且,幸好沒有隨機出現的怪物,甚至還有無視怪物的道具(可惜我一直到最後面才發現),是故最大的不滿就落在於這台NB上換場極慢。或許是本作配備要求較高吧。
平均說來,這種大廠出的RPG當然都能排在Hgame的中高水準,只是這兩種還是有些文化上的不同,因此也產生些有趣的對比。下面就以至今玩過的ゼノギアス和本作為代表(以下簡稱「RPG大作」),與時下重劇情的(例如小說型)Hgame作比較。
  • 劇情架構的部份,耗時費力的大作不用說當然優於小家碧玉所出的遊戲。以劇本複雜度來說亦是如此。只是,這也不能一概而論。舉例來說,像是大家讚不絕口的月姫YUNO其設定就比本作更加壯大,而且不僅僅只這兩作如此。無論如何,我覺得他們投入人力最多的不在這裡就是。
  • 以完成度來說,這類作品不管在設定上或是整體的回味都較絕大部分Hgame來的優異。舉例來說,每個都有台詞這部份就已經擊垮幾乎是每個Hgame了。我知道,因為人力不足嘛,所以當然不能這麼比。不過,假如去掉「因為小公司沒本錢搞那麼盛大」這點不平等因素,能名留青史的確實也是這些大作,而非狹縫中掙扎求生的小作品們。
    雖然完成度的確較佳,但在上面說的台詞部份,假如真的有那麼多精力的話,我倒寧可他們能多加點主線的份量。畢竟,就算第八章每個角色的名子與台詞都設定了,但是們真的會一句句check嗎?既然如此,還不如改變一下遊戲的設計,使我們不需要與每個非重點角色交談,而staff也能將時間多放在主線的處理中。
    話說回來,這些大作在結束之後的感覺的確是不錯的,最起碼不會讓人有「設定漏洞百出」的感觸。而且,為了安全起見,「後味悪い」這種可說完全在考慮外。實際說來這麼做到底好不好(有沒有價值),それは別だが。
  • play time差距很大,這是其中最令我感到痛い的。雖然作品本身的確比較複雜,但會耗許多時間玩這種東西絕對不是因為劇本的壯闊或是內涵需要人深思。枝節多樣雖是要素之一,但最大的原因卻是這種東西總是吸引人要perfect play,變成僅僅引人賺經驗值的無底洞。在我來說雖然有點變化(因為我總是二話不說拿出改造工具←汗…我不想被遊戲玩←笑),不過結果卻是相同的(…無念)。像是這兩個遊戲,我幾乎耗了1/3,甚至是1/2的時間在check怎麼才能達到最佳數值(也因此本公司出品的save data總是有最優異的表現,使玩家輕鬆達到KO!←…汗)。這實在不是好遊戲應該出現的現象。
    當然你可以怪我那為了收集以及瘋狂的完美主義癖好使得這遊戲對我變成純粹只是耗時間的回饋機,而且明明曉得卻還不知羞恥;「真的不想浪費時間,那跑主線不就得了?更何況你這傢伙不但拿遊戲改造工具,還想歸罪這遊戲一無所得,真的無法原諒!」但為何要設計成這樣是我最疑惑的。也就是說,這種設計的初始意圖到底是什麼?這麼講就很明白了。正因為這種反應回饋機讓我們情不自禁從晚上玩到天亮,廢寢忘食,遊戲公司才能日進斗金,衛道人士才會群起攻訐;也正是因為人那極易深陷其中的可悲天性,才使得玩遊戲的大言不慚「這可以訓練頭腦反應」不是?甚且眾人對這些公司舉辦遊戲大賽,有人贏得首獎之後,卻只能搔搔頭說「(冠軍當然很好,但)不是每個人都� �那麼厲害,而且game isn't everything.你沒辦法靠那個吃飯(重點不在那裡吧!)。」,卻不知道那是換了方式的行銷手法,目的在將玩遊戲正當化;這說難聽一點不過是另一種「舉辦偷竊大賽」罷了。(…すまん、最後這句有點離題了,而且相當偏激。)
    不提那麼多,總之,耗費太多時間(更重要的是,不怎麼值得。)是我在玩這種遊戲時心中最大的痛。幸好這樣的東西不多。
  • CG、音樂與系統方面,他們都好的令人以為這理所當然。不過,因為歷史與販賣等等因素,使得他們之間還是各有千秋。舉例來說,大作的CG好歸好,それも立ち絵の程度しか。真的要比整張的,重視覺的Hgame幾乎都不在話下。看看本作,雖然跑起來似乎很長,但大多都是3D畫面加上Q版,僅僅以擺得出來的事件CG來說,數量恐怕還得排在中下。
    系統一樣,好歸好,但台詞不能回顧、沒有音声,連music模式或事件的replay、CG gallery都未提供,在普通Hgame來說這已經是不可思議的事了。至於3D,雖然普通game(非Hgame系)還有更好的,不過這兩作比起像是ILLUSION的作品,還是ILLUSION的好些。(這才想起來,這公司封鎖了台灣的IP,要看還得掛proxy。…聽說從CyberSyndrome Proxy List能找到可用的,不過還真麻煩。)
    說到音樂排得上中上,曲數豐富,只是能單獨拿出來聽的其比例卻有點低;大多是情境音樂,抒情曲太少。除此之外,Hgame還是有太多優美曲調勝過這些,例如記憶の海から~Watermark~的(詳細請參考本站對各遊戲音樂部份評價)。
    因此,並不是集眾人之力就一定在所有方面都能贏人。這時候考慮其發展背景也是相當重要的:我相信,不是他們做不出來或達不到這水準,而是因為普通Hgame有普通Hgame的作法,而這些RPG也有自己的標準,所以他們沒想到要這麼作,或許也不覺得有那個必要,如此而已。
  • 在我最看重的內涵方面,要說RPG一定能勝出這點我就不能苟同了。的確,大作對人物的心理描寫有其一定的程度,不過畢竟不能好好的說明,來龍去脈也無法列得有條不紊。因為他們的設計就是這樣子,所以對這種深刻的描寫就顯得心有餘而力不足。畢竟是劇情與娛樂為上,內涵次之的遊戲。假如搞出一些令人爭議的話題,以至被視為地雷,心血不是白費了?所以當然得走安全路線,像ODEON-オデオン-那種甚至讓人看不懂的,自然不可能出現。
當然其他部分也有許多可以拿出來討論的,例如Hgame有時會被戲稱為用Ctrl鍵就能從頭玩到尾的遊戲,但這些大作也還是有不怎麼普通的設計,像是民家可隨意進入,街道過於簡化等;所以不如說各有各的優缺點。當然,以我個人追求內涵面的角度來看,自然還是以電子小說式為佳。

雖然一開始並沒怎麼注意到,但本作一樣提及古代文明,並且不斷提及一些古代的高科技產物,變得帶有ゼノギアス的風格。整個遊戲過程我幾乎都在為達成任務而努力,其實只玩主線的話,憑一開始就有無限金錢的狀況,應該可以在二三十小時(實)內結束吧。
整個作品在僅僅只重視內涵,其他完全不論的角度看來,大概只有最後一段ワイスマン教授與エステル的爭議值得一看。接下來就是下一代英雄的故事了。毎度毎度。看起來這新的英雄伝説系列說不定還有其他六個故事(七の至宝每個都來一遭),之後還搞個福音計画、身喰らう蛇與盟主的總結算,甚至最後到女神的世界?(不會又說是地球的後裔吧?)只是,假如FC到SC需要兩年的話,這一定是段相當長的路程了。

OK.閒話少說。讓我們來看看這最後一段到底提了什麼。
ワイスマン教授的說法是,就算人無法人類就算捨棄了《輝く環》,凡事不能盡如其願,因此脫離墮落的過去;但到地下來後依舊不斷追尋著所有需求都能被滿足的生活。且加上人類掠取的天性,始終無法達到逸樂。這樣的話,既然我們有可能滿足所有需求,何不在這基礎上發展?所以,希望能進化成具有知性與理性的新人種。
エステル則認為,人並不真的是那麼弱小的存在。只要我們不懈的朝理想前進,終究能人定勝天。生命總會找到出路。互助合作才是人的天性。
這又得回溯曾在2001/3/12提過的,人擁有我們所未想像的潛能,這也就是エステル能堅持至今的能力。但是,以我的角度來說,若是人能夠更為知性與理性,那實在是非常美好的。而且,沒人說具有這些資質就不能互助合作了啊!所以,以論理的基礎來說,這兩位都沒把話題掌握好,最後有點雞同鴨講了:他們的理想其實是可以共存的。
ワイスマン教授看待事物的看法與我相同,較為負面,所以他才會覺得人們都不過是在歷史的巨輪中不斷滾動的倉鼠。エステル則總是從光明面來看世界,所以她討厭ワイスマン教授的說法。在這邊我得澄清,我個人也是站在ワイスマン的一方。反正我們什麼都不作,人們還是會互助,而且也確實持續沉淪在歷史的洪流中。但是既然有進化的可能性,若那確實是可能達成的,為何不這麼作?更具理性,其實不是我們所一直追尋的目標嗎?而且,人就算擁有自己所未想像到的潛能,但絕大多數的人都無法將這潛能發揮到具明顯差異的地步,甚至一個個都沉淪在溫柔鄉中,只知道尋求不勞而獲的生活;連發揮的,都只想著以這潛能來獲取安逸的未來(e.g.死於安樂)。為了脫離每日生活的汲汲營營,理性與知性在我看來反而會是助力。當我們擁� �足夠的智慧時,應該就能看破世間的流轉了吧。
エステル的想法也因此在我看來是較為兒女情長的,ワイスマン的立場較像是管理者。管理者總是抓住機會要求進步,而假如今天被「就算照這樣不改變,明天還是有飯吃。」潑冷水,當然是令人相當氣餒的。我不確定staff真正的本意到底是什麼,但細讀兩人這段對話之下,我想他們就算想支持的是エステル的立論,他們也找了個過於薄弱的理由。今天ワイスマン的態度謙卑一點,我想甚至可以說過エステル。
話說回來,最近的反派所持理由都不是「因為人類無可救藥的天性」之類,而是「讓人類更進化」。問題是,故事幾乎總在否定這種「謬想」之下結束。有時還真是越看越鬱悶,「正方」的立論過於薄弱,根本無法打動我。
所以,結論是,我是怪人(←汗),沒有資格批評他們美好的人生觀。

エステル的口頭禪「あ、あんですって~」似乎有點怪,粗俗了點;雖然這可能會引起不少人會心一笑。
除了劇情需要(通常是為了對主角的重大打擊),重要人物幾乎都不會死。即使是壞人也一樣。這大概也是上面所謂安全的作法之一。隨便把角色砍掉可是會遭人非議的。

整個遊戲時間拖了超過一個月,雖然不記得有漏掉什麼重要的感觸,但還真是麻煩的東西。本作CG如上所述品質高,且水準相當平均,不會有不穩定的情形。只是,若要求全螢幕的事件CG…那想得美。
音樂整個拉出來三個多小時,曲數相當多,不過如前述,旋律真正好聽的並不算多,那種「聽到會回憶起故事中的情景,因而不禁多聽一下」的佔多數。系統部分,鍵盤支援本來就不夠(仕様)、skip過慢不說,能不當機就該偷笑了。換場過慢這部份,已經懶的提了。應該是記憶體的問題,這台只有384M。「既然這樣,為何不用PC玩?」因為,我希望躺在床上啊,最近越來越懶了。
就這樣吧,該說的大概都說了。近來面對未來可能還有不知多少的心得文章,突然覺得點到為止即可,不必要花太多時間闡釋。人生苦短啊。至於本作的最終評價…まあ、いいものだ。不提內涵,想沉浸於賺經驗值地獄的人請隨意(笑)。另外,雖然沒玩過FC,不過在結束SC之後的感覺是…FC大概沒必要再去動了。

妄想代理人 (mousou)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mousou觀看原來的格式

妄想代理人


妄想代理人(Paranoia Agent)

今敏的作品之前看過千年女優(2002),パーフェクトブルー(1998)準備中,東京ゴットファーザーズ(2003)倒是還沒機會入手雖然入手卻不知道何時才能上映。千年女優的題材不是很吸引我,所以雖然說是不錯的作品,卻沒殘留太多印象。但這一次,除了是個作成遊戲,我會打96,甚至97的作品外,也是近來少見的優秀劇本。不論在暗示人性的部份,或是劇情的起伏、情境的營造都是上等的動漫作品。而且,更特別的是雖然裡面包含許多嚴肅的題材,卻不是普通人看不下去的東西;也就是說還可以讓外行人看熱鬧。(啊、這麼說好像有點失禮。不過,現在一碰到嚴肅主題就自暴自棄「看不懂」「看不下去」「好無趣」的人所在多有,可以說是司空見慣了。)雖然前面幾話可能(因畫面的風格而顯得)有點嚴肅,但越看下去,� �後來因為劇情營造出的張力,又變得蠻有趣的。
其中包含的隱喻極多,所以就不再一一綴飾,其實大多還是些感嘆程度的社會現象呈現,所以說新東西倒是不多。例如一開始就展現出將現代世界形容成携帯の時代的景象,雖然手機已經變成現代人不可或缺的身體附件(ちなみに、我還沒裝),但如此顯著的點出此景像的,這可是第一次。當然,這景象代表的意義就見仁見智、眾說紛紜了:可以說是人被物化、被手機所囚禁,當然也能說人心的仳離。雖然每個人都是獨立且獨特的個體,卻也不能否認,人的存在實在不怎麼偉大。之外,還有像是幻想與現實不分的年輕人…因為在日本的確有出現過這樣子的事件(みたい),所以變得好像也不能說是過分描述了。還有像立志要尋死卻不希望同行的孩子過早步上後塵,數人明明不像是有啥天大憂鬱,連少年バット都不會找上門的這種諷刺等等。 簡單的說,此作以有趣的手法來探討社會現象,這點是我相當欣賞的。
另外一項很明顯的是,此作對於人的心機、算計、脆い、心細い(戒慎恐懼)等,所謂的「黑暗面」著眼較深刻,おまけに陰暗場面很多。(使得一些場景,畫面的對比不明顯,這點就希望改進一下了,雖然我不知道這是片源的問題還是怎樣。)像是第九話中,什麼都和少年バット扯上關係,還有最後妻子竟然僅僅大聲疾呼「到底是怎麼被襲擊的!」(不但不關心丈夫,反而有些興奮。)那一幕…這可真是人性的刻畫啊,不論是那些容易因流言而隨之起舞的人們,或是被排擠而失去理性的主婦;雖然這多少有點超過普通程度了,而且大部分的人並不總是隨時算計著。
作品的主線並沒持續的發展,第八至十話可說是脫離主線吧,但是這卻無損作品的可看性,因為在這幾話中,劇本一樣陳述著人性那幾乎因為不自覺而無可救藥的本質。從千年女優到此作,他的作品似乎總是會利用到幻想世界這種手法來表現現實。那雖然只是種手段,卻可以很貼切的襯托出他所要說明的主題。例如此作的少年バット、マロミ與最後結局的幾話所營造出的(虛幻與「現實」)世界;還有話說狐塚誠這角色雖是要暗示現代某些人無法區分現實與幻想,但故事本身不正是架構在幻想的世界上嗎?千年女優那時,則是以幻想世界與分鏡為手段,營造出模糊了現實與幻想的感覺。假如沒有這些幻想的助興,那作品非但會趣味大減,甚至就不能成立了。

至於作品最想表達的意涵,それはね、現実から逃げじゃ駄目、思い詰めはいけない。人生を立ち向かうんだ。雖然我們大可利用許許多多逃避現實的方法來求得暫時治標的紓解,但這非但不是長久之計,也不會是好的態度。苦しみから逃げる、それで何かが出来るとでも言うの?這和宮崎駿監督作品もののけ姫中的「生きろ」可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吧。

第十話好像旨在介紹動畫製作?記得在GOLDEN BOY(江川達也)動畫版也有,不過沒那麼詳盡就是。
從staff roll看,這作品好像用了不少中國那邊的人。某些畫面感覺和Disney很像,例如Pocahontas(風中奇緣)等。不知道是哪裡得到的奇怪資訊,我一直記得Disney的卡通用了一些中國的畫師。可惜,我頗為嫌棄Disney那種畫風。鷺月子與恋風的七夏…似てる。這倒是感覺不錯,以寫實的畫風來說,沒有美形畢竟還是不容易存活。
故事最後又拉回合理的解釋,これもなんだか…和Forest那時某些人的評論一樣。
2004/8/28 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