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14日

中國上古史綱 (Ancient_History_of_China)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Ancient_History_of_China觀看原來的格式

中國上古史綱


中國上古史綱

這本書我基本上是用看歷史故事,而非研究的精神來看他的。我只是想一探那個時代發生了大概哪些事,而這恰好是本頗稱此意的書。本書成書甚早,有些資料於今雖須作修改(畢竟是1940年代的書了),但讀起來頗有條理。描述不說精采,但來龍去脈大致了解了。說來這並不算是以大歷史的角度來論述的書,真的要寫應該環顧兩三千年的歷史來說。不過以整個朝代為單位也是相當不錯的了。看這種書常常會佩服他們讀了許多的資料,而古代文人們大概也是這樣的吧。正因如此,才能旁徵博引,書都不用翻就能引經據典,活像會走路的圖書館。
因為心態問題,加上斷斷續續的看,所以說感觸不是沒有,但總縹緲捉不住。以結論來說,我更為了解了人之會鑽制度漏洞,如何的不見棺材不掉淚(非親身經歷無以習得教訓),以及不論哪個朝代都一樣,沒有加以限制人就很容易出軌;只要一沒人監督查看(若制度上有的話),有能者就開始作威作福,搞出奴隸、不同社會階層等。人總是希望活得更好,也總是會為了鄰近的未來做些儲藏,因此而貪小利。人為財死,這才是正常的,當然闊達一點的還可以說短視近利、如同無頭蒼蠅亂飛就是人可愛的地方。此外還可以看出人命有多麼不值錢,人士多麼的因循苟且、容易屈就。當然這也是無可避免的,假如低聲下氣就能保住自己的命,又有多少人能當那出頭釘,還特別是和人起衝突,一定會被腰斬凌遲的那種。但反面說來,人權也從幾乎沒有、武力至上與弱肉強食一直到有制度的產生,人民也能保有某種程度的自由人權。
另一啟發,則是中國文化發展的趨勢。中國文明的發端,是從群落而漸漸統合,由中間漸漸朝向四周擴大。未來的世界是否也會如此演變呢?我想應該是沒錯的。若人們仍能如此維護自由意識,並融合各種文化種族,那世界應該可以合為一體。只是這可能發生在超過我們預期長久的未來,而我也還不確定到時候會採用何種政治體制。說「中國」而不是「世界」,主要是因為這很容易以偏蓋全,陷進Marx於歷史唯物主義那時就落入的窠臼:不是一個文明展現出這種特性,就表示所有文明皆如此,甚至說這是通論。
較引起我興趣的是說朱子百家的第六章,尤其是墨子那段;這使我想到是不是該認真研究一下百家之言了,裡面當有不少能為我借鏡的。如之前所述,各家總有其合理之處,但又不能完全。或許是因為我們所作的,一直以來都是解釋現實,但這種理論不是用來實踐的:一拿來用就會發覺現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所以資本主義、共產主義都多少解釋了世界(的某部分)為何會這樣子,但要拿來實踐,就發覺不全是這樣子,因此得加以修正。但又不可能達到每個人都能滿足,因此總是有人會起怨言。真的要沒人講話,最快的方法或許還是改變人本身的思想(而非從制度面下手)吧,可惜這非長久之計,也不會達到我們所要的結果。
從本書的解釋,我還真的是第一次(或者說太久沒接觸,已經忘了。)了解到「兼愛」「非攻」的真意(為何他們要提出這樣的觀點):他們認為一切制度應是要達到天下之大利,而這必須消除人與人間的衝突,因為這會消耗天下之利。若人能不分你我兼相愛(重點應該是在去掉in-group,終極的像是愛別人和愛自己一樣,所以不特別為著自己。也因此要事必躬親,縮衣節食。),衝突就能避免了。的確,春秋戰國,甚至和唐盛世都一樣,從來都是內亂自擾人。若能調養生息,減少內鬥(外戚宦官或大官大賈等)或出征,國力就會富強。難怪他們會想一統,去私利。
墨家的問題和共產一樣,在人就是會有私心。說更徹底點,如同Bernard de Mandeville於The Fable of the Bees中所言,沒私利則人不。絕大部分的人都像狗一樣需要絕對別為己」這種事。這與我們的生物性是相牴觸的。認清這種事實,所以才能有Adam Smith「每個人都追求自身最大的利益」這種學說啊。雖然,這總為人詬病「追求自己利益而不顧及他人的結果,造成路有凍死骨,造成地球暖化與資源枯竭。」但事實上是因為在人類這得提高到另一個層 次:自然界中,各種生物因為勢力均衡,所以他們自有自的平衡條件。狼若是今年殺過火,把羊等時料全殺光了,接著就換他們自己族群數量大減。羊把草全吃光的情況也一樣。但人卻因為這顆罪惡的頭腦與雜食的天性,加上累積的文化,而跳脫這一層,進而行生物大屠殺而不自覺。但革命起義與環保不正是對人的制衡嗎?若人再這麼縱容自己放肆下去,人類的繁盛中有一天也會走到狹路。所以人對環保的自覺,或是制度的建立,其實正可謂是人類層次的勢力均衡啊。退一步說,若人間今天仍不知要環保,有朝一日因環境變化被滅種,不也是一種均衡嗎?當然,若人有能力利用全宇宙的資源,那又是另一個層次(甚至可能跳脫勢力均衡)的問題了。
2007/2/11-13 10:53

それは舞い散る桜のように (Soretiru)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Soretiru觀看原來的格式

それは舞い散る桜のように


Cherry petals fall like teardrops.../那就像飛散的櫻花般/飛舞散落的櫻花花瓣如同淚珠
玩第一次時,覺得台詞雖然有趣,但對於学園物,尤其是拖這麼長的東西,已經有點厭倦了。不過上禮拜只玩出BadED,這禮拜才真的將此作了結。因為間隔太久,所以連故事的內容都不太記得了。只是玩到這,倒是有兩點比較在意的。一是叫做桜香及朝陽的兩株櫻花的存在與主角的過去。在我看來,此作的精華之一正在那些山丘上的話語,可是第一次看過之後,那些場面幾乎都被判為既讀のはなぜだ!原作者的意思或許是故意不說明這一段過去,但這真的滿吸引人的。我本來還以為會在main menu多加一項TrueED,可惜好像沒那回事。有種說法,舞人是桜の精;聽起來好像滿順的,卻不能篤定(雖然ED的確是這麼唱的)。至於為何沒加,有一個可能是因為這和主題沒關係:故事所要說明的 ,是愛情的本質,或是說戀愛的特性。
說來我也是不能戀愛的人。現在的我能做到的,不過是就算知道愛情的儚い,卻仍然在不經意中需要慰藉,而再度於厭煩之後別離。想要度過熱戀期,跳脫到老夫老妻互相不能缺少,相互扶持的階段,對現在的我實在太困難了。啊…現在的我看來無法做太深的評論,等兩年後看看我是否能回復正常再說吧。不過,大部分想表達的,之前大部分都說過了。對愛情,尤其是熱戀,我就如同つばさ劇本中所言。因為我是人,縱使知道有些事情是錯誤或甚至是無駄的,卻仍然會做下去。劇中雖然按照傳統安排了HappyED,但在我眼中其真意根本是如此。愛情果然還是虛幻的。正如青葉路線中かぐら所云,人與人的相聚是緣分,幾乎不存在必然性。倘若今天任何一項條件改變的話,其累積的結果在渾沌的世間中有可能就會導致不一樣的故事。我們的確可� �以意志改變其中的一些條件,在一些情況下甚至是大部分的;不過最後的結果不總是我們所能控制的。啊、不過原作者(王雀孫/あごバリア)的意思我就不知道了。
系統頗好用,而且所佔CPU資源也不高。不過在面對這麼長的劇本時,希望他們能將速度再加快些,不然就是引入新的實作方式吧,例如百鬼那種的。音聲雖然已不錯,但仍然有加強空間。會出現風ノ唄中那種破音的現象。CG承襲Bless以來的傳統,畫得不錯。BGM倒尚有加強空間。
雖然對部分題材已有點厭倦,不過在闡述愛情的方面倒是作得不錯。

BasiLが直販で販売したサウンドトラック「MAKESHIFT」から
這兩首的意境不太好翻。


OP『days』
作詞:BasiL
作曲:アッチョリケ
歌:2G70
E.Guitar:内藤侑史

以罪為名 追憶的懲罰
滿溢又滴落消逝的哀慟中
月光映照出的臉
將深信著那日的安詳…


歸還大地的我 終有能面臨的一日吧
永生不死 真的能夠稱作是幸福嗎?

真的嗎?是謊話就好了 在忘卻彼方的海
不論愛得如何深切
噯… 依舊不能相見

以記憶為名 時間的漩渦
連將所有過去都崩毀的那天都
對我來說是夢 對我是罰
在贖罪中留下的故事
到底有多少? 多少的事
從收音機聽到的 那歌曲
懷念的那詩詞 聽不到的哀(愛)歌
達不到我心

在只有夢中能清醒的夜 探求著溫暖
連能消除寂寞的人 的話都

就這麼無法到達心坎 靜靜的擦身而過
明明還在等著
啊… 消不掉

以記憶為名 時間的漩渦是
連長久的祈願都無法抹除
在以失去羽翼 凍結的背上
有著不為人知那日的十字架
要再過多少個明天 這淚珠
才能轉化為那花朵?
若是無法到達 就將愛憐的祈願 沈在這忘卻之海吧

虛幻的時代 苦痛的明朝啊
懷抱著散落的哀痛
沉眠在比什麼都牢固 比傷痕更深 的永恆中
將我…



挿入歌『beloved~桜の彼方へ~』
作詞:BasiL
作曲:内藤侑史
歌:Spanky
Guitar:内藤侑史
Bass:山田和裕

訣別 苦痛殘酷的響起 夢中世界盡是
(一年到頭)不變的景象
永遠相愛的 幻影
尋求本心 卻焦急盲目的愛(直譯:愛屋及烏)

繽紛綻放 眼中僅有此生 長鳴的魂魄是
僅在三月 方能察覺的花
將因為一年到頭盛開的姿態 而快要破裂的心…
不為其察覺 而思念不斷的 向櫻花…


訣別 虛幻殘酷的響起 夢到的世界轉成
月的萬花筒
不能變卦的愛 顯現
尋求本源 而持續不斷盲目的愛

繽紛綻放 眼中僅有此生 剎那間的笑聲是
僅在三月 偶爾出現的花
因一年到頭盛開的姿態 而快要破裂的思念將…
為使其不察覺一般 持續的高歌 � �著櫻花…


想要像令人愛憐的櫻花般 在剎那的永恆盛開
當一旁有櫻花(你)時的我…

想帶走啊 切斷圍籬 等待著再訪的那日
不斷思念 而高歌不止的 向你(櫻花)…

2004/5/31 21:17譯


未來種子 (Fremtiden)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Fremtiden觀看原來的格式

未來種子


未來種子Fremtiden

這本書可以說是未來學的範疇吧,描述了不少對未來的展望。第三至七章提了樂觀以及悲觀預測與解析,但因為我過去涉獵這方面頗多,所以有很多都是看看帶過。對於他的樂觀估計,以高中時代的我或許會頗為贊同,以現在的我看來有些部分卻過於天方夜譚。或許是因為近來大滅絕論聽太多了吧。這一部分也對現在所謂「富國」的生活方式提出了異議。雖然他說了不少正負面的評價,但以我看過的感覺,總有種沒希望的感覺。現在的生活方式終究會崩解,最起碼人口也會降低。不過,還是有可能努力到最後依舊timeout,間に合わない。
接下來10至12章提到了個有趣但老舊的主題:機器的影響以及機器心靈。這方面我已經在之前太多的文章中提過,甚至對第十章的結論我也已經有論述過(雖然我的態度與作者不甚相同),這邊不再想贅述。不過在裡面有許多部分實在使我頗想突っ込み。像是第十一章,延續第一段的討論,我們的奢侈生活很可能不能持續,生活品質可能不得不降低,也就不必有那種怕人們過懶的煩惱了。12章比起灑一堆毫微機(現在可能稱作奈米機械),照照能源就能建好房子,我想一定有更好的巨觀手段來完成這項工作。另外,我想作者對毫微機所設定的行為未免也過於複雜了。依文內對毫微機的描述,最接近的效果應該是催化劑才對。但若毫微機真的有這麼高級的行為,我想不太可能是幾十或幾百個原子可以達到的。最起碼也得要mm尺度吧。至於「全能� ��」,我更是相當懷疑。真要有這種程度的機械,我相信其成本一定比用特殊手段製造出的東西更高。舉例來說,要一顆煎好的蛋,到底是拿生蛋下鍋,或是用這種全能機比較划算呢?所以我想這種機械終究不會普及吧。而以書中的情節,這種機器竟可拿來當作普遍的解決法,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第十三章在我看來同樣也是過於樂觀了,我現在整個心都在對未來的悲觀預測中不可自拔。不過,到這邊我想我可能得先對人類的景況作個比較客觀的評估才能下結論,否則這篇心得最後的結論會淪為唱衰。問題在我現在手上擁有的資訊還不夠。所以我能推測的是,或許,我們未來還是會活在犧牲貧窮國家以飽足富國的局面,因此某些人還是會有相當優渥的生活。但以較實際的角度,對於像中國的興起對這局面會有什麼影響,確是我尚無法預估的。更甭提大滅絕這樣無法確定時程的大災難之可能性。
越看到後來,越可發現好像有許多題材在ACG中都用過。或許這就是那時期世界對未來印象的基調吧。除了前面許多機器人論題,13章p219還有鬼哭街提過的生化人。有趣的是,在鬼哭街中正巧討論到除了腦幹之外全部以機械取代的狀況,而本書也是。另外像是14章末p234提到「基因菁英」與「自然人」可能產生的衝突,其實就是Gundam SEED最基本的主題「コーディネイターとナチュラル」嘛!本書作者Eirik Newth35歲即著此書,雖然可謂年輕才俊,但其態度卻也有些自利不成熟,像是「我們身� ��自然人,總希望自然人能…」之類的(雖然人種很可能有無法預估的變遷)。但這確實是極為普通的態度。
說到本書的翻譯,我是有點意見。譯者對科學的常識似乎不怎麼夠,導致有些專有名詞(現在可能已經廣為人知了)譯得怪怪的。雖然無傷大體,讀來總是有些怪怪的。
雖然近來我對靈魂等的存在,態度已轉成語帶保留,但看完此書卻又冒出了些疑惑。若未來果真能使人在冷凍後又復甦,那人的靈魂到底在哪?在這段期間中該不會就無法解脫的禁錮在這軀體中?另外,在以億,甚至是1040年(質子崩解消滅)為單位的時間間隔來審視的歷史洪流中,在人,甚至是生物尚未出現的過往,以至除了輻射之外空無一物的宇宙中,又如何呢?
在五年前看到這本書時,我可能會如獲至寶。雖然在時過境遷的現在,有些知識已經過時,但這確實是本統合了許多現代科學對未來預測的好書。只是,若平時就常常接觸這方面資訊的,倒不一定需要看就是。畢竟其中對新時代可能對我們道德價值產生衝擊的討論還不夠深刻,並有許多部分感覺還是不太可能實現(應該會用更簡單的方法)。
2007/2/5-7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