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17日

Gospel of Thomas (Gospel_of_Thomas)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Gospel_of_Thomas觀看原來的格式

Gospel of Thomas


再逢Gospel of Thomas

在車上聽到國家地理頻道於4/10首播發現「猶大福音」特別節目,剛剛才想起,查了一下。發現這本書因為提到猶大是十二門徒中唯一知曉真相的人,也是最了解耶穌的人之一;這完全顛覆新約的說法,因而尚未解封。對於這種有可能使基督世界動搖大本的紀錄(偽本及死海手卷等),因各種原因被封鎖其實不是不能被理解的。在彼女の願うこと。僕の思うこと。就提過;既得利益過強,大家不希望因為一個小小的動搖就毀了自己,以及世界長久以來信奉的體制。這些都不過是人性的表現罷了。不過其實我根本就不擔心基督教會有什麼偽本足以崩解體制。某些人說的好,這些經典都不過是那時期地中海沿岸的傳教士與人們為了拓展基督大業而撰寫出的文書。雖然認知與� ��張可能多少有些不同,但既然目的不在推翻,只要別有太大出入(當然在傳教中教義的基礎部分應是相同的,因此也就不應該會自相矛盾。),其結果就不致使基督教被毀壞。
猶大福音的細節並未被明講,相信那節目應該也不過是站在考據的立場,而不會對這本福音的代表意義以及意涵作深刻剖析。但再查下去,竟發現網路上已經有多馬福音中譯本。這也是在彼女の願うこと。僕の思うこと。那時就曾聽過的偽福音書。那時雖已有正文,卻沒怎麼注意到。這次略為拜讀之下,意外發現這本福音與我的價值觀有所交集,甚至有某些和佛教也相通;因而興起注釋之興。看來今晚恐怕得徹夜不眠了。
在接下去之前,先得聲明一下我的立場。我並不是基督教系(包括天主教等)的教徒,恐怕到離世的那天也不會是。我不是任何其他教的教徒,但思想中摻雜有許多宗教;卻也不算是「各家教義皆有可取處」,浮濫聽從各宗教說法之人。知道我行文風格的,大概都曉得我不喜歡寫些大意啥的。在我文章中最被重視的是內涵。因此,我在這邊所列的,也不過是我當下所察覺(體會)到的身勝手な心得,可以肯定未來一定還會有不同的想法。我頗為期待過個幾年我又會有怎麼個新的悟道,或者能將今天所尚無法好好解釋的,也能說出番道理。
2006/4/7 23:57

Gospel of Thomas極個人性質注解

在這部福音書中的耶穌,除有如佛陀在世傳道,更令人想起孔子教導門徒一般,解答與啟發了許多他們所尚無法悟到的道理。這部純粹指導,不提耶穌生平的著作猶如基督教的論語。事實上,我懷疑這部作品是為了已經到達那個程度(覺悟)的人們所準備的,因此,對大部分人來說,他是毒藥。或許有很多人會不滿的說「你怎麼可以藐視我,說覺悟不夠?」那麼,到底有多少人有放棄對金錢的執著、努力向上爬或是爭取優秀成績的覺悟呢?當有人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不努力的你才是罪惡!」時,這到底代表了什麼?
關於福音本身的介紹,尚可參考霎哈嘉瑜珈中文通訊 - 基督教的真相(注意:這篇文章或許含有偏見與不實記載!)。另,《圣痕》中的第五福音一文亦有些介紹,但有些錯誤需要自己考證。
下面中文翻譯部分取自何建志翻譯的多瑪斯福音中譯本全文,並參考了Gospel of Thomas Commentary與由The Gospel Of Thomas Homepage連結到的A Translation of the Gospel of Thomas稍加改動。請再次注意:這邊所提的為極個人化的說法,未經考證,亦不為現行基督教所接受。
這些秘密話語來自活著的耶穌,由迪迪摩斯‧猶大‧多瑪斯記錄。
「秘密話語」指的是覺悟的事。對沒有覺悟的人,就算聽到也不能理解。(重複一次:這裡不代表我已經理解了。)
1. 他說:「任何人發現了這些話的意義,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這邊的「死亡」當然不只是人世的生老病死,而「不會嚐到」是指當你終能不在乎死亡時,不論是死亡或是人生的悲歡離合都能坦然面對。
2. 耶穌說:「追尋者不應該停止追尋,直到他們找到為止。當他們找到,他們將要受困擾。當他們受困擾,他們將會驚奇,然後統治一切。」
這倒還簡單:我們需不斷注目於真實,並且不輕信。我們總會發現與自己相信有所差池,甚且大相逕庭的。但當理解一切後,對於世上的景象,終會有坦然的一天。
3. 耶穌說:「如果你們的領導人對你們說:看,天國在空中,那麼空中的鳥就會領先你們。如果他們對你們說,天國在海裡,那麼海裡的魚就會領先你們。其實,天國在你們的裡面,也在你們的外面。當你們認識你們自己,他們就會認出你們,而你們將會了解到,你們就是永生之父的兒子。然而如果你們不認識你們自己,你們就處在貧困裡,而且你們就是貧困。」
真理自在人心,不假外求。佛教好像說過類似的話?OK.最起碼我之前說過了。
4. 耶穌說:「活了很多天的人,毫不猶豫向出生七天的小孩請問生命之地,而他就會活著。許多在前的人將要在後,而他們會成為同一個人。」
真理不需鑽牛角尖。而得道的人,其地位皆相同。「而他就會活著」指的是他能得道。
5. 耶穌說:「認清你面前的東西,隱藏的東西將會對你展現。沒有東西會被隱藏而不顯現。」
注意一切現實。
6. 他的門徒問他說:「你要我們齋戒禁食嗎?我們要如何祈禱?我們應該施捨嗎?我們應該吃哪些食物?」
耶穌說:「不要說謊,不要做你不喜歡的事情,因為在天的面前,所有東西都會被揭穿。沒有東西會被隱藏而不顯現,沒有東西會被掩蓋而不被揭開。」
赤誠之心很重要。追求真理不是為了他人(其實也不是為了神或自己以及未來)。「在天的面前」指的是「現實上,有就是有,無就是無。」「揭穿」並不是指人網(諸如法律或是道德)。
包括後面提到的,其實齋戒禁食啥的都是過於制度化的東西,這些都不是重點,光是這些東西更無法得道。
7. 耶穌說:「被人吃掉的獅子有福了,而獅子變成了人。被獅子吃掉的人有禍了,而獅子將要變成人。」
人不能為俗世思想所吞沒。能脫離這些的有福了,你能立地成佛。反被吞噬的人,你將使得其他人也為你所苦。
8. 他說:「人就像是一個聰明漁夫,撒網到海裡,從海裡撈出一網的小魚。聰明漁夫在小魚當中發現一條大魚。他把所有的小魚丟回海裡,就毫不費事挑到了大魚。有耳朵能聽的人,要好好聽進去。」
真理無需鑽牛角尖。
9. 耶穌說:「看,播種者帶了滿手的種子出去,然後撒到各處。一些種子掉到路上,就被過來的鳥撿去了。其他種子掉到岩石上,就不能在地裡生根,也不能在空中長出穗子。其他種子掉到荊棘裡,卡在荊棘裡的種子就被蟲吃掉。其他的種子掉到了好土地上,就長出好果實到空中:有的長出六十倍,也有的長出一百二十倍。」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果實來。(John 12:24)
10. 耶穌說:「我已經放了火在這世界上,看,我會顧著它,直到它發出熊熊火焰。」
耶穌將這些思想放諸人世,期望開花結果。
11. 耶穌說:「天將會消逝,而天上的天也將會消逝。死的不會活,活的不會死。在你們吃死東西的日子裡,你們讓它活過來。當你們在光中,你們會做什麼?在你們是一的日子,你們變成了二。當你們變成二的時候,你們會做什麼?」
所有身外之物皆不可靠。當體會到真理後,就不會受到拘束。雖然真理唯一,但人們總釋會為了自己方便而隨意解釋。這時你該怎麼做?
12. 門徒問耶穌:「我們知道你就要離開我們。將來地位高於我們的人是誰?」
耶穌對他們說:「不論你們從哪裡來,你們就去公正的雅各伯(或譯為詹姆斯)那裡,天與地為他而生。」
這句搞不懂。What's James? 是指耶穌十二門徒的雅各嗎?這代表著什麼?
若James指的是「賢人」、指導者,這裡的意思就是追尋正道者將暢行無阻。(なんか怪しい)
13. 耶穌對他的門徒說:「你們比一比我像誰。」
西門彼得對他說:「你像是一個公正的天使。」
馬太對他說:「你像是一個有智慧的哲學家。」
多瑪斯對他說:「老師,我的口一點也說不出你像誰。」
耶穌說:「我不是你的老師了。因為你已經喝了我的滾滾泉水而陶醉。」
然後耶穌就帶走多瑪斯,並且對他說了三段話。當多瑪斯回到同伴那裡,他們問他:「耶穌對你說了些什麼?」
多瑪斯對他們說:「要是我告訴你們他對我說的其中一段話,你們就會拿石頭丟我,而石頭將冒出火焰燒掉你們。」
覺悟的問題。請參考前面引言。不過,下面似乎就揭曉了。
14. 耶穌對他們說:「如果你們齋戒禁食,就會為你們帶來罪惡,如果你們祈禱,就會受到譴責,如果你們施捨,就會傷害你們的靈魂。當你們進入任何地方,走在各地區,要是人們接待你們,就吃他們給你們的任何食物,並且治療他們當中的病人。進入你們口裡的東西,不會污染你們;可是,出自你們口裡的東西,將會污染你們。」
任何的形式都不會帶來真理。謹言慎行。
15. 耶穌說:「當你們看見不是女人所生的人,就要用臉貼到地上禮拜他。那個人就是你們的父親。」
注意那些異端。他們或許看到了你所沒發覺的。
16. 耶穌說:「或許人們以為我是為世界帶來和平。他們不知道我是為世界帶來紛爭:火焰、刀劍與戰爭。一間屋子裡面會有五個人:三個人對抗二個人,而二個人對抗三個人,父親對抗兒子,兒子對抗父親,然後他們將站立,成為獨自一個人。」
一樣是覺悟的問題。請參考說佛後面某部分。人總有我執,但若能相互溝通理解,將能獲得共識。
17. 耶穌說:「我將給你們眼睛沒看過的東西,耳朵沒聽過的東西,手沒碰過的東西,人心中沒出現過的東西。」
他帶來新的viewpoint。
18. 門徒對耶穌說:「告訴我們,我們的終點會如何?」
耶穌說:「要是你們已經找到起點,還要尋找終點嗎?終點就是起點所在的地方。站立在起點的人有福了:那人將知道終點,而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尋求本源
19. 耶穌說:「在出生之前存在的人有福了。要是你們成為我的門徒,並且聽從我的話,這些石頭都會臣服於你。你在天國裡有五棵樹;不論夏天或冬天,它們都不會變,葉子也不掉落。認識這些樹的人,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這句搞不懂。What's "five trees"?
20. 門徒對耶穌說:「告訴我們天國是什麼樣子。」
他對他們說:「它就像是一粒芥菜種子,是所有種子裡面最小的,但是當它落到了耕好的土地,就長成一株大植物,成為空中飛鳥的棲身之地。」
…不由得令人想起佛教「芥子納須彌」。一樣是指不假外求。推廣說來,就是指人世可為天國。
21. 馬利亞對耶穌說:「你的門徒像是什麼樣的人呢?」
他說:「他們就像是住在別人地上的小孩。當地主來了,說:『把地還我們。』他們為了還地,就要在地主面前脫掉衣服,而把地還給他們。因此我說,如果屋子的主人知道有賊要來,他們會在賊來之前防備好,而不會讓賊進到屋裡面偷東西。至於你們,要防備這個世界。因為你們所預見的困難會來到,要努力戒備,強盜就會找不到路接近你們。在你們當中,要有一個懂事的人。當果實成熟的時候,那個人就會在手裡拿著鐮刀,急忙過來採收。有耳朵能聽的人,要好好聽進去。」
一說勿執著,二說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並須掌握機會。
22. 耶穌看見了一些小孩在吃奶,他就告訴門徒:「這些吃奶的小孩,就像是那些進天國的人。」
他們對他說:「如果我們變成像小孩一樣,就會進天國嗎?」
耶穌對他們說:「當你們使二成為一,以及當你們使內如外,使外如內,使上如下,以及當你們使男與女成為同一個人,因此男性不再是男性,女性不再是女性,當你們以一些眼睛取代一眼,一手取代一手,一腳取代一腳,一個形象取代一個形象,你們就會進天國。」
小孩象徵純真的赤誠本心。得道如同進天國。
23. 耶穌說:「我將挑選出你們,由千中選一,由萬中選二,而他們將站立,成為同一個人。」
真能悟道的還是很少。
24. 他的門徒說:「讓我們看看你所在的地方,因為我們需要去找它。」
他對他們說:「在這裡有耳朵的人,要好好聽進去!在一個光明的人之中有光明,而他照亮了整個世界。如果他不發光,他就是黑暗。」
「別再問我這種問題了!要得道,不是要外求,而得審視己心!」
這裡以及本作的「光」或許可以參考來生這本書。
25. 耶穌說:「要愛你的兄弟,如同愛你的靈魂一樣,要保護他們,如同保護你眼睛的瞳孔一樣。」
愛護你的同志(志同道合之友)。
26. 耶穌說:「你看見了兄弟眼裡的微塵,卻看不見你自己眼裡的樑柱。當你拿掉自己眼裡的樑柱,就能向外看清楚,而拿掉兄弟眼裡的微塵。」
刮別人鬍子前先把自己的的刮乾淨。別一天到晚只挑別人毛病,這對得道並沒實質幫助。
27. 「如果你們不齋戒遠離這個世界,就找不到天國。如果你們遵守安息日不像是在遵守安息日,就看不見天父。」
脫離塵世(的形式),以真心尋求真理。
28. 耶穌說:「我站立在世界中,以肉身顯現在世人面前。我發現他們全都醉了,沒一個人有渴望。我的靈魂為人子受煎熬,因為他們心裡盲目,看不見東西,他們空空來到這個世界,也空空追尋而離開這個世界。但這時候他們醉了。當他們擺脫了酒,就會悔改。」
別受困於塵世與人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9. 耶穌說:「如果由靈生出肉體,就是一件奇蹟,但如果由肉體生出靈,就是奇蹟中的奇蹟。這麼偉大的寶物,能安住於這樣的貧困之中,實在讓我驚奇。」
人(理智、意識)的存在著實令人驚奇。但悟道更使人覺得寶貴。
30. 耶穌說:「有三個神的地方,他們就在神裡面。有二個或一個的地方,我就與他同在。」
人需要不斷追求真理。(同在:一同奮鬥)
31. 耶穌說:「沒有先知在家鄉裡被接受;沒有醫師能醫治認識他的人。」
熟識能帶來輕蔑。
32. 耶穌說:「一座城建在高山上,有了防衛就不會倒塌,也不會被埋沒。」
武裝自己,準備足夠的論證。別對襲來的質疑毫無防備。
33. 耶穌說:「你一隻耳朵聽到的,要在你們的屋頂上,對另一隻耳朵大聲說出去。沒有人會點了燈放在量斗底下,也沒有人會把燈藏起來。人會把燈放在燈檯上,這樣所有進出的人就能看到光。」
大乘佛教?應當宣揚真理。
34. 耶穌說:「如果一個盲人為另一個盲人帶路,他們二個人都會掉進坑洞裡。」
就算要選導師,請別跟著那些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人。
35. 耶穌說:「沒有人能闖進壯漢的屋裡,不捆住他的雙手而奪取房子。要是能夠的話,那人就能洗劫他的房屋。」
匹夫不可奪志,只能從抓其心下手。
36. 耶穌說:「從早上到晚上,從晚上到早上,不要顧慮你們身上穿的東西。」
別在意外在的形式。
37. 他的門徒說:「你在什麼時候對我們現身?我們什麼時候會看到你?」
耶穌說:「當你們赤身裸體不會害羞,而且能脫掉你們的衣服丟到腳下,像小孩一樣踩在衣服上,你們就能見到那永生者之子,而不會害怕。」
赤誠之心。擺脫形式吧!
38. 耶穌說:「以前有許多次,你們想聽我現在對你們說的這些話,這些話從別人那裡聽不到。你們將會有想要找我,而找不到的日子。」
隨時抓住(得道的)機會,別再回首方知後悔了。
39. 耶穌說:「法利賽人與學者們已經拿走了知識的鑰匙,並且隱藏起來。他們並沒有進去,也不讓想進去的人能進去。至於你們,則要像蛇一樣機警,像鴿子一樣單純。」
笨人(既得利益者、只想安安穩穩過生活的…舒適圈vs.艱困圈?!舒適圈的說法似乎來自卡內基。)只會囤積知識(不懂利用也不願分享);聰明人應該把握機會。
40. 耶穌說:「種植在父親之外的葡萄樹不會茁壯,它會被從根拔起而毀滅。」
別忘了根本。相對的,站在巨人肩膀上能省去許多功夫與不必要的麻煩。
41. 耶穌說:「手裡有東西的人,會被給更多,而沒有東西的人,連他僅有的一點,也會從手裡被拿走。」
有自己見解的,能藉由追尋得到更多。盲從的人到最後一無所有。
42. 耶穌說:「要成為過客。」(另譯:「當你們消逝的時候,要成為存在。」)
別執著於任何形式。當迎向(每個人都得經過的)終末時,人的價值才真正顯現。
43. 他的門徒對他說:「對我們說這些話的你,是什麼人呢?」
耶穌說:「你們不去從我的話了解我是誰,而變成像猶太人一樣,愛樹而不愛果實,又愛果實而不愛樹。」
要聽從教誨,別捨本逐末。
44. 耶穌說:「褻瀆聖父的人會被寬恕,褻瀆聖子的人會被寬恕,但褻瀆聖靈的人,不論在天上或在地上,不會被寬恕。」
這句搞不懂。How to distinguish between Father, son and the holy spirit?
45. 耶穌說:「荊棘裡收不到葡萄,刺薊中採不到無花果,它們長不出果實。善人由累積的良善生出良善,惡人由心中累積的邪惡生出邪惡,並說出邪惡的話。因為心中充滿邪惡而生出邪惡。」
就字面上的意思吧。還有,勿以善小而不為。
46. 耶穌說:「從亞當到施洗者約翰,凡是由女人所生的人當中,沒有人比施洗者約翰更高,因此他的眼睛不會低垂。但我曾經說過,在你們當中能變成小孩的人,就能知道天國,而且比約翰更高。」
當你得道時,高低就不再重要了。
47. 耶穌說:「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也不能拉二把弓。一個僕人不能侍奉二個主人,否則尊敬了一個,就會得罪另一個。沒有人喝老酒之後想要馬上喝新酒。新酒不能裝進舊皮囊,不然皮囊會破掉,而老酒不能裝進新皮囊,不然老酒會變壞。一塊舊布不能縫在新衣上,因為舊布會裂開。」
一心不能二用?
48. 耶穌說:「如果二個人在這一間屋子裡彼此和好,他們就可以對著山說:『走開!』而山就會移走。」
真理力量大?
49. 耶穌說:「獨自一個人而被挑選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會找到天國。因為你們從那裡來,也將要再回到那裡去。」
能自力尋得真理的才能得到恬適。
50. 耶穌說:「如果他們對你們說:『你們從哪裡來?』就這樣對他們說:『我們從光來,來自於光自行發生、站立,並顯現形象的地方。如果他們對你們說:『你們是什麼?』就說:『我們是光明之子,我們是永生之父挑選的人。』如果他們問你:『你父親在你裡面的證據呢?』對他們說:『它就是動與靜。』」
得到真理的人,無論何時何刻都能活在光明中。
51. 他的門徒問他說:「死者的安息在哪一天出現?新世界在哪一天到來?」
他對他們說:「你們所等待的早就來了,只是你們認不出它。」
承第三條,天堂自在人心,不假外求。
52. 他的門徒對他說:「二十四位先知曾經在以色列之中說話,而他們全都在你之中說話。」
他對他們說:「你們捨棄了當下顯現的活人,而去談論死人。」
奉承、權威都是沒用的。請從自己做起。
53. 他的門徒對他說:「割禮有沒有益處?」
他對他們說:「如果割禮有益處的話,他們的父親就會生出在娘胎割禮過的小孩。然而,在靈之中的真實割禮,才會對一切有益。」
重點不在形式,而在心的內在層次。
54. 耶穌說:「貧困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你們的。」
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55. 耶穌說:「不恨父母親的人,不能成為我的門徒,不恨兄弟姊妹,不像我一樣背起十字架,不能配得上我。」
只有當你懷著極大的決心毅力,拋棄過去根基,才能接受新的體系。
56. 耶穌說:「認識這個世界的人,會發現一具臭皮囊,而發現這一具臭皮囊的人,這個世界就對他沒有價值。」
我們的所作所為,例如與人的爭權奪利、慾望滿足,甚至是噓寒問暖,有許多都不過是人世的からくり,不包含思維反省。真理不會由其中所生。
57. 耶穌說:「父親的天國就像是一個有好種子的人。仇敵趁晚上在好種之間播種野草。這個人不會叫他們拔野草,而是對他們說:『你們不要拔野草,不然連麥子也一起拔掉了。』在收成的時候,野草就會很明顯,而被拔出來燒掉。」
真理越辯越明,因此不應排擠他(而應該讓真理自動浮現)。
58. 耶穌說:「受苦的人有福了,他已經找到了生命。」
同54。
59. 耶穌說:「在你們活著的時候,要看著那永生者,以免你們死的時候,想看他卻看不見。」
人生苦短,追尋之事需積極。
60. 在他前往猶太地區的路上,他看見一個撒馬利亞人帶著一隻羔羊。他對門徒說:「這個人會對羔羊做什麼?」他們對他說:「他會殺了羔羊,然後吃掉牠。」他對他們說:「他不會在羔羊還活著的時候吃掉牠,只有在他已經殺了牠,而牠變成屍體之後,才會吃了牠。」
他們說:「他不這樣做就不行(他的確非這麼做不可)。」
他對他們說:「你們也一樣,你們要找到一個安息的地方,不然就會變成屍體被吃掉。」
破滅在腐敗後方得來臨。所以別讓自己一無是處。安息指49的恬適。
61. 耶穌說:「二個人躺在床上,一個會死,另一個會活。」
沙樂美說:「你這個人是誰?從誰那裡來?你在我的床上躺,在我的桌上吃。」
耶穌對她說:「我來自於那完整合一者。我被給予了父親的東西。」
「我是你的門徒。」
「因此我說,如果人能完整合一,就會充滿光,如果人有所分別,就會充滿黑暗。」
總是有的人看的開,有的會沉淪。「完整合一」是指得到的情況,這時人無分別。
62. 耶穌說:「我會把我的奧秘,說給配得上這些秘密的人。你右手做的事情,不要讓左手知道。」
覺悟夠透徹方能接觸這些思想。但是,就算知道,卻不能傳出去。因為對沒足夠覺悟的人來說,這只會破壞他們的生活以及信仰。
63. 耶穌說:「從前有一個富人擁有很多錢財。他說:『我要利用這些錢財去播種、收成、種植,讓我的庫房堆滿果實,而我就可以滿足無缺。』這些就是他心裡的想法,但是在那天晚上他就死了。有耳朵的人,要好好聽進去。」
人生無常。汲汲營營於俗世生活與物質條件,終究比不上時間的腳步。
64. 耶穌說:「有一個人正要宴客。當他準備好了晚餐,就派僕人去請客人來。
僕人到第一個客人那裡對他說:『我的主人請你來。』那人說:『我有一些錢要跟商人們算;他們今天晚上要來我這裡。我必須去給他們下訂單。請原諒我不能過去用晚餐。』
僕人到另一個客人那裡對他說:『我的主人請你來。』那人對僕人說:『我剛買了一棟屋子,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去處理,因此沒有時間。』
僕人到另一個客人那裡對他說:『我的主人請你來。』那人對僕人說:『我的朋友快結婚了,我要負責安排宴會。請原諒我不能過去吃晚餐。』
僕人到另一個客人那裡對他說:『我的主人請你來。』那人對僕人說:『我買了一座農莊,現在正要去收租金,我沒辦法去了,請原諒。』
僕人就回去告訴主人:『你邀請來用餐的那些人,都抱歉沒辦法過來。』主人就對僕人說:『到外面街上去,凡是你遇到的人,都帶過來吃晚餐。』
生意人與商人,進不了父親的地方。」
同上。我們應該關注於からくり之外,真正的精神生活。
65. 他說:「有一個人將葡萄園租給農夫,因此農夫們可以在園裡工作,而他能從農夫們手上收到果實。他派了一個僕人,讓農夫們可以把果實交給他。他們捉住他、打他、幾乎就要把他打死,而這位僕人就回去報告主人。他的主人說:『也許他們不認識他。』他就派了另一個僕人,而農夫們還是照樣打了這個僕人。後來主人就派他的兒子去,並說:『也許他們會對我的兒子尊敬一些。』因為農夫們知道他是葡萄園的繼承人,他們捉住他並且殺了他。任何有耳朵的人,要好好聽進去。」
別妄想高壓統治、剝削人或是壓迫之後對方還能心存感激。怪的是當時人們應該尚未開化,所以這樣的解釋有待商榷。也許當時的社會比我所想像的更開明。
66. 耶穌說:「給我看那匠人遺棄的石頭,那是房屋的奠基石。」
蒐集前人的碎片,那可能是登頂的捷徑。
67. 耶穌說:「知道一切,卻無法自足的人,就是完全不足。」
光是知曉,卻依舊沉倫的人,相當於不知道。舉個例,有許多號稱學佛的俗世之人,光是成天念佛,卻還是脫不了爭權奪利、奮力向上的窠臼。對他們來說,佛理變成拘束他人的工具,而通常不是用來省思自身的。人總是看到他想看的(都合)。
68. 耶穌說:「當他們恨你們又迫害你們的時候,你們就有福了;在你們受迫害的地方,他們沒有一席之地。」
出於私情的迫害不會公正。
69 耶穌說:「在內心裡受迫害的人有福了:他們是在心裡真正認識父親的人。飢餓的人有福了,他們的肚子必得飽足。」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70. 耶穌說:「如果你們在自己裡面生出那件東西,那件你們擁有的東西會救了你。如果你們自己裡面沒有那件東西,那件你們所沒有的東西會殺了你。」
能體會到真理的人,自然能獲得恬適。無知(無法掌握而依舊汲汲營營)的人,將會為其無知所擊倒。
71. 耶穌說:「我將毀滅這棟屋子,而沒有人能重建。」
隨著時代推演,不真切的思想終將漸漸消失。
72. 有人對耶穌說:「請叫我的兄弟與我分父親的財產。」
他對他說:「你這個人啊,誰讓我做一個分別者?」
他對門徒說:「我是一個分別者嗎?」
悟道與俗世的錙銖必較扯不上關係。
73. 耶穌說:「收成很豐碩,但是工人卻很少,要請主人多派一些人來收成。」
真理遍在,卻只有少數人能悟得。
74. 他說:「主啊,水井旁邊的人很多,卻沒有人進到井裡面。」
同上。
75. 耶穌說:「站在門口的人很多,但唯有那些獨自一人的,才會進入結婚禮堂。」
參考49,獨自一人是指靠自己悟道,而非依附他人來學習道的。
76. 耶穌說:「父親的天國,就像是一個商人擁有一堆貨物,當他發現了一顆珍珠之後,精明的商人就賣掉貨物,為自己買了這一顆珍珠。你們也要這樣,去尋找他不朽的寶藏,沒有蛾能來吃,也沒有蟲能毀壞。」
商人是指我們。為了尋求真理,我們應不惜捨棄過往不真的思想。
77. 耶穌說:「我就是萬物之上的光。我就是一切:一切從我而來,一切回歸於我。劈一塊木材,我就在那裡。舉一塊石頭,你會在那裡找到我。」
真理遍在,不假外求。可以發現本福音不斷重複強調一些警惕。
78. 耶穌說:「為什麼你們要到野地裡?去看隨風搖擺的蘆葦?去看那些穿著柔軟衣料的人,就像你們的王與地位高的人?他們穿著柔軟的衣料,然而卻無法知道真理。」
觀察俗世,你將發現人們多麼像是被操縱著的木偶一樣。
79. 人群中的一個女人對他說:「孕育你的子宮,以及哺育你的乳房,是有福的。
他對她說:『聽了父親的話而真正信守的人,才是有福。在將來的日子,你們會說:「未曾懷孕過的子宮,以及沒有餵過奶的乳房,是有福的。」』
別以為與我有關係就能雞犬升天,也別僅為是上出現了我而欣慰。這些想法與感觸,只會成為你前進的絆腳石。我希望的,是你也能尋得真理。(以佛教的話,就是人人成佛。)
80. 耶穌說:「認識這個世界的人,會發現這個身體,而發現這個身體的人,這個世界就對他沒有價值。」
完全同56?
81. 耶穌說:「變富有的人,讓他成為王,而有權勢的人,就讓他退位。」
權力將會令人腐敗。本條讚頌精神層面的得道。
82. 耶穌說:「靠近我的人,就靠近了火,而遠離我的人,就遠離了天國。」
火即50的光明。
83. 耶穌說:「形象可以讓人看見,但是形象中的光卻隱而不顯。父親的光將會顯現,但是他的形象隱藏在他的光中。」
真理隱於一切表象中,但對悟道的人來說,卻是如此明晰。
84. 耶穌說:「當你們看見像你們的,你們就高興。但是當你們看見你們的形象,這形象存在於你們之前,既不會死又無法捉摸,你們能夠承擔多少呢?」
人總是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所以同類相聚。但所信奉的不一定代表真實。當這偏見被真實的呈現(自己的偏頗被公開些揭露,長久以來所信仰的被推翻),又有幾個能坦然面對?
85. 耶穌說:「亞當出自於一個偉大的權勢與一個偉大的財富,但是他還配不上你們。如果他配得上你們,他就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亞當雖出自神之手,但也不過如此。當你悟道時,你將在他之上。
86. 耶穌說:「狐狸有洞而鳥有巢,但是人子沒有地方倒頭休息。」
人總是徬徨著,而這不安穩卻肇因於自己的無窮的欲求。
87. 耶穌說:「依賴於某一個身體的這個身體,是多麼可悲,而依賴於這二個身體的靈魂,是多麼可悲。」
經由他人追尋真理的無法達到目的。以佛教的話來說,接近於依法不依人。
88. 耶穌說:「天使與先知將會到你們這裡來,把已經屬於你們的東西交給你們。而你們則給他們你們所擁有的東西,並且對你們自己說:『他們什麼時候來,並拿走他們的東西?』」
人有追尋真理而捨棄俗念的能力,並且將渴望尋得真理。
89. 耶穌說:「為何你們洗杯子的外面?你們不知道,製造裡面的人也是製造外面的人?」
別只注重外表與形式。那些都不是重點。
90. 耶穌說:「到我這裡來,因為我的軛輕鬆,而我的統御溫和,而且你們將會為你們自己找到休息的所在。」
真理使人不需為俗務煩擾。
91. 他們對他說:「告訴我們你是誰,這樣我們就可以相信你。」
他對他們說:「你們察看了天地的長相,但是認不出在你們面前的人,你們不知道如何去察看當下的這一刻。」
光知道觀察表象,要如何探得其背後的真理?
92. 耶穌說:「尋找,就會找到。你們以前問我,而我沒有告訴你們的事情,現在我想說,你們卻不問。」
真理需要不斷去思慮。別自以為是。
93. 「不要將寶物給狗,因為牠們會把寶物丟到糞堆裡。不要把珍珠丟給豬,以免牠們[…]它。」
同62,別對尚未足夠覺悟的人傳達這些對他們來說只會造成濫用,甚至導致滅絕的思想。(這句原文有缺損的樣子。)
94. 耶穌說:「尋找的人將會找到,而門將為[敲門者]而開。」
大致同92。
95. 耶穌說:「如果你們有錢,不要收利息給出去。要把錢給出去,不要由別人手裡拿回來。」
在人網中,施比受有福,而他人總會記住恩怨。
96. 耶穌說:「父親的天國,就像是一個女人拿了一點酵母放在生麵團裡,然後發成大塊的麵包。有耳朵的人,要好好聽進去!」
真理越辯越明,也越興盛。
98. 耶穌說:「父親的天國,就像是一個人想殺某一個有力的人。他在家裡抽出劍刺牆壁,看他的手是不是夠力握劍刺進去。然後他就殺了這個有力的人。」
道理不怕試練。當你掌握道理,就擁有了強力的武器(因為那些僅僅依靠威權的沒人辯得過你)。
99. 門徒對他說:「你的兄弟與母親正站在外面。」
他對他們說:「在這裡能做到父親願望的人,就是我的兄弟與母親。他們就是能進入父親天國的人。」
真理不是靠俗世的關係與形式,而是看你能不能悟道。
100. 他們給耶穌看一枚金幣,然後對他說:「凱撒的人要我們交稅。」
他對他們說:「把凱撒的東西交給凱撒,把神的東西交給神,把我的東西交給我。」
別執著於俗世的からくり(參考56),他要什麼就給他吧。你還有你該做而更重要的。
101. 「不像我一樣厭惡父親與母親的人,不能作我的門徒,而不像我一樣愛父親與母親的人,不能作我的門徒。因為我的母親[…],但是[我]真正的[母親]給我生命。」
參考55。為了得道,必須捨棄過往。但真正的道並不是什麼都要去反對。真理賦予人光明。
102. 耶穌說:「這些可惡的法利賽人!他們就像是睡在飼料槽上的狗,自己不吃也不讓牛吃。」
參考39。
103. 耶穌說:「知道盜賊從哪裡進來的人有福了。在盜賊進來之前,他就可以起身,聚集他的[…],準備好武裝。」
知道自己思想中哪裡有破綻,就能在被公開前補強。參考32。
104. 他們對耶穌說:「今天來祈禱與齋戒禁食吧!」
耶穌說:「我犯了什麼罪惡?還是在哪裡有缺失?要是新郎離開了結婚禮堂,再讓人們去齋戒禁食與祈禱吧。」
為何要執著於形式?況且對你們來說,這些不都是做錯時方需用來自我安慰的嗎?你們是否將他們當作例行公事了?
105. 耶穌說:「認識了父親與母親的人,會被他們叫做婊子的孩子。」
困於表面形式,安於溫柔鄉的人,會卻步不前。
106. 耶穌說:「當你們使二合為一,就會成為人子,當你們說:『山,移走!』它就會移走。」
同48。
107. 耶穌說:「天國就像是一個有百隻羊的牧羊人。當最大的羊走失了,他丟下其他九十九隻羊去找那一隻羊,直到找到為止。在費盡辛苦之後,他對這隻羊說:『我愛你勝過那九十九隻羊。』」
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真理比俗務重要多了。
108. 耶穌說:「從我口裡喝的人,將變成像我一樣;我自己會變成他,而隱藏的東西將會對他展現。」
能與我相同得道的人,將和我同等,而他也將看清一切。
109. 耶穌說:「天國就像是一個人不知道他的田裡有寶藏。他死了之後,把田留給他的兒子。這個兒子也不知道有寶藏,就在繼承土地之後把地賣了。買地的人來耕種,發現了這個寶藏,就開始借錢給他滿意的人收利息。」
真理遍在,端看能否體現。
110. 耶穌說:「發現了這個世界而變得富有的人,要捨棄這個世界。」
俗世於他如同浮雲。
111. 耶穌說:「在你們的當下,這些天與地會捲起。來自於永生者而活著的人,將不會見到死亡。」因為耶穌說:「找到他自己的人,這個世界就對他沒有價值。」
就算天翻地覆,他亦將獲得安適。俗世於他如同浮雲。
112. 耶穌說:「依賴於靈魂的肉體多麼可悲。依賴於肉體的靈魂多麼可悲。」
別為俗務所困,更別邊困邊追尋真理。
113. 他的門徒對他說:「天國哪一天會到來?」
「向外看的話,天國不會來。不是這麼說:『看,那邊!』或『看,那個!』其實,父親的天國遍佈在地上,而人們看不見它。」
真理自在人心,不假外求。
114. 西門彼得對他們說:「讓馬利亞離開我們,因為女人不配這生命。」
耶穌說:「看著,我會帶領她成為男人,因此她也會變成有生命的靈,像你們這些男人一樣。凡是把自己變成男人的女人,就會進天國。」
無論哪種人,只要能自覺而追尋真理,他就能得道。這裡男人指尋道者。
2006/4/8 11:11
大致說來,這部福音書告訴我們要隨時審視內心,懷著赤誠,別為俗務或形式所困,也別期盼假借外力就可得道。而講了半天,正確的態度是去我執。
…不知道以內涵來說覺得某些佛經比本部更有價值的是不是只有我?不過,假如論到考據以及訓詁,我想這本書以當下來說相當重要。
稍微看了一下幾天來對猶大福音的介紹,發現國家地理頻道甚至公布了英文版。因為猶大福音與Gospel of Thomas同出Gnosticism之手,說不定其定位是「以另一個(沒那麼勢利的)角度來詮釋猶大的情況」。也就是說,會不會有可能他們只是描繪出另一種可能性(或者換句話說他們懷疑當時流傳的說法並不一定是真理)?…或許想太多了。
2006/4/13 18:16

Le Comte de Monte-Cristo (Monte-Cristo)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Monte-Cristo觀看原來的格式

Le Comte de Monte-Cristo


Le Comte de Monte-Cristo

Le Comte de Monte-Cristo大仲馬等人原著的小說。很遺憾的,我對通俗(流行的)小說沒興趣(例如Harry Potter),因此之前一直沒接觸。(當然,這樣的說法用於此作並不洽當。只是,比起直木賞,我更喜歡芥川賞。)這次因為入手巌窟王,所以也一起找出來看了一下。
大仲馬原作中有時使用了說書的語氣,或是說當時那種在報紙上連載的風情(事實上本作正是1844年完成後開始連載)。有時候這種刻意的描述會表現得過於做作。幸好不是很濃,否則嚴重一點就會變成史詩一般;在Fate/stay night提過,我對這種手法感冒。
本作被認作Dumas最高傑作之一,當然這裡面少不了摻雜一些對人性的深刻描述,例如Chapitre XXVI中Gaspard Caderousse與妻子對「要不要說出來」的天人交戰。即使知道會有危險,他妻子也只能「倒在圈椅裡,像是已筋疲力盡了似的。」又如Chapitre XXVII「"那麼,"教士(Dantès)帶著一個痛苦的微笑說道,"一共是十八個月了。即使感情最專一的情人,也不過只能如此了。"然後他輕聲地背出了一位英國詩人的詩句:"軟弱啊,你的名字是女人!"」,指出人畢竟不可能完全不改變。(只是我懷疑假如把Dantès說的那句改成「人的忠貞,畢竟只能維持這麼久」,然後形同裁判書的Caderousse那番話別那麼稱讚Mercédès的話…暗い、暗過ぎる!(-_-))跳過中間一些如同莎士比亞劇中會出現的語句外,還有述說世間險惡的「"說真話,"唐太斯說,"你使我太寒心了。難道世界上真的遍地是老虎和鱷魚嗎?"」「"是的,但兩隻腳的老虎和鱷魚比四隻腳的更危險。"」以及最後:幸福與悲哀都是相對(性)的。因為有了痛苦,方知快樂的美好;相對的,久處闊綽生活中,則容易身在福中不知福。當然,最有名的或許是最後那句:直至上帝揭露人的未來圖景的那一天以前,人類的一切智慧就包含在這四個字裡面:'等待'和'希望'。這些都相當有趣,(雖然我不確定最後那句美歸美,有多少真實的成分在。我是指,我不懷疑有,但我覺得並不是全部。)只是再好好的看一下,無論是莎士比亞或是他,大家好像都喜歡挖人性的黑暗面啊。不是說每個句子都是,只是,大部分逃不過描述這些東西的命運。更有甚者,令人印象深刻的總是這些描述人性弱點的智慧箴言。而本作又因主角性質的特殊,諷刺愛以及許多甚至是正面的情感之類的語句特別多。除此之外,還有像是「這就是我們向讀者們介紹過的當時巴黎社交界的情形。」這類型的(當然是說他們多麼的華而不實)。
不說劇情曲折集高潮起伏的安排(雖然這可能是對大多數人來說最重要的部份),本作可說是主角Edmond Dantès因因緣際會,化身為清らか、誇り高き復讐者、進行嚴密計算後的復仇活動之過程。Dantès藉著有錢可使鬼推磨與利用社交工程到處打聽得來的人際資訊、結交對對方是「刎頸之交」,對他卻可能不過是用來復仇的工具、加上本身天賦等,表現出「我就是夠氣派、體面」的態度,循循誘使惡人走上絕路、借刀殺人。(說好聽一點是絕對不沾自己的手,讓惡人持續以惡行自找死路,甚至自相殘殺。)其論理基礎就在「善惡有報」,簡單的說就是報私仇。而事實上那些人會被Dantès抓住把柄,也不外他們除了陷害Dantès之外,還有許多過去的惡行或是當下的貪慾。也就是說,本作提醒了我們,「惡人不會只犯一次罪」。Dantès自詡為如同命運一 樣冷酷無情、執行報應的上帝使者;但到最後他也覺悟到為了他的報復,有些原先與他沒有太大冤仇的也被牽連後,他亦嘗試幫助那些似乎沒有得到足夠回饋的人(雖然那終究還是算做回報過去幫助過他的人)。這也是部古典的小說,讀者們與主角一同思考,立於主角的處境,而將陷其於不義的人視作壞蛋而不能多著墨與深究其內心,而且壞的就是壞到底,好的無論如何都剛正不阿;就算是較沒定力的Caderousse也不能例外。當然,我不是在指責,因為這沒什麼對錯,那時代還不那麼流行對人的心理剖析;而且,對反面人物著墨太多,讀者就不能很心平氣和,甚至興高采烈的迎接他們的破局了。以這點來說,本作多少蒙上了點商業氣息:有多少人不會在發現Dantè矇騙過一個又一個過去陷害過他的人之後,報� �熱烈的痛快感呢?只是,貪圖利益好像本來就是生物性啊。差別只是將什麼樣的東西視作「」罷了。就算是「利益眾生」不也是「利」嗎?
在內涵部份,本作除了說明人網如何的如恢實密之外,還描述了一個「只要等待,別絕望,抱持不懈的堅決毅力並好好把握住機會,總有一天理想能實現」的好故事。Dantès雖然蒙受不實之冤,但他有機運,有能力,靠著本身「代天執行者」的信念,最後他甚至―以他的說法可能是―得到了上天的原諒,而得以在完成復仇這罪惡後,還被承認積有福報的活下去。所以,作者其實是在代替他所以為的天道,承諾了這類復仇的合理性。當然,讀起來愉快的讀者也不例外。只是,這絕對沒必要自責。因為,不這麼想的人是不「健康」的。也就是說,是不正常的。本來,我們就是以眼還眼派的,而那是一開始,也是最簡單的處置法,如同Villefort與Monte-Cristo的第一場辯論。不知何時起,人們懂得以禮義掩飾並遮蔽自己的本性,為了要確定一切、減少糾� �等等的理由,所以才出現了繁瑣的法律條則,雖然那又是另一些爭執的開始。Dantès假如不以這種方式執行復仇,以他那些昔日友人的地位,他的確是不容易完成「天理的伸張」。但妙就妙在他不但以溫文儒雅的紳士手段達成了這項不可能的任務,並且過程高潮起伏,令人拍案叫絕。(…我是不是用太多不必要的成語了?(-_-)請原諒我這點矯情做作。)在這之前、之後都有許多「君子報仇十年不晚」的作品,以及暗中「設計」他人的謀略故事。可以說,尋求公平公正以及「人網」的完滿早已是人類共通的基本信仰了。在這類作品中,有部分就像本作一樣,將復仇的烈焰置於愛情之上;他們的重點不在於這項小說中最最普遍的主題。對命運遭受作弄,人生已經不能重來的Dantès,他早就失去包括親人的一切,所以在他眼中自然是沒有愛情。雖然 我總有點覺得Haydée的部份如同十年計畫,不過老實說原作中他的分量少的可憐。Dantès結清了上一代的恩怨,而留下年輕的一代;他對下一代的安排總令我不禁憶起Les Misérables(de Victor Hugo, 1862)。只是最後竟然又和Haydée在一起…其實我覺得最好的安排是Les Misérables中Cosette那種的:刪去那「上帝有允許我擁有愛情」的兩三段,然後使Haydée能愛上(或許是Dantès安排的)另一個有為青年,最後遺下財產的Dantès不知去向,這樣就太完美了;Les Misérables在這點就作的好多了,人世間畢竟不是什麼東西都有回報的。我不否認Dantès的愛情令我有做作的噁心感。既然提到Les Misérables,以「不復仇」這點來看,Jean Valjean比Dantès似乎更具人道精神。But, however, Jean Valjean本性善良但「原來就是有罪的」,因此也可以說是兩作的主題不一樣吧:Les Misérables重點在� �述現實人性與良心、人道救贖,本作則在復仇與感恩、善惡報應等。
這部小說中到處都在算錢,所以對當時的幣制與其所代表的物價可能需要先研究一下比較容易理解。說來,那時代許多小說好像都是那樣。記得之前還因為如此,為了看小說而整理出換算表。
2005/8/12 19:20

巌窟王

動畫版的改編省略掉前言,從AD5043, Chapitre XXXI(AD1838)開始進行;除此之外還縮減了許多情節。這部份起,原作大致和Война и мир一樣,從多人角度切入,但動畫版卻主要將主角設定在Albert de Morcerf。除此之外,動畫改編與原作最大的不同,大概是在結尾部分,原作讓Dantès活了下來,而動畫卻在#23以不是很體面的方法終結掉他。或者,在我的看法,以另一個角度來說原來卻可以是相當心地よい的。
結束掉エドモン・ダンテス的存在這點我頗為在意。這次改編重新詮釋了角色的地位與意義,包括許多重要的,甚至是主角。而這對內涵,亦即作品的意義部份也有影響;很大的影響。除了將善惡刻畫得更為分明,也特意強調了「救いなんてない」,或是「救いなんて要らない」。第一幕公開処刑中伯爵的「ただのゲーム」…對於這段,普通人的處置法應該會是「就算我們本身也為人所玩弄,甚至我們在不知不覺間就在玩弄他人,也不可恣意將之當作餘興。」重要的是,我相信原作的精神也是如此:原作在觀看處刑的一幕,Dantès縱使詛咒人性的那分悲哀� ��卻並沒有要藐視生命的意思。動畫這麼搞,反而混淆了原作的精神,變得有點在諷刺人性與人生了。除此之外,還有太多的作為,使觀者有モンテ・クリスト伯爵根本就是無法自己、一心復仇的魔鬼這樣的感覺,搞到最後連屬下也看不過去,而想請アルベール解救主人。原作可不是這樣的啊!在這方面原作處理的方式好太多了。例如Chapitre LXIII,中Dantès邀那幾家到maison d'Auteuil去晚宴,他除了使人有無以言喻(也說不出口)的不安外,一點也沒帶給這些人不愉快;但動畫改編後表面上就沒那麼平順了。相反的,動畫中他的處置使人有他不夠滑順的感覺。也就是說,有點失去了那種「紳士」的風度,而不時起齟齬。除了ダンテス與主角アルベール之外,像是當作主角另一半的ユージェニー在動畫中被過度美化以符合改編的劇情,被迫死亡的� �ランツ(原作中可沒提到他死),被美化的ドプレー、占有相當大戲份的ペッポ(名子是似乎是原創,原作中僅在狂歡節那段表示「農婦」,只是和原作兩相對照起來似乎反而是負面因子。)、比起原作更格好いい的ベルッチオ、剛開始登場時稍微被抹黑的ボーシャン等;假如改編的好倒也沒什麼,只是在原作之後再來觀賞,很容易察覺其中那些許的違和感。或許,原著的分量畢竟太多了,其精神沒辦法就在這麼幾集中完全表現。
只是,我總覺得真正的原因不是「沒辦法」,而是在staff為了迎合大部分都是青少年的觀眾群,所以才硬把主角改到同樣處在青年時期的Albert,並且為了顧客取向,在這部劇中增加溫柔鄉甜蜜的分量,而加重了Albert與Eugénie兩人間愛情的比重,使主役の愛は実る。原作中,Eugénie最後根本就逃到義大利的修道院去了,固然不知道他與家庭教師是否有同性戀,但他更為重視自己在藝術方面的發展是真的。所以,動畫中拿Albert來綁他,我覺得根本就是降低了這個劇本的層次。除此之外還有太多的要素;老實說,我覺得這是個不算好的改編。
…好吧,我想說,因為原作是以成熟的Dantès為主角,だから青二才の主役に共感出来ないな。どうしてもね、お前より、あの方は涙さえも出てこれないんだぜ。(或許正因這種感覺,我才有讓自己陷入不幸的癖好吧:我喜歡比別人不幸(-_-)。)但除了先入為主將Dantès認作投射對象,アルベール實在也太過衝動了。
也因此,ダンテス的死可能是被設計的:動畫版的主角不是ダンテス,他在裡面甚至變得有點像「指導者」一般的地位。是故讓他死去,可以達到Harry Potter and the Half-Blood Prince之中那種效果。そして、その肝心な死因は、正如#23極力表現的,ダンテス為アルベール的「大愛」所感化,(其實我看到這裡已經快吐血了。倒不是因為某些人所說的ボーイズラブ而起雞皮疙瘩,而是因為將原作都沒表現的東西硬是扯進來,結果就是四不像。)致使他從象徵「復仇」的巌窟王手中解放。用不著說,我自有自己身勝手的解釋,不這麼做的話實在難消那鬱悶之氣。這部份解釋將在後面提到。雖然動畫中的ダンテス變得有點像小丑一樣(會這麼想是因為我實在不能服氣),但從原作的內涵面來說,Dantès因為並沒那麼的過分,(沒有親� �殺害仇人,對某些在懺悔之後留其生路。)並且後悔因自己而遭受波及的Mme Héloïse de Villefort與Edouard,還盡力報答Morrel一家,所以他最後得到救贖,活下去接受Haydée的愛。動畫中這層意涵已經被破壞掉了。替代以アルベール向巌窟王強調「恨不能解決事情」。只是,原作中的Dantès,正如上面所提,某些部份(縱使不多)有點脫離「愛恨」,而進入「人網」的範疇了。就算硬說起來,我也不覺得動畫要表現「巌窟王因為過分的復仇而失去救贖的機會」或是他最後得到救贖。事實上,本作的角色們幾乎都沒有得到「救贖」這安慰獎;像是エデ,那個真的算嗎?對ダンテス來說,更是「あの日から止まった時間は、もう二度と動き出さない。」有的,大多也是因為受到staff的青睞,並且還都不是重點。ま、從一開始骷髏� �月亮就應該要有心理準備了:這是個多麼殘酷的世間啊。話說回來,原作中對配角(人生導師)l'abbé Faria的處置也差不多,都沒能得到應有的境遇。只是,比起Dantès,Faria沒有血海深仇罷了。這麼說來,因為原著這個不良示範,倒不能怪動畫了?
以我的角度―我不否認這樣是過於美化了。要不這麼說吧,「完美的動畫版」の場合…―アニメの中の巌窟王は一寸「宇宙の真理」のような存在になるよね。最後までは。活過千年的巌窟王其實已經是「天道」的一部分了,是故不滅矣。就算在那崩壞的地下,ダンテス似乎已死去,他都已經「昇華」。それは、独りきりでも、友はなくても。その真理は語らない、表すこともない。以這個角度來說,這個故事不過是一代換一代而已,而エデ的王國如何如何也不是重點。範圍放小點,頂多就是以好的一代換了差勁的上一代,而誰又能說下下代如何呢?歷史總是不斷重演的。如今,巌窟王可能已經以旁觀者的角度,審視著新接棒的人們,甚至已經將眼光放在還沒到來的未來了。
動畫勝過原著的部分倒也不是沒有。我最欣賞的是那句「……必然ですよ。この世に偶然などありません。全ては…『因果』なのです。」也就是說,一切都在巌窟王的算計之中。原作雖然有相似的意思,但沒出現這句。而原作到後來越來越明顯的描述Dantès一些(諷刺性)舉止的意涵,在我也有些反感。動畫在這部份並沒比較好,我一直希望能達到完全看不出モンテ・クリスト伯爵有什麼心理波動的程度。另外,DNA那段在當下可謂幹得不錯。可惜原作那時候Villefort的罪還只能用他本身的不阿來定讞,這樣的證據過於薄弱了。在今天,就能像動畫一般,利用DNA。雖然,假以時日,DNA可能就因可能造假或是沒DNA可驗等而無效化。
OP「We Were Lovers」總令我想起Chopin的Études Op.10-3,離別曲。曲調還算不錯,不知是否有特殊涵義?相對其他動畫,本作對衣服花紋與色彩的處理相當特殊,聽說有點像是拼貼上的。ま、不是不能接受就是。只是,「待て、しかして希望せよ」的出現時機使我覺得很做作。原作中,這句話是最後,Dantès嚐盡苦痛所得到的人生哲語,但在動畫中卻在二十五年前ダンテス寫給メルセデス的信中。…這根本就是破壞意境,連這句話到底有什麼價值都搞不清了。而這樣的作品,竟還贏得「東京国際アニメフェア2005 東京アニメアワード テレビ部門優秀作品賞」。(-_-)所以,這次的改編真的相當糟。無論如何一定要觀賞的話,別忘記原作也得一併看一下。
2005/8/13 17:04

拯救神的人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The Saviors of God觀看原來的格式

拯救神的人


拯救神的人(The Saviors of God: Spiritual Exercises)

卡山札基,(希臘人,附上英文名也沒用─不符合我「原汁」的原則。)之前只知道「基督最後誘惑」,也是學院時讀的。當時沒太去注意,只是覺得那是個批判過於將之神格化,而重新詮釋的東西,也相當符合我的思想。「拯救神的人」應該是我看過第二本,並且是個不包含劇情的作品。
對這樣的作品,似乎沒有過和作者相同(相似)的想法,就不容易知道他在說什麼。作者如同看到隻大象,他說我摸到一根粗圓軟管,然後說碰觸到一片薄薄的軟圓盤。看過並知道象的人就瞭解他說的是什麼地方,什麼東西。但是不知道的人則丈二金剛摸不著頭。偏偏喜歡用這種隱喻的人相當多啊,然後後人又吹捧得像什麼一樣,易經也能出相對論來了。只是,因為那模糊性,說啥是啥都有那麼點味道,如此一來縱使以為自己已經瞭解,完全瞭解作者所指,事實上他在掰什麼卻不一定是那回事。大家只是以自己的方式去理解而已。中國古籍許多「微言大義」的也有這毛病。所以,縱使因此暴露出許多思慮不週處,我行文通常不喜歡說得模稜兩可,或讓人讀完整篇文卻摸不著頭緒。
啊、這種評斷法太過嚴苛了。不過,這的確是需要去體會的書,只有自己也曾有過那種感觸的,才能認知那是怎麼一回事。OK,就我讀過的作品來說,文藝復興以來,「叛逆」一直是推動世界思想前進的力量之一。從黑格爾辯證法:自一端「叛逆」到另一端,再「叛逆」回來,反覆「叛逆」之下即得真理;從現代「叛逆」到後現代。雖然有時叛逆過頭,為反對而反對,但有許多的叛逆事蹟的確造成了進步。那是因為,有良好理由及結構的叛逆,有時能帶來觀念的改變以及建設性的成果。神自從「The One」叛逆到「上帝已死」後,在近代來說,因為「有」也說過,「無」也一堆人革命過了,所以就沒那麼多人再那麼偏執。(人家都那麼強烈主張過了,我不叛逆就如同行人後路。)但真理不滅,就算不強調神到底存不存在,那是什麼,人們過去已� �太多的討論,而那些經驗堆砌成文化。是故現在的體認大多如此:我們所以為「有意識」「辨善惡」的神是不存在的,但是人們通常還會找其他東西來替代原先被稱做的「神」。結果就是,現代的濫神化。
以我極度青澀的智慧,此書中卻有七成左右我自以為有相同體認。不過我現階段的「神」是天道,而他的「神」,看起來則是現實,每份精神、每單位物質都在奮鬥的現實景象,所見盡是生命性、動物性、求生(いきろ)。看到同樣的事實,我較為悲觀,寧願用「掙扎」來取代「奮鬥」,而他的態度就比我更具攻擊性(換句話說,樂觀)得多。因此,他以為即使在「空」之下人們仍須循著本分,追尋生物及無生物皆承受的原則,盡可能達到與宇宙合而為一;或許因為佛教的薰陶,前幾章還有點唯心論,把世界當game在玩。(But考慮到最後一句話,他似乎還是承認了空,「已經知道一切盡是無駄卻仍奮鬥的人才偉大」─而那實在不怎麼莊嚴,只是人不能毫無希望的活著,起碼還得給人個成佛的未來;所以身為人不能承認那個事� ��。)他需要奮鬥,而我的觀念則是就算不奮鬥,死了就算不想要,照樣與宇宙合而為一。塵歸塵,土歸土。當然,人死了,話歸我說;誰知道他當時的真實意念?就算他本來真的就是指這些東西,我有機會能請示當事者時,必定還有出入。However,我並不能太在意這些有的沒的爭端,只是碰到「我以為他這麼想」時,多少想拿自己的想法與之比照。1927此書出版至今應該有相當大的轉變才是,而我的思想也只能到此地步,光以此點來說我就已經失敗了。
說來那也不一定是空,事實上人一直都搞不清楚那不確定的「神聖」是啥東西,卡山札基此書中甚至斷言窮極人的智慧也無法知曉。人總以為自己有無限可能,直到他發覺自己一事無成。當人們能從無機憑空造出自己時,他們才會承認靈魂的不存在;當人們越是發現世界並不如他們想像的那麼般美好,他們才能體會連神都拋棄了他們(沒有他們所想像的神)。
2001/9/22 11:22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