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2月24日

未來種子 (Fremtiden)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Fremtiden觀看原來的格式

未來種子


未來種子Fremtiden

這本書可以說是未來學的範疇吧,描述了不少對未來的展望。第三至七章提了樂觀以及悲觀預測與解析,但因為我過去涉獵這方面頗多,所以有很多都是看看帶過。對於他的樂觀估計,以高中時代的我或許會頗為贊同,以現在的我看來有些部分卻過於天方夜譚。或許是因為近來大滅絕論聽太多了吧。這一部分也對現在所謂「富國」的生活方式提出了異議。雖然他說了不少正負面的評價,但以我看過的感覺,總有種沒希望的感覺。現在的生活方式終究會崩解,最起碼人口也會降低。不過,還是有可能努力到最後依舊timeout,間に合わない。
接下來10至12章提到了個有趣但老舊的主題:機器的影響以及機器心靈。這方面我已經在之前太多的文章中提過,甚至對第十章的結論我也已經有論述過(雖然我的態度與作者不甚相同),這邊不再想贅述。不過在裡面有許多部分實在使我頗想突っ込み。像是第十一章,延續第一段的討論,我們的奢侈生活很可能不能持續,生活品質可能不得不降低,也就不必有那種怕人們過懶的煩惱了。12章比起灑一堆毫微機(現在可能稱作奈米機械),照照能源就能建好房子,我想一定有更好的巨觀手段來完成這項工作。另外,我想作者對毫微機所設定的行為未免也過於複雜了。依文內對毫微機的描述,最接近的效果應該是催化劑才對。但若毫微機真的有這麼高級的行為,我想不太可能是幾十或幾百個原子可以達到的。最起碼也得要mm尺度吧。至於「全能� ��」,我更是相當懷疑。真要有這種程度的機械,我相信其成本一定比用特殊手段製造出的東西更高。舉例來說,要一顆煎好的蛋,到底是拿生蛋下鍋,或是用這種全能機比較划算呢?所以我想這種機械終究不會普及吧。而以書中的情節,這種機器竟可拿來當作普遍的解決法,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第十三章在我看來同樣也是過於樂觀了,我現在整個心都在對未來的悲觀預測中不可自拔。不過,到這邊我想我可能得先對人類的景況作個比較客觀的評估才能下結論,否則這篇心得最後的結論會淪為唱衰。問題在我現在手上擁有的資訊還不夠。所以我能推測的是,或許,我們未來還是會活在犧牲貧窮國家以飽足富國的局面,因此某些人還是會有相當優渥的生活。但以較實際的角度,對於像中國的興起對這局面會有什麼影響,確是我尚無法預估的。更甭提大滅絕這樣無法確定時程的大災難之可能性。
越看到後來,越可發現好像有許多題材在ACG中都用過。或許這就是那時期世界對未來印象的基調吧。除了前面許多機器人論題,13章p219還有鬼哭街提過的生化人。有趣的是,在鬼哭街中正巧討論到除了腦幹之外全部以機械取代的狀況,而本書也是。另外像是14章末p234提到「基因菁英」與「自然人」可能產生的衝突,其實就是Gundam SEED最基本的主題「コーディネイターとナチュラル」嘛!本書作者Eirik Newth35歲即著此書,雖然可謂年輕才俊,但其態度卻也有些自利不成熟,像是「我們身� ��自然人,總希望自然人能…」之類的(雖然人種很可能有無法預估的變遷)。但這確實是極為普通的態度。
說到本書的翻譯,我是有點意見。譯者對科學的常識似乎不怎麼夠,導致有些專有名詞(現在可能已經廣為人知了)譯得怪怪的。雖然無傷大體,讀來總是有些怪怪的。
雖然近來我對靈魂等的存在,態度已轉成語帶保留,但看完此書卻又冒出了些疑惑。若未來果真能使人在冷凍後又復甦,那人的靈魂到底在哪?在這段期間中該不會就無法解脫的禁錮在這軀體中?另外,在以億,甚至是1040年(質子崩解消滅)為單位的時間間隔來審視的歷史洪流中,在人,甚至是生物尚未出現的過往,以至除了輻射之外空無一物的宇宙中,又如何呢?
在五年前看到這本書時,我可能會如獲至寶。雖然在時過境遷的現在,有些知識已經過時,但這確實是本統合了許多現代科學對未來預測的好書。只是,若平時就常常接觸這方面資訊的,倒不一定需要看就是。畢竟其中對新時代可能對我們道德價值產生衝擊的討論還不夠深刻,並有許多部分感覺還是不太可能實現(應該會用更簡單的方法)。
2007/2/5-7 17:27

2007年2月23日

月光のカルネヴァーレ (GekkounoCarnevale)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GekkounoCarnevale觀看原來的格式

月光のカルネヴァーレ


月光のカルネヴァーレ(Carnevale/謝肉祭) 這次Nitro+的作品總令我回想起Phantom of Inferno以及吸血殲鬼ヴェドゴニア那時候,戰鬥場面的鋪陳與日常劇情描繪相當類似,像是ロメオ與アンナ在房內的對話,這生活方式就令我不自覺想起ツヴァイ與アイン在房內準備暗殺工作時交談的場景。我覺得較理想的路線安排是以劇情為主軸,而不是以角色為來分配的鋪陳路線法;像Nitro+Phantom與吸血殲鬼這幾個作品結局安排就比較好,不會HappyED與BadED涇渭分明;這是大多數其他Hgame的缺點。本作亦達到了這點,縮然結局部分有些許的差強人意感,沒一個能讓我有例如吸血殲鬼中リァノーンED那種意境深遠的感受。總體來說劇情厚實,讀起來相當過癮;是部精采的動作片。事實上有些地方(尤其是戰鬥場面)作成動畫比較精采,這和過去Nitro+許多類似題材的作品相仿。� ��較令我讚嘆的是新銳(?)下倉バイオ能將看起來並不怎麼複雜的劇情寫到這麼精采的程度,讓人有時也能跟著燃え起來。吸血殲鬼用的是ACG界已經氾濫成災的吸血鬼,而這次換狼人,雖然都是傳說,不過確實是比較少見的。大概是因為狼人不怎麼美形,所以利用的人也就不多吧?在本作還滿相配的。
這遊戲的攻略順序似乎會影響到回味時的心情,所以我乖乖的按照前人的建議,以ノエル→レベッカ→ルナリア→アンナ(これは夢だ→これは夢ではない)來結束。事實證明,在某些路線大家都能得救,但像レベッカ的隠し子ED就很難說是TrueED,因為更恰當的說法應該是BadED吧?無論如何,既然會影響到心情,還是別硬撐的好。
一開始那個裝cool的伯爵原來不過是個小角色。呆気なく死んじゃった。丸で死ぬためのキャラだ。比較引起我注意的是男主角這聲音有點不夠力。查了一下發現原來涼宮ハルヒの憂鬱中キョン有可能就是配的,難怪總有種哪邊聽過的感覺。●REC中也有提到,這些声優為了賺錢,不惜隱姓埋名接18禁遊戲的案子,這裡的香山或許就是其中之一吧。他們也滿辛苦的。雖然在表現ロメオ「野性」的部分有點不夠力,不過在平常的對話都不錯。應該說,本作配音群的實力堅強,表現出來已經超過普通遊戲會有的程度了。其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大概是カルメロダヴィデ吧,這兩人台詞與個性交融得太好 了,配起來有種毛骨悚然感;不愧都是實力派声優。若本的特性是他會適時的拉長聲音(應該非劇本要求,而是他個人特色。),並表現出一種威嚴(有時甚至是威嚇)的感覺。由於這原因,一傳出他要配恋姫†無双中的貂蝉,大家自然會對這種不搭調的組合感到興趣,所以才未演先轟動的吧。稍微聽了一下貂蝉的sample,沒想到他還是故意拖長了調子。不過確實是女性化了(笑)。順帶一提,BaseSon官網好像因為中國那邊抗議事件,和Illusion一樣禁掉了台灣的IP。
說到OP則又是個異色的驚人之舉。Nitro+從一開始作Phantom時OP就很精緻,3D部分也很有水準。而這次更幾乎全部以3D展現,除了アンナ出現兩次、全體一次外沒有其他角色CG出現,也沒有任何字幕,只有切頭的人偶拿円筒跳パラパラ。不過這OP的確是把本作的精神表現出來了,因為這些人偶就是以円筒來運作的。円筒以及錬金術的部分就不再作突っ込み,畢竟辯下去就不好玩了。上野洋子的OP曲「嘆きの人形」也很有韻味,OST御伽の月の綺想曲下個月才會出來,到時再看看吧。整體BGM來說,雖然與遊戲配合起來相當合適,但單獨聽倒不是很吸引人。
本作說是「ゴシックノワールADV」,氣氛的確不錯。題材也很有看頭,不過就是陳舊了點。例如五位銀貨在集合円筒後可以變成人類,これって…ローゼンメイデン?而主角們想過普通生活,卻為襲來的暗黑勢力所迫,不得不與鳥兜以及オルマ・ロッサ過去的夥伴等戰。這已經在過去太多的ACG中被利用過了。ロメオ的作為有點「互不侵犯」的味道:我不管你,你也別管我。但劇中不斷提到,狼不可能離群索居,而人其實也一樣。這不只因為物質生活的需求,在心理上也是。人果真要孤獨生活,那已經不健康了。再說下去,其實角色的個性也有很多不怎麼新鮮,像イリス這種天真加上殘酷的孩子個性, 過去就很多。
本作雖然混合了很多題材,但並沒一個統整性的中心主題,而且有一些在之前的文章就提過,所以個別路線的討論在此也省略,這邊僅就其中少數提出來作簡單的闡述。首先是アンナ的夢想,變成人類。本作很多角色都有自己的心結。ロメオ一直悔恨他以自己的手殺了過去生身の人間的愛人イルマ,離開了オルマ・ロッサ,拒絕當頭領,並因此不能接受アンナ變身成人,並害怕再度發生相同的事。可惜的是我感覺不到他這種糾葛的情緒。或許是因為他思念イルマ的段落過少,因此不能同調。而劇中也沒能表現他的恐懼。我想若能三不五時帶入他念起イルマ的思緒,並更加強調他厭惡並逃避與人的交流,這樣或許可以讓我有更深切的體會。アンナ可能是因為骨董人形主人的生理(?)需求,所以一開始就認定ロメオ是ご主人さま;他與其他女主角的路線讓我有作者要人堅持下去,別放棄夢想的感覺。關於人定勝天這議題過去已多次提及,請參考之。的確人有很強的意志力,可以辦到自己或許也意想不到的程度。只是這樣未免也太累了。
從過去以來人類就有許多禁忌。當有人嘗試突破這些禁忌時就會招來非議,像是被批評「別妄想當神」等。以自己的手造出另一個具自我意識、完整的人,這便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們可看到鋼の錬金術師故事自我設限「若這麼做將招致報應,並且不會達到所想要的結果。」這觀念在之前ACG界就已經很流行了,很多人會說這畢竟是神才能做到的事。而更早可能是科學上複製人議題的爭論:因為我們可以複製其他動物,所以以我們的手造複製另一個人也不是不可能。但光複製就已觸及某些人的逆鱗,覺得這是大逆不道的事。但這又如此吸引我們,因此便身人類的故事也不少。當然完全無償的變身已被排除。通常故事為需要經過一定的歷練,取得資格(也就是具有人的心靈)之後才能轉變。本作亦復如此,可說是滿傳統的設定。只是這些畢� �是人自以為是的想像,自然界可不會真的就如此。
本作和邏輯學衝突的地方主要有一,在レベッカED提到ピウス讓ロメオ見識到了「神舉不起的石頭」,這令我想到羅素悖論,這議題現在是用公理化數學來解決。可惜我研究不深,所以只能參照小談羅素悖論邏輯基礎新探之消解悖論所述,說是「所有集合的集合」不存在。另一種說法是當我們判斷一個命題時,命題本身不能有logic上的錯誤或矛盾;例如必須考慮被判斷的對象是否存在等。套用在本作的情況,假如神的定義是「萬能」,那「自己舉不起的石頭」在邏輯上就有矛盾(不應該存在,而不只是不存在),也因此「造出一個自己舉不起的石頭 」命題本身是矛盾而無法成立的。雖然本作採用了另一種解決法(可能是造出另一個邏輯學體系),不過我想這可能不是好的方法。另這邊也沒解釋為何アンナルート聚集五個円筒可以變身成人,レベッカED中ピウス吃了卻能變成神一般的存在。

雖然音樂只提配合度,CG倒不錯,Nitro+這些年來給我的感覺是漸次進步。大崎シンヤ雖說是UNKNOWN公司的,卻也畫了不少Nitro+的作品。系統照舊是Nitro+獨創,skip雖然已不慢,總令我覺得再加快點會更好。另外load也是個問題,滿重的。

本作一直到最後都沒解釋12起殺人事件中第一個被殺的是誰(後面的都是カルメロ),不知是不是伏筆忘了拿出來用。關於兩百年前那兩位創制骨董人形的錬金術師カリオストロサンジェルマン伯爵,歷史上真有其人,不過在這當然是被作為ネタ使用。對於ローゼンメイデン中當作人形師的,サンジェルマン伯爵,似乎沒確實記載他造過自動機械人形之類的東西,不知道是不是被穿鑿附會的。
整體說來劇情還不錯,ペルラ不能攻略是可惜了點…?

相姦遊戯 (SOUKAN)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SOUKAN觀看原來的格式

相姦遊戯


又是個閒來無事解決的東西。(つうか、暇なのか、私は。本当は時間ないのに。)其實本遊戲非常的短,それに紛れもなくR指定だ。最近R指定似乎出不少。直接原因得歸功於LiLiTH、Gage、Berkana這些公司(不止,好多家。),間接的要素則是近來的玩家水平…なのか?反正我也只是拿來消遣一下,所以本來不怎麼在意。不過本作卻有些怪怪的因素隱含其中。
第一當然是「私たち、何も悪くない」って、這些推諉責任,把一切過錯歸罪到遊戲本身的傢伙。當然,這情況下也沒什麼好歸罪的,只是聽他們在那邊辯解總是覺得有點矛盾,甚至可笑。其實一切的根源都在他們把犯禁忌當做一種罪,無力改變的情況下,總是得要找出個替死鬼,只好推到覺得是直接原因的怪しい双六上。在我看來是鑽牛角尖,自己跟自己過意不去。這不禁令我想起最近才看完的人類手冊,假如能不將這種事情視作罪,那也就不會有罪惡感,以及之後的陶醉其中不可自拔了。
接著,則是角色們從「非力だから言い訳」漸漸轉成「開き直った」的過程。反正連最不被允許的都做了,該犯的也都犯得差不多了;被強暴時插入一次跟被插入兩次可以說沒啥差別,頂多就是五十歩笑百歩罷了;因此也就已經沒有必要矜持了。本作在這方面的描述特別細膩(心篭って…までとは言えないんだが),也讓我回味了一下「習得的無力感」。人實在很脆弱啊。不過,這也是人適應環境的方法。總不能到最後的最後,依舊不能面對現實吧。(從症狀來判斷,我也有點…或許不只是一點,這種傾向。)
本作的重點則在重複的行為在最後改變了人。人的意志總是沒那麼堅強,這在夫の前で犯されて…姉恋模様就提過了;要人屈服有時並沒我們想像的那麼困難,要人墮落就更不用說了。一旦習以為常,羞恥心、道德啥的根本就拋到九霄雲外了。因為,人是很容易像車輪前進一般因循苟且、日復一日的動物。之前怎麼樣,只要不是太痛苦,痛苦到怎的都令人無法適應,不斷的思慮這個環境的運作,那麼現在照著作就是了(令我想到昨天的日記)。これもどうしようもない人性だ。

一直沒注意到,Hgame在幹那檔事時出入的效果音聽起來似乎常常像是ポンプ啊?怪怪的。本作的声優算是相當努力了,雖然我總會聯想到他們在錄音室裡面到底是怎麼表現的。BGM沒啥特別處,中下吧。CG的話還能接受,但並不能說是很高的水準。系統感覺負載滿重的,雖然打開工作管理員感覺還好。劇本…感覺上不是很差,也不算非常用心,不過在實用性上倒是夠的。

所以,看這作品最令我在意的還是那些推託之詞。這些傢伙還真是自找罪受。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本作的重點可能在能不能用吧。

中國上古史綱 (Ancient_History_of_China)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Ancient_History_of_China觀看原來的格式

中國上古史綱


中國上古史綱

這本書我基本上是用看歷史故事,而非研究的精神來看他的。我只是想一探那個時代發生了大概哪些事,而這恰好是本頗稱此意的書。本書成書甚早,有些資料於今雖須作修改(畢竟是1940年代的書了),但讀起來頗有條理。描述不說精采,但來龍去脈大致了解了。說來這並不算是以大歷史的角度來論述的書,真的要寫應該環顧兩三千年的歷史來說。不過以整個朝代為單位也是相當不錯的了。看這種書常常會佩服他們讀了許多的資料,而古代文人們大概也是這樣的吧。正因如此,才能旁徵博引,書都不用翻就能引經據典,活像會走路的圖書館。
因為心態問題,加上斷斷續續的看,所以說感觸不是沒有,但總縹緲捉不住。以結論來說,我更為了解了人之會鑽制度漏洞,如何的不見棺材不掉淚(非親身經歷無以習得教訓),以及不論哪個朝代都一樣,沒有加以限制人就很容易出軌;只要一沒人監督查看(若制度上有的話),有能者就開始作威作福,搞出奴隸、不同社會階層等。人總是希望活得更好,也總是會為了鄰近的未來做些儲藏,因此而貪小利。人為財死,這才是正常的,當然闊達一點的還可以說短視近利、如同無頭蒼蠅亂飛就是人可愛的地方。此外還可以看出人命有多麼不值錢,人士多麼的因循苟且、容易屈就。當然這也是無可避免的,假如低聲下氣就能保住自己的命,又有多少人能當那出頭釘,還特別是和人起衝突,一定會被腰斬凌遲的那種。但反面說來,人權也從幾乎沒有、武力至上與弱肉強食一直到有制度的產生,人民也能保有某種程度的自由人權。
另一啟發,則是中國文化發展的趨勢。中國文明的發端,是從群落而漸漸統合,由中間漸漸朝向四周擴大。未來的世界是否也會如此演變呢?我想應該是沒錯的。若人們仍能如此維護自由意識,並融合各種文化種族,那世界應該可以合為一體。只是這可能發生在超過我們預期長久的未來,而我也還不確定到時候會採用何種政治體制。說「中國」而不是「世界」,主要是因為這很容易以偏蓋全,陷進Marx於歷史唯物主義那時就落入的窠臼:不是一個文明展現出這種特性,就表示所有文明皆如此,甚至說這是通論。
較引起我興趣的是說朱子百家的第六章,尤其是墨子那段;這使我想到是不是該認真研究一下百家之言了,裡面當有不少能為我借鏡的。如之前所述,各家總有其合理之處,但又不能完全。或許是因為我們所作的,一直以來都是解釋現實,但這種理論不是用來實踐的:一拿來用就會發覺現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所以資本主義、共產主義都多少解釋了世界(的某部分)為何會這樣子,但要拿來實踐,就發覺不全是這樣子,因此得加以修正。但又不可能達到每個人都能滿足,因此總是有人會起怨言。真的要沒人講話,最快的方法或許還是改變人本身的思想(而非從制度面下手)吧,可惜這非長久之計,也不會達到我們所要的結果。
從本書的解釋,我還真的是第一次(或者說太久沒接觸,已經忘了。)了解到「兼愛」「非攻」的真意(為何他們要提出這樣的觀點):他們認為一切制度應是要達到天下之大利,而這必須消除人與人間的衝突,因為這會消耗天下之利。若人能不分你我兼相愛(重點應該是在去掉in-group,終極的像是愛別人和愛自己一樣,所以不特別為著自己。也因此要事必躬親,縮衣節食。),衝突就能避免了。的確,春秋戰國,甚至和唐盛世都一樣,從來都是內亂自擾人。若能調養生息,減少內鬥(外戚宦官或大官大賈等)或出征,國力就會富強。難怪他們會想一統,去私利。
墨家的問題和共產一樣,在人就是會有私心。說更徹底點,如同Bernard de Mandeville於The Fable of the Bees中所言,沒私利則人不。絕大部分的人都像狗一樣需要絕對別為己」這種事。這與我們的生物性是相牴觸的。認清這種事實,所以才能有Adam Smith「每個人都追求自身最大的利益」這種學說啊。雖然,這總為人詬病「追求自己利益而不顧及他人的結果,造成路有凍死骨,造成地球暖化與資源枯竭。」但事實上是因為在人類這得提高到另一個層 次:自然界中,各種生物因為勢力均衡,所以他們自有自的平衡條件。狼若是今年殺過火,把羊等時料全殺光了,接著就換他們自己族群數量大減。羊把草全吃光的情況也一樣。但人卻因為這顆罪惡的頭腦與雜食的天性,加上累積的文化,而跳脫這一層,進而行生物大屠殺而不自覺。但革命起義與環保不正是對人的制衡嗎?若人再這麼縱容自己放肆下去,人類的繁盛中有一天也會走到狹路。所以人對環保的自覺,或是制度的建立,其實正可謂是人類層次的勢力均衡啊。退一步說,若人間今天仍不知要環保,有朝一日因環境變化被滅種,不也是一種均衡嗎?當然,若人有能力利用全宇宙的資源,那又是另一個層次(甚至可能跳脫勢力均衡)的問題了。
2007/2/11-13 10:53

月光のカルネヴァーレ (GekkounoCarnevale)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GekkounoCarnevale觀看原來的格式

月光のカルネヴァーレ


月光のカルネヴァーレ(Carnevale/謝肉祭)
這次Nitro+的作品總令我回想起Phantom of Inferno以及吸血殲鬼ヴェドゴニア那時候,戰鬥場面的鋪陳與日常劇情描繪相當類似。像是ロメオ與アンナ在房內的對話,這生活方式就令我不自覺想起ツヴァイ與アイン在房內準備暗殺工作時交談的場景。我覺得較理想的路線安排是以劇情為主軸,而不是以角色為來分配的鋪陳路線法;像Nitro+的Phantom與吸血殲鬼這幾個作品結局安排就比較好,不會HappyED與BadED涇渭分明;這是大多數其他Hgame的缺點。最理想的結局可能是拋下角色不管吧,不過以當下的遊戲製作來說,還沒有人作這種嘗試的樣子。本作亦達到了這點,雖然結局部分有些許的差強人意感,沒一個能讓我有例如吸血殲鬼中リァノーンED那種意境深遠的感受。總體來說劇情厚實,讀起來相當過癮;是部精采的動作片� ��事實上有些地方(尤其是戰鬥場面)作成動畫比較精采,這和過去Nitro+許多類似題材的作品相仿。只是那幾幅圖變來變去,就算不覺呆版也膩了。比較令我讚嘆的是新銳(?)下倉バイオ能將看起來並不怎麼複雜的劇情寫到這麼精采的程度,讓人有時也能跟著燃え起來。吸血殲鬼用的是ACG界已經氾濫成災的吸血鬼,而這次換狼人,雖然都是傳說,不過確實是比較少見的。大概是因為狼人不怎麼美形,所以利用的人也就不多吧?在以燃え為重點的本作還滿相配的。
這遊戲的攻略順序似乎會影響到回味時的心情,所以我乖乖的按照前人的建議,以ノエル→レベッカ→ルナリア→アンナ(これは夢だ→これは夢ではない)來結束。事實證明,在某些路線大家都能得救,但像レベッカ的隠し子ED就很難說是TrueED,因為更恰當的說法應該是BadED吧?無論如何,既然會影響到心情,還是別硬撐的好。有的ED雖不完滿,卻悠遠。有的闡述了真實,但假如都不是,那還是別放在最後一個好。
一開始那個裝cool的伯爵原來不過是個小角色。呆気なく死んじゃった。丸で死ぬためのキャラだ。比較引起我注意的是男主角這聲音有點不夠力。查了一下發現原來涼宮ハルヒの憂鬱中キョン有可能就是配的,難怪總有種哪邊聽過的感覺。●REC這部作品中也有描述到,這些声優為了賺錢,不惜隱姓埋名接18禁遊戲的案子,這裡的香山或許就是其中之一吧。他們也滿辛苦的。雖然在表現ロメオ「野性」的部分有點不夠力,不過在平常的對話都不錯。應該說,本作配音群的實力堅強,表現出來已經超過普通遊戲會有的程度了。其中最令人耳目一新的大概是カルメロダヴィデ吧,這兩人台詞與個性 交融得太好了,配起來有種毛骨悚然感;不愧都是實力派声優。若本的特性是他會適時的拉長聲音(應該非劇本要求,而是他個人特色。),並表現出一種威嚴(有時甚至是威嚇)的感覺。由於這原因,一傳出他要配恋姫†無双中的貂蝉,大家自然會對這種不搭調的組合感到興趣,所以才未演先轟動的吧。稍微聽了一下貂蝉的sample,沒想到他還是故意拖長了調子。不過確實是女性化了(笑)。順帶一提,BaseSon官網好像因為中國那邊抗議事件,和Illusion一樣禁掉了台灣的IP。
說到OP則又是個異色的驚人之舉。Nitro+從一開始作Phantom時OP就很精緻,3D部分也很有水準。而這次更幾乎全部以3D展現,除了アンナ出現兩次、全體一次外沒有其他角色CG出現,也沒有任何字幕,只有切頭的人偶拿円筒跳パラパラ。不過這OP的確是把本作的精神表現出來了,因為這些人偶就是以円筒來運作的。円筒以及錬金術的部分就不再作突っ込み,畢竟辯下去就不好玩了。上野洋子的OP曲「嘆きの人形」也很有韻味,OST御伽の月の綺想曲下個月才會出來,到時再看看吧。整體BGM來說,雖然與遊戲配合起來相當合適,但單獨聽倒不是很吸引人。
本作說是「ゴシックノワールADV」,氣氛的確不錯。題材也很有看頭,不過就是陳舊了點。例如五位銀貨在集合円筒後可以變成人類,これって…ローゼンメイデン?而主角們想過普通生活,卻為襲來的暗黑勢力所迫,不得不與鳥兜以及オルマ・ロッサ過去的夥伴等戰。這已經在過去太多的ACG中被利用過了。ロメオ的作為有點「互不侵犯」的味道:我不管你,你也別管我。但劇中不斷提到,狼不可能離群索居,而人其實也一樣。這不只因為物質生活的需求,在心理上也是。人果真要孤獨生活,那已經不健康了。再說下去,其實角色的個性也有很多不怎麼新鮮,像イリス這種天真加上殘酷的孩子個性, 過去就很多。
本作雖然混合了很多題材,但並沒一個統整性的中心主題,而且有一些在之前的文章就提過,所以個別路線的討論在此也省略,這邊僅就其中少數提出來作簡單的闡述。首先是アンナ的夢想,變成人類。本作很多角色都有自己的心結。ロメオ一直悔恨他以自己的手殺了過去生身の人間的愛人イルマ,離開了オルマ・ロッサ,拒絕當頭領,並因此不能接受アンナ變身成人,並害怕再度發生相同的事。可惜的是我感覺不到他這種糾葛的情緒。或許是因為他思念イルマ的段落過少,因此不能同調。而劇中也沒能表現他的恐懼。我想若能三不五時帶入他念起イルマ的思緒,並更加強調他厭惡並逃避與人的交流,這樣或許可以讓我有更深切的體會。アンナ可能是因為骨董人形主人的生理(?)需求,所以一開始就認定ロメオ是ご主人さま;他與其他女主角的路線讓我有作者要人堅持下去,別放棄夢想的感覺。關於人定勝天這議題過去已多次提及,請參考之。的確人有很強的意志力,可以辦到自己或許也意想不到的程度。只是這樣未免也太累了。
從過去以來人類就有許多禁忌。當有人嘗試突破這些禁忌時就會招來非議,像是被批評「別妄想當神」等。以自己的手造出另一個具自我意識、完整的人,這便是其中之一。所以我們可看到鋼の錬金術師故事自我設限「若這麼做將招致報應,並且不會達到所想要的結果。」這觀念在之前ACG界就已經很流行了,很多人會說這畢竟是神才能做到的事。而更早可能是科學上複製人議題的爭論:因為我們可以複製其他動物,所以以我們的手造複製另一個人也不是不可能。但光複製就已觸及某些人的逆鱗,覺得這是大逆不道的事;更甭提要創造。但這又如此吸引我們,因此變身人類的故事也不少。當然完全無償的變身已被排除。通常故事為需要經過一定的歷練,取得資格(也就是具有人的心靈)之後才能轉變。本作亦復如此,可說是頗為傳統的設定。只是這些畢竟是人自以為是的想像,自然界可不見得當真如此。
本作和邏輯學衝突的地方主要有一,在レベッカED提到ピウス讓ロメオ見識到了「神舉不起的石頭」,這令我想到羅素悖論,這議題現在是用公理化數學來解決。可惜我研究不深,所以只能參照小談羅素悖論邏輯基礎新探之消解悖論所述,說是「所有集合的集合」不存在。另一種說法是當我們判斷一個命題時,命題本身不能有logic上的錯誤或矛盾;例如必須考慮被判斷的對象是否存在等。套用在本作的情況,假如神的定義是「萬能」,那「自己舉不起的石頭」在邏輯上就有矛盾(不應該存在,而不只是不存在),也因此「造出一個自己舉不起的石頭 」命題本身是矛盾而無法成立的。雖然本作採用了另一種解決法(可能是造出另一個邏輯學體系),不過我想這可能不是好的方法。另這邊也沒解釋為何アンナルート聚集五個円筒可以變身成人,レベッカED中ピウス吃了卻能變成神一般的存在。

雖然音樂只提配合度,CG倒不錯,Nitro+這些年來給我的感覺是漸次進步。大崎シンヤ雖說是UNKNOWN公司的,卻也畫了不少Nitro+的作品。系統照舊是Nitro+獨創,skip雖然已不慢,總令我覺得再加快點會更好。另外load也是個問題,滿重的。

本作一直到最後都沒解釋12起殺人事件中第一個被殺的是誰(後面的都是カルメロ),不知是不是伏筆忘了拿出來用。關於兩百年前那兩位創制骨董人形的錬金術師カリオストロサンジェルマン伯爵,歷史上真有其人,不過在這當然是被作為ネタ使用。對於ローゼンメイデン中當作人形師的,サンジェルマン伯爵,似乎沒確實記載他造過自動機械人形之類的東西,不知道是不是被穿鑿附會的。
整體說來劇情還不錯,ペルラ不能攻略是可惜了點…?
這幾天渾渾噩噩。本文拖太長了,到最後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寫什麼。

2007年2月21日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NodameCantabile)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NodameCantabile觀看原來的格式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看了動畫第一集,大概因為主角過人的能力讓我有優越感(絕不是共鳴),加上有點愛情故事的感覺,不知不覺就看了下去。
本書在我來說與其他ACG最大的不同大概是…古典音樂。大概因為這是我和他人能作區隔的特徵之一。但我得承認大學之後我就很少在聽古典樂,到現在也好些日子了。裡面提到Brahms第一號交響曲、Рахма́нинов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之類,雖然名子與「有聽過這首」都還記得,但當時滾瓜爛熟,不用聽都能哼唱出來的功力現在已經完全遺忘了。不過也就是看漫畫,也不會特地還把那些就東西翻出來聽,(有許多是錄音帶,還得設置機器…)另一原因是古典音樂在我內心中的地位相當莊嚴(いいことではないね)。� ��想自己這種性格還真是不行。
言歸正傳。聽說本作確實有個取材對象,還是作者二ノ宮知子的fun。若不是這樣,我還懷疑他是不是上過音樂學校。他在故事中用了許多描述的語詞以及讚揚的話語,其中有許多的確是我過去常常聽到的。不過或許是僅僅用漫畫來表現音樂實在過於貧乏,就算哎了半天也沒什麼感覺就是。另外我相當wonder會有許多人因為本作的緣故改聽古典樂(有人會聽是一定的)。我主要的比較對象是ヒカルの碁,那時在台灣引起不小的熱潮,一直到現在都有不少孩子在學圍棋。不過簡單推測,我想大概不太可能。孩子很容易受影響,然後就作出類似的行為、要東要西等,畢竟他們還在模仿的階段。對於成人,就得要用更大程度的情境才能達到相同的影響。例如四周的人都在看韓劇,打開電視是韓劇,翻開新聞還是韓劇,看了一下裡面又有自己喜歡的俊男 美女(以及劇情),這種情況下就比較容易受影響了。對大部分人來說,本作的地位最多也不過是日劇(或是卡通)一部,媒體也不是很大幅度的報導,恐怕難以在眾多日劇(或動畫)產生特別的光芒吧。
本作對於愛情的處理有種清らか、深入りしない的感覺,沒有夢かもしんない(這作品可能還不夠程度)一般本気の恋沙汰,真正為了愛在那邊煩惱半天的場景。不過接下來會有比較深刻的也說不定,像男主角千秋真一與のだめ分離之後才漸漸察覺自己沒のだめ不行之類的。光是一直到一百話為止,似乎還看不到盡頭;要畫到兩倍長似乎都不是不可能。看了一下,1999的OUT就比較有這種愛情感覺了,雖然都是女的死纏爛打,有能的男友似乎沒什麼意思也被屈打成招(笑)。本作若說像ハチミツとクローバー,我倒覺得女子大生家庭教師濱中アイ還比較接近。近來好像有不少女性漫畫家喜歡畫這種帶有喜劇風格的生活故事,我想這與兩性意是應該有關,男性就比較少這種性向。
作者能想到那麼多指揮現場的ネタ這點滿令人佩服的,他的模特兒(リアルのだめ:同名同姓同綽號的野田恵さん)與協力者應該提供了不少意見才是。雖然我過去也聽許多樂評家用過「聲音澄澈」、「感情豐富」之類的評價,但本作某些地方的確是稍微過分了點。此外我也頗為懷疑音樂的演出是否真能到達那種聽了就能了解指揮所要表達意境的程度。畢竟我到現在所聽聞的,大多還只停留在以曲調本身寫在譜上的表現為主。當然差距大的的確可以聽得出來,其他的部分,聽眾當時的心理狀態不會比演奏者更重要嗎?舉例來說,同樣是悲愴,剛失去摯愛的聽眾聽到普通情況下的指揮,與普通情況下的聽眾聽到剛失去摯愛的指揮,到底哪一種會比較容易引起共鳴呢?
二ノ宮作品中的男主角好像常常是超人,不知這是否表示了什麼。本作男女主角都很優秀,事實上也沒有過太大的打擊,有的頂多如同有錢人家擔心特別訂作的禮服在晚宴前還沒送到這種煩惱般,はっきり言って贅沢だ。這種過人的主角很令人陶醉,但可不是好東西,人還是要面對現實。最糟糕的是,雖然我不知不覺想繼續看下去,但實際上的評斷卻是本作不怎麼值得看。
2007/2/12-13

2007年2月15日

気になるヨメさん (kininaruyomesan)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kininaruyomesan觀看原來的格式

気になるヨメさん


気になるヨメさん

順帶就接著看下去了。本作比起剛剛以及之前看過的作品,主要有點喜劇的味道,滅茶苦茶だ。不過我們當然還是看得很高興,有點O. Henry筆下市井小民的味道。
結婚對星里もちる看來還是是一大門檻…應該說是舊時代的人嗎?未來這個意義可能不會那麼大了?不過起碼對我來說,也還是一項不得不去在意的事。
本作中描述的是一對熱々な新婚生活の夫婦,(總覺得最大的要素是妻子的酒井加菜子。他們恩愛的程度簡直有點見せ付け的感覺。)不知道星里是否有意將這解釋成理想的な夫婦の在り方,總之很多人應該滿羨慕的,因為他們能攜手度過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原因之一或許是他們新婚,因為老夫老妻可能就沒那份熱情了。不過,真的能將這份熱情一直延續下去的話,說不定的確有幫助就是。
啊、還是別把本作看得太認真了,有很多事在現實中是不會發生的。另外,本作一樣,在ネタ斷了,也就是那種偷腥(好吧,說好聽點,「嘗鮮」。)的新鮮感了結,提出結婚證明之後就終止了。
2007/1/31 19:24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NodameCantabile)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NodameCantabile觀看原來的格式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のだめカンタービレ

看了動畫第一集,大概因為主角過人的能力讓我有優越感(絕不是共鳴),加上有點愛情故事的感覺,不知不覺就看了下去。
本書在我來說與其他ACG最大的不同大概是…古典音樂。大概因為這是我和他人能作區隔的特徵之一。但我得承認大學之後我就很少在聽古典樂,到現在也好些日子了。裡面提到Brahms第一號交響曲、Рахма́нинов第二號鋼琴協奏曲之類,雖然名子與「有聽過這首」都還記得,但當時滾瓜爛熟,不用聽都能哼唱出來的功力現在已經完全遺忘了。不過也就是看漫畫,也不會特地還把那些就東西翻出來聽,(有許多是錄音帶,還得設置機器…)另一原因是古典音樂在我內心中的地位相當莊嚴(いいことではないね)。� ��想自己這種性格還真是不行。
言歸正傳。聽說本作確實有個取材對象,還是作者二ノ宮知子的fun。若不是這樣,我還懷疑他是不是上過音樂學校。他在故事中用了許多描述的語詞以及讚揚的話語,其中有許多的確是我過去常常聽到的。不過或許是僅僅用漫畫來表現音樂實在過於貧乏,就算哎了半天也沒什麼感覺就是。另外我相當wonder會有許多人因為本作的緣故改聽古典樂(有人會聽是一定的)。我主要的比較對象是ヒカルの碁,那時在台灣引起不小的熱潮,一直到現在都有不少孩子在學圍棋。不過簡單推測,我想大概不太可能。孩子很容易受影響,然後就作出類似的行為、要東要西等,畢竟他們還在模仿的階段。對於成人,就得要用更大程度的情境才能達到相同的影響。例如四周的人都在看韓劇,打開電視是韓劇,翻開新聞還是韓劇,看了一下裡面又有自己喜歡的俊男 美女(以及劇情),這種情況下就比較容易受影響了。對大部分人來說,本作的地位最多也不過是日劇(或是卡通)一部,媒體也不是很大幅度的報導,恐怕難以在眾多日劇(或動畫)產生特別的光芒吧。
本作對於愛情的處理有種清らか、深入りしない的感覺,沒有夢かもしんない(這作品可能還不夠程度)一般本気の恋沙汰,真正為了愛在那邊煩惱半天的場景。不過接下來會有比較深刻的也說不定,像男主角千秋真一與のだめ分離之後才漸漸察覺自己沒のだめ不行之類的。光是一直到一百話為止,似乎還看不到盡頭;要畫到兩倍長似乎都不是不可能。看了一下,1999的OUT就比較有這種愛情感覺了,雖然都是女的死纏爛打,男的似乎沒什麼意思也被屈打成招(笑)。本作若說像ハチミツとクローバー,我倒覺得女子大生家庭教師濱中アイ還比較接近。近來好像有不少女性漫畫家喜歡畫這種帶有喜劇風格的生活故事,我想這與兩性意是應該有關,男性就比較少這種性向。
作者能想到那麼多指揮現場的ネタ這點滿令人佩服的,他的模特兒(リアルのだめ:同名同姓同綽號的野田恵さん)與協力者應該提供了不少意見才是。雖然我過去也聽許多樂評家用過「聲音澄澈」、「感情豐富」之類的評價,但本作某些地方的確是稍微過分了點。此外我也頗為懷疑音樂的演出是否真能到達那種聽了就能了解指揮所要表達意境的程度。畢竟我到現在所聽聞的,大多還只停留在以曲調本身寫在譜上的表現為主。當然差距大的的確可以聽得出來,其他的部分,聽眾當時的心理狀態不會比演奏者更重要嗎?舉例來說,同樣是悲愴,剛失去摯愛的聽眾聽到普通情況下的指揮,與普通情況下的聽眾聽到剛失去摯愛的指揮,到底哪一種會比較容易引起共鳴呢?
二ノ宮作品中的男主角好像常常是超人,不知這是否表示了什麼。本作男女主角都很優秀,事實上也沒有過太大的打擊,有的頂多如同有錢人家擔心特別訂作的禮服在晚宴前還沒送到這種煩惱般,はっきり言って贅沢だ。這種過人的主角很令人陶醉,但可不是好東西,人還是要面對現實。最糟糕的是,雖然我不知不覺想繼續看下去,但實際上的評斷卻是本作不怎麼值得看。
2007/2/12-13

2007年2月14日

中國上古史綱 (Ancient_History_of_China)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Ancient_History_of_China觀看原來的格式

中國上古史綱


中國上古史綱

這本書我基本上是用看歷史故事,而非研究的精神來看他的。我只是想一探那個時代發生了大概哪些事,而這恰好是本頗稱此意的書。本書成書甚早,有些資料於今雖須作修改(畢竟是1940年代的書了),但讀起來頗有條理。描述不說精采,但來龍去脈大致了解了。說來這並不算是以大歷史的角度來論述的書,真的要寫應該環顧兩三千年的歷史來說。不過以整個朝代為單位也是相當不錯的了。看這種書常常會佩服他們讀了許多的資料,而古代文人們大概也是這樣的吧。正因如此,才能旁徵博引,書都不用翻就能引經據典,活像會走路的圖書館。
因為心態問題,加上斷斷續續的看,所以說感觸不是沒有,但總縹緲捉不住。以結論來說,我更為了解了人之會鑽制度漏洞,如何的不見棺材不掉淚(非親身經歷無以習得教訓),以及不論哪個朝代都一樣,沒有加以限制人就很容易出軌;只要一沒人監督查看(若制度上有的話),有能者就開始作威作福,搞出奴隸、不同社會階層等。人總是希望活得更好,也總是會為了鄰近的未來做些儲藏,因此而貪小利。人為財死,這才是正常的,當然闊達一點的還可以說短視近利、如同無頭蒼蠅亂飛就是人可愛的地方。此外還可以看出人命有多麼不值錢,人士多麼的因循苟且、容易屈就。當然這也是無可避免的,假如低聲下氣就能保住自己的命,又有多少人能當那出頭釘,還特別是和人起衝突,一定會被腰斬凌遲的那種。但反面說來,人權也從幾乎沒有、武力至上與弱肉強食一直到有制度的產生,人民也能保有某種程度的自由人權。
另一啟發,則是中國文化發展的趨勢。中國文明的發端,是從群落而漸漸統合,由中間漸漸朝向四周擴大。未來的世界是否也會如此演變呢?我想應該是沒錯的。若人們仍能如此維護自由意識,並融合各種文化種族,那世界應該可以合為一體。只是這可能發生在超過我們預期長久的未來,而我也還不確定到時候會採用何種政治體制。說「中國」而不是「世界」,主要是因為這很容易以偏蓋全,陷進Marx於歷史唯物主義那時就落入的窠臼:不是一個文明展現出這種特性,就表示所有文明皆如此,甚至說這是通論。
較引起我興趣的是說朱子百家的第六章,尤其是墨子那段;這使我想到是不是該認真研究一下百家之言了,裡面當有不少能為我借鏡的。如之前所述,各家總有其合理之處,但又不能完全。或許是因為我們所作的,一直以來都是解釋現實,但這種理論不是用來實踐的:一拿來用就會發覺現實不像我們所想像的那麼簡單。所以資本主義、共產主義都多少解釋了世界(的某部分)為何會這樣子,但要拿來實踐,就發覺不全是這樣子,因此得加以修正。但又不可能達到每個人都能滿足,因此總是有人會起怨言。真的要沒人講話,最快的方法或許還是改變人本身的思想(而非從制度面下手)吧,可惜這非長久之計,也不會達到我們所要的結果。
從本書的解釋,我還真的是第一次(或者說太久沒接觸,已經忘了。)了解到「兼愛」「非攻」的真意(為何他們要提出這樣的觀點):他們認為一切制度應是要達到天下之大利,而這必須消除人與人間的衝突,因為這會消耗天下之利。若人能不分你我兼相愛(重點應該是在去掉in-group,終極的像是愛別人和愛自己一樣,所以不特別為著自己。也因此要事必躬親,縮衣節食。),衝突就能避免了。的確,春秋戰國,甚至和唐盛世都一樣,從來都是內亂自擾人。若能調養生息,減少內鬥(外戚宦官或大官大賈等)或出征,國力就會富強。難怪他們會想一統,去私利。
墨家的問題和共產一樣,在人就是會有私心。說更徹底點,如同Bernard de Mandeville於The Fable of the Bees中所言,沒私利則人不。絕大部分的人都像狗一樣需要絕對別為己」這種事。這與我們的生物性是相牴觸的。認清這種事實,所以才能有Adam Smith「每個人都追求自身最大的利益」這種學說啊。雖然,這總為人詬病「追求自己利益而不顧及他人的結果,造成路有凍死骨,造成地球暖化與資源枯竭。」但事實上是因為在人類這得提高到另一個層 次:自然界中,各種生物因為勢力均衡,所以他們自有自的平衡條件。狼若是今年殺過火,把羊等時料全殺光了,接著就換他們自己族群數量大減。羊把草全吃光的情況也一樣。但人卻因為這顆罪惡的頭腦與雜食的天性,加上累積的文化,而跳脫這一層,進而行生物大屠殺而不自覺。但革命起義與環保不正是對人的制衡嗎?若人再這麼縱容自己放肆下去,人類的繁盛中有一天也會走到狹路。所以人對環保的自覺,或是制度的建立,其實正可謂是人類層次的勢力均衡啊。退一步說,若人間今天仍不知要環保,有朝一日因環境變化被滅種,不也是一種均衡嗎?當然,若人有能力利用全宇宙的資源,那又是另一個層次(甚至可能跳脫勢力均衡)的問題了。
2007/2/11-13 10:53

それは舞い散る桜のように (Soretiru)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Soretiru觀看原來的格式

それは舞い散る桜のように


Cherry petals fall like teardrops.../那就像飛散的櫻花般/飛舞散落的櫻花花瓣如同淚珠
玩第一次時,覺得台詞雖然有趣,但對於学園物,尤其是拖這麼長的東西,已經有點厭倦了。不過上禮拜只玩出BadED,這禮拜才真的將此作了結。因為間隔太久,所以連故事的內容都不太記得了。只是玩到這,倒是有兩點比較在意的。一是叫做桜香及朝陽的兩株櫻花的存在與主角的過去。在我看來,此作的精華之一正在那些山丘上的話語,可是第一次看過之後,那些場面幾乎都被判為既讀のはなぜだ!原作者的意思或許是故意不說明這一段過去,但這真的滿吸引人的。我本來還以為會在main menu多加一項TrueED,可惜好像沒那回事。有種說法,舞人是桜の精;聽起來好像滿順的,卻不能篤定(雖然ED的確是這麼唱的)。至於為何沒加,有一個可能是因為這和主題沒關係:故事所要說明的 ,是愛情的本質,或是說戀愛的特性。
說來我也是不能戀愛的人。現在的我能做到的,不過是就算知道愛情的儚い,卻仍然在不經意中需要慰藉,而再度於厭煩之後別離。想要度過熱戀期,跳脫到老夫老妻互相不能缺少,相互扶持的階段,對現在的我實在太困難了。啊…現在的我看來無法做太深的評論,等兩年後看看我是否能回復正常再說吧。不過,大部分想表達的,之前大部分都說過了。對愛情,尤其是熱戀,我就如同つばさ劇本中所言。因為我是人,縱使知道有些事情是錯誤或甚至是無駄的,卻仍然會做下去。劇中雖然按照傳統安排了HappyED,但在我眼中其真意根本是如此。愛情果然還是虛幻的。正如青葉路線中かぐら所云,人與人的相聚是緣分,幾乎不存在必然性。倘若今天任何一項條件改變的話,其累積的結果在渾沌的世間中有可能就會導致不一樣的故事。我們的確可� �以意志改變其中的一些條件,在一些情況下甚至是大部分的;不過最後的結果不總是我們所能控制的。啊、不過原作者(王雀孫/あごバリア)的意思我就不知道了。
系統頗好用,而且所佔CPU資源也不高。不過在面對這麼長的劇本時,希望他們能將速度再加快些,不然就是引入新的實作方式吧,例如百鬼那種的。音聲雖然已不錯,但仍然有加強空間。會出現風ノ唄中那種破音的現象。CG承襲Bless以來的傳統,畫得不錯。BGM倒尚有加強空間。
雖然對部分題材已有點厭倦,不過在闡述愛情的方面倒是作得不錯。

BasiLが直販で販売したサウンドトラック「MAKESHIFT」から
這兩首的意境不太好翻。


OP『days』
作詞:BasiL
作曲:アッチョリケ
歌:2G70
E.Guitar:内藤侑史

以罪為名 追憶的懲罰
滿溢又滴落消逝的哀慟中
月光映照出的臉
將深信著那日的安詳…


歸還大地的我 終有能面臨的一日吧
永生不死 真的能夠稱作是幸福嗎?

真的嗎?是謊話就好了 在忘卻彼方的海
不論愛得如何深切
噯… 依舊不能相見

以記憶為名 時間的漩渦
連將所有過去都崩毀的那天都
對我來說是夢 對我是罰
在贖罪中留下的故事
到底有多少? 多少的事
從收音機聽到的 那歌曲
懷念的那詩詞 聽不到的哀(愛)歌
達不到我心

在只有夢中能清醒的夜 探求著溫暖
連能消除寂寞的人 的話都

就這麼無法到達心坎 靜靜的擦身而過
明明還在等著
啊… 消不掉

以記憶為名 時間的漩渦是
連長久的祈願都無法抹除
在以失去羽翼 凍結的背上
有著不為人知那日的十字架
要再過多少個明天 這淚珠
才能轉化為那花朵?
若是無法到達 就將愛憐的祈願 沈在這忘卻之海吧

虛幻的時代 苦痛的明朝啊
懷抱著散落的哀痛
沉眠在比什麼都牢固 比傷痕更深 的永恆中
將我…



挿入歌『beloved~桜の彼方へ~』
作詞:BasiL
作曲:内藤侑史
歌:Spanky
Guitar:内藤侑史
Bass:山田和裕

訣別 苦痛殘酷的響起 夢中世界盡是
(一年到頭)不變的景象
永遠相愛的 幻影
尋求本心 卻焦急盲目的愛(直譯:愛屋及烏)

繽紛綻放 眼中僅有此生 長鳴的魂魄是
僅在三月 方能察覺的花
將因為一年到頭盛開的姿態 而快要破裂的心…
不為其察覺 而思念不斷的 向櫻花…


訣別 虛幻殘酷的響起 夢到的世界轉成
月的萬花筒
不能變卦的愛 顯現
尋求本源 而持續不斷盲目的愛

繽紛綻放 眼中僅有此生 剎那間的笑聲是
僅在三月 偶爾出現的花
因一年到頭盛開的姿態 而快要破裂的思念將…
為使其不察覺一般 持續的高歌 � �著櫻花…


想要像令人愛憐的櫻花般 在剎那的永恆盛開
當一旁有櫻花(你)時的我…

想帶走啊 切斷圍籬 等待著再訪的那日
不斷思念 而高歌不止的 向你(櫻花)…

2004/5/31 21:17譯


未來種子 (Fremtiden)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Fremtiden觀看原來的格式

未來種子


未來種子Fremtiden

這本書可以說是未來學的範疇吧,描述了不少對未來的展望。第三至七章提了樂觀以及悲觀預測與解析,但因為我過去涉獵這方面頗多,所以有很多都是看看帶過。對於他的樂觀估計,以高中時代的我或許會頗為贊同,以現在的我看來有些部分卻過於天方夜譚。或許是因為近來大滅絕論聽太多了吧。這一部分也對現在所謂「富國」的生活方式提出了異議。雖然他說了不少正負面的評價,但以我看過的感覺,總有種沒希望的感覺。現在的生活方式終究會崩解,最起碼人口也會降低。不過,還是有可能努力到最後依舊timeout,間に合わない。
接下來10至12章提到了個有趣但老舊的主題:機器的影響以及機器心靈。這方面我已經在之前太多的文章中提過,甚至對第十章的結論我也已經有論述過(雖然我的態度與作者不甚相同),這邊不再想贅述。不過在裡面有許多部分實在使我頗想突っ込み。像是第十一章,延續第一段的討論,我們的奢侈生活很可能不能持續,生活品質可能不得不降低,也就不必有那種怕人們過懶的煩惱了。12章比起灑一堆毫微機(現在可能稱作奈米機械),照照能源就能建好房子,我想一定有更好的巨觀手段來完成這項工作。另外,我想作者對毫微機所設定的行為未免也過於複雜了。依文內對毫微機的描述,最接近的效果應該是催化劑才對。但若毫微機真的有這麼高級的行為,我想不太可能是幾十或幾百個原子可以達到的。最起碼也得要mm尺度吧。至於「全能� ��」,我更是相當懷疑。真要有這種程度的機械,我相信其成本一定比用特殊手段製造出的東西更高。舉例來說,要一顆煎好的蛋,到底是拿生蛋下鍋,或是用這種全能機比較划算呢?所以我想這種機械終究不會普及吧。而以書中的情節,這種機器竟可拿來當作普遍的解決法,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第十三章在我看來同樣也是過於樂觀了,我現在整個心都在對未來的悲觀預測中不可自拔。不過,到這邊我想我可能得先對人類的景況作個比較客觀的評估才能下結論,否則這篇心得最後的結論會淪為唱衰。問題在我現在手上擁有的資訊還不夠。所以我能推測的是,或許,我們未來還是會活在犧牲貧窮國家以飽足富國的局面,因此某些人還是會有相當優渥的生活。但以較實際的角度,對於像中國的興起對這局面會有什麼影響,確是我尚無法預估的。更甭提大滅絕這樣無法確定時程的大災難之可能性。
越看到後來,越可發現好像有許多題材在ACG中都用過。或許這就是那時期世界對未來印象的基調吧。除了前面許多機器人論題,13章p219還有鬼哭街提過的生化人。有趣的是,在鬼哭街中正巧討論到除了腦幹之外全部以機械取代的狀況,而本書也是。另外像是14章末p234提到「基因菁英」與「自然人」可能產生的衝突,其實就是Gundam SEED最基本的主題「コーディネイターとナチュラル」嘛!本書作者Eirik Newth35歲即著此書,雖然可謂年輕才俊,但其態度卻也有些自利不成熟,像是「我們身� ��自然人,總希望自然人能…」之類的(雖然人種很可能有無法預估的變遷)。但這確實是極為普通的態度。
說到本書的翻譯,我是有點意見。譯者對科學的常識似乎不怎麼夠,導致有些專有名詞(現在可能已經廣為人知了)譯得怪怪的。雖然無傷大體,讀來總是有些怪怪的。
雖然近來我對靈魂等的存在,態度已轉成語帶保留,但看完此書卻又冒出了些疑惑。若未來果真能使人在冷凍後又復甦,那人的靈魂到底在哪?在這段期間中該不會就無法解脫的禁錮在這軀體中?另外,在以億,甚至是1040年(質子崩解消滅)為單位的時間間隔來審視的歷史洪流中,在人,甚至是生物尚未出現的過往,以至除了輻射之外空無一物的宇宙中,又如何呢?
在五年前看到這本書時,我可能會如獲至寶。雖然在時過境遷的現在,有些知識已經過時,但這確實是本統合了許多現代科學對未來預測的好書。只是,若平時就常常接觸這方面資訊的,倒不一定需要看就是。畢竟其中對新時代可能對我們道德價值產生衝擊的討論還不夠深刻,並有許多部分感覺還是不太可能實現(應該會用更簡單的方法)。
2007/2/5-7 17:27

2007年2月10日

ナルキッソス (narcissu)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narcissu觀看原來的格式

ナルキッソス


「Narcisus」ナルキッソス黄色い水仙の花、narcissus
大概花個一兩小時可以解決的東東,不論在長度或是「」を纏った独特の雰囲気,都令我想到planetarian
或許是這種東西看多了,總覺得本作暗くなんかない,故に「泣ける」なんてもないと感じる。雖然セツミ(CV:配みずいろ中雪希的綾川りの)與主角多少都有點還不能對自己的命運受け入れる,最起碼都已經「諦め」了。我讀的時候抱持著的是「受け入れる」的心態,所以,在我來說就是「反正不久之後就要迎接死亡」的狀態。其實,我還滿期待這樣的處境,能夠明白宣示終結的到來,捨棄一切。而對大部分人來說,卻也沒有太大的差別:雖然沒有一個確切的進程說我們確實會(因疾病等而)死,但難道有誰能逃過嗎?所以,樂觀的人固然會說他們倆應該好好利用剩下的人生,畢竟只要按時吃藥,他們實質上可以過著與普通人無異的生活。但,對我來說,除了對他們悪戯一般的脫逃,以及途中妨礙他人的一些行為較不贊同之外,倒不覺得有何不可。也就是說,我認為自己選擇死的道路並不是不被允許的。這絕不是因為「確實面對死亡(一定會死)」啥的原因,或者如前面所說,人本來就會死,早晚的問題而已;而是因為對我來說,「自殺」也是人的選擇之一罷了。其實我們本來多少都會有自殺行為:喜歡吃高熱量食物、喜歡談戀愛與結婚、喜歡爭權奪利,這些都是慢性自殺的好方法(例如統計上結婚、離婚與喪偶等,對這類促成心理上大波動的事件,事件本身都能使普通人減縮個幾年的壽命。)我們只是沒用自己的雙手、沒有作到確實以自己的意識,以較為激烈的方式自裁這點罷了,卻不能說沒在自殘,更無法阻止自己朝向終點而去。所以,既然活下去是選擇,自然反面也無� ��可。當然這種話我想已經不是什麼新調了。
預防萬一,還是得提一下:我並不是鼓勵自殺,就像是我不能決定你明天早上要吃什麼一樣;這全是自己的抉擇。另外,這邊純粹是心情抒發。
對這兩人的性格,我印象最深的是,不器用だな、二人とも。不過想到我自己恐怕比他們更糟,不得不隨即噤口。這部作品,真的就是要描述他們那「眩しかった日のこと、そんな冬の日のこと」,也就是「我們曾有過的那段過去」;對我來說這樣的故事有點像高齡九十的人緬懷高中時代,自然就沒啥好悲哀的了。懷念的感覺倒是有。セツミ的自我了斷,雖然是在自覺「已經沒有未來」下的選擇,並且多少也應該沒法平心靜氣的接受,但還不至於過於懊悔吧。從主題歌歌詞,我相信セツミ多少是惋惜自己大好青春時光就這麼白白浪費掉的。自然你也可以駁斥他「那是你沒有想過要奮鬥」、「既然不振作,沒努力過就別自怨自艾。」キツイだが。只是,若這是セツミ的感嘆,且他也接受了這一切,似乎就不是我們能置喙的了。あ、そうそう、看過Νάρκισσος的故事後,Narcissus的愛還真的是啊。因為沒能回應僅僅能回應他聲音的,Echo的愛,所以他終於受到愛上同樣只能回應他動作的水中倒影這種懲罰,不愧是專門搞虚しい的希臘神話。至於セツミ與命運要套上Echo這層關係…我想還是別想太深比較好,恐怕是氣氛至上吧。最後兩人的結局部分也是,或許都是由讀者發揮,沒什麼定論。舉� �來說,假如你能夠想到兩人最後回到病院成為戀人…恭喜你,你還很年輕。不過,我想片岡とも已經描述得夠明顯了。
關於片岡所說的「ボイス「無し」が上だと思います。」這有點像是對現今業界普遍音声化的反彈吧。不過,因為我是從小說起家的,所以這對我來說並沒太大的意義:正如他所言,少了資訊,就多了想像空間(當然這也得視讀者類型而定)。只是,我想這並不是什麼值得大書特書的東西。
音樂用了許多不錯的旋律,比某些拿來賣錢的好多了(-_-),像是令人不知不覺想起銀色~完全版~中那些追求存在證據的女孩子們的主題歌。當然,題材可能也是因素之一:這樣的主題才會配上這樣的音樂。畫的話…因為只有四五張,所以沒啥好提的。僅有的那幾張還好,セツミ的人物造型也不錯,除了那眼睛還可以再加強外。
這小品感覺還不錯,反正不用錢,又只花上一兩小時,閒暇之餘可以試試。順帶一提,最後那幾天,比起沒有藥,沒吃東西恐怕問題更大吧。

未來種子 (Fremtiden)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Fremtiden觀看原來的格式

未來種子


未來種子Fremtiden

這本書可以說是未來學的範疇吧,描述了不少對未來的展望。第三至七章提了樂觀以及悲觀預測與解析,但因為我過去涉獵這方面頗多,所以有很多都是看看帶過。對於他的樂觀估計,以高中時代的我或許會頗為贊同,以現在的我看來有些部份卻過於天方夜譚。或許是因為近來大滅絕論聽太多了吧。這一部分也對現在所謂「富國」的生活方式提出了異議。雖然他說了不少正負面的評價,但以我看過的感覺,總有種沒希望的感覺。現在的生活方式終究會崩解,最起碼人口也會降低。不過,還是有可能努力到最後依舊timeout,間に合わない。
接下來10至12章提到了個有趣但老舊的主題:機器的影響以及機器心靈。這方面我已經在之前太多的文章中提過,甚至對第十章的結論我也已經有論述過(雖然我的態度與作者不甚相同),這邊不再想贅述。不過在裡面有許多部分實在使我頗想突っ込み。像是第十一章,延續第一段的討論,我們的奢侈生活很可能不能持續,生活品質可能不得不降低,也就不必有那種怕人們過懶的煩惱了。12章比起灑一堆毫微機(現在可能稱作奈米機械),照照能源就能建好房子,我想一定有更好的巨觀手段來完成這項工作。另外,我想作者對毫微機所設定的行為未免也過於複雜了。依文內對毫微機的描述,最接近的效果應該是催化劑才對。但若毫微機真的有這麼高級的行為,我想不太可能是幾十或幾百個原子可以達到的。最起碼也得要mm尺度吧。至於「全能� ��」,我更是相當懷疑。真要有這種程度的機械,我相信其成本一定比用特殊手段製造出的東西更高。舉例來說,要一顆煎好的蛋,到底是拿生蛋下鍋,或是用這種全能機比較划算呢?所以我想這種機械終究不會普及吧。而以書中的情節,這種機器竟可拿來當作普遍的解決法,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第十三章在我看來同樣也是過於樂觀了,我現在整個心都在對未來的悲觀預測中不可自拔。不過,到這邊我想我可能得先對人類的景況作個比較客觀的評估才能下結論,否則這篇心得最後的結論會淪為唱衰。問題在我現在手上擁有的資訊還不夠。所以我能推測的是,或許,我們未來還是會活在犧牲貧窮國家以飽足富國的局面,因此某些人還是會有相當優渥的生活。但以較實際的角度,對於像中國的興起對這局面會有什麼影響,確是我尚無法預估的。更甭提大滅絕這樣無法確定時程的大災難之可能性。
越看到後來,越可發現好像有許多題材在ACG中都用過。或許這就是那時期世界對未來印象的基調吧。除了前面許多機器人論題,13章p219還有鬼哭街提過的生化人。有趣的是,在鬼哭街中正巧討論到除了腦幹之外全部以機械取代的狀況,而本書也是。另外像是14章末p234提到「基因菁英」與「自然人」可能產生的衝突,其實就是Gundam SEED最基本的主題「コーディネイターとナチュラル」嘛!本書作者Eirik Newth35歲即著此書,雖然可謂年輕才俊,但其態度卻也有些自利不成熟,像是「我們身� ��自然人,總希望自然人能…」之類的(雖然人種很可能有無法預估的變遷)。但這確實是極為普通的態度。
說到本書的翻譯,我是有點意見。譯者對科學的常識似乎不怎麼夠,導致有些專有名詞(現在可能已經廣為人知了)譯得怪怪的。雖然無傷大體,讀來總是有些怪怪的。
雖然近來我對靈魂等的存在,態度已轉成語帶保留,但看完此書卻又冒出了些疑惑。若未來果真能使人在冷凍後又復甦,那人的靈魂到底在哪?在這段期間中該不會就無法解脫的禁錮在這軀體中?另外,在以億,甚至是1040年(質子崩解消滅)為單位的時間間隔來審視的歷史洪流中,在人,甚至是生物尚未出現的過往,以至除了輻射之外空無一物的宇宙中,又如何呢?
在五年前看到這本書時,我可能會如獲至寶。雖然在時過境遷的現在,有些知識已經過時,但這確實是本統合了許多現代科學對未來預測的好書。只是,若平時就常常接觸這方面資訊的,倒不一定需要看就是。畢竟其中對新時代可能對我們道德價值產生衝擊的討論還不夠深刻,並有許多部份感覺還是不太可能實現(應該會用更簡單的方法)。
2007/2/5-7 17:27

潜规则 (Unspoken_rules)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Unspoken_rules觀看原來的格式

潜规则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官場陋規,或作人情)

雖然沒聽過作者吴思,但這是一本相當令我感興趣的書,其書名也頗為響亮。萬曆十五年那時就提過,我對歷史分析歸納這種題材相當感興趣。有人是為了習得歷史教訓(經驗)而去讀歷史系,我想自己就有點那樣的感覺。話說的好,歷史是會重演的。
新官上任,有時就算自己清白,但若陋習沿襲,加上這種投懷送抱行的好處,相信很少人能拒絕。(前一篇夢で逢えたら才提過啊。)畢竟,不管是不是想當官管人的,人總是好趨利。若是自己甚至沒辦法把陋習去除,且受害者可眼不見為淨;同「身怀利器」所云,又有哪為君子能不順從,雖然心虛卻還是在百般不願嘀嘀咕咕下接受呢?更甚者,則會將對方是為不同族群,產生社會心理學中所述,就算虐殺之都可認知作不過像在鬥雞或鬥牛一般的心情。
所以作者於文中不斷強調,不能怪沒有忠誠正義之士,實在因為成本太高了。甚至依「当贪官的理由」,不接受就活不下去。而只要收那麼個一次,就終身不得不同流合污。事實上會想當官的,絕大多數也不是為了拯救廣大民胞。同「恶政是一面筛子」所云,清官作不得,有能者寧可退位,自然產生劣幣驅逐良幣的效果。
權力總是使人腐敗(本書中叫「新官堕落定律」),落ちるところまで落ちた。所以會有「帝國制度很善於把常人難免的弱點和毛病培育為全國性的災難」這樣的說法。西方重制度,其意就在杜絕這種人治產生的弊病。中國泛用人治,總會出亂子。
「皇上也是冤大头」提到,對於這官吏制度衍生的文武官組織,連皇帝也沒輒。這在萬曆十五年也提過。雖然我們為了方便統馭整個國家,需要制定出這樣的一套制度,不過一旦組織變大,加上下有既得利益掌權者(山大王),最高位的也無奈何。民主相對說來是比較好的,權力就算集中於單一主體,底層的人依然有機會申訴。尤其在媒體的助力下,不公比較容易被展現。但這卻也不是絕對的。在制定一個新制度前,不得不深思可能會造的弊病。過去實行的共產制度如此,現在這邊的民主亦復如� ��。順帶一提,在「皇上」這章中同樣有些地方利用了萬曆十五年中「大歷史」的觀點。
潛規則其實現在依舊存在。說明白的,賄賂調職算。說不清的,當官逢節送禮、遇喜慶包紅包包固定金額都是一種。雖然這一方面可以說也是人情,不過畢竟不是拿得出檯面的。

在「笑话天道」一章作者提到了奇妙的說法。在之前我就覺得他有點限於當下的環境。真要說,也只能拍拍馬屁。大概說來寫史的人都不敢寫當下的朝事。一是因為尚未蓋棺論定。二是何時起文字獄沒人能拿個準。實在說來,光是引當代的人物就已經可以令人捏把冷汗了。雖然吴思本身可能以為大部分符合了寫文當時的國家政治意識,但政治人物向來是言詞反覆的(我這句倒全罵了),所以引當代人物還能全身而退,� �不是自己有勢有手腕,就只能祈禱思想箝制不發生了。他之後卻也說了許多批判國家的話,幸好現代社會開明得多。話扯遠了。我基本上(容後述)同意他所說的第一點。不過,說到第二點就怪怪的,甚至有點前面說過拍馬屁的感覺。從他一至三的討論應該歸結到「皇帝不代表天道」這樣的結論才對。但第四節引了朱棣的例子,卻話鋒一轉,站在統治者的角度了。當然,他其實在之前第三節最後就極力澄清過了,只是我無論如何不得不為他擔心,今天假如文革再起,他想必是過不了這一關的。OK.那就純粹以他說的論點為主。若他的意思是「統治者該聽民或是聽天」的話,我想他� ��「我努力想证明的其实就两句话」就怪怪的了,因為這表示為他自己的意見。但雖然第一點的確是他的意見,第二點實際上要說的卻應是皇帝的立場較合理。若他指的是「應是聽(代表/象徵天道的)皇帝抑或聽民」的話,我是覺得沒語病。本來個人站在自己的角度就有自己的立場。雖然第五節首表示的是第二種,但我有些懷疑這句會不會是指前一種說法。至於我的立場,我想說的是「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誰說天道就是人的天道了呢?人類的利益(或說是短視近利)和整個地球的存續沒有絕對的關係。更甚者,何謂天道?天道只是個道理,像是自然科學, 這可和利益是沾不上邊的啊。若他所言的「天道」是指「真正能讓眾人幸福的選擇」,這也得考慮人民能不能接受當下看似並非最佳須選擇的決策而不造反啊。至於這章最後對三民主義的批判我就跳過了。雖然我不是很同意現行民主,但我對現行共產敗給人性的成見也是很深的。我想現在大陸那邊用錢可以打通關節的程度不比我們這邊好多少(本書最後也有提及)。當然,人民的素養也是個問題,我們都還無法跟美國人比(在接著的一章「造化的报应」起頭就提到了這現象)。這正是「中國文化黑洞」(高中國文老師提過)的一部分。北歐有人打算實行「沒紅綠燈的路口」,我想我們這邊就算要越級也來試驗,不是沒效果,只恐怕不會有我們想要的現象發生(最起碼不會有預期的程度)吧。再度重申,我並不是為著他批評而不服氣,而是� �了這邊突然冒出這段嚴苛的批評感到怪異罷了。
「造化的报应」還提到「中国人自我约束意识弱,道德水准低」,我想這是不錯的。畢竟我們潛規則實行習慣了,表裡不一、空口說白話不當什麼,滿口仁義道德也是胡謅一番就算。吴思說我們被管慣了,所以比較沒有尊嚴,所以應該先讓人民有「公家是為人民服務」的確切認知;這我也很同意,雖然我覺得這可能不會真正產生效用。只是這麼說來,立院搞那麼多手段(選舉至上不說,這次總預算案總夠扯了。)、總統「出巡」警察站滿路口也是反常的了。但誰敢直言?我想,真正有效的是他另外提到的重點:美國人也不是生下來就自己變成有公德的人。主要因「公正高效」的報應機制加上大家都會在意個人信用,使得大家「不得不」對自己的行為負責。我又想起梁小民那篇「制度比人性和政府更重要� �提到,「哈耶克曾经说过,一种坏的制度会使好人做坏事,而一种好的制度会使坏人也做好事。」所以大家都會鑽漏洞、循陋規的。不同只在這制度能讓人怎麼鑽。
無論如何,我想比起我常說我的表面是在一次次受傷中跌出來的,是種「不作就會有懲罰」的被動心態(雖然會說「我在做該做的事」),改成「我是為了成就我自己」這種主動的態度總是正當些。另外這章也提到善惡報應「造化把这报应的工作交给了人类自己」,我也相當同意。甚至連「天网恢恢」那段我亦可接受(見說佛)。

「古今中外的假货」這章很容易令我想起近幾年報導中不時耳聞的「大陸黑心商品」。原來我們不過是效法老祖宗啊…
「我们的人格理想」這章也頗怪的。不過裡面指出西方經濟學的理論基礎之一為「人是理性自利的」,並質疑「这能算是理想吗?」這倒給我了個當頭棒喝。或許我本身就是中了西方餘毒過深?但我是這麼想的:人的確會做自己覺得好的事。因為我已將「利」引申為所有「好」的事,因� ��這是可以泛用的。若有一天你覺得行大道或是勤政愛民是好的,那這些就變成你的「利」,因此說「利」是沒錯的。至於「自利」的部分,則可不解釋為「自私自利」:我們確實是只做「自己覺得恰當」的事啊。有誰能說自己現在的任何決策在千百年後回頭來看絕對是最佳的策略呢?所以「行己覺得最有的路」其實也沒錯的。當然我知道這和作者原先所引用的意思有所出入。只不過,我覺得若以另一種說法來解釋這條,倒也說得通就是。至於第二項「等价交换」,我已經在鋼の錬金術師提過。和善惡報應一樣,正因為實際上並沒有這種機制,所以才需要以我們自己的手將這種制度建立起來。其原因是為了保護每個被認為具有自我意識的個體,本源則為大家都希望最起碼有「平等」與引申出的「正義」之存在。所以古代人對奴隸、大官對最底層的僕人或平民百姓就不容易有這種意識,因為他們並不將對方視為平等,甚至不認為具有相同的自我意識。
在接著的「理解迷信」作者感嘆世風日下,並於中段再度舉出黑木耳的事例說明天網恢恢,信用破產會套用在同族人的身上。但我們不得不認清的是,道德多是從慘痛的教訓而來―不論是自己的經驗或是借鏡他人。(好吧,如前述,最起碼我是這樣。)雖然我們大多期望同理心(與追求自我實現)(注意:不是聽從教導!光會聽話是脆弱的。)能造就道德,可惜大多數的人都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傢伙。所以制定制度時,這是不可忽視的一大要素。
題外話。本書中舉了許多例子說明貪污等等事件的物價比,如「若以粮价折算」等等的。記得萬曆十五年也用過不少次這種對比的段落。我比較好奇的是,不知有沒有人介紹各朝代幣制,並對比貴金屬與糧價(或者包括其他如房地產、人命等)與今日的差別以及換算。我想這應該是不錯的project。其他的話,還有古代官吏與現代地位的對比,例如「這個官近似現在的…」等等。這或許有專門書籍,不過資訊並不是很好取得。
看完後學到最重要的恐怕是,最起碼在現在的中國人社會,這些人情還是不得不好好做到的。陋規於今依舊不可免,只是我們得知道規矩,不然也是白做。作主事的,則得把他控制在下面可接受的範圍內,別過頭了。當然,若你是制定制度的人…本文中已有許多提醒了。
預防萬一,還是說一下:雖然文中多批評,但我對本書實在是相當肯定的。
2007/2/1-2 13:10

鬼哭街 (KIKOKU)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KIKOKU觀看原來的格式

鬼哭街


お?終於也到這地步啦。一本道,果然這才是王道啊啊啊…玩這game攻略都能全部丟掉了,真好(大心)。可惜,以我的日文程度似乎還無法連細節都一清二楚。大部構局倒還沒問題,寫得出大意。話說回來,虛淵玄的作品越來越有香港武俠小說的味道了。(在那次火鍋會中有提到喔!)
本來心得很多,不過今天狀況看來又不太好了,懶得一一延伸引述,只好把大概狀況說一說。首先是機械化人類。器官移植等未來勢必會更加普遍,到達劇中的程度也不是夢想。(雖然「超音速」還是有點困難?)而且,延髓應不必保留才對,腦部就夠了。甚至,有一天或許連小腦(及海馬體)等共通部分也能捨去,皮質部分就夠了。(上面的名詞可能有錯,畢竟生物學已經離我太遠。)當真的到達極端時,只需要掌管記憶及經驗的部分。無論如何,到達那程度時,就進入到此作想闡述的主題:當全身,連記憶及經驗,過去的一切以至性格,及行為模式都能copy時,到底那還持有著「靈魂」嗎?要自己寫一個程式模擬人類行為模式很不容易,但是若引用現有的人類,而創造出與某人有相同行為模式的人造物(artificiality) 時,問題終究會浮現─縱使我們還不知道那到底可不可行。依我的角度,那就是人了,精神上確實的人,就如同現在肉身的我,也不過是大自然的造物一般。當「」足夠承載「精神」時,不論是大自然的,或是人造的,行為模式都不會改變。只是,人類的要到達現在肉身的程度,恐怕得要多加努力。另外不可不考量到的是,就算真的實力相當,也很可能會像Mac及PC一般,相同的軟體在不同機器上會有不同的表現。事實上因為人有自覺,所以這影響還會更大些。那果然還是有差別吧。
另外,精神是否真的能量子化並分割?雖然魂不像程式那麼沒有容錯力,不過生物的自我治癒力畢竟是有限的。當把各個部分拆開,不run時倒還像桌子椅子一樣能安靜的保持,但一旦將之運作,那個別的魂為了擴張到完整的個體,勢必會填補失去的部分;到了這時應該就沒回復的餘地了。不是變成另外一個完整的個體,就是因為資料過度缺乏無法參照及link,如同失血過多的人一般無法順利運作。無論如何,都已不是原來的「魂」了,那是自我改造後的東西。
還有兄妹關係。現代人們的思想真的擴大了,權威及禁忌漸漸被消除,「有什麼不可以」的想法漸漸流竄。每每在停手或警告標誌之前,都得好好想一想:為什麼不可以。兄妹也是,換了個身體,其實禁忌就去除了。於是,「這樣就可以了」。那也沒錯啦,這就是現實世界啊。
最扯的是最後那部分,所謂「真正的愛」。整體說來,虛淵在此部中一直營造著出人意表的氣氛,這是不錯,可是最後一著竟然搞這個出來;有趣是有趣,但我幾乎可以肯定那不是想要的。我想很多人都好奇著「愛到極致」到底是什麼狀況。有的人是「只要他快樂」,但很顯然這總有點悲劇意味。假如是「曾經愛過,留下美好的回憶就好。甚至不美好也無妨。」…一定會有很多人不滿意這樣的愛吧,俺には非難できないんだが。大多數人要求「永遠愛我(你)」、「今天愛得比昨天還深(我搞不清楚這句話應該如何實地去執行)」、「永不分離」甚至是「一つになる」,因為成為一體後當然也就不會有分離的問題啦(笑)。不過,我想這並不是最佳的解決之道。舉此作來說,就算他們能在一部機器中保有各自的意識,但� �那種方式共存,勢必有他們原先想像不到的問題。理想的解決方法,或許是把初號機(已經有試作機了啊)配給主角,這才是他們真正的願望吧。假如僅僅為了別出心裁而造出這種結局…我一想到真的作了以後,恐怕不能產生最後一幕那種理想景致,就毛骨悚然起來。以我的看法,把兩人精神統合的結果,會造成一個不正常的意識,一方面擁有兩人的所有記憶,一方面卻不是任何一方。人的「孤獨」不是那麼簡單可以解決的。正因為還有另一個個體的存在,經由分開的兩者之間之交流,才能感受得到「幸福的溫暖」。而且即使能在比After更良好的情況,同一軀體中(長久)保持兩人的意識下,那也絕不會是我們所期待的。不說「性」與身體(肌膚)的接觸在我們人與人的交流中扮演很大的分量,另一點需要考量的是那脆弱的人性。當� ��們無法維持「正常」的作息,失去隱私權,任何微小的思緒都無法隱藏,長久與其他個體共存時,我們會發狂、產生厭惡感,而這終將導致毀滅。時間是無情的。
CG好像變差了。音樂普通,系統在回顧的地方沒有前作好用,希望能加上隨意回到之前任一章的功能。雖然能選擇是否背景處理,但在背景時一按到shift就自動前進實在很頭痛。不能隨意回到之前任一章的話,自然只好靠save了。看到staff,âge+Overflow+CIRCUS+Nitro+?果然是大合作啊(笑)
還算個值的一玩的作品,雖然設計不是很完美。

ドーターメーカー (DM)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DM觀看原來的格式

ドーターメーカー


Daughter Maker
…好短。幾小時就能解決的遊戲。當初會安裝這遊戲的理由也頗為簡單,不過是因為山田一有插手罷了。沒想到隨便看一下就完了。
第一印象其實還不是那差勁的配音,而是立即察覺到與継母調教相近的氣氛,並且很快的就經由之前看過的簡介,確定這是個R指定。(啊、好像很久沒碰這種東西了。)這個作品的重點宮内篠其實是懷著「媽媽美智子會過労死根本就是你這沒用的秘書害的!」的心情來到主角名島慎一家。不知道這是不是山田的指導,總之頗為奏效,因為少了這個轉折,此作根本不算什麼。而大家會覺得此作有山田的味道,則是肇因於篠和家族計画中的茉莉有相似處。所以這個作品最大的賣點其實還是在實用度。
劇情有許多地方不太合理。再怎麼說,就算主角想收留已離婚女友的女兒,並且親戚們也不願意留置他,也不應該輪到主角來監護吧!再加上,搬進來第二天就有那麼多東西了,還獨力辦完轉學手續…出来るのか?!辦事能力強到這地步,恐怕不是普通人了。
內容部分,因為實在太短了,所以溫馨的氣氛也沒怎麼能襯托出來。內涵…最近沒心情說這個。まあ、最精采的應該在結局部分,篠心境的轉折吧。假如慎一真的沒覺悟,而表現出一副完全不知所以然的態度的話。當然,這也不過是人性的一面罷了。而監禁ルートエンド中美里景子想將兩人刺死,這種強烈的情緒表現則在很多現在的八點檔可以看到。說實在,假如景子有這種「無法發洩就一次爆發」的傾向,與之結婚也滿恐怖的。只是,現在人大多不就是這樣子嗎?おまけに連自己就是這樣說不定也一清二楚。
CG滿可愛的,系統算快適,其他就普普。美智子的音声還好,但篠的很刺耳,景子像是蕩婦,在經驗上尚待加強。這遊戲,果然還是以實用度為上吧。
對了,有看到ドーターメーカー2的情報,看起來一樣是騙錢作品(笑)。
另外,還有傳聞山田一=作CROSS†CHANNEL的田中ロミオ,不過事實如何就…是真的。サーカス所属DQNライターが自サイトの日記でぶっちゃけたのがロミオ=山田の現在の根拠。
2005/2/13 15:0

2007年2月3日

1-2-3 Magic (1-2-3Magic)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1-2-3Magic觀看原來的格式

1-2-3 Magic


1-2-3 Magic: Effective Discipline for Children 2-12我數到3ㄛ!-三招讓你成功教出有規矩的孩子

同樣是同事的書(苦笑)。雖然知道看過這種書也不一定在對未來孩子的教養上有所助益,畢竟家家有本難唸的育兒經,不過還是解決掉了。
一樣,來作個大意統整。事實上好像也只剩下這一部分了,對於這種東西我幾乎沒啥心得好說。(哀)
對於可以馬上停止的行為,我們得用1-2-3 Magic,即是數1-2-3(間隔約五秒),然後還不聽就把他們丟到中場休息區,基本上幾歲就待幾分(這點在Children Are From Heaven也提過)。其中的「中場休息」和Children Are From Heaven可說同出一轍。但在本書中,這項手段已經被視為主要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其他就是更具懲罰意味的取消特權、沒收心愛東西等)。我其實很佩服兩本書的譯者竟都挑了同一個譯名,該不會是通過有無了?使用1-2-3 Magic重點在心平氣和,並展示一種無可轉圜的態度。除非孩子真的不曉得(如第一次),否則連解釋都不必。否則會陷入「說理—規勸—理論—大吼—處罰症候群」中。
至於要孩子快去做的行為,我們得用讚美、鼓勵的方法。13章起說了許多在這情況下的策略:
正向增強作用
以口頭的讚美或正面的言語強化行為,讓孩子喜歡做那些事。但若孩子不喜歡,則應適可而止。因為我們常常對好事難以啟齒,所以得自我督促,盡量使負面:正面<1:2。(記得有其他的書也說過,雖然比例沒那麼低。)數123算負面的。
簡單的要求
以公事公辦、務實且平靜的語氣命令孩子,不要參雜情緒,這樣孩子也較少出現考驗與操縱行為。別用「我們是不是該一起來寫功課了」這種措辭,這只會引起負面情緒。
用和計時器競賽的方式
用激將法「我敢打賭,你會輸給計時器!」讓孩子在時間內完成某些事情。語氣仍得形同公事公辦。計時器的好處是孩子無法考驗他。不用說,這招不能太常用,不然會失效(「又來了~」)。
付費制度
若孩子有零用錢等自父母來的金錢來源,則沒做而由父母幫忙完成的,要付錢給父母(實際上是扣錢)。當然這只能用在父母可以幫忙的項目,例如餵寵物。另外,依照夏色の砂時計KURAU那時說過,停滯的人性總是走向腐敗,因此可能的話以絕對的制度規範為佳,但在制度無法成形之下,最起碼應該養隻自己也喜歡的寵物,以防最後腐敗了卻無法收拾。
自然的後果
如果孩子不做,就狠心的讓他嚐到不做的後果。例如:
沒做回家功課等作業
先靜觀其變,不行再插手,如利用家庭聯絡簿(作業單)搭配正負正法或粗略檢查法。正負正法是指第一句話先挑出其優點稱讚,接著作點批評(正文);最後再以正面的話總評。有時候時間已經來不及,或對有ADHD、學習障礙的孩子得用粗略檢查法,不要太過追求完美:這樣會孩子可能會叛逆、逃避以至中輟。
另外如計時器與做表格法,這時若孩子能自動自發完成、沒抱怨、沒拖太久記得加分。
在起床上學去時賴床遲到
對小小孩多用讚美,並可將行程寫作表格。大孩子就別為他們找藉口,讓他們真的面臨遲到的慘劇,例如錯過早餐就讓他們餓。但得注意安全問題,並且最好和老師溝通好。或許有些人會想到,若是孩子如同缺乏羞恥心,已經無視遲到所帶來的後果呢?當然就得採取其他方法了(像是扣錢吧)。
沒有收拾整理房間與亂丟東西
其實這不一定非得管。若孩子在自己房間外的公共場合能作得好,倒也可睜一眼、閉一眼。真要改,可用計時器(沒時間磨蹭)、垃圾袋法(規定期限,定期把亂丟的玩具裝到垃圾袋收在某個地方。)、鐵桶法(把看到的丟進固定的地方)、付費制度、做表格(需多加讚美)等法。
自然,這只能用在不做真的會自食惡果(且是對孩子有效果的)時。
做表格
透過公開簡單表格記錄「快去做」行為,可讓孩子受到正向回饋:紀錄的增益、父母讚美與完成任務本身的成就感。年紀小的可貼貼紙,並施以小惠(孩子最吃這套←哀…不過其實大人不例外,例如拍馬屁戴高帽。←哀2);大的可評分。獎勵不一定要物質的,像是一同看電影亦可。這種方法因為很累,久久一次就好。
數1-2-3(鼓勵短暫的「快去做」行為)
得注意時機:隨即可完成的。
其他還有以下狀況的應用:
做家事
多讚美,別期待他們做更多。六歲後可開家庭會議分派。還可用做表格、付費制度等。
晚餐時間
面對挑嘴的孩子可配計時器讓孩子先吃一點點沒吃過的新奇食物:二十分鐘內吃完才有甜點。分量少而不強迫,久而久之就會喜歡了。或用四選三法則,且沒吃完(不愛吃)的也得吃一小口,這樣才有甜點。
晚餐不夠溫馨愉快時,可試試各吃各的,或偶爾帶出去吃大餐。
晚上睡覺
規定上床時間並嚴格遵守。可以在完成該做的(洗澡刷牙上廁所,可列張清單。)後,守在床前(但別一同躺下:持たねえぜ。),待時間到道晚安。電風扇規律的背景噪音有時很有用。若孩子會跑下床,則採中途截斷法:孩子下床時間越久,得到正向回饋越大,所以最好在房門前就默默拉著他回床上。
萬一孩子半夜驚醒,然後跑來跑父母,也不說話,常常是為了上廁所。別開燈或說話動怒,直接摸黑帶孩子上個廁所回來睡,免得受光刺激而過於清醒(包括自己)。動作盡量緩和,讓孩子保持睡意。別讓孩子習慣與父母睡,除非狂風暴雨。
孩子說理無用,所以千萬別說太多。他們不是能好好理解的動物,除非當他們漸漸長大。不過,別忘記,連大人都不算理性的生物。也別要他們負責,他們就是不能。別過度管教,很多時候孩子對自己應該怎麼作清楚的很。
第六、七章說明了許多常見問題,而這些解答中最重要的是要堅定立場,別妥協或姑息養奸。孩子很會鑽漏洞的,所以別造成例外。所以,就算是連在公共場合丟臉也是一樣,不能寬貸。
第八章說到,孩子吵架時別問「怎麼了?」以及「是誰先開始的?」孩子可能從實招來嗎?結果只是各說各話罷了。其他還提到別要孩子道歉(有口無心只會造成欺瞞)、別袒護弱者,說「妹妹還小,就不能多讓他一點嗎?」(給了弱者免死金牌)等等,也給了我很大的啟示。不過,兩個人一起處理的話,假如有一個常常都是比較乖的,那麼他有可能會覺得正義無法得到伸張,「每次都不是我的錯,媽媽總是不罰他!」就是。
到第十章提到孩子常用來達成目的的手段
拚命哀求
「拜託嘛!」、「就這一次。」不是要鐵石心腸,但也得曉得這是在作戲。
耍脾氣(恐嚇)
孩子無法得逞時可能會趺坐(老實說這邊用這詞怪怪的,還是「跌」坐較為傳神。)地上、敲自己的頭、尖叫、用力捶踢、找父母理論、說髒話等等,尤其於有外人在,大人無法應付時。這類行為最好在五六歲前就修正,否則可能會更嚴重。
威脅
我要離家出走、我要去自殺、我不吃晚餐了、我寧可餓死、我要殺死你(的寵物等)。首先父母要先分析這些話的真實性,例如孩子最近是否有受挫招致想自殺;如果沒有危險就不用理會。
苦肉計
「家裡都沒有人喜歡我」、「你們都比較喜歡妹妹,不喜歡我!」等等的。有時也會併用一些自我懲罰,自我否定甚至傷害自己的招式,如不吃晚餐、躲進衣櫥和撞牆等。別真的產生罪惡感了,這行為只是在作樣子。常與拚命哀求一同使出。
諂媚
媽咪,和其他人比起來你最漂亮!別上賊船了。
暴力宣洩
這是最糟糕的情況,孩子可能會砸東西、摔踢門、攻擊父母等等。孩子年紀越大,使用的行為會越激烈。
解決法:善用1-2-3。而這些也常常是大人本身使用的。我還滿佩服他怎麼能分出這些…可能足以上心理學教本的假說?
12章說明了不是可以用123就解決的問題。這部分於Children Are From Heaven並沒說明,因此是較有價值的。對於這些更嚴重的行為,我們還是應該分出層次,施予相當程度的懲罰。方法如禁足(連續一段時間吃完晚飯就回房休息,不得看電視打電腦、電話等。)、罰錢(扣零用錢,並賠償造成損失)、作家事(清理房子n小時)、社區服務(到教會或其他機構作義工n小時)、研究(選某一主題寫n頁報告或參加團體諮商)等,依程度酌量。假如孩子習以為常的犯錯,以致犯錯為常態,就應該重獎勵,例如連續數日沒犯錯就大加讚揚。
若孩子生氣的箭頭不是指向父母時,該當個傾聽者以同理心傾聽(別滿口仁義道德)。但孩子將怒氣轉向父母時,該立即數123。(まあ、ずるい事。)
孩子故態復萌常是因為父母無法平心靜氣數123。這時該來場「行前說明會」,重新實行。
我在想世上這麼多教育父母的書,該不會表示現在有許多人其實都已經不知道要怎麼作個稱職的家長…或是說,因為時代不同了,我們不再能靠自己的本能(例如將孩子視為私有物)來管教,所以大家才有必要學習怎麼為人父母?不過,一邊教人要將孩子視為獨立的個體,一邊在文中卻又要人別期待孩子說理說得通,顯然現在的主義(人文?)還有其矛盾在。未來說不定很快的連父母都不能體罰孩子了,到時體罰假如變成公訴的話,又有部分人會感嘆父母難為了吧。ま、的確,要體罰不如還是在管不住時將之送到警察那邊比較乾脆(無責任だね)。
2006/12/4?-30 19:34, 2007/1/10 22:36改

說佛 (OnBuddha)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OnBuddha觀看原來的格式

說佛


說佛

用這個題目實在會被人笑掉大牙,有的則會氣得要死。當然,還不乏覺得悲哀或不屑一顧的。不過,因為近期兩三次與妹的對話,現在的我實在(應該)也不能說是「完全沒接觸過佛教」了。所以,這個題目姑且說是「我所以為的佛教」吧,我想這應該就比較不會有異議了。(只會剩下「那個?不值一提!」的不屑態度。)對這種敏感的題目,還是小心為妙,實在相當的危險。
不過話說回來,會有那樣表現的人們,應該沒什麼機會看到這篇文章?所以還是請容許我在這大放厥詞的無理舉動吧。(一拜)

因此,先來談談資訊來源。妹讀的是,三年初級部畢業。(可惜教育部不承認學分,是故不具大學文憑效力。)聽他說他們比其他佛學院有更多鑽研經書的時間。這幾次的對話我盡量以客觀的方法提問。不過,這些當然不保證我所得到、所理解的就真的是純正的佛學。「你雖然說你想要問一般的見解,但我覺得你是要問的感覺啊。」如他所述,我只能「期望」是這樣
我大概提問了我有興趣的一些問題,其中或許也有不少是大部分開始學佛的人會有的疑問。無論如何,我得到了一個我所以為的結果。

簡單的說,我覺得佛陀所察覺到的,很大的一部分和我的想法是一樣的。當他悟道之後,聽說本來也沒有打算要出來傳道。但因緣際會,才造就出了眾多信徒與輾轉流傳成現在的佛教。(這部分事涉玄機,非常可能夾雜有不實的描述,甚至本身不過是傳聞,所以點到為止。)而他的本意其實很簡單,只是希望我們能看清世間的無常,我們所執著、所不能看清的,其實都不過是因為我們沒能將眼界放大,沒能「看開」。所以,他的傳道,主要希望大家都能看得更透徹,更清明。當你今天真的不會為想到的新點子被對手奪走而失望生氣,被撤職或裁薪也不為所動,甚至於當最近的親人逝世也能平和處之時,世上還存在有苦難嗎?人世本來就不是苦海。但當你不能看透,會為小事所動時,那萬般皆是苦。所以,他所說的「離苦得樂」之道,本來 就不是教人要在死後或來生求得正果,而是在當下就能極樂/涅槃。我不知道他是否真的就是這麼想,這些話是不是在經過我的口中傳出來之後,已經沾染太多我的味道(因為這實在太過於像是我會說的東西;事實上連阿含經中佛陀都多所提到死後的事。),但我確實聽到了起碼是類似的言語。
不過,我們之間仍然有決定性的不同,而這差異也有可能僅僅肇因於時代因素:現代的資訊比起過去實在是多太多了,而這一點除了使人類的眼界拓展外,竟也造成了所看到的「真理」的差異。也就是說,假如佛陀生於現代,他看到的,說不定也會是不同的東西。雖然令人感到悲哀,不過「佛」陀畢竟也是人,受制於當時算是顯學的婆羅門教(正如同我今天受制於佛教);他所看到的,就是身為一個人所能看到的。基於這一點,我想我可以猜測,若是人類的文明能順遂的發展(最近在預測時總需要加上這一句,也滿可悲的。),在數千,甚至於數百年後(也有可能不必用到這麼長的時間),佛陀所諭示的真理,其一部分(我冒昧猜想是現在說來超自然的那一部分,也就是輪迴以及來生等等的那些部分。)將被� �學證明成偽,而這甚至無法被辯駁,就如同現今的基督教所面臨的狀況一樣。而我在這所說明的道理,也將在未來的某個時候被證明有誤。不過,我想即使如此,這些道理還是有其價值存在:其接近「真理」的部分。當然,把我說的當作是口氣狂妄的妄言妄語也未嘗不可,我也不會說「你們等著瞧,終有一天你們會知道我是對的!」(事實上我所說的理應有誤。)只是,我想這些話多少有其接近真相的部分,而這點應該是不能否認的。(說來,光是如此似乎也沒啥大不了的。那改成這樣吧:這些話,多少能給人帶來新的啟發;這樣的說法如何?)
以上那段包含了許多我新確認的部分,下面來解釋一下。首先是那「決定性的不同」。佛教的基本理念,是因緣/業的起與轉造就了世間萬象;諸法皆因緣起,並無自性,故說空性。因此,事出必有其因緣。但從我今早確認到的,這「因緣」卻不是某些人所想像的那麼死板,而會是類似我所舉過的例子:例如,當我今天被人所欺侮,假如我認知到對方正氣在頭上,所以會辱罵我,是遷怒,也是人性的一種,那這業就被消解了,也就不會產生我每次碰到對方都心想「君子報仇、三年不晚」的結果。(嗯…這個例子不是很好。)
但在我的思想中,「空」的真性,並不需要藉由果報與業的存在才能解釋。因此,就算今天種瓜卻得豆,縱使不若他們所謂基於人道層面的果報:「業縱使可轉化,終究還是不能平空消失」,我依然可心平氣和的說「空」。我的解釋法很可能會被相關人士說成是另一種「斷見」,但我想將一切都算計得如此死板(把帳算得如此清楚)的果報論本身就不是個足夠自然的東西。或是說,即便因果的確存在,也絕不會是我們所想像或認知的那般。因為,假如像佛教中大多數人所說的那般,則「業」勢必需要累積到死後尚須償還。這樣的話,我們很可能必須再造出「來生」、「輪迴」等觀念來圓融這個理論。但我們看不到來生,也無法確定死後是不是會像我們所想像的那樣。(我完全沒有說「� �不到,就不存在」的意思。但假如只有極少數人在那裡張揚「我看到過!就是那樣子!」然後又有另一些人跳出來說「你錯了!是這樣子才對!」誰又知道或能分辨「真實」到底是長什麼樣子呢?)說得更殘酷點,真的要架構起一套那樣的系統的話,結果是只要是活過的人,就脫離不了輪迴:到底是誰規定作了壞事就只能再陷入輪迴,而福報積夠了、了悟了就能脫出的?當你一存在於這世界,當與人有往來時,那看不見的聯繫就只會越來越密集罷了。假如做壞事要償還的話,做好事的人不再多輪迴幾生等人家來償還,那那些被他幫助的人到底要把業還給誰?所以我們雖然有質能守恆定律,(在某方面來說,和果報有異曲同工之妙。)卻不允許某個東西今天變得更重了就能夠落跑;因為,這個平衡假如有缺口,就不能表現良好的存在。唯一一個解決方法是我們有辦法利用某些自然之外的手段來達到相加相減成為零。可惜,我們身為普通人,通常不會具有超自然的力量;我們能做的,頂多是盡量少和人接觸,以減少。而就算只有一個人,我們甚至還會被自己的人性絆住(如CROSS†CHANNEL中提過的)。即使一切都如我們意料之下順利的度過,也不可能準確的歸零。因為,我們儘管可以將仇恨轉為感激,也無法在所有情況下將親友轉為陌生人。所以,當我們一生下來,就已經是地獄了。要以一旦省悟就能脫離這些是是非非來解釋,我只能說當我們得在這世上隨著眾人玩遊戲時,既然會影響到他人,就已經不斷的造著業了。以普通狀況考量,這輪迴非得至死方� �,除非我們能引發超自然現象。至於那(人外的能力到底)是什麼?…どうかな。總覺得那不是我每天在這裡以這樣子的方法「悟」得出來的東西(啊不、這點應該是無庸置疑才對…),非得藉助些什麼「大宇宙的奧秘」這類型的東西才可能達到的境界(啊、這點就…)。因為我可能一生都不會有機緣得知這樣的手段,所以這裡也就沒辦法提供了。お許しを。假如想深究,可以試試坐禪之類的吧。那到底會不會得到「真理」呢,就等我有朝一日再來探究了。事實上我們看到的是什麼?是人世的確不存在「絕對的公平」,而因果律也僅僅發生於「我推石頭,石頭就會產生反作用力於我」這麼簡單的物理層面。從來沒有說「我殺了你,我就一定會有報應。」因為,掌管這部分的不是因果律,而是人道。即使將果報推到唯識的層面,我們所能確� ��的,也一直都是歸源於我們的心。而自然界,從來就沒有發出過任何聲音(俗話說「上帝不會說話」)。所以,我們不能拿出「當我捏死一隻蟲,假如蟲在臨死前想到前後的因緣,悟到這並不是值得去怨恨的,那這業就消解了。」這樣的例子,而應該說「的確,我捏死一隻蚊子,假如有慈悲心人士在一旁,可能會說我兩句;假如那隻蚊子是某人的寵物,那我可能有一天會被某人找上;但也不過如此而已,絕不會只因為因果論說『業要償盡』就無緣無故出現『因為我前世今生的行為,使我必須少一隻胳臂』這樣的後果。」我甚至認為,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必要非將此行為套入「業」不可,因為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不會有「我們所想像的」報應的。而我今天也不會因為用蚊香或用手刀多殺了 一兩隻蚊子而造成什麼不同。(假如我多殺的那一隻會有鵬程萬里的發展那另當別論。當然,這有點宿命論的味道:那隻蚊子「本來預定…」等等。)再說得清楚點:就算真的有來生,誰能說我今天多宰了隻蒼蠅,造成的定是我某一個來生被人辱罵一頓,而不可能會是多賺幾萬兩金銀呢?果報論的弱點就在於他們舉的例子實在引入了過多的道德觀。而現實呢?就算落實在更基礎(物質)層面的果報論說得通,但大多數時候卻會落得混沌理論(希望我沒有引用錯)所預示的結果,大部分的變化都不會造成後來決定性的改變。佛教過分把天道擬人化了,致使出現「因為曾有一世殺太多魚,此生方被亂刀砍死。」這樣的解釋。不說玄不玄,光是那種解釋因果的方法就令我感到不妥。說真的,那不是「我們希望世界是公平的」所投射出,能讓大家� �心的說「世界畢竟是公正的」的假象嗎?但世界絕不是圍繞我們轉的。生活上,最好也是持著「消失了就一了百了」,縱使不一定會較為接近真實,但起碼會比較坦然吧。這樣的想法有點小乘的味道?不過,如我所說過的,重要的不是生死,而是不在乎生死:不論是否生死都一樣。

果報論有果報論的問題,緣起也有緣起無法解釋的現象。緣起指的是更基礎的道理:當有變動時就會有相應的反應。至於這反應會不會造成我們所期待的果報,那是另一回事。但,真正的緣起論,也就是「牽一髮而動全身」,連「死亡」的因緣都應該僅代表「死亡」這事件本身所引起的影響,而不是能將這生物此生一切行為轉持至「下一生」這種天方夜譚。(…好吧,這是「我希望」。)也就是說,緣起應該是種連人本身都被當作工具的理論。此外,這樣的理論依舊無法解釋「」這門事。Additionally,通常也不會有(偶爾還是會有)「到佛寺幫忙能消除業障」或是「佛祖保佑我考上第一志願」,甚至「到佛寺幫忙比到親戚家更有福報」;這些大多是心裡安慰。除了這些,依 據熱力學第二定律,緣起將會不斷的消耗,所以不管我們怎麼做,世界一定會變得更為紊亂,所能引起的變動也將隨著時間流逝漸漸變小。對這點緣起論基本上也保持緘默。更甭提「鑽石太陽電池:由光熱轉換成聲電的奇蹟」中提到,Uncertainty principle允許了物質與能量「無中生有」這種違反常識的現象。(雖然不確定是不是Uncertainty principle,但我確實在其他的文獻讀到基本粒子「無中生有」的可能性。)在許多方面,緣起論依然有其無法圓融說明的部分。
順帶一提,佛法中的「空」,我想和唯心論是扯不上關係的。這裡的空,由上面的解釋可知道是由「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而推導出來的(能不能「涅槃寂靜」是另一回事),而不是指心的幻象啥的。

其實,就算並沒有來自緣起,我的確還是察覺到某些類似的東西。現實世界中,我們的確沒看到過「恆常」不變的事物。勉強要說的話,那也不過是極為鮮少的某些「道理」,而不是現象實體。所以,我們所處的這個環境,其實已經嚴格的限制了我們的行為。讓我們來定義一下「意義」的意義。何謂「意義」呢?當我們提到這個詞時,我們通常指的是存在過造成的回饋,或是與不存在相較,所造成的差異。(對當代的影響力或遺留的變革。這時通常也包含著「目的」的意味,例如:你人生的意義為何?)偶爾,還代表一種特殊性,「只有某個個體才能做到的事」等。以此來看,我們所謂「個人的存在」不過具有種狹隘而短程的意義。正如在< a>銀色~完全版~中所討論過的,縱使是如愛迪生,就算他對「現代」有很大的影響,但十萬年後呢?而這還不過是宇宙歷史的一瞬間。或許,連人類總體的「存在過」本身的意義都比這些大。正如同我們知道恐龍存在過,卻不會知道某隻恐龍做過如何偉大的事。即便他們也發明過電燈,然後在某文獻上記載了某偉大的恐龍達成了這項豐功偉業,那對考古學家來說的意義,恐怕還會比對大部分人來說更為重大吧。而我們卻無法保證這些,在時間的洪流沖刷下,最後是不是還能存在如一粒沙金那般的光輝。所以,假如我們不把眼界縮小,說「能影響後世(數十數百代)的人類」,那我們所追求的意義幾乎都是無意義的(因為最後終究還是不會造成變化)。…當然,假如「意義」的定義是回饋,那就另當別論,因為對這種定義來說,努力得到回報,這就已經具有十足意義了。只是,再好好的想一想,你真的能滿足於這麼膚淺的定義嗎?
這種說法並不追求「為何」世間無常,所以並不會在乎到底是緣起或是啥道理才讓世界具有這種型態的。但,其實這還不是「空」。以我的角度來說,我落實在佛教層次的「空」(稍後我會提到非佛教層次的。)是更為莫可奈何,就算是「」存在,都無法否認的概念。意思是,假如未來人類有辦法利用科技達到半永久的長生不死,甚至利用進化等手段,讓人在「概念上」都是永恆存在(例如將精神數位化等。就像是極樂世界,甚至於是神或佛吧─請容許我冒昧這麼說。),我們還是無法脫除這樣的性質。這點的精神在很早期,遺作那時候就說過了。作人生的意義那時也提了一次:就算今天,你真的能夠像皇帝一般有錢有勢,後宮佳麗三千,長生不老,おまけに有魔法加� �,要星星摘得到星星,要愛情就有辦法使人死心塌地愛著你;人民永遠無知,讓你即使昏庸無度也能舒適的活下去;世界繞著你轉,樹上長出麵包來;愛迪生的名號與事蹟在一億年後大家都還記得很清楚。我不是想說這樣會感覺有點虚しい。當然很多人會欣然接受這樣的環境。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講,我們之所以將這些視作「價值」,不正是因為我們在意他們嗎?因為在意,所以他們具有價值。當我們眼界永遠無法從這些慾望中移開時,我們所得到的就是有限資源的爭奪,與禪讓所造就的美德(其實那只是將利益從一方傳到另一方,真正以人性的角度來說,一點都不美好。其餘相關討論見Roman eines Schicksallosen。);我們所知道的就是以這些� ��值為基礎的生活。當你將焦點從那上頭移開,不再注重價值,不再在乎生命;權位財富於你如浮雲,甚至在有必要時,連眾生都無異塵土;那這些就不會對你造成拘束。有沒有長生不死,「常」是否存在都不會造成意義:因為存不存在對你來說都沒有差別。只是,這樣一來,世界也就沒有任何留住你的理由了。對你來說,這一切都是空。
只是,有多少人能接受呢?不如說,會口吐「你的想法未免太太太消極了吧!」的人佔絕大多數吧。何況,大部分人的確就是以此當作他們人生的目的。But,縱使如此,(其實這一點都不消極,因為我不是往負面想:我純粹只是想將世界看的更透徹罷了。)是不是還能有決定性的論證能否定這樣子的說法呢?或是說,我們除了將眼矇起來以外,沒有能夠活下去的勇氣

善惡果報在現代的我們眼中似乎不像是「真理」。所以我現在要說的(已經說過的),是不基於果報的「空」,而這可能還會比果報更玄。(說是這樣,在我看來還是滿容易理解的吧。…或是說,我希望如此。)我很想說,請參考人生的意義一文,不過這裡還是簡單提一下吧。
人類文明至今已經不知演化出多少套人生哲學了。其間多少有差異。當然我們不能否定「好」的宗教、主義與人生觀大多建議人為善,並從積極面看待人生。但我們也不可否認我們所定義出的「善」、「好」並沒有一個完善的定義,也就是說我們大多只是將我們的希望、能讓我們快樂的東西當作是「好」的,而事實上卻沒有一個真正圓融的解釋,自然也就提不上探討其間的關係。但我們應當知道,天道其實並沒限制,甚至也沒規定我們應當如何做:那是人生哲學的執掌。所以,在現實並未定義出這樣一套「真理」之下,我們卻還一味的追求,希望能找出一套來,那我們所能發現的,也就僅僅有我們所看到的東西罷了。所以,我們所追求的這套理論,假如一定要印證在實際物質層面,最後只得落空罷了。因此,我們必須先要� �清自己所汲汲追求的,本來就不會是一套可以實證的理論─別妄想在自然界中找到基本公理來證明他(別再提什麼「可以從科學得到印証」了);這樣的話,我們的心就會坦蕩多了。因為,我們是用人道來實現這套理論。所以,這套理論並沒有定論,他會隨人性而有所不同,於不同文明下有不同的理論;甚至於正如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對不同人就有不一樣的解答。重要的不是「哪個理論比較『對』、比較『強』」,而是理論只要能自圓其說,並為週遭的人所接受即可。以這點來說,有時還會造成沒有符合現實的現象。
所以,我所說的「空」,就是指我們無法實證這套理論的公正性:因為他不會是「真理」,而不過是可能套用了某些天道而呈現出,對人性作了最佳化的行為守則。假如硬要說其中所包含的不變性,我想就只有「因應人性而定」是真切不變的吧。但,我們絕不會以為光是這樣就是我們所要的東西。所以,畢竟是「空」。那這樣衍生出的人生觀呢?很有趣的,和佛教也滿類似的:一樣會導致無欲求的結果。因為,當知道一切的行為,一切的思想都和我們的文化、經驗、肉體脫離不了關係時(所以沒有「絕對的理性」),那還會不了解我們的所作所為,諸如愛恨情仇,都是無用的嗎?而在了解到這一切後,就不再有必要爭執(有人或許會在此加上「為小事」,但其實大小又有何差別?),而對他人所產生的憤恨,自然也就能以� �人性本如此」來看待。這有點「同理心」的味道。別說這是基督教的「原罪」與「大愛」,因為縱使在某些行為上能這麼看待,但我們的基本層面是不同的。最起碼,對我來說世間無善惡。所以我說「人性」,不說「原罪」;原罪是配合他們那套,為了達成圓融而生出來的。而人性,卻不僅僅只有罪。

2004/7/22 23:37,8/1 12:10; 8/20 14:15佛教層次的空,2006/2/3 15:44緣起論的問題

However,絕大部分的人生哲學需要定義出應該作的事。那一個比較好的定義是什麼?這次我意外的得知佛教大致將其定作「心安理得」。稍微想一下,這是個很令我欣賞的定義。我之前過於執著在一個「可以讓世界大同」的善,以至於我沒看到善其實可以有其他的判定法,結果造成我無法作出定奪。
但若光只是「心安理得」是不夠的。因為,世上有太多你心安理得,別人卻坐立難安的事。例如穿得比較輕鬆出門,被雙親看到卻說是「邋遢」。對他們來說,這是不夠莊重。當然,這也許可以說是他們「看的不夠開」,不過真的(只)是這樣嗎?又,自己是否就「看開」了呢?因為歧異是如此的多,所以我們最好將善定義成「大家都心安理得」。
但即使將「善」定義成「大家都能心安理得」,不只是不能保證不能有爭端,甚至還是另一種「惡」。例如,假如為了大家著想,開發新的物品(或生活方式),這是「大家都心安理得」的「善」,但開發的後果或許造成資源的耗損,或許還會因為短見造成未來更大的災難。所以,這種定義縱使在合理性上比較說的通,但說到底卻不是個能夠令人「心平氣和」接受的定義。
那麼,再變成「大家『自始至終』都能心安理得」吧(好像越來越像Utopia了)?這不是僅僅站在自己狹隘的角度下的標準嗎?況且,除了全知全能外,如何能在日常生活中隨時隨地達到這個標準?我們連自己的未來都掌握不住了。…當然,假如一直這樣加下去,最後或許真的能變成個我們想不出有啥毛病的定義,但別忘了我們每一次將條件限制(範圍縮小),我們所期待的「善」就越來越儚い,甚至於在大部分情況下都不會存在。但難不成就要因之證明「人世為苦海無邊」?別傻了。「苦」和「樂」一樣只是人的情感,本質也是空(所以我才不想提到他們)。的確,這樣子的說法可能不會影響那些擇善固執的人們的意思。那麼,假如終於找到了一個對「人類」來說的「善」,是否有必要考慮到對其他生物,以及非生物來說是� �也是「善」呢?
重要的是,果真有那麼一個狀況或是抉擇存在時,那已經不是「善」了:試想,假如有種方案能達到不是「雙贏」、「三贏」,而是「全贏」的地步,還有人會笨到不那麼作嗎?那已經叫做「利」而不是「善」了。而支配這世界的,的確就是「利」。這裡的「利」並不是「利益」或「利害」的意思,而是種叫做「我們(in-group)覺得比較好、比較恰當、獲得較多而損害較少」的選擇。探討到這麼深入的程度,已經不存在我們以為光明正大、落落大方、君子風度的善了。
所以,固然這是個令人欣賞的定義,可是「他不能造成世界大同」與「並無絕對的行為規範」(並不能定出「怎麼做絕對是『善』」)這些性質(真義)可別傳出去囉,因為這和我的言論一樣會造成世界大亂的(想太多了←笑)。
就這點來說,大道說不定是不能傳的。因為,每個人所看到的都不同,實行的方法也不一。縱使我k氏今天能夠在了解這個道理後,勉強還能維持常人看來「只是有點怪」的程度,卻不能保證「壞」人領悟到之後做「壞」事時不會作的心安理得。(好像有點「真理教」之類末世教派等的味道了,糟糕!)更糟的,說不定還會覺得「作完壞事要害怕?怕什麼呢?假如找你所說的,作了壞事就會受到處罰,那就像是買賣一樣,我做了,終有一天就有報償。假如沒有,那就沒有吧,不也賺到了嗎?」所以,以此說來佛教其實算是很安定的宗教,因為信佛的「惡」人總還具有「良心」,但以我的這種想法,縱使今天被人砍殺,我也會微笑而去啊。(…更不用說我砍人了。)
「善」的另一種定義是「利他」:使他人得利;說明白點是讓他人的喜好或願望實現,說簡單點就是行他人所欲;成人之美,甚至成全他人。另外,還有像「可以自圓其說的就是善」。つまり、今天假如有人能將「力量就是善」這個議題說的人人心服口服,那麼「力量就是善」就是善。不過這些各有各的弊病或漏洞,在這裡就不再深究。

佛教將一切都精算也就罷了(這還很可以接受),但還死命扯上人世價值觀的善惡,而這層次的不滅論本來就不像是存在。(起碼在當下的世界…這有點像是藉口,其實我只是要表達我沒那麼果斷罷了。←當然,是指表面上。不過既然連這句話都說出來了,自然苦心也就白費了。或許,真正的意涵並不包括我們所以為的善惡?)再怎麼說,讓天性狡猾的狐狸此生再這麼狡滑下去,還被你說「就等他哪一天悟到自己不應該狡滑」,這算什麼?(你希望他怎麼翻身?絕大多數都會越陷越深吧!這樣子的安排在絕大部分情況下只會造成惡性循環罷了。也就是說,這就算說得通,最起碼是個人性實驗的差勁示範。)或是說你嫌他不夠狡猾,所以此生一次� �個夠?當然你也可以找些理由來掩飾那更高等的存在的這種殘忍處置,假若你連這種機制都學基督教,判定為由那存在掌管的話。
基於人道層面的果報,我想可以用一種方法來做補救:不用凡俗的認知來「精算」行為,而用另一種方法來定義果報相依的系統。這樣的話,撲滅病媒蚊的那些衛生人員就不至於遭受消滅生命的報應,我們也不至於動不動就想到「這樣做犯戒」、「那麼做違法」了。佛教現行的作法好像是這樣?還有一種是將「果報」當作是種趨向,而不是必然性。趨向代表的是,當我們造了業之後,我們「有那個機會(潛力)」會得到應有的果;這就像努力就比較有機會能成功一樣,努力不保證能成功,甚至有時候(雖然機率極小)沒經過努力也可能成功。(這時我們通常說成「運氣」,這幾乎是果報所頭痛的最大問題:因為運氣不好精算,是故我們需要前世今生來圓融這理論。)也因此,有其可能性,卻不總是能保證一定會如此。意外多少是存� �的,而且維持人道層面果報的,多是人網,而非天網。而一切的終結,就在從這世上消失起。這樣的話,果報就不再需要靈魂、來生等來彌補此理論的不足了。很顯然的,假如把「精算」當作是種譬喻,像是老人家的得道者對沉淪中的我們諭示「別隨便打人喔。隨便打人的話,被你說的人也會生氣的打回來。」如此一般,那倒也說得通;只是這就有點「騙小孩子」的味道了。而且,萬千佛經中,到底還有多少是「騙小孩」用的呢?(2007/2/2註:潜规则提到了天網恢恢,疏而不漏的另一種可能性:人理當是要受到監督的。假若一個制度(而非天道)沒能使人的行為受的報應,那麼將換做這制度以及信仰此制度的人受到淘汰,就像歐美人看不起中國人一樣。只是這種說法恐怕不是常人所以為的「個人行為個人償」。)
因此,過於精算的果報論,是種制約,甚至是種圈套,用來「對付」「普通」人用的?それは、俺の感じた真実。
有一點得特別說明的,我並不是為了讓人想「喔,原來會不會有報應都要看機率啊!那我來研究一下怎樣比較不容易遭報應好了…」而提出這樣的想法。我純粹是為了希望使緣起與果報論能更圓融而提出來的。當然,有可能已經有其他人作過補救了(只是我沒打聽到),這樣的話就當我多說的吧。

佛教到後來被推的很廣,於是出現很多咬文嚼字之人。的確,有的是因為還摻雜了其他的道理,所以「不得不」變得龐雜。但,其實其本意是很簡明的。從來就沒人說要懂大智慧才能得其真義。
還有,因為科學的確能助我們發覺世界的真實面貌,所以別再說什麼「不會煩惱,連小智慧的功用也沒有了;所以不需要科學。」了吧!人畢竟是人,誰能保證數百數千年後我們不會見到更深更遠的境地?科學演變至今已經是最有力的工具,甚至能印證或使人參悟許多道理。不靠科學,難不成你想靠空想?

順便提到,佛教一直有個出世的制度,意在希望能藉之避開人世的誘惑。你猜對了,我想說這是種逃避。不過,我深切的認知到,這種手段的效率實在很好。假如想一直就這麼靜靜的度過餘生,還是到深山中過活吧。當然這不會是我的選擇。我連「活著」都懶。今俺はまだここに残される理由はソレだけ。

最後請容我再辯解一次,(不用提醒我,我知道沒人會諒解。)我希望自己並不是「為了反對(挑骨頭)而批評」;即使有那麼一點點是因為自己過去的想法而在比較之下批判了佛教,但我真心想作的,卻是「因為看到了有與現實不符之處,而提出指正與解決方法。」可惜,不能否認我的用詞有些已經失當,假如十年後回來看這篇,可能會覺得自己太過激動了。(雖然,那個時候再來修改此篇,在內容上的修訂有可能沒有在措辭上的幅度大。)而且,我並不能保證這次「取經」獲得的真的就是真義,很可能我不過是看到了些皮毛。舉例來說,或許哪天我對緣起有更深一層的認識時,現在的困惑也能頓時開朗。只是,妹說他比較信服最早的經典阿含經,我想這樣多少也能比較接近佛陀的本意吧。(…也許是我問的� ��不夠多。)另外,雖然我嚴厲的批評了果報,但不可否認,佛教以人之力來約束的果報確實有其相當強的強制力,所以「天網」恢恢,疏而不漏;也因此有那麼多人就直接將它當作「天道」了。這裡所要提醒的,只不過是「雖然那約束力很強,卻並非絕對」;如此而已。

一樣(應該說在這裡特別要註明),歡迎批評指教。我知道這篇文章還有許多含糊不清處,這些都有待修正。不過在提出建設性的建議之虞,請讓我知道正在批評我,這樣我才有機會改過自新啊(笑)。
2004/8/1 13:52


Gospel of Thomas (Gospel_of_Thomas)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Gospel_of_Thomas觀看原來的格式

Gospel of Thomas


再逢Gospel of Thomas

在車上聽到國家地理頻道於4/10首播發現「猶大福音」特別節目,剛剛才想起,查了一下。發現這本書因為提到猶大是十二門徒中唯一知曉真相的人,也是最了解耶穌的人之一;這完全顛覆新約的說法,因而尚未解封。對於這種有可能使基督世界動搖大本的紀錄(偽本及死海手卷等),因各種原因被封鎖其實不是不能被理解的。在彼女の願うこと。僕の思うこと。就提過;既得利益過強,大家不希望因為一個小小的動搖就毀了自己,以及世界長久以來信奉的體制。這些都不過是人性的表現罷了。不過,其實我根本就不擔心基督教會有什麼偽本足以崩解體制。某些人說的好,這些經典都不過是那時期地中海沿岸的傳教士與人們為了拓展基督大業而撰寫出的文書。雖然認知� ��主張可能多少有些不同,但既然目的不在推翻,只要別有太大出入(當然在傳教中教義的基礎部分應是相同的,因此也就不應該會自相矛盾。),其結果就不致使基督教被毀壞。雖然正統人士大力打壓,這種「偽」經卻常常受到普羅大眾側目,原因之一在大家都喜歡陰謀論。最近的例子像是利用了之前Holy Blood, Holy Grail以及Gospel of Philip等多方資料作出的The Da Vinci Code;雖然僅僅是描繪一種可能性,這本書暢銷程度甚至破了紀錄
猶大福音的細節並未被明講,相信那節目應該也不過是站在考據的立場,而不會對這本福音的代表意義以及意涵作深刻剖析。但再查下去,竟發現網路上已經有多馬福音中譯本。這也是在彼女の願うこと。僕の思うこと。那時就曾聽過的偽福音書。那時雖已有正文,卻沒怎麼注意到。這次略為拜讀之下,意外發現這本福音與我的價值觀有所交集,甚至有某些和佛教也相通;因而興起注釋之興。看來今晚恐怕得徹夜不眠了。
在接下去之前,先得聲明一下我的立場。我並不是基督教系(包括天主教等)的教徒,恐怕到離世的那天也不會是。我不是任何其他教的教徒,但思想中摻雜有許多宗教;卻也不算是「各家教義皆有可取處」,浮濫聽從各宗教說法之人。知道我行文風格的,大概都曉得我不喜歡寫些大意啥的。在我文章中最被重視的是內涵。因此,我在這邊所列的,也不過是我當下所察覺(體會)到的身勝手な心得,可以肯定未來一定還會有不同的想法。我頗為期待過個幾年我又會有怎麼個新的悟道,或者能將今天所尚無法好好解釋的,也能說出番道理。
2006/4/7 23:57

Gospel of Thomas極個人性質注解

在這部福音書中的耶穌,除有如佛陀在世傳道,更令人想起孔子教導門徒一般,解答與啟發了許多他們所尚無法悟到的道理。這部純粹指導,不提耶穌生平的著作猶如基督教的論語。事實上,我懷疑這部作品是為了已經到達那個程度(覺悟)的人們所準備的,因此,對大部分人來說,他是毒藥。或許有很多人會不滿的說「你怎麼可以藐視我,說覺悟不夠?」那麼,到底有多少人有放棄對金錢的執著、努力向上爬或是爭取優秀成績的覺悟呢?當有人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不努力的你才是罪惡!」時,這到底代表了什麼?
關於福音本身的介紹,尚可參考霎哈嘉瑜珈中文通訊 - 基督教的真相(注意:這篇文章或許含有偏見與不實記載!)。另,《圣痕》中的第五福音一文亦有些介紹,但有些錯誤需要自己考證。
下面中文翻譯部分取自何建志翻譯的多瑪斯福音中譯本全文,並參考了Gospel of Thomas Commentary與由The Gospel Of Thomas Homepage連結到的A Translation of the Gospel of Thomas稍加改動。請再次注意:這邊所提的為極個人化的說法,未經考證,亦不為現行基督教所接受。
這些秘密話語來自活著的耶穌,由迪迪摩斯‧猶大‧多瑪斯記錄。
「秘密話語」指的是覺悟的事。對沒有覺悟的人,就算聽到也不能理解。(重複一次:這裡不代表我已經理解了。)
1. 他說:「任何人發現了這些話的意義,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這邊的「死亡」當然不只是人世的生老病死,而「不會嚐到」是指當你終能不在乎死亡時,不論是死亡或是人生的悲歡離合都能坦然面對。
2. 耶穌說:「追尋者不應該停止追尋,直到他們找到為止。當他們找到,他們將要受困擾。當他們受困擾,他們將會驚奇,然後統治一切。」
這倒還簡單:我們需不斷注目於真實,並且不輕信。我們總會發現與自己相信有所差池,甚且大相逕庭的。但當理解一切後,對於世上的景象,終會有坦然的一天。
3. 耶穌說:「如果你們的領導人對你們說:看,天國在空中,那麼空中的鳥就會領先你們。如果他們對你們說,天國在海裡,那麼海裡的魚就會領先你們。其實,天國在你們的裡面,也在你們的外面。當你們認識你們自己,他們就會認出你們,而你們將會了解到,你們就是永生之父的兒子。然而如果你們不認識你們自己,你們就處在貧困裡,而且你們就是貧困。」
真理自在人心,不假外求。佛教好像說過類似的話?OK.最起碼我之前說過了。
4. 耶穌說:「活了很多天的人,毫不猶豫向出生七天的小孩請問生命之地,而他就會活著。許多在前的人將要在後,而他們會成為同一個人。」
真理不需鑽牛角尖。而得道的人,其地位皆相同。「而他就會活著」指的是他能得道。
5. 耶穌說:「認清你面前的東西,隱藏的東西將會對你展現。沒有東西會被隱藏而不顯現。」
注意一切現實。
6. 他的門徒問他說:「你要我們齋戒禁食嗎?我們要如何祈禱?我們應該施捨嗎?我們應該吃哪些食物?」
耶穌說:「不要說謊,不要做你不喜歡的事情,因為在天的面前,所有東西都會被揭穿。沒有東西會被隱藏而不顯現,沒有東西會被掩蓋而不被揭開。」
赤誠之心很重要。追求真理不是為了他人(其實也不是為了神或自己以及未來)。「在天的面前」指的是「現實上,有就是有,無就是無。」「揭穿」並不是指人網(諸如法律或是道德)。
包括後面提到的,其實齋戒禁食啥的都是過於制度化的東西,這些都不是重點,光是這些東西更無法得道。
7. 耶穌說:「被人吃掉的獅子有福了,而獅子變成了人。被獅子吃掉的人有禍了,而獅子將要變成人。」
人不能為俗世思想所吞沒。能脫離這些的有福了,你能立地成佛。反被吞噬的人,你將使得其他人也為你所苦。
8. 他說:「人就像是一個聰明漁夫,撒網到海裡,從海裡撈出一網的小魚。聰明漁夫在小魚當中發現一條大魚。他把所有的小魚丟回海裡,就毫不費事挑到了大魚。有耳朵能聽的人,要好好聽進去。」
真理無需鑽牛角尖。
9. 耶穌說:「看,播種者帶了滿手的種子出去,然後撒到各處。一些種子掉到路上,就被過來的鳥撿去了。其他種子掉到岩石上,就不能在地裡生根,也不能在空中長出穗子。其他種子掉到荊棘裡,卡在荊棘裡的種子就被蟲吃掉。其他的種子掉到了好土地上,就長出好果實到空中:有的長出六十倍,也有的長出一百二十倍。」
我實實在在告訴你們,一粒麥子若不落在地裡死了,仍舊是一粒;如果死了,就結出許多果實來。(John 12:24)
10. 耶穌說:「我已經放了火在這世界上,看,我會顧著它,直到它發出熊熊火焰。」
耶穌將這些思想放諸人世,期望開花結果。
11. 耶穌說:「天將會消逝,而天上的天也將會消逝。死的不會活,活的不會死。在你們吃死東西的日子裡,你們讓它活過來。當你們在光中,你們會做什麼?在你們是一的日子,你們變成了二。當你們變成二的時候,你們會做什麼?」
所有身外之物皆不可靠。當體會到真理後,就不會受到拘束。雖然真理唯一,但人們總釋會為了自己方便而隨意解釋。這時你該怎麼做?
12. 門徒問耶穌:「我們知道你就要離開我們。將來地位高於我們的人是誰?」
耶穌對他們說:「不論你們從哪裡來,你們就去公正的雅各伯(或譯為詹姆斯)那裡,天與地為他而生。」
這句搞不懂。What's James? 是指耶穌十二門徒的雅各嗎?這代表著什麼?
若James指的是「賢人」、指導者,這裡的意思就是追尋正道者將暢行無阻。(なんか怪しい)
13. 耶穌對他的門徒說:「你們比一比我像誰。」
西門彼得對他說:「你像是一個公正的天使。」
馬太對他說:「你像是一個有智慧的哲學家。」
多瑪斯對他說:「老師,我的口一點也說不出你像誰。」
耶穌說:「我不是你的老師了。因為你已經喝了我的滾滾泉水而陶醉。」
然後耶穌就帶走多瑪斯,並且對他說了三段話。當多瑪斯回到同伴那裡,他們問他:「耶穌對你說了些什麼?」
多瑪斯對他們說:「要是我告訴你們他對我說的其中一段話,你們就會拿石頭丟我,而石頭將冒出火焰燒掉你們。」
覺悟的問題。請參考前面引言。不過,下面似乎就揭曉了。
14. 耶穌對他們說:「如果你們齋戒禁食,就會為你們帶來罪惡,如果你們祈禱,就會受到譴責,如果你們施捨,就會傷害你們的靈魂。當你們進入任何地方,走在各地區,要是人們接待你們,就吃他們給你們的任何食物,並且治療他們當中的病人。進入你們口裡的東西,不會污染你們;可是,出自你們口裡的東西,將會污染你們。」
任何的形式都不會帶來真理。謹言慎行。
15. 耶穌說:「當你們看見不是女人所生的人,就要用臉貼到地上禮拜他。那個人就是你們的父親。」
注意那些異端。他們或許看到了你所沒發覺的。
16. 耶穌說:「或許人們以為我是為世界帶來和平。他們不知道我是為世界帶來紛爭:火焰、刀劍與戰爭。一間屋子裡面會有五個人:三個人對抗二個人,而二個人對抗三個人,父親對抗兒子,兒子對抗父親,然後他們將站立,成為獨自一個人。」
一樣是覺悟的問題。請參考說佛後面某部分。人總有我執,但若能相互溝通理解,將能獲得共識。
17. 耶穌說:「我將給你們眼睛沒看過的東西,耳朵沒聽過的東西,手沒碰過的東西,人心中沒出現過的東西。」
他帶來新的viewpoint。
18. 門徒對耶穌說:「告訴我們,我們的終點會如何?」
耶穌說:「要是你們已經找到起點,還要尋找終點嗎?終點就是起點所在的地方。站立在起點的人有福了:那人將知道終點,而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尋求本源
19. 耶穌說:「在出生之前存在的人有福了。要是你們成為我的門徒,並且聽從我的話,這些石頭都會臣服於你。你在天國裡有五棵樹;不論夏天或冬天,它們都不會變,葉子也不掉落。認識這些樹的人,將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這句搞不懂。What's "five trees"?
20. 門徒對耶穌說:「告訴我們天國是什麼樣子。」
他對他們說:「它就像是一粒芥菜種子,是所有種子裡面最小的,但是當它落到了耕好的土地,就長成一株大植物,成為空中飛鳥的棲身之地。」
…不由得令人想起佛教「芥子納須彌」。一樣是指不假外求。推廣說來,就是指人世可為天國。
21. 馬利亞對耶穌說:「你的門徒像是什麼樣的人呢?」
他說:「他們就像是住在別人地上的小孩。當地主來了,說:『把地還我們。』他們為了還地,就要在地主面前脫掉衣服,而把地還給他們。因此我說,如果屋子的主人知道有賊要來,他們會在賊來之前防備好,而不會讓賊進到屋裡面偷東西。至於你們,要防備這個世界。因為你們所預見的困難會來到,要努力戒備,強盜就會找不到路接近你們。在你們當中,要有一個懂事的人。當果實成熟的時候,那個人就會在手裡拿著鐮刀,急忙過來採收。有耳朵能聽的人,要好好聽進去。」
一說勿執著,二說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並須掌握機會。
22. 耶穌看見了一些小孩在吃奶,他就告訴門徒:「這些吃奶的小孩,就像是那些進天國的人。」
他們對他說:「如果我們變成像小孩一樣,就會進天國嗎?」
耶穌對他們說:「當你們使二成為一,以及當你們使內如外,使外如內,使上如下,以及當你們使男與女成為同一個人,因此男性不再是男性,女性不再是女性,當你們以一些眼睛取代一眼,一手取代一手,一腳取代一腳,一個形象取代一個形象,你們就會進天國。」
小孩象徵純真的赤誠本心。得道如同進天國。
23. 耶穌說:「我將挑選出你們,由千中選一,由萬中選二,而他們將站立,成為同一個人。」
真能悟道的還是很少。
24. 他的門徒說:「讓我們看看你所在的地方,因為我們需要去找它。」
他對他們說:「在這裡有耳朵的人,要好好聽進去!在一個光明的人之中有光明,而他照亮了整個世界。如果他不發光,他就是黑暗。」
「別再問我這種問題了!要得道,不是要外求,而得審視己心!」
這裡以及本作的「光」或許可以參考Life After Life這本書。
25. 耶穌說:「要愛你的兄弟,如同愛你的靈魂一樣,要保護他們,如同保護你眼睛的瞳孔一樣。」
愛護你的同志(志同道合之友)。
26. 耶穌說:「你看見了兄弟眼裡的微塵,卻看不見你自己眼裡的樑柱。當你拿掉自己眼裡的樑柱,就能向外看清楚,而拿掉兄弟眼裡的微塵。」
刮別人鬍子前先把自己的的刮乾淨。別一天到晚只挑別人毛病,這對得道並沒實質幫助。
27. 「如果你們不齋戒遠離這個世界,就找不到天國。如果你們遵守安息日不像是在遵守安息日,就看不見天父。」
脫離塵世(的形式),以真心尋求真理。
28. 耶穌說:「我站立在世界中,以肉身顯現在世人面前。我發現他們全都醉了,沒一個人有渴望。我的靈魂為人子受煎熬,因為他們心裡盲目,看不見東西,他們空空來到這個世界,也空空追尋而離開這個世界。但這時候他們醉了。當他們擺脫了酒,就會悔改。」
別受困於塵世與人欲。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29. 耶穌說:「如果由靈生出肉體,就是一件奇蹟,但如果由肉體生出靈,就是奇蹟中的奇蹟。這麼偉大的寶物,能安住於這樣的貧困之中,實在讓我驚奇。」
人(理智、意識)的存在著實令人驚奇。但悟道更使人覺得寶貴。
30. 耶穌說:「有三個神的地方,他們就在神裡面。有二個或一個的地方,我就與他同在。」
人需要不斷追求真理。(同在:一同奮鬥)
31. 耶穌說:「沒有先知在家鄉裡被接受;沒有醫師能醫治認識他的人。」
熟識能帶來輕蔑。
32. 耶穌說:「一座城建在高山上,有了防衛就不會倒塌,也不會被埋沒。」
武裝自己,準備足夠的論證。別對襲來的質疑毫無防備。
33. 耶穌說:「你一隻耳朵聽到的,要在你們的屋頂上,對另一隻耳朵大聲說出去。沒有人會點了燈放在量斗底下,也沒有人會把燈藏起來。人會把燈放在燈檯上,這樣所有進出的人就能看到光。」
大乘佛教?應當宣揚真理。
34. 耶穌說:「如果一個盲人為另一個盲人帶路,他們二個人都會掉進坑洞裡。」
就算要選導師,請別跟著那些自己都搞不清楚的人。
35. 耶穌說:「沒有人能闖進壯漢的屋裡,不捆住他的雙手而奪取房子。要是能夠的話,那人就能洗劫他的房屋。」
匹夫不可奪志,只能從抓其心下手。
36. 耶穌說:「從早上到晚上,從晚上到早上,不要顧慮你們身上穿的東西。」
別在意外在的形式。
37. 他的門徒說:「你在什麼時候對我們現身?我們什麼時候會看到你?」
耶穌說:「當你們赤身裸體不會害羞,而且能脫掉你們的衣服丟到腳下,像小孩一樣踩在衣服上,你們就能見到那永生者之子,而不會害怕。」
赤誠之心。擺脫形式吧!
38. 耶穌說:「以前有許多次,你們想聽我現在對你們說的這些話,這些話從別人那裡聽不到。你們將會有想要找我,而找不到的日子。」
隨時抓住(得道的)機會,別再回首方知後悔了。
39. 耶穌說:「法利賽人與學者們已經拿走了知識的鑰匙,並且隱藏起來。他們並沒有進去,也不讓想進去的人能進去。至於你們,則要像蛇一樣機警,像鴿子一樣單純。」
笨人(既得利益者、只想安安穩穩過生活的…舒適圈vs.艱困圈?!舒適圈的說法似乎來自卡內基。)只會囤積知識(不懂利用也不願分享);聰明人應該把握機會。
40. 耶穌說:「種植在父親之外的葡萄樹不會茁壯,它會被從根拔起而毀滅。」
別忘了根本。相對的,站在巨人肩膀上能省去許多功夫與不必要的麻煩。
41. 耶穌說:「手裡有東西的人,會被給更多,而沒有東西的人,連他僅有的一點,也會從手裡被拿走。」
有自己見解的,能藉由追尋得到更多。盲從的人到最後一無所有。
42. 耶穌說:「要成為過客。」(另譯:「當你們消逝的時候,要成為存在。」)
別執著於任何形式。當迎向(每個人都得經過的)終末時,人的價值才真正顯現。
43. 他的門徒對他說:「對我們說這些話的你,是什麼人呢?」
耶穌說:「你們不去從我的話了解我是誰,而變成像猶太人一樣,愛樹而不愛果實,又愛果實而不愛樹。」
要聽從教誨,別捨本逐末。
44. 耶穌說:「褻瀆聖父的人會被寬恕,褻瀆聖子的人會被寬恕,但褻瀆聖靈的人,不論在天上或在地上,不會被寬恕。」
這句搞不懂。How to distinguish between Father, son and the holy spirit?
45. 耶穌說:「荊棘裡收不到葡萄,刺薊中採不到無花果,它們長不出果實。善人由累積的良善生出良善,惡人由心中累積的邪惡生出邪惡,並說出邪惡的話。因為心中充滿邪惡而生出邪惡。」
就字面上的意思吧。還有,勿以善小而不為。
46. 耶穌說:「從亞當到施洗者約翰,凡是由女人所生的人當中,沒有人比施洗者約翰更高,因此他的眼睛不會低垂。但我曾經說過,在你們當中能變成小孩的人,就能知道天國,而且比約翰更高。」
當你得道時,高低就不再重要了。
47. 耶穌說:「一個人不能騎兩匹馬,也不能拉二把弓。一個僕人不能侍奉二個主人,否則尊敬了一個,就會得罪另一個。沒有人喝老酒之後想要馬上喝新酒。新酒不能裝進舊皮囊,不然皮囊會破掉,而老酒不能裝進新皮囊,不然老酒會變壞。一塊舊布不能縫在新衣上,因為舊布會裂開。」
一心不能二用?
48. 耶穌說:「如果二個人在這一間屋子裡彼此和好,他們就可以對著山說:『走開!』而山就會移走。」
真理力量大?
49. 耶穌說:「獨自一個人而被挑選的人有福了,因為你們會找到天國。因為你們從那裡來,也將要再回到那裡去。」
能自力尋得真理的才能得到恬適。
50. 耶穌說:「如果他們對你們說:『你們從哪裡來?』就這樣對他們說:『我們從光來,來自於光自行發生、站立,並顯現形象的地方。如果他們對你們說:『你們是什麼?』就說:『我們是光明之子,我們是永生之父挑選的人。』如果他們問你:『你父親在你裡面的證據呢?』對他們說:『它就是動與靜。』」
得到真理的人,無論何時何刻都能活在光明中。
51. 他的門徒問他說:「死者的安息在哪一天出現?新世界在哪一天到來?」
他對他們說:「你們所等待的早就來了,只是你們認不出它。」
承第三條,天堂自在人心,不假外求。
52. 他的門徒對他說:「二十四位先知曾經在以色列之中說話,而他們全都在你之中說話。」
他對他們說:「你們捨棄了當下顯現的活人,而去談論死人。」
奉承、權威都是沒用的。請從自己做起。
53. 他的門徒對他說:「割禮有沒有益處?」
他對他們說:「如果割禮有益處的話,他們的父親就會生出在娘胎割禮過的小孩。然而,在靈之中的真實割禮,才會對一切有益。」
重點不在形式,而在心的內在層次。
54. 耶穌說:「貧困的人有福了,因為天國是你們的。」
人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55. 耶穌說:「不恨父母親的人,不能成為我的門徒,不恨兄弟姊妹,不像我一樣背起十字架,不能配得上我。」
只有當你懷著極大的決心毅力,拋棄過去根基,才能接受新的體系。
56. 耶穌說:「認識這個世界的人,會發現一具臭皮囊,而發現這一具臭皮囊的人,這個世界就對他沒有價值。」
我們的所作所為,例如與人的爭權奪利、慾望滿足,甚至是噓寒問暖,有許多都不過是人世的からくり,不包含思維反省。真理不會由其中所生。
57. 耶穌說:「父親的天國就像是一個有好種子的人。仇敵趁晚上在好種之間播種野草。這個人不會叫他們拔野草,而是對他們說:『你們不要拔野草,不然連麥子也一起拔掉了。』在收成的時候,野草就會很明顯,而被拔出來燒掉。」
真理越辯越明,因此不應排擠他(而應該讓真理自動浮現)。
58. 耶穌說:「受苦的人有福了,他已經找到了生命。」
同54。
59. 耶穌說:「在你們活著的時候,要看著那永生者,以免你們死的時候,想看他卻看不見。」
人生苦短,追尋之事需積極。
60. 在他前往猶太地區的路上,他看見一個撒馬利亞人帶著一隻羔羊。他對門徒說:「這個人會對羔羊做什麼?」他們對他說:「他會殺了羔羊,然後吃掉牠。」他對他們說:「他不會在羔羊還活著的時候吃掉牠,只有在他已經殺了牠,而牠變成屍體之後,才會吃了牠。」
他們說:「他不這樣做就不行(他的確非這麼做不可)。」
他對他們說:「你們也一樣,你們要找到一個安息的地方,不然就會變成屍體被吃掉。」
破滅在腐敗後方得來臨。所以別讓自己一無是處。安息指49的恬適。
61. 耶穌說:「二個人躺在床上,一個會死,另一個會活。」
沙樂美說:「你這個人是誰?從誰那裡來?你在我的床上躺,在我的桌上吃。」
耶穌對她說:「我來自於那完整合一者。我被給予了父親的東西。」
「我是你的門徒。」
「因此我說,如果人能完整合一,就會充滿光,如果人有所分別,就會充滿黑暗。」
總是有的人看的開,有的會沉淪。「完整合一」是指得到的情況,這時人無分別。
62. 耶穌說:「我會把我的奧秘,說給配得上這些秘密的人。你右手做的事情,不要讓左手知道。」
覺悟夠透徹方能接觸這些思想。但是,就算知道,卻不能傳出去。因為對沒足夠覺悟的人來說,這只會破壞他們的生活以及信仰。
63. 耶穌說:「從前有一個富人擁有很多錢財。他說:『我要利用這些錢財去播種、收成、種植,讓我的庫房堆滿果實,而我就可以滿足無缺。』這些就是他心裡的想法,但是在那天晚上他就死了。有耳朵的人,要好好聽進去。」
人生無常。汲汲營營於俗世生活與物質條件,終究比不上時間的腳步。
64. 耶穌說:「有一個人正要宴客。當他準備好了晚餐,就派僕人去請客人來。
僕人到第一個客人那裡對他說:『我的主人請你來。』那人說:『我有一些錢要跟商人們算;他們今天晚上要來我這裡。我必須去給他們下訂單。請原諒我不能過去用晚餐。』
僕人到另一個客人那裡對他說:『我的主人請你來。』那人對僕人說:『我剛買了一棟屋子,需要一整天的時間去處理,因此沒有時間。』
僕人到另一個客人那裡對他說:『我的主人請你來。』那人對僕人說:『我的朋友快結婚了,我要負責安排宴會。請原諒我不能過去吃晚餐。』
僕人到另一個客人那裡對他說:『我的主人請你來。』那人對僕人說:『我買了一座農莊,現在正要去收租金,我沒辦法去了,請原諒。』
僕人就回去告訴主人:『你邀請來用餐的那些人,都抱歉沒辦法過來。』主人就對僕人說:『到外面街上去,凡是你遇到的人,都帶過來吃晚餐。』
生意人與商人,進不了父親的地方。」
同上。我們應該關注於からくり之外,真正的精神生活。
65. 他說:「有一個人將葡萄園租給農夫,因此農夫們可以在園裡工作,而他能從農夫們手上收到果實。他派了一個僕人,讓農夫們可以把果實交給他。他們捉住他、打他、幾乎就要把他打死,而這位僕人就回去報告主人。他的主人說:『也許他們不認識他。』他就派了另一個僕人,而農夫們還是照樣打了這個僕人。後來主人就派他的兒子去,並說:『也許他們會對我的兒子尊敬一些。』因為農夫們知道他是葡萄園的繼承人,他們捉住他並且殺了他。任何有耳朵的人,要好好聽進去。」
別妄想高壓統治、剝削人或是壓迫之後對方還能心存感激。怪的是當時人們應該尚未開化,所以這樣的解釋有待商榷。也許當時的社會比我所想像的更開明。
66. 耶穌說:「給我看那匠人遺棄的石頭,那是房屋的奠基石。」
蒐集前人的碎片,那可能是登頂的捷徑。
67. 耶穌說:「知道一切,卻無法自足的人,就是完全不足。」
光是知曉,卻依舊沉倫的人,相當於不知道。舉個例,有許多號稱學佛的俗世之人,光是成天念佛,卻還是脫不了爭權奪利、奮力向上的窠臼。對他們來說,佛理變成拘束他人的工具,而通常不是用來省思自身的。人總是看到他想看的(都合)。
68. 耶穌說:「當他們恨你們又迫害你們的時候,你們就有福了;在你們受迫害的地方,他們沒有一席之地。」
出於私情的迫害不會公正。
69 耶穌說:「在內心裡受迫害的人有福了:他們是在心裡真正認識父親的人。飢餓的人有福了,他們的肚子必得飽足。」
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
70. 耶穌說:「如果你們在自己裡面生出那件東西,那件你們擁有的東西會救了你。如果你們自己裡面沒有那件東西,那件你們所沒有的東西會殺了你。」
能體會到真理的人,自然能獲得恬適。無知(無法掌握而依舊汲汲營營)的人,將會為其無知所擊倒。
71. 耶穌說:「我將毀滅這棟屋子,而沒有人能重建。」
隨著時代推演,不真切的思想終將漸漸消失。
72. 有人對耶穌說:「請叫我的兄弟與我分父親的財產。」
他對他說:「你這個人啊,誰讓我做一個分別者?」
他對門徒說:「我是一個分別者嗎?」
悟道與俗世的錙銖必較扯不上關係。
73. 耶穌說:「收成很豐碩,但是工人卻很少,要請主人多派一些人來收成。」
真理遍在,卻只有少數人能悟得。
74. 他說:「主啊,水井旁邊的人很多,卻沒有人進到井裡面。」
同上。
75. 耶穌說:「站在門口的人很多,但唯有那些獨自一人的,才會進入結婚禮堂。」
參考49,獨自一人是指靠自己悟道,而非依附他人來學習道的。
76. 耶穌說:「父親的天國,就像是一個商人擁有一堆貨物,當他發現了一顆珍珠之後,精明的商人就賣掉貨物,為自己買了這一顆珍珠。你們也要這樣,去尋找他不朽的寶藏,沒有蛾能來吃,也沒有蟲能毀壞。」
商人是指我們。為了尋求真理,我們應不惜捨棄過往不真的思想。
77. 耶穌說:「我就是萬物之上的光。我就是一切:一切從我而來,一切回歸於我。劈一塊木材,我就在那裡。舉一塊石頭,你會在那裡找到我。」
真理遍在,不假外求。可以發現本福音不斷重複強調一些警惕。
78. 耶穌說:「為什麼你們要到野地裡?去看隨風搖擺的蘆葦?去看那些穿著柔軟衣料的人,就像你們的王與地位高的人?他們穿著柔軟的衣料,然而卻無法知道真理。」
觀察俗世,你將發現人們多麼像是被操縱著的木偶一樣。
79. 人群中的一個女人對他說:「孕育你的子宮,以及哺育你的乳房,是有福的。
他對她說:『聽了父親的話而真正信守的人,才是有福。在將來的日子,你們會說:「未曾懷孕過的子宮,以及沒有餵過奶的乳房,是有福的。」』
別以為與我有關係就能雞犬升天,也別僅為是上出現了我而欣慰。這些想法與感觸,只會成為你前進的絆腳石。我希望的,是你也能尋得真理。(以佛教的話,就是人人成佛。)
80. 耶穌說:「認識這個世界的人,會發現這個身體,而發現這個身體的人,這個世界就對他沒有價值。」
完全同56?
81. 耶穌說:「變富有的人,讓他成為王,而有權勢的人,就讓他退位。」
權力將會令人腐敗。本條讚頌精神層面的得道。
82. 耶穌說:「靠近我的人,就靠近了火,而遠離我的人,就遠離了天國。」
火即50的光明。
83. 耶穌說:「形象可以讓人看見,但是形象中的光卻隱而不顯。父親的光將會顯現,但是他的形象隱藏在他的光中。」
真理隱於一切表象中,但對悟道的人來說,卻是如此明晰。
84. 耶穌說:「當你們看見像你們的,你們就高興。但是當你們看見你們的形象,這形象存在於你們之前,既不會死又無法捉摸,你們能夠承擔多少呢?」
人總是看到自己想看到的,所以同類相聚。但所信奉的不一定代表真實。當這偏見被真實的呈現(自己的偏頗被公開些揭露,長久以來所信仰的被推翻),又有幾個能坦然面對?
85. 耶穌說:「亞當出自於一個偉大的權勢與一個偉大的財富,但是他還配不上你們。如果他配得上你們,他就不會嚐到死亡的滋味。」
亞當雖出自神之手,但也不過如此。當你悟道時,你將在他之上。
86. 耶穌說:「狐狸有洞而鳥有巢,但是人子沒有地方倒頭休息。」
人總是徬徨著,而這不安穩卻肇因於自己的無窮的欲求。
87. 耶穌說:「依賴於某一個身體的這個身體,是多麼可悲,而依賴於這二個身體的靈魂,是多麼可悲。」
經由他人追尋真理的無法達到目的。以佛教的話來說,接近於依法不依人。
88. 耶穌說:「天使與先知將會到你們這裡來,把已經屬於你們的東西交給你們。而你們則給他們你們所擁有的東西,並且對你們自己說:『他們什麼時候來,並拿走他們的東西?』」
人有追尋真理而捨棄俗念的能力,並且將渴望尋得真理。
89. 耶穌說:「為何你們洗杯子的外面?你們不知道,製造裡面的人也是製造外面的人?」
別只注重外表與形式。那些都不是重點。
90. 耶穌說:「到我這裡來,因為我的軛輕鬆,而我的統御溫和,而且你們將會為你們自己找到休息的所在。」
真理使人不需為俗務煩擾。
91. 他們對他說:「告訴我們你是誰,這樣我們就可以相信你。」
他對他們說:「你們察看了天地的長相,但是認不出在你們面前的人,你們不知道如何去察看當下的這一刻。」
光知道觀察表象,要如何探得其背後的真理?
92. 耶穌說:「尋找,就會找到。你們以前問我,而我沒有告訴你們的事情,現在我想說,你們卻不問。」
真理需要不斷去思慮。別自以為是。
93. 「不要將寶物給狗,因為牠們會把寶物丟到糞堆裡。不要把珍珠丟給豬,以免牠們[…]它。」
同62,別對尚未足夠覺悟的人傳達這些對他們來說只會造成濫用,甚至導致滅絕的思想。(這句原文有缺損的樣子。)
94. 耶穌說:「尋找的人將會找到,而門將為[敲門者]而開。」
大致同92。
95. 耶穌說:「如果你們有錢,不要收利息給出去。要把錢給出去,不要由別人手裡拿回來。」
在人網中,施比受有福,而他人總會記住恩怨。
96. 耶穌說:「父親的天國,就像是一個女人拿了一點酵母放在生麵團裡,然後發成大塊的麵包。有耳朵的人,要好好聽進去!」
真理越辯越明,也越興盛。
98. 耶穌說:「父親的天國,就像是一個人想殺某一個有力的人。他在家裡抽出劍刺牆壁,看他的手是不是夠力握劍刺進去。然後他就殺了這個有力的人。」
道理不怕試練。當你掌握道理,就擁有了強力的武器(因為那些僅僅依靠威權的沒人辯得過你)。
99. 門徒對他說:「你的兄弟與母親正站在外面。」
他對他們說:「在這裡能做到父親願望的人,就是我的兄弟與母親。他們就是能進入父親天國的人。」
真理不是靠俗世的關係與形式,而是看你能不能悟道。
100. 他們給耶穌看一枚金幣,然後對他說:「凱撒的人要我們交稅。」
他對他們說:「把凱撒的東西交給凱撒,把神的東西交給神,把我的東西交給我。」
別執著於俗世的からくり(參考56),他要什麼就給他吧。你還有你該做而更重要的。
101. 「不像我一樣厭惡父親與母親的人,不能作我的門徒,而不像我一樣愛父親與母親的人,不能作我的門徒。因為我的母親[…],但是[我]真正的[母親]給我生命。」
參考55。為了得道,必須捨棄過往。但真正的道並不是什麼都要去反對。真理賦予人光明。
102. 耶穌說:「這些可惡的法利賽人!他們就像是睡在飼料槽上的狗,自己不吃也不讓牛吃。」
參考39。
103. 耶穌說:「知道盜賊從哪裡進來的人有福了。在盜賊進來之前,他就可以起身,聚集他的[…],準備好武裝。」
知道自己思想中哪裡有破綻,就能在被公開前補強。參考32。
104. 他們對耶穌說:「今天來祈禱與齋戒禁食吧!」
耶穌說:「我犯了什麼罪惡?還是在哪裡有缺失?要是新郎離開了結婚禮堂,再讓人們去齋戒禁食與祈禱吧。」
為何要執著於形式?況且對你們來說,這些不都是做錯時方需用來自我安慰的嗎?你們是否將他們當作例行公事了?
105. 耶穌說:「認識了父親與母親的人,會被他們叫做婊子的孩子。」
困於表面形式,安於溫柔鄉的人,會卻步不前。
106. 耶穌說:「當你們使二合為一,就會成為人子,當你們說:『山,移走!』它就會移走。」
同48。
107. 耶穌說:「天國就像是一個有百隻羊的牧羊人。當最大的羊走失了,他丟下其他九十九隻羊去找那一隻羊,直到找到為止。在費盡辛苦之後,他對這隻羊說:『我愛你勝過那九十九隻羊。』」
吾愛吾師,吾尤愛真理。真理比俗務重要多了。
108. 耶穌說:「從我口裡喝的人,將變成像我一樣;我自己會變成他,而隱藏的東西將會對他展現。」
能與我相同得道的人,將和我同等,而他也將看清一切。
109. 耶穌說:「天國就像是一個人不知道他的田裡有寶藏。他死了之後,把田留給他的兒子。這個兒子也不知道有寶藏,就在繼承土地之後把地賣了。買地的人來耕種,發現了這個寶藏,就開始借錢給他滿意的人收利息。」
真理遍在,端看能否體現。
110. 耶穌說:「發現了這個世界而變得富有的人,要捨棄這個世界。」
俗世於他如同浮雲。
111. 耶穌說:「在你們的當下,這些天與地會捲起。來自於永生者而活著的人,將不會見到死亡。」因為耶穌說:「找到他自己的人,這個世界就對他沒有價值。」
就算天翻地覆,他亦將獲得安適。俗世於他如同浮雲。
112. 耶穌說:「依賴於靈魂的肉體多麼可悲。依賴於肉體的靈魂多麼可悲。」
別為俗務所困,更別邊困邊追尋真理。
113. 他的門徒對他說:「天國哪一天會到來?」
「向外看的話,天國不會來。不是這麼說:『看,那邊!』或『看,那個!』其實,父親的天國遍佈在地上,而人們看不見它。」
真理自在人心,不假外求。
114. 西門彼得對他們說:「讓馬利亞離開我們,因為女人不配這生命。」
耶穌說:「看著,我會帶領她成為男人,因此她也會變成有生命的靈,像你們這些男人一樣。凡是把自己變成男人的女人,就會進天國。」
無論哪種人,只要能自覺而追尋真理,他就能得道。這裡男人指尋道者。
2006/4/8 11:11
大致說來,這部福音書告訴我們要隨時審視內心,懷著赤誠,別為俗務或形式所困,也別期盼假借外力就可得道。而講了半天,正確的態度是去我執。
…不知道以內涵來說覺得某些佛經比本部更有價值的是不是只有我?不過,假如論到考據以及訓詁,我想這本書以當下來說相當重要。
稍微看了一下幾天來對猶大福音的介紹,發現國家地理頻道甚至公布了英文版。因為猶大福音與Gospel of Thomas同出Gnosticism之手,這一教派相信基督也是常人,每個人都具有神性;基本上似乎與佛教相當類似。說不定其定位是「以另一個(沒那麼勢利的)角度來詮釋猶大的情況」。也就是說,會不會有可能他們只是描繪出另一種可能性(或者換句話說他們懷疑當時流傳的說法並不一定是真理)?…或許想太多了。
2006/4/13 18:16

2007年2月2日

気になるヨメさん (kininaruyomesan)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kininaruyomesan觀看原來的格式

気になるヨメさん


気になるヨメさん

順帶就接著看下去了。本作比起剛剛以及之前看過的作品,主要有點喜劇的味道,滅茶苦茶だ。不過我們當然還是看得很高興,有點O. Henry筆下市井小民的味道。
結婚對星里もちる看來還是是一大門檻…應該說是舊時代的人嗎?未來這個意義可能不會那麼大了?不過起碼對我來說,也還是一項不得不去在意的事。
本作中描述的是一對熱々な新婚生活の夫婦,(總覺得最大的要素是妻子的酒井加菜子。他們恩愛的程度簡直有點見せ付け的感覺。)不知道星里是否有意將這解釋成理想的な夫婦の在り方,總之很多人應該滿羨慕的,因為他們能攜手度過一次又一次的考驗。原因之一或許是他們新婚,因為老夫老妻可能就沒那份熱情了。不過,真的能將這份熱情一直延續下去的話,說不定的確有幫助就是。
啊、還是別把本作看得太認真了,有很多事在現實中是不會發生的。另外,本作一樣,在ネタ斷了,也就是那種偷腥(好吧,說好聽點,「嘗鮮」。)的新鮮感了結,提出結婚證明之後就終止了。
2007/1/31 19:24

夢で逢えたら (yumedeaetara)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yumedeaetara觀看原來的格式

夢で逢えたら


夢で逢えたら If I see you in my dream./若能相逢於夢中

幾個月前曾經看過山花典之的妹~あかね~。雖然翻得很高興,不過因為看不出什麼大道理來,所以就沒寫心得了。這次也差不多,只是想想,還是留一下軌跡比較好。
對本作的中期觀感…老實說,男主角フグ野マスオ有點自憐、有色心也就算了,優柔寡斷又黏人不放(不過主角這兩人又都在最重要的時候容易自棄),似乎不是什麼好東西(情けないし、みっともない)。いいとこと言えば、一寸内気だけ。そして潮崎渚も押し付けに弱いタイプ。這種作品看久了就可以歸納出公式了:婦人之仁(會同情對方,尤其―通常也只是―漂亮可愛的女孩子。)又難以說「不」拒絕人的男主角(因此會優柔不断で優しい),四周(職場)卻圍著對主角這種若隱若現的溫柔傾心的可愛女孩,然後大家不斷為男主角這種就算已經有喜歡的人卻不說清楚的個性煩惱半天,在妒忌與溫馨的表現中度過一個個試驗。這邊得強烈聲明的是,現實中可沒有那麼令人垂涎的事。還在妄想女孩投懷送抱的お宅們,就盡量作大頭白日夢吧!有趣的是最後通常在結ばれたとこ就終止故事,而不描寫到婚後會有多少(其實是更多的七年之癢)波瀾。老實說這些「美滿」家庭婚後大概也會有不少猜疑(對女性我們通常用「猜忌」?)才對。畢竟就算結了婚,男女雙方好像還是沒有多少「完全信任對方」的覺悟。
本作令我特別感受到的是男女主角各有多人的選擇(或是說迫られ)。過去有很多都不重女主角周圍的男眾,雖然多少有,而且會影響到兩人之間的感情,但是篇幅卻沒像本作這麼多。本作在這方面似乎有若在說明男女就是在這種選擇中決定對象的。所以很多人另一半不是當時條件最好的。畢竟,這種人會像旁邊圍太多蝴蝶的花一般。另外,都看一半了,我還是覺得這作品…該不會就純粹的愛情故事?其他的作品通常會加入更多的…例如工作方面的要素,描述主人公因為怎樣的行為或計策而贏得商機,相較之下本作未免少了點。但サービス鏡頭又特別多…然後作者山花典之還依照一貫傳統,非常愛護主人公(本作中包括女主角),除了試練外沒讓他們出過大問題。本作特性之一是沒有會讓人過於激動的場景。有些這類� �作品會搞到女主角差點失身,甚至就直接給人的好像也不是沒有。(それ、寝取られ。)像這種甚至會引起我的邪惡慾望(恥ずかしいながら…)。另一特性是特別加重「棄てられ」劇情。雖然不算很重的一擊,不過比起其他愛情故事,フグ野看到渚與之後那一段的確比普通的來的好些。

愛し合う二人は何時もテストを受けている。這在姉恋模様曾提過。事實上我還想到姉恋模様中關於夫婦的討論,的確信任是很重要的。本作一大重點就是渚對フグ野的信任。因為浜岡美帆一直逼向フグ野,渚又對フグ野不是很信任,然後兩人又都不喜歡解釋,因此造成一次次起起伏伏。
看本作令我有夢かもしんない或「いいひと。」的感覺,同樣都是職場三角戀愛。要說東京ラブストーリー或是另一種的電車男也沒關係(雖然我對後兩部綜合說來沒太大感覺)。因為對這類型愛情作品我會看得很高興,我漸漸有點了解為何有那麼多人對這種愛情幻想劇有那高的興趣。從星里もちる『ルナハイツ』我體會到另一個恐怖的真相:原來我不只是喜歡「棄てられ」的劇情,我也喜歡「押し付けられ、不本意で」之下的…雖然這可能也是大部分男人所無法克制的。でも駄目だ!こりゃじゃ持たないぜ。

作者最後說這個故事要引起大家的共鳴,しかしこ奴は熱血だね。私と違って。魚住那一段…這麼欣賞的話,挖角不說,應該會直接接到自己公司吧。這是比較不合情的。
妹~あかね~是山花典之繼本作之後的作品,主角是個和マスオ不同,樂天派的積極傢伙。同樣的是對女主角ぞっこん吧(「妹」中是隱性的),很多其他劇本會三心兩意,但山花典之這兩部都沒有。另外,這次換女的倒追男的,愛情之外的題材也多了些。
在妹~あかね~中我感觸最深的,大概是恋風中也提過的「近水樓臺先得月」吧。只要不是強烈的抗拒與厭惡,日久總會生情。
2007/1/30-31 15:37

2007年2月1日

いつか、どこかで-あの雨音の記憶- (ID) レビ&#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ID觀看原來的格式

いつか、どこかで-あの雨音の記憶-


總有一日、在某處-那雨聲的記憶-
此作不只是原畫和ALL ONE'S LIFE一樣,連劇本都有相似性。簡單的說,就是題材比較社會化,例如求婚啥的,我已經不知道上次到底是什麼時候讀到過這麼具有現實感的求婚台詞了…說不定,在Hgame界還沒碰過吧。而在ALL ONE'S LIFE,那成人後,有如東京ラブストーリー一般的題材,其大人げ也是Hgame界少見的。(不過,為何連隆子都是處女?顯然作家還是和ALL ONE'S LIFE那時一樣,很照顧玩家。)另外,相同的,故事的文筆…平順,但有點普通。或許是因為我正期待下一個目標"Hello,world."的緣故吧,此作因而就吃不太下去了。
與前作相較,此作仍然很短。雖然我用趕著的把他解決,但本來一點也沒想到在回去之前能KO掉。僅僅當作是個小品是不錯,但故事發展與傳說的緊密度不足,總有種不足夠的感覺。說是懸疑性,像是LostPassage那種型態的,不如說還是接近前作。
系統在XP下有嚴重缺點,換頁慢。原先想,該不會是因為BGM的載入的緣故?不過,似乎並不全是。skip時文字部分雖然快,但就敗在換頁。另外不能背景執行也是可惜處。音樂作的不錯。,不過比起來記憶の海から同樣是沉靜,作的更好。
或許是因為心境改變(最近玩的幾個CG都有上等演出)?總覺得CG畫成這樣不怎麼好看。因為心境改變,連評價都改變了…真糟糕啊。
喜歡ALL ONE'S LIFE的可以試試。

同窗會 (Dousoukai)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Dousoukai觀看原來的格式

同窗會


同學會
系統都灌進電腦啦。不過看到各方介紹,發現這game玩起來可能得費上幾禮拜…暫時放棄吧。
先說說未玩感想吧。這也是之前就聽說過的「經典」作品。原畫(水谷とおる=甲斐智久)大名早就由SG見識過(雖然同窗會當時他尚未出名),而劇情(純愛-_-;)當然也是不用說。看過引導劇情之後,發覺日文似乎不像之前看過的games那麼容易。

25日: 算是…結束了吧 ^^;
別拖太久比較好。

因為選擇項很多,(只靠自己玩的話,相信兩個不同的人每個選項都相同的歷程不會有幾次。)所以真的想「攻略」某人會有點亂,不如隨興吧?
system是相當的…假如說依現在製作game的水準來說還沒見過比終之空更像DosV的,那這個game就是一個了,起碼選地點的方法及,尤其是 H scene 令我頻頻想起第一代同級生以及第一個玩的windows game遺作。這也沒啥奇怪的,'96年的作品,還殘留有這樣的風格是當然的。假以時日,今日的電子小說形式也會被新的Hgame取代吧,時代是不斷演進的,以後說不定還有「身歷其境」的出現(嘿嘿…嗯…需要做到什麼地步呢…)說不定連即時「戰略」的都有,然後配上一堆多媒體,讓人難以想像。「啊…原來數十年前日本出的Hgame這麼…古老啊(是想說『簡陋』的吧…)連『經典』也是…(他們當年玩得下去?)」無論如何,數十年後人類還在的話,性需求應該還是存在的,說不定到時的各類媒體會更光怪陸離 ^^;
至於比較神奇的,像是save的地方,找半天才發現在左上角的大黃星,真是… ^^; 有時候還會無緣無故出現「一時性記憶體不足,無法參照假想畫面」,這時只好自求多福啦,重開機不一定有效,倒是多操幾個程式,再玩說不定就好了(-_-;)和其他的互動方式是比較好的,我是指全螢幕玩時能叫出其他視窗而不是僅此一個獨佔。當然之後也有具有此功能的game,不過玩到現在,不能的不少。缺點…太多,略過。
劇情比起其他特別設計過的game,相當平淡。本來還以為會看到東京ラブストーリー再版(汗)。只是分岔多了些,雖然還是能找出些蛛絲馬跡,但那相當耗時。比較不同的是,這game中不僅僅有主角一對成為戀人了。其他也有不少對「健康」的戀人(有的game會出現不「健康」的…)。這的確是比較寫實。不過,有些人可能覺得平淡;玩完同窗會當然也不太可能得到什麼。

音樂還不錯,不過總覺桃子的主題及H前的那一小段(Track 19,不是H時)是所有最好的;之前當CD聽時就對此兩首特別中意。(其他的?我喜歡小調^^;)
H scene是滿純的,或是說,純純的美吧,哈(這算什麼 -_-;)。

說要買嘛…看自己吧,還買的到的話,弄到手也不錯。不過,也不推薦就是了。

DEATH NOTE (DEATHNOTE)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DEATHNOTE觀看原來的格式

DEATH NOTE


DEATH NOTE(デスノート)

這標題字母的方向特別設計過,要查原始的樣狀請自行翻閱漫畫。但我想這特別的設計可能並沒什麼特別的意義。
は…這漫畫還真費了不少時間來讀啊。最大的阻礙大概是讀到一半會很想跳脫,看一些其他的東西。原因是雖然一開始從夜神月著手,將他當作第一男主角;事實上到倒數第二話也的確都是這麼安排,視點主要以他為主;加上一開始優等生(全國模擬考狀元)、持てる(兼有手腕),已經習慣這種主角的オタク們很容易順理成章的將自己帶入,投射在上。しかしこれはそんな生暖かいもんじゃねえぜ。以一句話總結劇情的話,這就是逃亡至死的過程,而他的表現在在使人失望。だから実は不愉快だ。因為我們所帶入的主角後來越發的令人感覺非常沒品,自然就會讓觀客看的很痛苦。許多人大概會在心中想:「這傢伙怎麼這麼自私自利啊」吧。
2006/8/10晚
看完到現在還真過了好一段時間了。這三四天都一直在虛度人生,因為這次拼圖似乎比地獄少女那時更複雜,不知不覺就有點想逃避。不過隨著時間流逝,感觸也隨之淡薄,不趕快處理還是不行的。
本作漫画由畫過ヒカルの碁的小畑健擔任,他所畫的作品好像很多都不是他原作的樣子。原作大場つぐみ,有些人推測他是ガモウひろし,まあ…不管是哪個我都不熟就是了。
本作的中心ネタ是「一本寫了名字就能讓人隨意斃命的死神之書」。這種東西或許有些人會認為相當新奇,其實也不是那麼一回事,像是マジカノ或是神語都曾出現過寫上字就能影響現實面的書,兩作中的能力甚至更為強大,像神語中寫了世界就會照著運行,所以那是本「神之書」。但不論是マジカノ把這ネタ當作玩笑的題材,或是神語用作裏ネタ,都沒有此作這麼嚴肅的討論到這種超自然力量若是真的存在所會產生的影響。而本作「讓罪人死」更引發了我們另一層的思考空間。其次,上面提到兩作也沒像是本作一般引發如此熱烈的迴響。畢竟本作的風格嚴肅,又是較多人注意的媒體,被炒紅的作品。
對我來說,會融入主角,欣賞他(気に入ってる)主要是在第一集他對リューク所發的一些言論。舉例來說,他對人有表裡、具有就算滅掉他人也要保全自己的天性等等的認知,就令我產生共鳴。對本作的一些設定,我更是報以掌聲:像是對「利用了デスノート會有什麼樣的報應」,和地獄少女那種lex talionis式的一報還一報不同,甚至也沒採用Salic law(兩者間比較請參考新約關於死刑的經文Two Justifications of Substantive Justice),而是褪去了人到的外衣,改以殘酷自然的機制:硬要說,也不過是幹了之後的良心自責,以及死後…デスノートを使った人間が天国や地獄へ行けると思うな。又像是「死んだ後にいくところは、無である。」,配合上第十二集「其實沒有什麼天國地獄這東西」的背景設定,顯然就是說「用不用都不會有報應」,更進一步就是「不管作了多少善事,行多少惡,人一死就一了百了」的意思。很顯然作者根本不把鋼の錬金術師裡面那種常人認為理所當然的善惡報應放在眼裡,或者說他非常明確的指出這些都是由人的手造出的機制,所以月與法律所為其實都是一種社會秩序的維持。但這報應並非天賜的觀念為常理所不容。我們之所以建造並壯大了「法律」這東西,輔之以公權力,千方百計要人相信「法網恢恢」或最起碼「天網恢恢」,維持這麼昂貴的機制,就是因為人期望著公平,結果則是矇騙了一般人。而對一般小學程度的思考法來說,這樣的作品設定只不過成了一種慾望滿足� �手段,他們不會思考到這層面。也難怪本作會引起那麼大的爭議了,這應該是一部二十五,甚至是三十禁的漫畫(笑)。假如最後竟還讓月活下來的話,衛道人士不知會怎麼講。
作品的風格是鬥智與心理戰。之前讀到類似的作品是スパイラル,而本作的推理部分用詞較スパイラル更甚,雖然這並不表示沒有漏洞。而到後來有點走樣,讓人感覺有點在玩文字遊戲的感覺。ルールで遊び?作者設定了許多「How to use」,然後就看主角在那邊鑽法律漏洞。本作還有個副作用,因為將人心描寫的過於黑暗,CARNIVALと並べたら、これこそ人間不信につくんだ。我看到一半暫時離開時,竟然不自覺的學起故事中角色,開始評價周遭人們的行為與想法。…恐るべし。
主要內涵外其他部分我就沒太大感觸了,除了對主角作的結局安排外。我的感覺是故事最後恐怕已經有點偏向於ニア中心了,因此page.97才會對月的反制沒有著墨。想來,當月在第二集違背自己(與大眾)的信念,為了封口而開始殺害無罪的人起,他最後的命運也許就已經決定了。或者說,他在殺害第一個人,抑或是一開始決定自己有「新世界の神」之力時?他實在過於執著放不下,這導致一連串的失控。其實好好處理的話,本來大可銷聲匿跡的。在最後與ニア的決戰前,也還可以考慮公開內幕。但他只想到要人死,又過於負けず嫌い。表現出太多私慾,什麼都只想到自己,完全不為他人著想。自己不想死,卻極力利用他人,犧牲其他多少人的性命都不 在乎,年少輕狂的自以為是(讓我想起我自己…恥ずかしいながら),自大的夢想成為神。這在我們的認知中是不能接受的。所以對最後結局雖然有許多人扼腕,但一定也有鬆一口氣的。
L與ニア的外貌相當令我感興趣。L總是一副黑眼圈(目の下に),而兩人的共通點則是大黑瞳孔以及衣著不整,下指示的同時還邊搞些有的沒的(ゲーム遊び、玩具を弄ってる)。「壞人」的既端莊又一副優等生,相較之下,「正派」的L與ニア卻是一副帶有狂野習氣的剌塌像。會說自己是ライト派的,(照あなたの正義はライト派?L派?ライト派當下略多於L派的數據推測,因為キラ派比較偏激,較可能灌水,所以L派應該會多些,但也不至於多到1:2才是?)其著眼點之一應該包含這項吧。這裡面難不成什麼意涵都沒有嗎?我想,ACG,甚至普通劇本中都會出現的這類型人物,大多都直接間接的受到Rain Man(1988)等作品的影響� �電影中描述雨人有嚴重的自閉症,像是高機能自閉症,其實是Autistic savant。只是至今的自閉學者還沒明確發現過「善於推理」的類型就是,這些人頂多只能說是造出這些角色的參考範本或是藍圖。
在雙方交鋒中,大多數人對雙方信念的注目可能還多於勝負,這是作者成功的地方:讓大家思考什麼才是對的,而不僅僅是陶醉在誰輸誰贏的表面滿足下。對「到底哪一方才是正義」,大家的意見請參考あなたの正義はライト派?L派?。大致說來,ライト派的多是受到「壞人就必須受到制裁」這種思想的荼毒,事實上ノート能殺的也不過是千百人,而且他說只殺極惡之人,所以或許真的有遏止的效果。反正再怎樣也輪不到算是半個好人的讀者自己身上。也有受到月精神感召,或是執迷於他那領袖風采的。這群人通常只從自己的角度來看這個問題。相對的,支持L的似乎較多從大局著眼,少數則對月那種高姿態,以及他確實有濫殺無辜的事實感到噁心。這邊並不是在宣揚具有同理心的比讓世界繞著自� ��轉的更高尚,或是哪方較為正確啥的。そもそも若是我來選,兩方都不在我眼裡,或是說哪個都好(請參照下面正題的討論)。只是作者的安排多少有點「衛道也別衛過頭了」的味道,算是對人們的一記當頭棒喝吧。「別以為正義就真的能愛怎麼伸張就怎麼伸張!有時候善惡不會照我們所想像的那樣報應。」って感じ。
2006/8/16晚
撇開濫殺無辜的問題不談,我倒頗為懷疑假如主角是月像田中芳樹銀河英雄伝説中「ヤン・ウェンリー」一樣的人,並且真的只殺重刑犯的話…還會安排那樣的結果嗎?假如讓主角背負著「我不下地獄,誰下地獄」,讓讀者知道他是痛苦的一個個刻上這些名字,那麼讓這樣的角色死亡,大家還是會怪罪他嗎?人的心智是如此容易受到影響,以致於我們常常沒辦法真的毫不帶情感的以理性裁斷事情。(或者如之前所說,依現在科學上的研究,人到底有沒有不包括情感的純粹理性都成問題。)另一方面,page.45描述到L只想抓到キラ,小我的犧牲不在他話下。不過這種心態就和キラ一樣,為了達成更為和平的世界,犧牲惡人的生命。不論是哪一方都不能說是無可非議。到ニア時雖然堅持不殺人,但我想假如事情� �變到他不殺事情就不能解決,必定會導致更大犧牲的話,在不得已之下他還是得處理吧。所以若是雙方的人格差異消除,故事描述到最後將雙方其實都不怎麼正義,連沒有人能拍拍胸脯說「我一定是對的」、「我最高上純潔」這層都點出來時,人們還能這麼評價兩人嗎?
因此我們應該從本作根本的主題著手,也就是SoltyRei那時也提過的,「悪即斬」的態度到底對不對。假如惡人都能現世報滅絕的話,有何不可?(極端一點,就「隨即報」了。)這就像在問「假如優生學可以改善社會的話,有何不可?」或是「安樂死有何不可?」甚至「若是天生殘疾,出生就得受到全時照料兼以昂貴社會成本醫療用藥,加上沒有意識,這種狀況下讓他早點解脫有何不可?」某種角度來說,就是功利以及人情之間的拉鋸戰。L與ニア的觀念是惡人不可以以私刑制裁,更何況是用上恐怖的死刑;加上由個人來下裁決,多少會生錯誤,這一定是不對的。制裁最起碼應該得到大部分人的認同,因此不能交由獨裁的團體來裁決。それに、やり過ぎ。改造全世界…總是有些不想要的人,而他們也應該 有自主的權利。另一方面,依照基督教的理念,生命由神所賜與,人的存活不是由我們其他人之手,甚至於是他自己可以決定的。(すまん、這句是我加的。)但反過來思考,他們到最後在全世界都漸漸認同「罪大惡極之人應有現世報」或是偏激一點「我們的世界不歡迎殺人者存在」的キラ價值觀之下,卻執意繼續以自己的手制裁キラ,老實說他們和執意以自己的手制裁萬惡者的キラ是一樣的。只不過最後他們勝利,所以ニア坐大,如此而已。話說ニア他們之所以還得千辛萬苦揪出キラ,就因為我們想像中精算過的天罰是不存在的,人的秩序得由人自己維護。ニア也只是賭上一分氣,不見得就是胸有正義。
再說,ニア真的要高枕無憂的話,必須消滅致使讓人死亡能力出現的機制。不過死神機制是消滅不了的,他們只能除掉,或是說DEATH NOTE。只要死神制度存在,難保不會有第二個入手DEATH NOTE的人。不否定假如作者真要搞的話,光靠推理與計謀就毀掉死神界也不是不可能。但既然沒這麼做,ニア最後還是很安心的追其他犯罪集團,我只能猜測除非作者心由餘而力不足(而沒再寫下去),否則這代表了故事光以背景設定就證明了ニア並不真的是為了正義(而是為了L的復仇)才追キラ,以及他們的正義終究是的。他們不能容忍キラ殺凶惡犯,難不成就能放縱死神隨意殺人嗎?這不過是眼不見為淨的一種駝鳥心態罷了。

所以,在上面的批判之下我們知道雖然キラ讓人非議,L以及ニア可也沒好到哪去。OK.接下來我們該深入本作引發的現實面主題了:死刑存廢問題。這個議題早已被炒得火熱,網路上議論文章一堆。如上所說,死刑的本質本來就是種合同殺人:如同戰爭;許多,甚至只是少部分人,以「法律」或是「大義」為名義,奪取他人性命。而現代人漸漸意識到這問題,而至反對死刑,大多是因為現在醫療科技的發達,人的性命更為寶貴,加上人權高漲,同理心的作用,使得大多數人不只是認知到「生命可貴」,更將這層理解推己及人到犯人身上,因此才厭惡雖是制裁,說到底還是殺人的死刑。這其中還和人格維持(價值觀整合以能自圓其說)與合� ��化有關:因為我們察覺到這樣價值觀會出現矛盾,所以需要否定死刑以維持我們「不殺人」高尚的心。這是心情層面的基礎,但純以說理來說好惡不可左右決策,因此就出現許許多多顧左右而言他的,拚命找有利的理由支持自己的理論。正如當社會殺人這篇中所說,反對死刑的人為了維護自己的正義,而贊同的則是在見過那些「真正凶惡」的罪犯後,覺得他們活在世上也不過就這麼不知悔改下去,不如早點讓他們解脫。關於「廢止死刑」這個主題,最努力的或許是宗教界,尤其是基督教。他們基於道德的宗教信仰,寧可放過千萬壞人,不可錯殺一人。在陳文珊的死刑議題研究有精湛的論述,雖然裡面多少出現了上面所說「因好惡而拚命找有利於自己的證據」的現象。當然我不否認大部分的評論文章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傾向(我自己的幾乎都是),因為人總是有主見,又多是看到自己喜歡看的(參考社會心理學)。無論如何,為了了解這項主題,還是煩請先看看那幾篇。下面就這些基督教立場的文章中論點做抒發與重述。
其實廢止死刑在注重生命人權與人身自由、道德標準變高、人本思想漸趨發達的社會如上述應是種趨勢,因為我們會希望「(被殺者本身)不情願的殺人」無論在任何情況下都不成立。那是不是只要是「殺人」就都不被允許呢?那倒不一定。像從基督信仰論死刑存廢問題就說明「非得以殺止殺」,例如自衛殺人時可以原諒。(在佛教中,就算這可以原諒,所造成的業還是不會消失。)我想,在極度苦痛之下要求安樂死,對許多人來說應該也算例外之一吧(這又是另一個令人爭議的話題了)。不過通常我們所指的自衛殺人是當場沒殺對方,自己就會被殺的情況。所以在尊重生命先廢除死刑文中作者泉源支持� ��刑的理由「國家執行死刑在道德上如同自衛殺人及殺敵」恐怕是不能說是自衛。反對一方可以提出的論證光從幾篇文章中即可得知大概有「死刑沒辦法達到嚇阻犯罪」以及「我們被賦予生命,卻沒有權力奪取他人的」等等,其他當然還有不少。「我們被賦予生命」也就是說人對於自己的性命有使用權,但無所有權。積極一點就是人生在世應該多做一點有利於人的。假如我們種族的存在是為了損毀同類的生命,又有什麼必要生下來?純以理性(利益的「好」)說來,在沒有冤罪,我們僅僅討論該給殺了許多人的人怎麼樣的制裁的情況下,應該考慮到「他在」與「不在」對社會來說到底何者較有利。自然這情況下我們會覺得「沒有繼續活下去的價值,未來也不可能產生這價值(例:造福人群)才需要死刑」,因為這種人的存在只會帶給我們麻 煩:關著是威脅,而且讓他活下去,世界非但不會變得更好,還得付出許多社會成本,浪費公帑來維持他的生存。(這點有些註解,詳見下段。)不過人性畢竟存在著矛盾,我們不能純粹以利益來考量,只是到底人道要做到什麼程度,連單一個人都不一定能統合,更何況每個人心中有一把尺,不是大家都能達到一致的。所以像「如果有終身監禁不得假釋的刑罰,我贊成廢除死刑」這種中間選項就會有很多人贊同。對這選項同意的基礎是因死刑為一種「不可逆的」刑罰。人死不能復生,所以就算我們後來發現錯誤或覺得判刑不當,再如何想補救也已無法挽回。但這麼一來又有另一種選擇了:真的以「眼」還眼,毀壞肢體如何?…不,大部分的人絕對不會認為這是可以接受的選項。讓他在自己不知道的地方,以注射致命藥劑、問絞、槍決、坐� �椅、送進毒氣室等(某種方面說來)盡量接近安樂死一般無痛方式默默離世,是以當下價值觀大家可以接受的。不過一想像到要斷人手臂、挖眼睛等血淋淋的刑罰,這已經超乎我們忍受的極限了。對某些人來說,更嚴重的可能還會讓人生不如死吧。所以我們才不以毀壞肢體為刑罰,卻能忍受,甚至有人建議死刑。不過,說無期徒刑就是可逆的嗎?那倒也不一定。監禁奪去的其實不只是可以償還、回復的人身自由,還包括時間,以至於因為懲罰造成的機會損失。(已經離手的機會,通常不會有第二次能抓住的可能。例如因為緋聞的誹謗、冤罪而失去升總經理的機會等。)同樣的,這一方還是有可能讓人生不如死。所以雖然說來反對的一方比較沒那麼嚴重,也不過是五十步笑百步;假如要執著於「可逆的」刑罰,除了罰金外(其實罰金大 多也是…),大部分都不過在自欺欺人罷了。
站在整體社會利益角度來思考的,如上述總是會考慮到我們為了養活這些人所耗費的成本。(像死刑:废除还是保留?這篇就是。)反對的人當然會想辦法除掉這項因素以便說服大眾。像從基督信仰論死刑存廢問題就提到美國神父幾年前的研究指出在美國,社會為死刑犯付出的費用為終身監禁的三四倍,美国的死刑制度也提到死刑管理機構費用驚人的昂貴,甚至也有像Oklahoma City bombing這種上千萬的。不過這應該僅限於美國這樣制度的區域:“第1000个死囚”引发激烈争议提到在美國被判處死刑的罪犯擁有隨時上訴的權利,因此他們的花費應主要肇因於體制問題(參考美国的死刑制度):只要嫌疑犯一天 不認罪,又沒有充分證據使陪審團同意罪行,就得養他一天。美國確實也認為這划不來,因此允許以終身監禁來替代死刑。(但在這邊我搞不清楚之間的差距是不是因為看管死刑犯所用的設備以及人力都高過普通犯人所致。只是若真如此,原先罪重需要死刑,卻改成在設備普通的監獄服刑,不會讓人更擔憂嗎?)而在其他國家,例如中國或台灣,情況可能就不是如此了:如果不認罪,在被(法官等)認定證據充分(在某些國家,這門檻可能較低。)下,死刑依舊執行;或者不論是不是死刑,看管方法一致的話,那花費恐怕也會較少吧。因此,有些人說美國沒廢死刑就不夠維護人權,我倒不覺得是這樣。像與某些沒陪審團制,純由法官� �迅速判刑的相較,美國雖然沒廢,而且死刑犯所費不貲,但主要那是因為他們的判決體系比較容易使得死刑犯只要不服罪即可上訴。這邊並不是推崇陪審團制,也沒有證據能證明這點,但要指出的是一個「可以隨時翻案的死刑」有可能比「迅速被裁決卻難以上訴的終身監禁」在制度上更具人道關懷。因此沒廢了死刑不代表就比較沒有人權問題。而美國之所以會讓不認罪的人有上訴權力,除了怕錯殺之外,我想還代表了當下認為理所當然的價值觀,在滄海桑田後,也許反而會被認為很奇怪。所以十年以後,同樣的罪名,在另一批人眼中或許就情有可原。人是善變的動物。
以受害者的角度,重點在就算處決殺人等死刑犯,逝去的人也不會復活。這純粹只能安慰在世的人罷了,效果形同喪禮。不過對於某些當權者,光是這些受害者所施加的壓力就足夠他們下同意死刑的決定了。像是168人罹難的Oklahoma City bombing,不論是平時多麼反對的人,遇到自己喪失親人,加上一旁還有許多同樣遭遇的,在怒吼「大家都是無辜受害者!」之下,也很可能轉向。更甭提911事件,都已經演變成戰爭了;三千族人(因為加害者是少數族群,因此additionally產生了異樣的種族情結。)的離世,這不光是抓到人然後關起來就能罷休的。對這種事件,連聯合國都沒餘地置喙。我還敢說,這事件發生在自己國家的話,包括廢止死刑的國家,� ��半以上在發現元兇後都會打回去。沒幾個人會承認這是可以用「關起來」就赦免的犯罪。既發生於非戰爭時期,範圍又太廣了。有趣的是,這些加害者到死都沒有悔意。他們自己也有自己的一套正義,甚至認為自己才是受害者。雖然說冤冤相報何時了,但不也說此仇不報非君子(不夠義氣),或君子報仇,十年不晚?人情啊人情,只能靠社會價值觀的改變了。當權者或受害者等因為人情而極易偏頗,這邊不從他們的角度來討論。假如處決死刑犯能影響到剩下來的人,並有相當的效果,考慮全社會的利益,這未嘗不是一種好的社會秩序維持法,或是利益眾生的犧牲。當然,也可以說難聽一點,利用殺雞儆猴的方法制約愚民們,把大家當作巴甫洛夫制約實驗裡的狗。只是根據大部分研究指出,死刑的存在並不能顯著降低犯罪率。也就是說,我們並不會簡單的因為畏懼死刑而不敢犯罪。所以嚇阻犯罪說無效。在從基督信仰論死刑存廢問題進一步討論教宗演講甚至提出,濫用死刑將產生邊際效應遞減,使我們依附於死刑。這就像是體罰一樣,光是用打的不能解決問題,而人本主義抬頭的現在,廢止體罰也已經漸漸納入我們的標準價值觀了。

基督教基本上是站在常人的立場來解讀這項議題,不過如上述,他們大部分還是沒辦法解決大量、殘酷又發生在自己(至親)身上的情況。事實上一發生這種事大家都panic了,沒人會跳出來說「廢除死…」(會被旁邊的人痛扁)。佛教如何呢?佛教總予人有點超脫世俗的味道。從佛教是否贊成廢止死刑一文,我所體會到的是(好吧,我承認加油添醋過了。)對於犯罪者,佛教提倡的是感化他們,而不是以刑罰苛責他們。也就是說,應該讓他們了解自己為何錯(邏輯上的無法自圓其說)或是被認為錯(道德上於人所不能容忍),導正其使之有圓融的認知(價值觀);光是贖罪無以成就,何況是以殘忍的方法。殺了他們,他們就沒改過的機會了,因為 這是不可逆的。而重刑則很容易造成反效果。因此不好說是「反對」死刑,而是應當救贖這些犯錯的人,如同犯輕微錯誤的。重點不在「使其脫離刑罰」,而在改變他們,使其不再犯。也因此,將重點全集中在「廢除死刑」反而是本末倒置了。問題是現在社會並不存在這麼多能改變他人,我們最可以期待的應當是一套措施,可以使他們確實的(而不只是表面的,這有時不很容易判別。)改過自新。從這角度看來,正如文中對「法官與劊子手是否得殺罪?」這問題的探討所得結論一樣,判刑者就算說是犯了「殺生罪」,也不至於和蓄意殺人一樣嚴重。各時代與各社會都有不同的價值觀,在現行法制體制下,這些職業都被視為「必要惡」,法官警察們本身不作還是得找別人代作。假如因為順從大家都公認的價值觀,自己也覺得理應如此,卻被認定是重罪的話,反而是不公道的。除此之外,假如真的沒有人願意擔任這些職業,說難聽點在那些殺人犯砍人砍完後,我們就只能預期他們死後再下地獄了。對行惡之人的制裁法,我們或許可說佛教準備了另一些解決方法,例如惡� �與惡人會互相殘殺。所以作惡後有可能就會有另一些作惡的來解決掉你。但我們卻不能像肉蒲團最後一般期待會有惡人出手,因為那只能當作是種意外:因為惡人可能會互相有利益衝突等等,所以會自相殘殺。更不可將之視作唯一的解決方法,否則可能會有下面的問題:註定有部分惡人需要殺其他惡人(因為善人不會殺),這對他們來說似乎不怎麼公平;且冤冤相報何時了,業只會傳承累積而不會消失。惡人才能殺惡人,也會造成「宿命論」的錯覺(這些惡人真可憐)。何況冷眼等待惡人被處裡的我們,其實也不怎麼高尚。其實我們都知道要試驗佛教理論最好的辦法:把公權力的制裁機構裁撤掉,實際狀況很快就會告訴我們答案。可惜我們所知道在人數眾多、資源有限的狀態下之最佳解答為戰爭,而戰爭依舊不被許多人視作罪惡。其實最� ��的問題還是在善惡不總是有報。假如沒被其他惡人幹掉的呢?我們要說他們內心的煎熬(假如有的話)就是對他們最大的處罰,或是等待天災人禍來一一應付這些傢伙?雖然我不否定就算廢除死刑,犯下死刑罪的人不見得會激增(如上述,照現在的施行情況,應該說「不會」。),但這是變種的強迫每個人都得信服「業在死後依舊累積不絕」、「輪迴存在」、「業必有報」那套理論。不是每個人都能微笑著被人砍的,更不是每個人都有真正渡化他人的能力。
當然,上面還算是高尚點的說法。來看看佛教對「安樂死」的看法,星雲大師答:戒律應該從多方面去考察。權宜之下,那些執法者沒有罪過。看完這幾篇我想星雲大師是滿世俗化的。這不是在貶他。只是說,他比較站在一般人的角度來看事情。或許這是他一路走來,面對一般民眾所不得不做的改變吧。對這些人總不能講過於理想化的東西。(沒錯,我就是覺得廢死刑是理想化。不過,有正如上面所述,當社會價值觀漸漸改變時,過去不能接受或不能想像的,也終將能慢慢為人所認同。)這幾篇 還啟發我上面對廢除死刑應該衡量(對整個社會的)利害得失的討論。
佛教這一套所面臨的問題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受到感化。我不是指上面Timothy McVeigh或911那些人。他們都還可以改變。真正「罪大惡極」的,有許多都是因為生理上的問題,造成無法克制自己的情緒等等障礙。這些人就算知道自己錯了、想悔改,但當遇到另一個狀況,卻很可能再度無法自己。為了讓他們能過「正常」的生活,以當今的科技可能終身都得接受治療(注射血清素等等的)。但這種違反自然(天然)的做法和某些人說「我」有何不同?或是你想說這是「修正過」,比較「好」的?死刑制度之正反意見提到這個問題,顯然很早就有人注意到「先天」這問題,雖然他們所謂的「生來 性犯人」概念與現代基於DNA的先天性恐怕不同。這篇文章還提到了某種型態的安樂死:讓重犯自己決定判處終身監禁還是死刑。這想法真是太新潮了(笑),雖然裡面說要連自裁的手段都由犯人選這點有點…不過很有吸引力。

2006/8/18 23:58
那麼其他的宗教又如何看待這件事了呢?正如之前所述,比較大的流派幾乎都是懲善罰惡的,因此也較重視道德良心。但隨之而來的,則是如何公平的處置善惡。縱使在世沒被處死刑,但總不能不處置。為了為了了解各大宗教對「消滅生命」的看法,前幾天還嘗試一探過去不曾接觸過的伊斯蘭教(「回教」聽說源於回族人信的教,因此此稱不妥。),這在伊斯兰教简明指南有簡單說明。漫谈三大宗教的神這有趣,感覺上和我的思想竟有幾分神似。不過我得說变形金刚這幾篇已經過火了,有些瑕疵,甚至是我不能認同的。而依據似乎其他網頁的� ��紹,伊斯蘭教重的是「信」,要去實踐,而不是思考「為什麼」,因此像基督教的神學或是佛教研究佛經之類的學問似乎不算很成熟?其教義部分似乎也比較薄弱?
大家都知道不論是基督教或佛教,基本上都因反對(任何形式的)殺人而同樣的不prefer死刑。伊斯蘭教或許因其比較不重視自由意志,規定較嚴苛,因此對某些不被允許的犯戒還是看得很嚴重。當然其他宗教也有過這樣的時期,甚至為了傳教而打仗,而伊斯蘭教也漸漸改變中,像國際創價學會 伊斯蘭教徒的觀點就提到生命是神聖的。因此這些都還待價值觀的改變。只是說到這些宗教對善惡的終極處置…當然不會有人說做錯事不用罰。現在的問題在該怎麼罰,罰到什麼程度。當大家都覺得死刑漸漸不能接受,卻沒有人說地獄過於殘酷。世間流傳的基督教、佛教以及伊斯蘭教和印度教都有地獄的存在。其他幾種宗教不用說,《中國大百科全書智慧藏》介紹了伊斯蘭教的信仰:作惡者下火獄。關於地獄的教義這部分曾在Fate/hollow ataraxia提過,之前的祆教中原先是沒有的。但這樣恐怕因為對沒有覺悟的常人來說約束力不足,因此需要有更具有恫嚇效果的強制力。我想大家都很清楚地獄像什麼樣子,那是個生不如死的地方。不能忍受死刑卻能允許地獄,這樣的人性也滿有趣的。差別僅僅在地獄是可逆性的嗎?或是因為,那不是我們可以置喙的,所以他們去他們的,不關我們的事?又有多少人想到惡人會下地獄時不會感到心安的呢?

關於宗教到此為止。我們尚需將眼界放遠一點:若是未來社會漸漸像是捨棄體罰一般除掉了死刑,那對我們的生活會有什麼樣的影響?我想這問題的答案可能會像許多陳腔濫調一般:廢除的初期,自然會有部分受害者感到不能接受,應該使用更嚴厲的刑責;但在這已經內化為我們的體制之一,沒人在懲罰犯人時會想起過去常常使用死刑的時候,那麼絕大多數人就能夠接受了。然後,在那樣的時代,在發生如同911一般的事件時,還是會有人特別舉出人們的應對方法,諷刺就算已經廢除了死刑,人的內心深處還是無法原諒對自己造成嚴重傷害的他人。
接著我們還要再進一步:終身監禁真的就好了嗎?屬於極刑的死刑自古有許多替代方案:無期徒刑(終身監禁兼服苦役)、流放、罰鍰、由他人的對待而感受到於心不安等。以上面的說法,佛教可能著重「改變自己」的部分。而我相信早期基督教淳樸的年代,由心不安而生的懺悔是很重要的一種贖罪手段。古代中國用過流放,澳洲也曾被用來當作大型監獄;流放在Scarlett中曾經描述過,雖然並不夠刻骨銘心。換個環境是很好的處理法,所以可以的話(並不是所有情況都通用,也不一定有適當的環境。)我覺得這不錯。但對已經開化的現代地球村來說,除非丟到其他可供人生存的星球(獣王星?!),否則沒有用。在這情況下我們還是得想出處置方法啊,所以…不論是監禁或是流放,其中很重要的因素是「隔絕」,因為要預防他們再犯。讓犯人沒有機會做出第二次的 傷害是大家的共識。為了達到這目的,除了關起來之外,還可以直接對犯人的身體下手,例如曾有人提出把強姦犯的器官割掉。不過我們難不成要將殺人犯變作人彘嗎?當然不可。所以還是關起來為上。其實,我還頗為喜好讓犯人還是與大家同住,使其在大庭廣眾下察覺自己的罪並思考該如何做。(有點像緩刑?死緩考察參考法学论文网。)不過這對於重罪,在現在當然也是天方夜譚。是故,我的第一選擇還是流放(當然在實施前需要先使其有所體悟),接下來才是限制人身自由。各位,不覺得假如死刑很殘酷的話,終身監禁也很� �酷嗎?難不成關個四十年,犯人就能開創個全新的人生,對社會產生貢獻?若是環境以及條件允許的話,不如改成流放吧!(…痴人說夢)
最後該做個結論了,到底死刑好不好?…ん~ん、我想這不是「對不對」的問題,而是趨勢。社會整體的價值觀就如同人的意志,是時時刻刻變化不斷的。就算我們能抓住趨勢,卻不能說對錯。這就像流行服飾一樣,不會有人說復古穿60年代衣服就是對或錯的。只要能自圓其說就對。(參考人生的意義)所以說這是種「真理」,不如說是喜好。

看本作角色在耍心機,有點Enemy of the State(1998)的味道,總有天會連私人領域(AT field←笑。其實應該是個人空間人際距離。)都不存在嗎?還真給人有偷偷摸摸做事的感覺,像是ニア出現那段,就像是在說「ニア來了,你不能再為非作歹、為所欲為了。」…ほんま、そんな気がします。
如同上面所述,深く考えは止めるの。舉例來說,有很多只有作者以及讀者這般於至高點俯瞰這個故事的人才會不知不覺了解的訊息。像是南空ナオミ失蹤的消息第一次在對策本部被提出來的時機就很令人懷疑。失蹤人口這麼多,照理來說他會被提出來的話,其他數十數百的人也應該被提報才對。如何查到一開始事故死亡的,也令人訝異。page.26最後,看到「目」或是死神等的,老實說我很快就想到,這些可以到會面之後再慢慢解釋,所以也沒必要像那般驚恐才是。page.37既然月表現出合作的態度,且覺得事有蹊蹺的話,應該好好的隅から隅まで作詢問才對。雖然這樣一來如同page.38,部分事實可能得以用「キラ可以操縱人犯罪,亦可以改變人的記憶」來解釋。接著,L死後,警察庁「次長」不可能有辦法 花那麼多時間在同一事件上吧。再說,這種權位的人,工作大概應該都以決策為主。デスノート・重箱の隅有一些較普通的質疑。我倒想問,假如遇到持有很多名子的呢?是以這個人是否意識到「這代表我」而定嗎?那麼L呢?雖然說「死神能看到殺掉這個人所需要的名諱」,不過還是沒有解釋這名子到底有何意義� ��不止我想提問題,對這結局不滿的也有不少找碴團,像是milkcrown提出第十二集冒頭マット被圍成圈圈槍擊的情景,在現實中這很容易誤射同伴;仮名則對魅上照的策略竟是偷看感到太扯了。ま、ささやか突込みだ。
最後の一言。對本作推理部分的高潮迭起,我的確感到一分敬佩。而對本作所引起大眾的迴響,這也不簡單(雖然能夠思考到什麼程度是另一回事)。我並不支持任何一派或希望介入這樣的故事,也並不覺得哪一方就對或錯,更甭提勝利或失敗;但這樣的作品的確讓許多人感到趣味了吧。
2006/8/19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