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種子
未來種子(Fremtiden)
這本書可以說是未來學的範疇吧,描述了不少對未來的展望。第三至七章提了樂觀以及悲觀預測與解析,但因為我過去涉獵這方面頗多,所以有很多都是看看帶過。對於他的樂觀估計,以高中時代的我或許會頗為贊同,以現在的我看來有些部分卻過於天方夜譚。或許是因為近來大滅絕論聽太多了吧。這一部分也對現在所謂「富國」的生活方式提出了異議。雖然他說了不少正負面的評價,但以我看過的感覺,總有種沒希望的感覺。現在的生活方式終究會崩解,最起碼人口也會降低。不過,還是有可能努力到最後依舊timeout,間に合わない。接下來10至12章提到了個有趣但老舊的主題:機器的影響以及機器心靈。這方面我已經在之前太多的文章中提過,甚至對第十章的結論我也已經有論述過(雖然我的態度與作者不甚相同),這邊不再想贅述。不過在裡面有許多部分實在使我頗想突っ込み。像是第十一章,延續第一段的討論,我們的奢侈生活很可能不能持續,生活品質可能不得不降低,也就不必有那種怕人們過懶的煩惱了。12章比起灑一堆毫微機(現在可能稱作奈米機械),照照能源就能建好房子,我想一定有更好的巨觀手段來完成這項工作。另外,我想作者對毫微機所設定的行為未免也過於複雜了。依文內對毫微機的描述,最接近的效果應該是催化劑才對。但若毫微機真的有這麼高級的行為,我想不太可能是幾十或幾百個原子可以達到的。最起碼也得要mm尺度吧。至於「全能� ��」,我更是相當懷疑。真要有這種程度的機械,我相信其成本一定比用特殊手段製造出的東西更高。舉例來說,要一顆煎好的蛋,到底是拿生蛋下鍋,或是用這種全能機比較划算呢?所以我想這種機械終究不會普及吧。而以書中的情節,這種機器竟可拿來當作普遍的解決法,是有點異想天開了。
第十三章在我看來同樣也是過於樂觀了,我現在整個心都在對未來的悲觀預測中不可自拔。不過,到這邊我想我可能得先對人類的景況作個比較客觀的評估才能下結論,否則這篇心得最後的結論會淪為唱衰。問題在我現在手上擁有的資訊還不夠。所以我能推測的是,或許,我們未來還是會活在犧牲貧窮國家以飽足富國的局面,因此某些人還是會有相當優渥的生活。但以較實際的角度,對於像中國的興起對這局面會有什麼影響,確是我尚無法預估的。更甭提大滅絕這樣無法確定時程的大災難之可能性。
越看到後來,越可發現好像有許多題材在ACG中都用過。或許這就是那時期世界對未來印象的基調吧。除了前面許多機器人論題,13章p219還有鬼哭街提過的生化人。有趣的是,在鬼哭街中正巧討論到除了腦幹之外全部以機械取代的狀況,而本書也是。另外像是14章末p234提到「基因菁英」與「自然人」可能產生的衝突,其實就是Gundam SEED最基本的主題「コーディネイターとナチュラル」嘛!本書作者Eirik Newth35歲即著此書,雖然可謂年輕才俊,但其態度卻也有些自利不成熟,像是「我們身� ��自然人,總希望自然人能…」之類的(雖然人種很可能有無法預估的變遷)。但這確實是極為普通的態度。
說到本書的翻譯,我是有點意見。譯者對科學的常識似乎不怎麼夠,導致有些專有名詞(現在可能已經廣為人知了)譯得怪怪的。雖然無傷大體,讀來總是有些怪怪的。
雖然近來我對靈魂等的存在,態度已轉成語帶保留,但看完此書卻又冒出了些疑惑。若未來果真能使人在冷凍後又復甦,那人的靈魂到底在哪?在這段期間中該不會就無法解脫的禁錮在這軀體中?另外,在以億,甚至是1040年(質子崩解消滅)為單位的時間間隔來審視的歷史洪流中,在人,甚至是生物尚未出現的過往,以至除了輻射之外空無一物的宇宙中,又如何呢?
在五年前看到這本書時,我可能會如獲至寶。雖然在時過境遷的現在,有些知識已經過時,但這確實是本統合了許多現代科學對未來預測的好書。只是,若平時就常常接觸這方面資訊的,倒不一定需要看就是。畢竟其中對新時代可能對我們道德價值產生衝擊的討論還不夠深刻,並有許多部分感覺還是不太可能實現(應該會用更簡單的方法)。
2007/2/5-7 1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