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est
主線只有一條,這是我所欣賞的方法。正如之前所說過的(竟忘記在哪裡了),電子小說這種東西,假如在有限的時間中(通常就是指這些商業作品了),把精力投入過多於分支,相對之下能發揮在主線的就會較少。因此,單一主線的在這方面有其優勢。ああ、這次又花了不少時間找資料。這條唯一的主線用了很多児童文学(童話)與傳奇故事,可惜我不是成長在日本,看到那些外來語也不知道是什麼;只能靠微かなる情節來判斷。而故事的主軸是世界樹,比喻世界由這樹所支撐,而這棵樹也象徵了所有生命的生生不息。パドゥア好像不是源自神話的樣子。順帶一提,北歐神話的世界樹是 Yggdrasil。使用最多的童話是Alice's Adventures in Wonderland,手絹中的宇宙中提到,這是Lewis Carroll(Charles Lutwidge Dodgson 的筆名,1832/1/27-1898/1/14)1865年的小說,1871/12出版(but was dated 1872)類似續集的 Through the Looking Glass。Alice 暗指 Christ Church 學院的教務長 Henry Liddell 的女兒,三個 Alice 中的 Alice Pleasance Liddell。其他提到的傳奇,大致有Treasure Island; or, The Mutiny of the Hispaniola from Young Folks; A Boys' and Girls' Paper of Instructive and Entertaining Literature, vol. XIX, no. 565 (Saturday, October 1, 1881).作者Robert Louis Stevenson(1850-1894);The Adventures of Peter Pan (Peter Pan and Wendy):1904在劇場演出,1911出版小說,作者 James Matthew Barrie(1860-1937);The Merry Adventures of Robin Hood(1883),作者Howard Pyle(1853-1911)。The Story of King Arthur and His Knights(1903)也是由 Howard Pyle 作的;最近碰到這個故事是在Fate/stay night那時候。老實說我本身非常欠缺古典文學的修養,尤其是中國文學部分。至於童話與傳奇性質的流行讀物,不管是中西方我都不甚熟析。我讀的比較多的,是 Nobel 獎得主作品、俄羅斯與日本近代(非「現代」)文學。所以有關於上面所提出的幾個作品其深入細節部分,我恐怕和大多數的玩家一樣無知。而此作因為引用了許多上述作品的ネタ,所以假如沒有熟悉這些作品的內容,讀起來會有點吃力。日本那裡就有人反映:「看不懂」「ストーリーが非常に難解なこと」「大部分玩家對這些典故恐怕都不清楚」等等。其實這部不是劇情難懂,只不過是利用了比較特殊的表現手法罷了。(雖然如此,我自己也是看到中途也是有點茫然。)話說回來,讓我們來看看某些新作品將流傳已久、廣泛熟知的神話、童話或小說等的原劇本內幕深入頗析的這種作法。最常運用的手段是原來的故事可能很清純健康,或是有些天方夜譚、夢境式的劇情。這些新作會把原作這些不合情理之處染上陰謀論(笑),然後再加以發展。其實這種很多,在 ACG 界,這些年可能要公推日耳曼(Germane)人北歐神話(Norse mythology)與現在分布於蘇格蘭的ケルト(Celt)神話吧(我記得在大學時期就為了 ACG 查過北歐神話)。這兩年ケルト更是大行其道,Hgame 中,從斬魔大聖デモンベイン用到CLANNAD-クラナド-。普通 game 的話,仙境傳說 Ragnarok Online 本身就是北歐神話「諸神的黃昏」。因為,比起希臘羅馬等神話,北歐的可真是悽慘陰暗多了,這樣子的劇本比較對(現代)人胃口(笑)。另外,還有些作的是辨明的工作,把劇情來龍去脈描述得更清楚,並造出另一段情節以圓融本來可能不甚合理的劇情。除了以上為了「合理化」所做的更迭,為了使故事情節更為生動,加油添醋搞得很複雜的也所在多有。這些新劇本所企圖的,有的是利用古老的神話使自己的劇情能更有「淵源深厚」的感覺,並能 share 那種質淳的古點氣息。有一些在原有的「傳說」上要建立新一代的傳說,或作現代化的詮釋。有的只是沒法想出更好的點子罷了。無論是哪一種,我想他們在原有基礎上做出變革這一點,也可以算� �個新的創作了。而更為高級的作品,當然會在利用舊題材之餘,造出自己的價值觀。這些都不錯,只是,假如有涉及作品「原來」內涵的部分,我想最好還是考慮一下原著作者所處的背景環境與他當時的經歷。就算是神話,也得考量到當時那個民族的遭遇吧,因為這都是一個故事「為什麼會被造出來」與「為何會被造成這樣」很重要的指標。沒錯,作品脫離作者之手後,要用什麼角度解釋就是讀者的範疇了。但若是讀者想推敲作者的原意,那追尋至作者本身的意圖與創作環境不是很自然的嗎?
看過青い涙與CROSS†CHANNEL之後隨即接觸這個作品,感覺就像是看過雪国之類的普通文藝作品後,突然跳到意識流,James Joyce 的Ulysses。比起來,Key(與其他一堆作品)那種暗藏伏筆還是小 case。此作實驗性質極強,其一表現在遊戲系統與表現手法,其二則是那摸不著頭緒的故事敘述。因為此作的特殊性,說不定先知道一下故事在說什麼會比較好。接下來就稍微ネタばれ一下吧。
孤獨的雨森 望小時候因為某些緣故而沒去上學,雙親請了城之崎 灰流擔任他每週一次的家庭教師。灰流自稱是詩人(家庭教師頂多是兼職),在那段日子中,和雨森一搭一唱的,共同架構出了個虛幻世界。在那故事中,雨森是只有一個人的國度中,唯一的居民,找尋著自己名子的魔女;而灰流則化身為名無しの賢者。故事的細節在遊戲中「はじまりの物語」部分,大致上是:[はじまりの物語外伝]說「世界」上原先有很多的樹,其一個一個都具有自己的小世界。當樹要枯死時,國王站在樹頂觀望這世界。雖然周遭充滿綠意,卻只有國王的樹總是了無生機。哀傷的國王縱身而下,落在おしまいの村。…あ、すまん、すまん。這不是正局。� ��個到達生命終點的旅人最後都會來おしまいの村述說自己的故事,然後死去。在村內有個被拋棄的孩子トルンガ,他傾聽許許多多的旅人述說故事後,編織他們的故事。
囤積過多故事的トルンガ中,故事們不禁要滿溢出來。他來到了這只有一個魔女的國家,並持續著旅程,遇到只說真話的女奴隸ペッコリア並墮入愛河。ペッコリア因為只說真話,加上價值傾國,所以雖然貌美,卻乏人問津。經過長期的漂淪,手腳都萎縮了。トルンガ下決心要為ペッコリア戴上珍珠手腕與黄銅的腳。在他離去的日子,ペッコリア為商販ヘルマイ入手,ヘルマイ遇到トルンガ,聽說他的故事後,提議要以他或ペッコリア交換能織出任何夢想的梭子,說「能使用這梭子的,也只有你了。」這對トルンガ是很大的誘因,但他不想交出自己或愛人,只好把世界樹的種子パドゥア交給ヘルマイ。パドゥア過於沉重,搬不動的ヘルマイ反而形同被綁在おしまいの村一樣。話 題回到トルンガ,他開始要織出約定的東西,但ペッコリア卻覺得他將パドゥア賣給ヘルマイ是種背叛行為,想阻止他。結果トルンガ連ペッコリア都織進了布中,織出具有珍珠手腕與黄銅雙足的ペッコリア。トルンガ織出什麼,就會忘卻什麼。而ペッコリア的真實之舞使パドゥア萌芽。
故事中原創的劇本,除了主幹之外,就是這「はじまりの物語」了吧。
一方、宮乃 伽子是灰流的另一個學生,他有著嚴重的心臟疾病,常常看英國兒童文學翻譯作品。他在這故事的進行中死去,但替換的人格黒いアリス其實也就是雨森的一部分。
主線本身似乎沒說明為何雨森與灰流所編織出的有關森的故事為何那魔力會蔓延到故事中的真實世界。總之,故事一開始,就是這故事經由リドル產生的機制牽扯進了伽子與語り手的兩位原創始人、読み手並紀錄的刈谷 真季、話を伝うの黛 薫與踊り子(使故事更精彩?)の九月 周,期望使故事達到盡善盡美的境地(the only one ending)。所以我們會不斷的到達 BadED,然後再經由 continue 而選擇另一個選択肢再接再厲,就是為了達到最完滿的結局:拯救陷於物語中的望。
最後他們脫出物語,回到現實。雖然他們不一定團聚,卻都擁有各自幸福的生活:有的得到了成長,有的看清了人生。
至於故事本身,我想可以參考九月所說的,「普通都是作者有某種意圖,利用某些手法將其融入劇情中來感動讀者。」(文以載道,最近 minori 好像也公然聲稱搞這套。←笑)「但,就算不是那樣啊,讀者還不是會自己找出文中的涵義而自顧自的感動起來嗎?」確かにそうですね。這就是 Ro1and Barthes(1915-1980)1976年公布的「作者已死(the death of the author)」論。只是,要注意的是,這是在讀者們自己以自己的角度斷然解釋作品的內涵時才成立,而且,論理還必須要與作品內容相符(圓融);假如出現� ��作者」與「想法」連在一起的句子,就不得不引出原作者的解釋方法了。However, 關於 Forest,企画的星空めてお也許並沒在這作品中包含太大的意涵,卻希望由我們讀者去發現他。
最後灰流在解釋現實的那一段,一開始我還以為指的是「玩家所處的現實」,後來又轉為「遊戲中的現實」;這點有點可惜啊,假如能夠作到「他們的故事的聞き手就是玩家,而 Forest 之外的真實就是玩家的世界」,那意境又不同了。(嗯哼哼…)
一開始玩還會懷疑アマモリ到底是長髮還是短髮?不過…不知道立ち絵是怎麼畫的,總之是長髮沒錯。
遊戲設計…說過了。設定について…一樣,反正就是語不驚人死不休。系統被這樣評價的:「令人驚訝的是,幾乎已經像是おまけ的 bug 這次竟然沒有。不過…也許可以視作作品本身就是 bug?(笑)別會錯意,這是在讚美。」ま、沒什麼 bug 是真的,雖然我並沒多麼驚訝。系統使用上也相當順暢與便利,加上那 skip 的方法,可以說是個優等的系統了吧。
音樂倒是很難講。我意外的發現此作使用了些與ヤミと帽子と本の旅人所附贈那塊おまけ CD 相同的曲目。因為這也在我平時的 list 之中,所以聽到時還以為是我的 Winamp 沒關,趕緊看一下…咦?奇怪,那這個…果然是遊戲的音樂(汗)。因為這次還有不少旋律不那麼動聽的曲子,假如去除這些與ヤミ重複的曲子,剩下的好曲子就不多了。當然還是有優秀的作品啦,只是…有列出來的大概只剩4.ひとり了吧。唉。腐り姫那時是文體與音樂都「美」,而且除了在盲点用的,以及另外兩首之外,全部都很動聽,而這次顯然就差些了。
畫呢…也只有在這種遊戲才能起用的畫師吧(笑)。實在是太くそ了,比起在腐り姫那時真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啊…所以,也是「很有個性」的畫。嗯。
音声が素晴らしい,可以發現用了幾位很有名的。不過這結果應該是因為劇本足以發揮的緣故,畢竟是可以燃え起來的台詞啊,尤其是九月的。
當然,既然看到我今天這麼說,我想對這個作品只會有負面影響吧。因為,這東西看起來太困難了。那我只好用推薦的了:對奇幻風格有興趣,或是想對近來電子小說式 Hgame 的走向作評論的人,不妨玩玩看,這是個實驗性頗強的小品(或許已經不能算「小」了…);雖然其手法恐怕不會被引用,還是有其特別之處。
…這次的評論說的有點不清不楚,還加了許多不是原創的部分,立論也不夠堅實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