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6月18日

我想像中的日本 (imageJapan) レビュー

本文章轉載自Colorless echo
請到imageJapan觀看原來的格式

我想像中的日本


我想像中的日本

“想像”似乎是指一種不切實際,一種憑空捏造。
是理想,有時卻是基於現實。

對日本的最初印象,是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日常使用的生活必需品,許許多多的“Made in Japan”;似乎就像個遙遠的理想國,一如不可幾的美國一般。後來智識漸長,倒是從來沒樂觀過。經濟上的無法比較﹑國際上身為一個叫做 ROC 國家的國民。 一般認為,日本在經濟方面是全球除了美國外第二大強國,而這也是她最大的特點。當然,我們知道的並不真的只有一個以“經濟大國”存在的日本。日本自古以來,一直以一個中國邊疆小小倭國,而不能得到具有大中國思想的祖先們普遍平等的尊重。大致說來,這也是先人們對四鄰不變的態度;畢竟當時中國的確有實力。中國招降某些種族,甚至攻打他國以一統天下或只是為了自保。但日本並不像有的國家,甘願做中國的屬國。遠在東海外的日本,仗著一水之隔;沒有受到太多中國來的武力侵犯,更不曾被統治過。但他們倒是對學習中國文化抱持著相當大的興趣;即使在中國將近亂世,也派留學生渡海而來,雖然海難不斷。一直到近代,這種單單對中華文化的景仰,才被定義成對一個優勢文化的努力學習。本來,對優勢文化的景仰在各種 情況中都是正常現象,不過日本即使吸收了他國的文化,心理上卻更加的異化了對方,並且還要把所吸收的,行以“日本化”。這方面一個顯見的例子是佛教與神道教的並存。神道教是日本本身自古傳下來的宗教,其內容包括一貫的創世紀神話。雖然有自中國經遣唐使傳入的佛教,卻沒有兩教間的爭執。佛教今日被利用在喪禮的超度儀式上;相對的神道教卻在如婚禮上展現其作用。婚喪使以不同的宗教,在日本人看來就像上菜市場講台語﹑在公司說國語一般稀鬆平常。其他方面也一樣,外國的東西在日本似乎很容易變質。遠藤周作是個常以基督教作題材的作家。他最著名的作品,有敘述在禁教的時期還辛苦偷渡至日本的傳教士。不是他們的偉大。事實上,“有深度”的文學作品大多都以敘述殘酷的現實為主。西方傳教士到達日本,並沒達� �天主的使命。人民並不是全都排擠他們,除了官府的威脅,他們甚至還被招待得很好。問題是他們發現在日本的基督教變質了,他們的行為已無意義。最後,除了歸順幕府外,迷惘的他們已無任何可行之策略。「沈默」就是這麼一部小說。不只是日本人,外國人也認為日本在將所吸收之事物“日本化”上相當能幹。不過,竭盡所能翻新自己以期趕上他國的日本,對其他不如自己的,可就沒那麼好臉色了。現在的日本年輕人正迷著美國的文化。超越過日本的,他們以為非美國莫屬。據調查,年輕人知道臺灣的還不到一半。(詳細數字並沒記起來,不過相對於熟悉日本的我們,日本年輕人們已經和那些偶爾在新聞上聽到“臺灣”兩個字的美國人沒什麼兩樣了。)他們如日中天的流行歌曲有不少就流露出對美國的一種曖昧之情。相對之下,以日� ��為榜樣,一些臺灣趕流行的年輕人們;某方面來說,不過是一顆顆附庸的旗子罷了。當然,情形在“改善”中(我尚不能確定這是否是種進步);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會對不如己者伸出援手,或是付以關注。但…似乎是這樣的,日本人會微笑著盡力與那些超越他們的齊頭,卻忽略掉(甚至是不屑)他們曾經超越的。 表面上也是黃皮膚﹑黑頭髮及蒙古人種的日本人,在成為經濟大國後,其他基於羨慕或是驚訝的人們(主要是美國人)出了不少專門討論日本人性的書籍。這些書的日譯本在日本國內大多賣得很好,他們對於其他國家對自己的看法比寫書的人更具好奇心。一本又一本的出版物,統稱“日本論”;內容也不乏有趣的,但其述說的大多不離他們對外人的表面和善﹑一心求第一,或是力求創新及抓住商機等。這種書看多了,一些定論便慢慢形成。雖然,就算日本人自己這麼說不一定是對的;不過既然眾人都這麼說,想必還是有其原因。成堆的書所要說的,歸納起來大致有下列數點(以我可以想起來的程度):
日本人的“和”:
大和民族,這個國度的人民們喜歡成群結黨。
除了家族的“閥”外,連學校﹑同鄉或雇主與員工間,人們都因具有某些相同的環境因素而產生凝聚。在現代的卡通﹑漫畫中就可以看到不少實例,表現出同群的人對不屬於自己團體的,有時時提防,以致不懷好意的傾向;而人們又是如何的極力追求歸屬於一個團體。
渴望第一:
非常明顯的命題。
日本經濟大多由勢力出奇龐大的財閥所主導;除了企業外,通產省具有主導經濟政策的作用。通產省,值得一提的事理面的官員;由於東京大學畢業生被公認為最優秀的學生,一些大公司或政府的主管部門通常是東大出身的。通產省就是個例子,不是東大的還很難擠進核心。當然,東大出身並不代表通行無阻,早稻田及慶應的畢業生也各建立了其勢力。
我喜歡舉的例子之一是松下電器,松下幸之助的故事。著名的松下企業,創始人松下是從無至有,辛苦將江山建立起來的。他的企業和日本其他許多大公司一樣,有一套特殊的組織法。這些組織法在現代化的公司中已被視為不可或缺,或者是大部份皆認同其具有提升效率的功用;就是公司歌﹑行動綱領等一些東西,使公司看起來就像軍隊。松下企業的初始,是由松下的組裝電器,接著慢慢求創新點子,把握商機並擴大公司等。一步步走來都是血汗。但是到了今日的松下,要求的就成了公司的守成。對“第一”懷有渴望的日本企業戰士們,成天想著提高競爭力的良策,期使自己的公司能力於不敗之地。個人早已成了公司的一個棋子,生活於無法準確判別是非的闇黑中。
個人為企業這種似乎是奉獻一切的行為,使得玻璃族(升遷無望的中年人,生命的意義只剩坐等退休金。)及公司裁員等現象變得特別注目。事實上,這不只是為了達成公司不敗的手段,也包含了利益的鬥爭。
希望得到第一似乎不是哪個人的專利。不過,像日本這麼明白的將這種渴望表現在自省中的可不多。這裡的“自省”是指包括動畫等的傳播媒介。“什麼?動畫也算?他們在製作時那裡自省過了?”請別問這種問題。起碼他們是有了自覺,還表現到讓我也能察覺的程度。無論如何,為了第一,他們有時會希望變得更強,要勝過他人。在卡通中這種鏡頭不少。當然不總是有第一可拿。有了最強的,其他就只能自第二排起。因此,心理上又出了“潛力”這種補償法。這是指相信自己潛力無窮,總有一日可發揮出來;“縱使輸了,論實力我還是贏你。”這樣的心裡主要是指年輕人,不過沒發現這種矛盾的可能不多就是了。只能說,這種心態被大量搬上螢幕後,已成為志村大爆笑一般的諷刺,或許大家已知道去避免了吧?
淡淡的哀愁:
這個標題有點奇怪。只不過是我的一種感覺罷了。
就像我們曾經感嘆鄉下農民多麼的純樸,對遠道之客皆殷勤相待;而今人心不古。從日本流出來的表面印象中,他們對其他人也是如此的親切。簡單的說,就是更純樸些。說不定是假象,因為他們對外人(群體之外的人)常先表以和藹的態度。閱讀日本的小說時當更能體會我以“淡淡的哀愁”稱呼的情境。像阿Q這種懷抱激憤之情的劇本在他們是不多見的。常常見到的倒是對生活的無力感,以平靜的語氣表現於文字間。當然乍看不一定多麼無力,這只是看多了的感想罷了。無論如何,光是那些平靜的敘述,就令人有一種較深沈﹑反省得更多的感覺。從源氏物語開始,日本人大概就具有這樣的心境了吧;直到近代的志賀直哉,夏木漱石以至川端康成等,作品中更流露出對人生如此的透視。這自然也對我發生了影響。最主要的原因,或許是他們 感情的不隨意外顯吧。對外人,甚至是家人,表面上總是要表現的漂漂亮亮的;形成民族性格後,連虛偽也被掩飾了。就像在沙林毒氣事件中,村上春樹對日本人竟沒因此發出一些批評的言論,反而不久便銷聲匿跡而感到不解,著了以訪問為主的 Underground。他們反而只是感情矛盾般的隱蔽一切。
不只是在日本,其他地區的大作品,即使雄心勃勃,仍免不了間或表現出此種無奈。
當然不只是這些,未來有時間又有機會再加了。而,這只是對部份日本人共通習性的一種見解,得特別強調的是並非每個日本人都是如此。若因此得罪某些人,我僅能以「這是我的偏見」對他們致上歉意。
除了這些定論,日本另有一些特色。例如,日本企業制度中,最著名的特點就是終身雇用制了。終身雇用制,顧名思義指的是員工一旦進入公司即終身待於其中。這個制度的發端,原因之一可能得考慮到日本是個講求人情的國家(和中國一樣);看他不好就把他踢掉未免太現實了。不過,光是人情的因素尚不足以使這制度持續下去。要終身雇用,必得要有相當的回饋。若深入探查,便可發現這種方式下的員工,的確以公司之利害為自己的事;他們認為,既然工作是一輩子的事,那公司若能賺錢,自己少不了也多分幾塊;基於利害與共,自然沒有不努力的道理。另外,好的公司自然挑選有名大學的畢業生;結果造成從幼稚園起,大家擠破頭想進好學校的現象。有點不正常的是,因為多數人大學畢業後便直接工作,而在公司中才算開始真正嚴格 的訓練;故大學的生活,有很多都盡情的玩樂。
除了同入公司的終生都一起工作,此制度下,升級也成了排隊的事。年資越高,主管的位置就有可能輪到。這是在沒更強的人競爭下;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在奉獻了幾十年後,淪落到坐在窗旁,毫無前途可言。主管的位子並不多,遑論部長以至社長的職位。
由於終生都在組織內,和公司鬧翻絕非良好生存之道。日本的工會,雖每年都會要求調薪,但不可能做到太多的要求。公司的福利是大家的,過度要求也無用。況且工會的領導還有機會升到主管位子,好歹要顧到自己的未來。雖然日本終身雇用制行之有年,但近年來西風東漸,跳槽﹑挖角的事漸多,而因前輩阻擋在前,優秀的人也不容易出頭。光是這麼雇用一些老得沒魄力的人,許多公司終於開始醞釀打破終生雇用制,甚至發話,這種制度不可能再用下去。
日本的小說除了某種哀愁外,也很入讀。不只是推理小說等時尚;提到曾得過諾貝爾文學獎的作品,其引人入勝還在其上。起碼對我,幾乎是愛不釋手。這主要是因為,相對於日本的小說來說,歐美有些小說具有文以載道的精神,卻落於過分的強調其涵義。故,日本小說價值不一定高到哪裡去,但其生活化及較充沛的感情卻別有風味。這種僅僅是故事的描述,有時卻能造成閱讀者心境上莫大的改變,使得雖然看著平常的事物,也會似乎看到了什麼,難以形容的新感觸。
曾經有一種說法,吃要吃中國的菜,娶要娶日本的老婆(住要住哪國的已忘了);日本的女人向來以脾氣溫和出名,在中國最初對日本的介紹中便已有說明。這種特性一直到不久前都沒有異議,賢淑的日本女人,評價竟然還在中國之上。也許是傳統吧,或許也有中國傳過去的思想;畢竟我們對女子的看法是如此,而日本又曾受我們如此長時間的影響。近來聽說因美國男女平等及自由主義,她們已無如此的評價。光聽到“援助交際”這幾個字就知道情況大致如何了。不過,其實日本對貞潔這種東西似乎一直就沒我們那麼重視。
女子高校生是日本國內市場一個很重要的指標性消費群。近數十年來日本女子通常高校畢業後就上個兩年短大,再作幾年公司職員;接著結婚,二十五歲還沒夫君就被視為老處女了。婚後通常安分在家相夫教子,繼續上班的少之又少;因此公司通常不敢對女性職員行以太大福利。(大公司中,甚至盡量不顧用女性職員?)對女孩子來說,要瘋也只有高校以至就業這不到十年的時間。因為高校生有父母的撐腰,愛花多少就花多少;結果她們就變成一個指標了。前一陣子的電子雞,她們就幫了不少忙。女子高校生人手一雞,結果普通公務員也被挑起興趣,“什麼東西這麼好玩嗎?”只不過是一種無意義的回饋,就此造成轟動,此風甚至吹到這裡來。
對現代的日本,最令人感到驚異的該是年輕一代。老年人奮鬥的成果,這一代不費吹灰之力即唾手可得。許多奇奇怪怪的現象也都出現在他們身上:援助交際﹑女子高校生消費現象﹑真理教及小學生殺人事件等;我所認識的,則是卡通及漫畫中共通的模式。最明顯的就是追求第一﹑冀求”死黨”或是遊戲人生的態度等。村上春樹的作品雖然頗受歡迎,但既然在流行的表現媒介中出現了不同的模式,或許這才是他們真正的想法。仔細的觀察,這些卡通漫畫以至日劇等,幾乎都發展出了幾套的劇本。就像是變數填一填,新故事就出爐一般。
日本人不能脫離生活的團體,但其態度似乎一直被描述成戰戰兢兢的維持自己與他人的良好關係;換句話說,他們只是努力的維持,而不像是在享受人與人間的溫馨。他們可能擔心得太多了,有時候人與人之間便變得有些緊張。對外人表現可能殷勤的他們,也披著同樣的羊皮面對每個自己以外的人。這種對人世真正所持的寡陌態度,造成了許許多多的特性。
有時想想,臺灣就像是落後了十年的日本;差距漸漸的拉近,但有些他們曾經面對共的,我們人然需要去克服,不只是像泡沫經濟,連人性也一樣。一直參考著日本的我們,未來不知會如何?
應老師要求,以下列了幾個日本地圖的資訊。這些皆是 Internet 上可檢索到的,列出只是為了方便。其實在YAHOO就可以找到很多了,如:日本 YAHOO地圖集,請用 JIS+EUC 編碼;(在 Working Links 的漢字通可使用。)或是直接點取全國地圖(建議)。
JapanMap(EUC 編碼)不錯,JapanMap也可以;像MAPOO就很簡單了。
雖然日本有這麼方便的服務,在台灣仍只有像台灣電子地圖服務網有此類服務;而此站甚至未完工…

Review:

這篇報告尚會不時添加感想,只因最近時間不太夠,現在就只好做到這樣了。
老實說,現在談的都是一至三年多前接觸的事,只能希望不偏離大概;至於細節之真偽,也許就不那麼確定了。若見到有錯誤者,尚祈勿驚訝,mail me 或留言即可。
參考的書籍上百本吧,因為都是很久前的東西了;要詳細資料請再找我。Key-in 期間倒沒看過這方面書籍,因此沒什麼可列的。大多只是感想。
要將自己的想法以言語或文字等型態及意見或建議的方式表現出來時,多少會過分的產生偏激態度,走向極端。在眾人的反對聲中要奮力的維護自己的立場,這情形是很危險的。雖然打報告這種事不太像努力的伸張自己的正義,有時候人會有心內的假想敵;況且我還不習慣直接將所思搬上螢幕,感覺鍵盤會扼殺我的思考。偏頗之處在所難免,希望別造成太大困擾。
曾經在國小升國中時去過日本一趟。記憶中的日本,既像是窗外剛被雨水打過的葉片般清晰,卻又已漸行漸遠。猶記得當時就對這地方有著興趣,不知為何。後來瘋狂般的讀日本小說(不是指推理的,談到這個我什麼都不知道。)及日本論的書籍,是在大概三年前了。日本卡通盛行,我也被吸引;甚至想學學日文。那時候起,作了不少對日本一切的省思。今天打的這些,不過像自箱中挑出幾粒球,擺在櫥窗上展示。一遍又一遍的意見發表,使得每每提到日本,那感覺就像錄音機的循環放音般。很久以前的事了,如同從具有思想起,我就學會了被回憶掩埋。
在打入報告的過程中,愈發的感到了自己的脆弱,似乎是無可救藥的。
1998.6
2004/9/16 11:57 紀錄補完計畫增錄。可惜另一篇介紹台南的,電子文檔已佚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