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心理學
社會心理學(Social Phychology)雜亂筆記
著重群體影響、主觀情境,根基於完形心理學。人透過基模看世界、並因高自尊之本性而容易以為只有自己是對的、不易改變、即使改變幅度亦不大。不幸因人會尋找原本信念的證據,堅信並促進其發生、故更不易改變。因逃避罰而欺騙自己。
越了解越支持
多理性思考可避免偏見,因未思考下行為取決於高偏見的基模。如看過快速閃過的文字即會自動處理,需靠思考來矯正。
研究方法:
observational method:描述社會行為:
- systematic observation:依預設準則系統觀察
- participant observation:參與活動以觀察
- archval observation:檔案研究
- correlational method:解釋社會行為。調查法,解釋相關(非因果)
- experimental method:解釋因果關係
自我肯定self-affirmation theory維持穩定及高自尊(我是特別的,in-group bias)並貶損外人、視外人都相同(out-group homogeneity)→對外人不公。可擴大為內外基模群體。
自我肯定可作為緩衝,使人改變自己(我是高尚(正面)的,不屑於… or 即使我錯了,但我卻仍有值得肯定處)或避免更糟的狀況(沒必要圓謊、合理化)
e.g.,對認錯的事被自己看重時,會導致 self-persuasion。反之,則可以自我肯定來解除失調。
持負面自我評價者自我證實常高於自我提昇需求。當與親密友人相處或負面評價影響不致太大時時較重自我證實,而自認已無力改善時較重自我提昇之假象。
e.g.,人只察覺所期望及特別的。
自我評價維護(self-evaluation maintenance model)
對親近的個體(親友等)在自己重視之領域超越自己時,我們會
若對之不如此重視,則幫助朋友通常較幫助陌生人多些。
e.g.,手足歧異
e.g.,妒忌=重視點受威脅(頭銜或伴侶被奪)+獨占欲(欲奪回)
認知失調
人因自我評價維護而對自己有高評價高自尊(self esteem),並且需要合理化所知一切(行為合理化)。因此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會造成自身必要之改變:
不論方法為何、能減輕失調即可。
決策後失調postdecision dissonance做出決策後,將改變自己以符合「我這麼做是聰明,是對的。」(人討厭後悔)
e.g.,要人改掉老習慣,可使其私密行為亦受社會規範(威脅懲罰或使自覺大多數人的作法,自己只是隨著人作。環境中有單一負面示範比大家都遵守規範效果更好。被動,較差)、或使其失調(使其自己做出改掉行為,如宣導那是錯的、作榜樣並自覺)並強調習慣之錯誤。
e.g.,入會儀式相當艱難者相對於輕鬆入會者對其較滿意(自我辯解,藉口)
e.g.,saying is beliving:counterattitudinal advocacy,相反態度主張
external justification & internal justification決策後,若有強烈外部理由,改變自己的程度將較少。若無,則反之。(產生 self-persuasion 及 self-justification,導致長期態度改變。)
e.g.,insufficient punishment較小的懲罰達到較佳效果
e.g.,幫過你的比你幫過的更願意幫你
e.g.,對於已不能反抗我們的,迫害他們將使我們更加貶低他們,進而加深迫害(南京大屠殺)。
e.g.,人會一錯再錯(為錯誤及自己的行為找到了理由)
e.g.,相反態度主張 counterattitudinal advocacy誘導人 saying is believing 說出違反己意的話、對方只要找到些許理由即會接納。
基模架構schemas人的認知方法(刻板印象/貼標籤→偏見態度→歧視/差別待遇)
對不同人事物、人引用最近的(如剛看完醉酒影片遇到搖晃的人)合適基模並以之填補自己不知道的。這些認知結構(習慣)由歸納經驗而生(此過程重建記憶以符合期望及原基模)。幫人節省思考、但亦容易忽略某些不合架構之事實(成為偏見)。除非無法確定基模正確性、在長久思考下認知其錯誤過於明顯(而非立即性邏輯的訴求、並有更好方法取代)、被提示勿使用基模時人才會改變。
e.g.,被害人指證時常過於注意凶器。
除非事前注意過、否則記憶並不確實、極易在收到新相關資訊時被改變。
e.g.,目擊證人指認嫌犯法:讓所有嫌犯群相似、同時提供音聲及容貌、分批指認(照片一張張來)。一開始別摻入嫌犯、若如此仍可指認出則此證人不可靠。
安排證人採按事件流程出場較將有利證人置於最後為佳。
情緒越強烈,記憶就越深刻,參照杏仁核。但有更強烈的情緒掩蓋時,可能會失去之前記憶。
+自我肯定:
e.g.,初接觸使用的基模(初始效應 primacy effect、第一印象)不易改變。(人會透過此基模看待而忽略不合之事實)即使已知為偽,仍堅持原來架構(固著效應 perseverance effect)、就算調整幅度也不大。
e.g.,內外基模:將人分作自己人 in-group 及他人 out-group。人易正面對待自己人、負面對待他人(自我肯定)。
e.g.,安全基模:人期望環境不具有危險性。
自證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y,1968自我肯定+基模架構→人會尋找原本信念的證據,堅信並促進其發生。
e.g.,報求基模:人預期公平性,怎麼付出就得到什麼。因人會以牙還牙,怎麼被對待就怎麼回應,故通常行得通(怎麼對人,就怎麼被反饋(Richard Nisbert & Timothy Wilson,1977)),使更堅定信念。惡/良性循環。
e.g.,偏差抽樣 biased sampling人會以所見的小部分推論全部(即使知道那並不具代表性)、即使有調整也是以此為基準(依據/調整法則)。
e.g.,共變評鑑 covariation assessment(用一個變項來預測另一個變項)希望看到兩者間的關係時就會看到
e.g.,內隱人格理論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對人觀察所得典型基模、如見到親切的人會同時以為他很大方。其形成尚與文化有關,如以為自己一直反對死刑,其實態度會隨時間改變;以為減肥班是有效的而誇大效果改變記憶。自我的內隱人格透過社會互動(別人眼中的自己)、社會比較(social comparison theory, Festinger:在不能確定時會客觀比較他人與自己。趨上型社會比較 upward social comparisons為了確定最高水準、與程度相同者相比較能確定自我概念、趨下型社會比較 downward social compraisons為自我保護、提昇。比較對象與目標相關。)。
e.g.,對學生的偏差期待將改變學生(或對象為自己亦同)
自證預言被貶低的一方自尊心會受損產生攻擊或退縮(被廣為認同時)→低自尊
判斷法則多想想反面、學學統計
便利法則 availability heuristic機會教育。由重大事件引起的啟示較容易進入記憶歸為基模。
象徵性法則 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將事物歸類為已知基模
人常忽略基底比例資訊base rate information(不同的分類群中各成員相對所佔比例,如在某小學中的學生會被猜測為當地的人)而將對象當作特例、採用象徵性法則。
依據/調整法則anchoring/adjustment heuristic判斷易以初始猜測為指標
社會知覺 social perception
人對非語言溝通 nonverbal communication有高解讀率、外向比內向好、女性解讀展示比男性好。但因人(尤其是女性、因文化影響需壓抑包容、較客氣而相信表情而非肢體、表面而非真實)傾向於相信別人、判別謊言能力不高。
態度attitude對人事物理念的持久性評鑑之組合:情感(情緒反應)認知(想法信念)行為(採取的行動行為)。在深刻情感介入及自證預言下難以改變。
態度改變:人際間比較,誰向誰說什麼。有聲譽(專業性和知名度)吸引力者對18-25歲(以上不易改變)自尊心持平者傳達表面不具侵略性(甚至投聽眾所好、使之不覺「要改變你」)的切身性強力論點意見時較容易。聽眾普遍支持自己時採單面溝通(僅自己論點以防混淆)、不支持時採雙面(正反論點)並駁斥相反立場。對有不同之意見、最好在其後一段時間、或自己提出後對方又馬上提出下較好。(先提者有初始效應、聽眾需一段時間後才會改變態度。)
偏見改變:提供新資訊一步步改變或將對象納為自己人(相互依賴完成共同目標、友善非正式頻繁接觸並使認為接觸對象為典型、地位平等且外在環境提倡支持平等)或將所見現象歸為特例(只接觸到少數時)。無法一下子全改變。
e.g.,高切身性強力論點較專家重要許多、低時專家較強力論點重要(都很重要、但這周邊路線較不持久)。
e.g.,強力具說服力論點+聽眾注意力集中(思考過較持久)、論點薄弱+聽眾注意力分散(不持久)效果較好。
e.g.,恐懼較思考初期具有相當影響、但加上思考(具解決之道)效果更好且持久。
閥下訊息(subliminal message 快速閃動而能不被意識到的訊息)能更容易進入腦海影響對模糊情境之解釋,參照杏仁核。
e.g.,具某傾向的人在接觸具此傾向的閥下訊息後會更具此傾向。但若有意識到、效果會更好。
態度起源:認知→人們對態度對象的性質之信念。情感→宗教偶像等未理性查驗、非邏輯支配而常與價值觀及好惡等非理性有關。對此種之改變需打擊價值觀而非基於邏輯與事實。行動→由自我知覺而生、態度的浮現速度 attitude accessibilty快(事前思考能提高之。越快越能反映於行為上、對說服性訊息越有抗拒力)、故比與對象不常直接接觸的態度強而持久。
e.g.,廣告需投其所好,視態度起源擇表現內容方法。認知取向標示準確清楚的商品即使實際較差也比標示不清者較令人有好感(或對象為人亦同)(有正確的 social cognition 並不容易)
e.g.,強化價值觀或多想想正反立場(態度預防注射 attitude inoculation)都能抵抗邏輯與事實性說服、後者尚可抵禦情感性說服。但太激烈禁止會導致抗拒理論 reactance theory, Brehm1966以叛逆行為反映自由遭威脅之不滿、或因過度辯護效應以為不作只因被禁止、其實很有興趣(尤其在一開始就對其抱持興趣時、禁果)。
e.g.,合理行動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行為與關切的行為之特定態度(對精確的事件而非一般性態度)及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s 屈從於社會壓力的信念、「別人會怎麼看」)
e.g.,廣告法:引起需求。是否需情感價值觀訴求?no→切身性?no→周邊路線(偶像專家)?no→引起恐懼羞恥。
歸因理論attribution theory(Fritz Heider,1958)內因&外因
歸因時心理捷徑:基模架構、知覺顯著性、可得訊息、自取式歸因、防衛歸因。
相對推論學說correspondent inference theory人對不了解的傾向用內向(性情)歸因而非外向(情境)歸因去解釋。當非共同效應 noncommon effects很少(對象之行為共同原因很少,理由很清楚),並非大家都會如此作時,會作內向歸因(他或自己就是這樣的人);否則不易推斷。偶爾還得考慮刻板印象。
共變模式 covariation modelKelley(1967)三維歸因理論
當一致性(consistency 不同時間情境中對相同的刺激產生相同行為的頻率)低時被歸為特殊外因、否則特殊性(distinctiveness 對其他的刺激的是否有相同反應)及共識性(consensus 其他人面臨相同的刺激時是否有相同行為,利用得較少)低時被歸為內因、皆高時被歸為外因。
但對認同為己方或已了解(好友)者、因可得訊息 information availability多、用外向歸因多過內向歸因(當事者與旁觀者之別 actor/observer difference)(事實上多是因自我肯定而取有利之理由、自取式歸因?)但即使是十年好友、認識亦不到一半。
歸因時先歸內因(自發性)、有機會時再考慮外因(需費心力)。但文化不同歸因方法亦不同。
e.g.,基本歸因錯誤 the fundermental attribution error因焦點在對方而非周圍情境而過重內因、低估外因。(知覺顯著性 perceptual salience知覺到的重要性較高、但人總是往外看。)假設「他會這麼作是因為他就是這樣的人」。即使有其他理由形容並非事實、但「事實上他這麼作了」。
e.g.,被高評價的(如自己)成功會作內向歸因、失敗時(自己)會作外向歸因、但對外將受更嚴厲對待(被評危能力不足)。反之(被低評價的如偏見犧牲者)同理。不被期待成功的一旦成功卻被評作動機(而非能力)過人或純屬幸運。
e.g.,learned helplessness 作長久而全面性的負面內向歸因(我的錯&不能改善)會令人沮喪又加上自證預言惡性循環(自暴自棄)。樂觀能作短暫而部分性的歸因,使人站起來。
e.g.,非預期的行為,可以更瞭解對方的性格。類別基礎的期望 category-based expectancy類別基模(以為對方屬於哪種人);目標基礎的期望 target-based expectancy對象基模(以為對方是哪種人)。兩種之違反都會讓人以為「原來他是這樣的人啊」。
e.g.,具動機因素 motivational basis的心理捷徑:自取式歸因 self-serving attributions成功歸功於己,失敗歸咎於他人或情境。防衛歸因 defensive attributions避免對自身的安全感產生憂慮。對於未來不切實際的樂觀(好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壞的反之)、公平世界(有罪才有罰、善惡有報)等、因此受害者常被認作肇事者,咎由自取(安全基模+報求基模)。
自我概念(self-concept)+察覺(awareness)=連貫的統合感(sense of identity)
自我概念受外在(文化及歷史)影響、越成熟越強調心理。
自我察覺理論self-awareness theory將注意力集中於自己時會依內在標準(由經驗而來)與價值較客觀的評鑑比較自己的行為。一致則已、不一致則改變行為以符合指標。無法改變則自責並結束自我察覺。但亦易因內在標準之偏差而有錯誤之導向。此外、自我察覺會加強某些錯誤(易於表達、清楚)的感受及理由。此時思想抑制(thought suppression)不如別太刻意避免去想。
e.g.,看著自己比較不易違反良心。過度使用酒精毒品能減低自我察覺。
e.g.,錯誤的因果理論(causal theory)導致錯誤的信念、有時與一廂情願有關。(因為太吵、所以沒法好好讀書?)
自我知覺理論self-perception theory對自己內在的瞭解,當線索薄弱、不清楚或無法解釋、高估外因或外因使自己以為反映自己時,由外在觀察選出最合理解釋。方法:合理化(Bem)or 認知失調論,結果納進自我基模 self-schemas,改變事實符合內隱人格之期望成為自傳式記憶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e.g.,人會依別人所看到的自己構成自我並以之表現。
e.g.,臉部表情回饋假說(facial feedback hypothesis)微笑讓自己更快樂
e.g.,過度辯護效應overjustification effect對自己、外因太強時會取代內因(外在動機 extrinsic motivation 取代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相反的、外因不強時會以為是內因造成的。故對原先就沒興趣的、可以獎勵。原先有興趣的獎勵(初期)會破壞興趣。注重事情本身並忽略獎懲的訓練能減少獎懲之影響。
e.g.,兒時教育:即時檢討,給予小額獎懲、並申告「你本來就很…」「你也知道…是錯的而不應作」
e.g.,情緒二段論 two-factor theory of emotion察覺到身體正激動→以察覺之前即存在之原因合理化此狀態。難斷定那個因素影響比較大時可能造成激發狀態的錯誤歸因 Misattribution of arousal。
印象管理 impression management人人都是雙面人。對外會自我表現 self-presentation、如「永遠高人一等」或「永遠表現的比別人好」。大多時候會巴結討好(ingratiation,對象知道意圖時會有反效果)、自我吹噓(self-promotion,過火則被厭惡)。
e.g.,自我殘缺 self-handicapping害怕做不好,別人作負面的內向歸因時。極端的事前創造困難以降低成功的機率、一般則事前創造理由來解釋可能的失敗。
從眾 conformity除非極為確定(有主見、自信、經驗、理性)、否則人皆隨波逐流(順從輿論 public compliance)而非自我省思。
大眾(外在)都作的通常是對的、尤其在情況不明(不確定)、危機(涉及安全、沒有時間思考)、遇到專家(順從權威 compliance)時。
e.g.,資訊性社會影響 informational social influence周遭人的行為在模糊或不尋常的情形下是有效的資訊。人會私下接納(private acceptance 內化,心中也如此認同)。
自動效應 autokinetic effect黑暗中被要求指出(其實固定的)燈光移動距離、數值過一段時間便會固定。
從眾會被他人喜歡或接受、減低自我察覺並分散責任(穿制服等使人人看起來一樣能促進個性弱化 deindividuation更服從情境、如造成暴民或更為溫馴)。特立獨行會被排斥嘲笑(順從社會規範(social norm 會暗示團體所接受及排斥之價值觀)、規範性社會影響 normative social influence即使不贊同亦會從眾、進而推論自己的確這麼想。)、尤其在陌生人面前。抗拒規範性社會影響:同儕試圖告知和拉攏、理解其行為使符合期望(基模)→排斥恐嚇、打擊、Schachter(1951):指派最不重要、吃力不討好的工作、代罪羔羊。
e.g.,即使極為確定眾人錯誤、在沒機會深思下仍有1/3從眾。
e.g.,旁觀者效應bystander effect(緊急事件)越多的旁觀者越使人覺得事不關己(責任分散 diffusion of responsibility,1986)面面相覷下以為「大家都不驚慌、大概不重要」。(人眾無知pluralistic ignorance)
e.g.,愚昧的順從 mindless conformity規範價值根深蒂固(即使知道錯誤)時人會私下接納。如互惠(reciprocity norm,商店的免費試用、賄選),收發公文成習慣、接到不合理的公文亦會依習慣照作(除非公文格式不平常),服從權威。
e.g.,流言、大眾傳播媒體易影響大眾,但媒體、大眾不一定是對的。大眾心因疾病(masspsychogenic illness,1982)一些人生活上遭受某種壓力,週遭的人會對他們的狀況提供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經過散播後,有更多人認為他們也有相同症狀。大眾媒體常扮演強而有力的腳色、能載舟亦能覆舟。
e.g.,Edwin Hollander,1958,1960:一開始對團體順從一段時間後會獲得特殊信用idiosyncrasy credits(忍耐性儲金),後來在某些方面偏離團體的規範還不至於太受排擠。地位高且不會給團體麻煩時能減輕排擠。
不幸團體決策成效通常較個人差:疊加性任務(additive task)成員進行相同的工作,貢獻總和常有社會性懈怠。連接性任務(conjunctive task)取決於能力最差的團員,表現常比個人差。分離性任務(disconjunctive task)最普遍,取決於能力最好的團員,但超越個人只在有優秀成員願提供有效意見(團體傾向討論成員都已知的、而非獨家資訊流通)並能說服他人(歷程損失 procrss loss:地位不高、答案不明確、難抗拒從眾壓力、擔心批評)。腦力激盪(意見多而有創意並能接著他人點子、不批評人也別顧慮批評、結束後再作統整)在會議之前有詳細資料且仔細思考、會議中記筆記較有效(因歷程損失、別人在發言自己就分心倦怠)。除此尚有團體迷思(groupthink, Irving Janis,1972,1982)維持凝聚力比考慮事實重要。團員� �團體無敵為豪而看低敵方、在具人望高壓指導者下提異議即被攻擊而無方法反省應變。(指導者應中立、邀請圈外人並分次團體、不具名提意見、可不到場。)團體極化作用 group polarization獨家資訊→在團體中(因凝聚力得到一致性結果)被支持而加強原先傾向,使決定趨向極端,故保守者更保守謹慎偏移 cautious shift、偏激更危險偏激風險偏移 risky shift。其方向與多數人意見、社會文化有關。討論後同質性群體態度差距比異質性擴大。
多以理性想想可避免。(這些人比我更瞭解問題嗎?行為合理嗎?有無真正專家在場?這種作法是否背離了我的常識?他人是故意在操弄影響?)
社會衝擊論(social impact theory, Bibb Latané 1981)會不會順從決定於壓力強度(在乎程度)、迫切性(immediacy 時空上密切度)、團體人數(4-7人最高、以上持續遞減:邊際效益)。
e.g.,凝聚力強大的團體決策可能會出危險(無人敢提異議)。
e.g.,多想想、盟友(與自己意見相投,抗拒團體的人)能幫助抗拒團體(一個:1/3→6%)、越多力量越大。
e.g.,文化、情境會影響行為。挪威人比法國人順從。從眾率正普遍降低(現代人的疏離、想得更多)。性別、人格影響不大。Alice Eagly, Linda Carli,1981以整合分析法 meta-analysis:女比男稍從眾、尤其在意見公開時。
少數人影響力 minority influence同時間內持續一致且相互認同。因團體重新審視(資訊性社會影響)、不願分裂。
受到個人評鑑(察覺「有人看我做」、如在個人試驗中有旁觀者)時會使人警覺而分心、思考他人看法而較緊張(增加生理激發 aronsal)、簡單熟悉工作的表現更好、困難陌生工作的表現更差。反之(如在無法評鑑個人努力的團體中)同理。
e.g.,有旁觀者的個人測試中、好的更好、差的更差。一起拔河比一個人拔沒效率(社會性懈怠social loafing)、但一同研發且減弱評鑑較個人有成就。
合作策略:
人際衝突:零和衝突→一方的獲得等於另一方的損失。複動機衝突 mixedmotive conflict→合作能雙贏、背叛會賺更多、但互相背叛會雙輸。
通常富競爭性者會主導情勢(迫對方背叛)並自證預言。以牙還牙有時可迫對方合作。因個性弱化、對抗個人比對抗團體更有可能採取合作。在可溝通下、人不喜歡溝通、即使溝通亦常是用來威脅。當雙方皆無把柄時溝通會略減利益、單方有把柄時自由溝通會增加、強迫溝通會減少損失。有把柄損失總比沒把柄多。對己方不重要而對方在意點讓步、減少摩擦的逐漸互惠之率先做法(graduated and reciprocated initiftives in tension-reduction, GRIT,以牙還牙改進版:先表合作意願)、第三者介入(促進協議、提示雙贏、裁決)能促其合作。
增強好感:
外在(第一印象→自證預言)刻板印象美就是好(Karen Dion, Ellen Bersheid, Elaine Walster,1972)但也會使人小心(膚淺的思考。但連這一些許思考都沒有的憎恨可能轉為相似程度的好感)、當美卻不好時引起更大反彈。熟識度(曝光效應 mere exposure 對親近的人、物產生熟悉感)需心理距離(會受外在物理距離影響)短、只在對方態度人格不佳、常生嫌隙時才有相反效果(Swap1977)。→相似性(價值觀、故鄉、表現等、能提供社會證實(Bryne&Clore1970)。)、人格互補(害羞的人可能會吸引外向的人)。
e.g.,完美的人偶爾犯錯會更受人喜好、但平庸的人反之。(表現相似)
得失效果 gain-loss effect 厭惡→喜歡比一開始就喜歡得到更多好感(感覺得到更多)反之亦然。
一直拒絕他人的不如有選擇性拒絕的令人有好感。(選擇性:你是特別的)
社會交易理論 social exchange theory處理=好感(滿意度=(利益=獲得:一直很重要-付出:越來越重要。依公平理論不能太高、否則會些許罪惡沮喪(得失本性&同理心)。在過高時會因人格扭曲而形成單方面迫害。)-比較基準(對利益之期望、雙方得利比較))+低替代比較基準(comparison level for alternatives,其他高利益機會之基準,高的會隨時跳槽)+解約考量(分離的損失。長期交往互惠較不計較即時性、反而多希望維持長期關係→視同己出、無限付出等。分離步驟:冀求回覆(威脅利誘→假性分離)→分離→否定對方或找藉口以平復)+人格人情因素(忍耐性儲金、父� ��對子女之責任(隨文化不同)、依附型態 attachment style(安全型依附 secure attachment style 嬰兒受照顧、易發展出成熟持久的關係。逃避型依附 avoidant attachment style 不受照顧、較不易相信人或建立親密關係。矛盾型依附 anxious/ambivalent attachment style 照顧者情感表達不一致使之焦慮、長大後,既想親近同伴又怕被冷漠、具占有慾。與異性照顧者關係尤其重要)等)。
愛情三角形理論 triangular theory of love:親密、熱情、承諾。友誼式愛情 companionate love=親密+承諾、狂熱式愛情 passionate love=熱情+承諾
逢迎人的劣根性:人愛聽好話,又因而會以其人之道反其身。但若被察覺另有所圖則有反效果。有技巧而非單純的逢迎能使對象減少思考而降低揭穿機會。
同理心(compassion,利他主義):察覺他人感覺而模擬發生在己身之感觸。相似性越高,關係越深同理心越強。
得失本性:人不太在意利益增加(只在因自己使人痛苦時會有同理心)、但一減少即難忍受。
e.g.,得惠時安靜無語、一被犧牲就…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
e.g.,要求分手的只是稍許不安,被動一方卻會身心受創。男性(主動)對分手後仍維持朋友關係較無興趣決策後失調、女性(尤其是被動)反之。協商分手的想法較一致。
助人(利社會)可能為下列因素綜合:更進一步,這可能達到不期望回報的現象。
1.互利常模 norm of reciprocity 或社會交換及社會契約:利益交換(報求基模:未來或過去有利、回報或得名聲、被迫或拿人錢)及求心安減罪惡感(因同理心)。因為「有必要和此人長久相處→破相會招致不利→(起碼表面上的)和好」的想法而保持友誼。
2.因為更深的羈絆而(一廂情願的)將對方視作「自己人」,亦即對方之利弊與自己同在(感情因素);如親人。(但這只是未去深思兩者間關係之本質,當發現其實此羈絆隨時可斷除時關係也隨之崩解。)
e.g.,因個性因素使然,有些人天生較富同情心,有的在同理心運作之前,便已依正常情況下的社會道德伸出援手。這尤其表現在沒有經過深思,且付出的並不重要之時。
e.g.,幫助親人較陌生人多:人格人情因素為原因之一。
在事件發生未來得及思考或情境不明下依文化道德所賦予責任之基模行動。(直覺)
e.g.,因是緊急事件、以人情來說應該幫忙。過程(Latane' & Darley,1970):察覺(是否過於匆忙而忽略?熟人自我評價維護?相似性)→理解(人眾無知)→責任(旁觀者效應)→能力(是否夠、如何救)→適當性(成本、安全考量、法律顧忌等)。
人格情境因素:有些人求死、不在乎伸出這點援手(緊急事件未詳細思考下可能因同理心助長此因素)、利他心較強(兒時模仿或利他教育,有的人在大多情境下較其他人利他)、文化因素(男人拔刀相救、女人長期看護,會影響人格)之類。不同情境助人行為相關不高(情境為重要因素,有些人在某情境下較願助人,有的則在其他情境)。
e.g.,心情好或特定情境下罪惡感及悲傷做好事:朝光明面看、延長好心情、有意識能自我肯定。悲傷時較多愁善感、同理心、助人的即時回報或振作朋友(相似性、同理心造成的悲傷)解除悲傷。同理心情差(挫折等)時具攻擊性易遷罪。
e.g.,城市過度負荷 urban-overload: 城市的人封閉自己以應付負荷,故城市中較不利他(習慣效應)。另有旁觀者效應。
是否接受幫助:自我肯定理論(相似性越高威脅越大)、危急度。故助人不該傷人自尊、尤其在對方不能掌握自我表現時。
e.g.,小老師只對有自信者有效、可能造成自暴自棄。
多助人:想想我們不自覺被助人的困難阻礙了。
攻擊行為不必學習、但為最後手段。其產生有先天、後天(學到的抑制手段)及環境(包括藥物影響)。對期望未竟或不滿、受激怒便易生宣洩報復心於他們能宣洩的(如對方或對找出無關的弱者之過錯(遷怒/代罪羔羊)。報求基模)、期望越大攻擊性越強。對未竟緣由的理解(如並非有意的)可降低挫折。在有具攻擊性物品的環境中,攻擊性較大。
e.g.,酒抑制克制力而使人展現本性。
習慣效應頻繁接觸某行為或現象會導致適應:對其忍受度的增加及行為趨向示範行為。(那不算什麼→我想我正有相同經歷(即使不是)→不算什麼、所以我也作)
e.g.,文化、社會影響人格。對處於學習階段善於模仿的兒童更為真切、而兒時的經驗通常將殘留志成人。
e.g.,觀賞純粹色情影片並不會提高色情犯罪率(只會使最後一道防線更脆弱)、但觀賞色情暴力片則會。大拳擊賽後一週犯罪率上升、且為賽中失利族群受害。電視暴力麻醉。
減低攻擊情境:管教由過度辯護效應,以嚴重罰懲威脅(死刑)就算實施亦沒啥效果。抒解藉參加或觀賞競爭性活動、直接攻擊皆無效(憤怒的攻擊→快樂或附罪惡感的→貶低對方自證預言),需由理性自省(事件及應用同理心)及溝通、道歉。兒童可模仿非攻擊性行為。
自信不一定能得救、但有時可匹敵真理—就算只是錯覺。有希望才有機會得救,但得而復失將更慘。(一給就得持續給下去)
e.g.,差勁的環境(噪音、擁擠等)使表現變差、部分是因為認定「我會變差」。但由於人性、自覺完全無助使差勁的環境確實有效。使人自覺此現象或不自覺「環境很差」能控制能減少此效應,如學生在旁吵鬧但仍能專心讀書之國小教師,或是因為鄰居住宅整建而將音樂開很大聲以邊聽邊做事。
推銷法:短期:先提出大要求、被拒後再提小要求。長期:先使之答應小要求、再漸漸轉向大要求。
面試(相關係數.14)完全不如標準化能力測驗(.53)
接管團體事務初期應重績效、中期重成員關係(安撫人心)、待一切已上軌道再重績效。領導應表現眾人所期望的人格。
海馬回及杏仁核(amygdala)是原始嗅腦的兩個主要部分,情緒由邊緣系統的杏仁核(amygdala)掌管,外來訊息先傳至丘腦(thalamus),一小部分越過突觸至杏仁核;杏仁核接收訊息後便從過往經驗尋找任何不利(厭惡恐懼)因素,並將記憶存至海馬回。大部分訊息由丘腦傳至職司思考的新皮質慢慢決策,故杏仁核仍可搶先反應,造成衝動行事。切除杏仁核將導致無法衡量事物價值,生命因而無意義,故理性亦包含情緒部分:先有好惡等經驗及教訓,才能做出抉擇。也因此,情緒會影響理智,情緒超越專注力時將失去操作記憶(working memory,為解決事情所需之資訊),越早訓練自我激勵越能克服並克制衝動。流淚由杏仁核與鄰近的扣帶回(cingulate gyrus)引發。
e.g.,閥下訊息現象。
e.g.,杏仁核受刺激越大,烙印越深。
恐懼、惱怒侵略等負面情緒似乎與新皮質的前額葉(prefrontal lobe)的右額葉有關,而為了因應當下狀況或發現判斷錯誤,左額葉則能抑制此負面情緒。切除前額葉將造成不知何時該有何種情緒。
治療抑鬱:轉移注意力到真正樂觀的方向(如助人),從樂觀的角度看事情,利用禱告及信仰等。越樂觀及自信越能達成目標。全神貫注,處於 flow(Mihaly Csikszentmihalyi 命名)狀態中,因神經系統效率高,皮質活動量反而不多;此時能體會到做事的樂趣。要獲得 flow,除了興趣外,需將標的訂在稍微高於自己能力處。
素材:約1/6的人經常關閉憤怒、焦慮等情緒,表現過 cool 的人會以正面的聯想抵銷負面刺激,即使有焦慮的生理現象亦不自覺。他們從小便學習得此種思考模式,腦部會自動過濾不快訊息。假如處理負面情緒的右腦先收到負面訊息,他們會需要一段時間過濾後才能反應,左腦先收到或訊息是中性的則無礙。
嬰兒時期親子間動作的回饋(約每分鐘一次)對人格之養成有極大影響。不斷的 attunement(named by Daniel Stern)比一些看似重大的經驗影響還深。成人間最類似的行為是做愛。被忽略比負面反應更糟,若長期被忽略將導致被動性格,並使同理心鈍化、冷漠。對某些動作回應過烈同樣將導致偏好,長期受到情感虐待(羞辱、體罰、威脅等)將導致對情感過分反應,情緒不穩,誤判他人感受。誤判並拙於表達將使他人退避,被孤立,造成無力感、沮喪、冷漠等。有人認為心理治療即是一種 mirroring,使患者在無言中感到溫馨及安全感。
e.g.,加入一陌生的團體最忌顯得不搭調或急於取得領導地位。應先觀察,模仿他人,主動交談,再完全加入。
杏仁核連接皮質的得 path 對表情判讀極重要,猿猴若切斷之即失去與同類情緒互動的能力,這表示同理心是天賦。需在心平氣和下生理變化和對象相同(或模仿)時同理心較易產生。同理心越濃道德感越強。缺乏同理心可能導致犯罪卻認為理所當然。
情緒常由表達熱烈者傳給較不熱烈者,因人常無意識的模仿他人情感表現,互相動作越協調者彼此感覺越融洽而愉快。
婚姻的警訊是惡意的人身批評,若一方(男)退避,一方追擊,而至冷戰,甚至雙方對此婚姻皆已絕望,則極易離婚。同理心能聽出對方的心聲,避免離婚。
批評要當面、具體,(針對事情本身,話說明白。禁人身攻擊。)提出解決之道,(因為 A,我感覺 B,但我希望 C。)並注意對方的感受。
偏見是後天習得之情感,但因早年即已形成,縱使以理性克制亦難以消除。
中樞神經與免疫系統可能有直接的管道相連。壓力及負面情緒、悲觀會減弱免疫系統功能;樂觀能延年益壽。經常生敵意,憤怒將易得心臟病。有情感支柱能傾訴相較於孤立者,抗壓力較強。
素材:過大的刺激(尤其是恐怖經驗及完全的無力感:些微的希望都能帶來緩衝。)將導致邊緣系統生理改變,刻下永久烙痕。最主要影響在調節兒茶酚胺(腎上腺素與正腎上腺素)的藍斑(locus ceruleus),使尋常的刺激亦引發危機反應,無法感受快樂、麻木、對人及人生漠不關心、禁不起打擊、失去對引發恐懼事件的再學習能力,(如原本怕狗,但與長期與狗正面接觸下變得不怕。)可能有解離現象(忘記事發的幾分鐘至數日)。甚至此此生每日回想起,只要稍有動靜即過度反應。治療方法為以前額葉皮質(主要為左額葉)強力壓制杏仁核的過激反應:重拾安全感,接著是對事件的掌控力(消除無力感),藉藥物去除憂慮不安的生理,在安全下重複重述事件經過(力求鮮明以確定自己的安全)。孩子較不易變得麻木,因為他們會(在安全的� �況下)自己發明遊戲重現事件,甚至改寫結局,以自我治療。
內向害羞、寡言的孩子杏仁核神經路徑較易被激活,較易焦慮(視環境充滿潛在危機);若激活門檻高,則為外向。出生時約有兩成為內向,四成外向。對內向可用教導其面對恐懼,嚴格教育。
心底治療可說是重新打通大腦情感的通路,而在年紀小時比較容易。作的好的話,效果可匹敵藥物。
侵略型孩童易怒,一受到刺激即視為敵意;加上內向害羞則人緣將不好。可以公開討論對策(怎樣會更好,如何才能處於主導地位並維持自尊)、激起同理心(對方怎麼想)、微笑與傾聽及辨識對方情感或表情(對搞不清楚狀況的孩子)改正。
沮喪及憂鬱已成為現代通病。同年缺乏親情及受漠視,過大之壓力,又無心靈支柱為其主因。教其抱持樂觀,質疑憂鬱的思考模式,學習交友與增進親情可治療。
飲食失調大多與社會公認標準有關,或是誤認自己的情緒(將焦慮視為飢餓)。
長期酗酒者多是以酒精作為焦慮抑制劑,這些人可能也會對其他藥物上癮。
- 對己:高度自覺、坦白誠實、自信及決策能力、責任感
- 對人:情感認知(及強度辨識)、表達與管理
- 個性:克制衝動(感覺與行動不同,先克制衝動再訂定目標,思索處理方法及可行性)、延遲滿足、樂觀進取
- 溝通能力:衝突、壓力及焦慮的處理、同理心
e.g.,多做些合作的工作,如小組拼圖。
e.g.,對日常爭執之機會教育
2002/12/18,21,2003/1/12加入 Emotional Intelligence(by Daniel Goleman, ISBN9571320218),未整合